安國寺 (西安)
安國寺,是唐代著名的宗教寺院,其寺在今西安市東北隅,唐代長安城東北的長樂坊。其與青龍寺、興善寺齊名。是一座華嚴宗、律宗、淨土宗和密教信仰同奉共尊的佛寺。安國寺現已不存,1959年原址地下發現唐代十一件佛教石雕。這十一間石雕是研究唐玄宗朝長安寺院密教雕刻的重要實物資料,其中部分石雕像有可能是唐代安國寺所修密宗曼荼羅道場中的遺物。
安國寺 | |
---|---|
基本資訊 | |
位置 | 唐長安城長樂坊 |
宗教 | 佛教 |
宗派 | 華嚴宗,律宗,淨土宗,密宗 |
開山時間 | 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 |
安國寺原址本為唐睿宗皇帝(710-712年在位)在藩舊宅。據宋代宰相王溥(922-982年)撰《唐會要》卷四八所記載,睿宗即位後,「景雲元年(710年)九月十一日,勅舍龍潛舊宅為寺。便以本封安國為名」。唐段成式(803?-63年)《寺塔記》卷上還提到安國寺的紅樓曾是睿宗在藩時的舞榭。說明大安國寺曾經是唐代皇室十分重視的佛教寺院。[1][2]
石雕造像
編輯1959年7月,在西安市明代城牆東北隅外五百米處地下出土了十一件殘損的佛教石雕像,其中三件為石灰岩質,其餘均為白石(也可以稱為是大理石)。關於這十一尊造像的題材,學者們對其中的七尊像看法一致,為金剛童子(或金剛手),降三世明王,馬頭明王,不動明王(三尊)和一件菩薩頭像。一尊馬座坐佛像,學者們有馬鳴大士,日天子,寶生佛等多種稱謂。另外幾尊像的名目學者們或看法不一。
關於這批造像的年代,學術界有不同說法,但相對來說都主張造於公元8世紀或以後不久。寶生佛,文殊菩薩,降三世明王,馬頭明王,金剛手,殘盤腿坐菩薩像,殘遊戲坐菩薩像有可能造於開元年間(713-741年),三尊石灰岩不動明王像均有造於唐開元或天寶年間的可能。上限當不早於開元八年(720年),因為寶生佛所處的金剛界曼荼羅是南印度僧人金剛智(669-741年)傳入的,而開元八年(720年)正是金剛智到達洛陽的時間。此前中國沒有金剛界曼荼羅。菩薩頭像很有可能是唐天寶年間(742-756年)的作品。所有十一件像不應晚至天寶之後的中晚唐時期,即安史之亂以後的8世紀後半葉到9世紀上半葉。這十一尊像被棄置的時間,當在武宗會昌毀佛(842-846年)之間。[2]
名稱 | 細節 | 尺寸 | 圖片 |
---|---|---|---|
1.寶生佛 | 右袒式大衣的結跏趺坐佛像,頭已佚,左手於左胸前握衣襟,右手於右腿膝前施與願印。下坐束腰蓮座,束腰處雕有七匹馬,均有翼上揚,相背而跪,七馬頭部已佚 | 白石
高66cm |
|
2.文殊菩薩 | 結跏趺坐菩薩像,右足在上,右手已佚,左手持一長莖蓮花伸向頸部左後側,在蓮上托一經篋 | 白石
高76cm |
|
3.金剛手菩薩(金剛童子菩薩) | 結跏趺坐於岩座之上,右手高舉金剛杵並向身後揚起,左臂彎曲,左手已佚。面相豐滿,忿怒形,有二獠牙向上,頭上長發如火焰狀,戴有簡單的寶冠 | 白石
高71cm |
|
4.降三世明王 | 左腿盤起,下座岩石。三面八臂,忿怒相,高束髮,冠正中有佛坐像;袒上身,主臂二手當胸結契印,下束裙,右腿下垂,半珈趺坐岩座。主頭左右為二童子面。右上手上揚高舉金剛鈴(寶鐸),中右手持寶劍,下右手持箭矢;左上手持三叉戟,左中手持弓,左下手持繩索。 | 白石
高76cm |
|
5.馬頭明王 | 明王袒上身,帔帛飄揚,主手當胸結契印。三面忿怒相,主面雙牙上翹,束髮戴冠,冠中有化佛,兩側為童子面。火焰形大光背,頭光正上方有殘斷的馬頭,項部鬃毛尚清晰可見。右側上手舉斧,中手持念珠,下手掌心向外作與願印;左側上手持棒,中手持淨瓶,下手持蓮蕾;半珈趺坐。惟可注意者台座束腰上半部是仰蓮形,下半部是岩石形,此蓮座與岩座結合的甚為罕見,大概是喻意馬頭明王乃觀世音化現之故。 | 白石
高89cm |
|
