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烈
崔烈(?—192年6月28日),字威考,涿郡安平縣(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人,崔駰之孫,崔瑗的哥哥崔盤的兒子[1][2],東漢末年官員。
生平
編輯崔烈在當時的北方非常有名望,歷任太守和九卿。漢靈帝時,朝廷打開鴻都門出榜販賣官爵,三公九卿、州牧郡守下至配銅印黃綬的官位賣價各有等級差別。崔烈當時擔任廷尉[3],通過漢靈帝的保姆程夫人交給朝廷五百萬錢,得到了司徒的官職[4]。崔烈拜官的當天,漢靈帝來到屋檐下的平台上,百官全都在場。漢靈帝回頭對自己親近寵信的人說:「我後悔當初沒有吝嗇點,居然五百萬就把司徒賣了,應該是一千萬的。」程夫人在旁邊回應說:「崔公是冀州的名士,怎麼會買官?他靠我得到司徒的官職,反而不知道美嗎?」崔烈因此聲譽銳減[5],心境長久不安,他不慌不忙的對兒子崔鈞說:「我位居三公,議論的人怎麼看?」崔鈞說:「父親大人年輕時就有英名,歷任太守和九卿,議論的人不會說您不該擔任三公。但如今您擔任司徒,天下人都很失望。」崔烈問:「這是為什麼?」崔鈞答道:「議論的人嫌您有銅臭味。」崔烈大怒,舉起拐杖打崔鈞。崔鈞當時擔任虎賁中郎將,頭戴武士的帽子,帽子上插着鶡鳥尾毛,狼狽的逃走。崔烈罵着說:「該死的兵卒,父親打就跑,你這是孝順嗎?」崔鈞說:「舜侍奉父親的時候,挨小拐杖打就接受,挨大拐杖打就逃,並不是不孝順。」崔烈感到慚愧,就停下來了[6]。
中平二年(185年),當時涼州連年兵戰無法平息,崔烈以為應該放棄涼州,靈帝便召集公卿百官商議,議郎傅燮聽聞崔烈此言後大聲喊道:「只要斬殺了崔司徒,天下就可以安定!」而尚書郎楊贊因此欲以「在朝廷上侮辱大臣」之罪彈劾傅燮。靈帝則問傅燮緣由,傅燮為靈帝分析涼州的重要,並說明一旦放棄涼州將有巨大損失,並言崔烈若不知道其中利害則是其愚昧,如果知道還要建議靈帝放棄涼州則是崔烈的大不忠。靈帝亦認為傅燮所言有理,並聽從了他的建議不放棄涼州。
中平六年(189年),十常侍之亂爆發,十常侍殺死大將軍何進,挾持漢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至小平津,因見無路可走而投水自盡,從涼州而來的軍閥董卓率先一步找到劉辯與劉協,公卿百官奉北芒阪下迎駕,前任太尉崔烈作為前導,董卓率領步騎兵數千前來,崔烈呵斥董卓避讓,董卓罵崔烈説:「我晝夜三百里來,談什麼避讓,我難道不能砍掉你的腦袋嗎!」[7]
董卓立漢獻帝之後,當時任西河郡太守的崔鈞與袁紹起兵反董,董卓便將崔烈關進郿縣監獄,用銀鎖鐵鏈禁錮。董卓死後,崔烈回到長安並出任城門校尉[8]。初平三年六月,董卓部將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人反叛,進攻京城長安城。六月戊午(192年6月28日),李傕攻克長安城,太常種拂、太僕魯旭、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都戰死了,官吏百姓死了的有一萬多人[9][10][11]。
崔烈有文學才能,所著的詩歌、文章、教、頌等共有四篇[12]。
其他
編輯服虔擅長於《春秋》的研究,準備給此書作注,想參考一些不同的觀點。服虔聽說崔烈召集門徒講《春秋》,就隱姓埋名,讓崔烈的門徒僱傭自己煮飯。每到崔烈開講時,服虔就站在牆壁外偷聽。服虔不久知道崔烈所講的不能勝過自己,就和崔烈的學生稍為議論了一下崔烈的長處和不足。崔烈聽說後,猜不出