6.不動明王-第一尊 | 高束髮,曲發垂左肩,童子忿怒相,右手豎執寶劍,左手挽暈索,袒上身,斜披絡帶,肩後飄帔帛,趺坐於岩座[1] | 石灰岩
高62cm |
|
7.不動明王-第二尊 | 童子忿怒相,獨髻垂髮於左肩,裝束與第一尊相同,雙手臂殘缺,趺坐岩座 | 石灰岩
高63cm |
|
8.不動明王-第三尊 | 頭部及左手殘失,趺坐岩座 | 石灰岩
高51cm |
|
9.菩薩頭像 | 頭頂束一較高髮髻,不戴冠,僅在髮髻前有一小形花飾,頭1.寶生佛後有發垂下。面相豐滿肥胖,似一中年女性,含笑意,雙目下視,眉間有白毫。 | 白石
高16.5cm |
|
10.盤腿坐菩薩殘像[注 1] | 僅殘留半珈坐姿膝部以下的部分,右足側蓮座邊沿有一串念珠,其身份或是如意輪觀音菩薩。此像殘損過甚,不詳當初幾隻手臂。有觀點認為據足側念珠殘跡推斷,此殘像很可能是如意輪觀音。[1] | 白石
高41cm |
|
11.遊戲坐菩薩殘像 | 頭部及右臂殘缺,上身略向左傾,左臂下伸於身體右側,雙腿呈遊戲坐,下座呈自然山石。着菩薩裝 | 白石
高55cm |
造像配置
編輯第一種觀點:曼荼羅灌頂道場
編輯安國寺遺址出土的十一尊造像中部分造像有可能曾經用於當年該寺所建的曼荼羅灌頂的道場。在十一件造像中,有八件是白石雕,除其中菩薩頭殘像之外,其餘七件均有可能原屬於同一組造像,用於安國寺灌頂壇場。三尊不動明王不屬於這組,因為石質不配。如果這種推測成立,當年安國寺灌頂壇場至少應有十六或十九件這樣的白石雕像:五方佛(寶生佛為其中之一)、四大菩薩(文殊與另二殘菩薩可為其三)、五大明王(馬頭、降三世為其中之二)或八大明王(馬頭、降三世為其中之二)、二金剛童子。[2]
第二種觀點:不同殿堂供奉
編輯安國寺的三尊不動明王像應分屬三所不同的殿堂,為信徒們的修習服務。同時,這三尊不動明王像也有屬同一組合的可能,即來自一個不動明王曼荼羅。在寺院的正規不動明王曼荼羅壇上安置一身不動明王本尊像,而在壇的四傍(即四面)還要各安置一尊四臂不動明王像,象徵護持四方國土之意。安國寺遺址出土的三尊不動明王像均為二臂,仍有可能來自同一座以二臂像代替四臂像的不動明王曼荼羅。因此,這三尊像很可能是表現鎮護四方國土的四尊二臂不動明王像中的三身。
七尊白石造像之中,寶生佛是密宗崇拜的五方佛之一,主南方,常與中央的毘盧遮那佛以及主東方之阿閦佛、主西方之阿彌陀佛、主北方之不空成就佛一同出現在可簡可繁的曼荼羅中。這尊白石寶生佛像很有可能曾用於安國寺曼荼羅灌頂道場。金剛手(或金剛童子)像為護法,也有可能用於壇場。而文殊菩薩與兩尊殘坐菩薩像或為壇場所有,或為某個殿堂的供奉對象。也有可能寶生佛與其他四佛同時被安置在安國寺的主要佛殿之中,或以二身金剛手(或金剛童子)為護法。
降三世、馬頭兩尊可能是五大明王組合,曾被供奉在同一所殿堂。金剛手(或金剛童子)像,也許正是安國寺五大明王的兩身護法之一。此明王組合像不動尊或許也和石鐘寺不動明王一樣是六臂,而非出土的三尊二臂不動明王。[2]
《玄秘塔碑》
編輯《玄秘塔碑》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並序》,該碑刻由唐代宰相裴休撰文,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權書丹並篆額。該碑刻記述大達法師釋端甫在唐德宗、唐順宗以及唐憲宗在位時期所受的恩遇。全碑共計28行,每行54字。原碑立於安國寺內,於北宋時期移至西安碑林。
玄秘塔碑是柳體書法的代表作之一,立於唐會昌元年(公元841年),為柳公權63歲時所書丹。玄秘塔碑字體嚴謹,筆劃頓挫清晰,骨力遒勁。與神策軍碑同為柳體代表作之一。
註釋
編輯- ^ 波士頓美術館編號12.63唐代白石菩薩坐像由日本美術家岡倉天心在1912年從陝西某處購得。此件高77.5cm,和安國寺出土文殊菩薩高度類似。造像蓮座和盤腿菩薩蓮座類似。有可能是原先安國寺造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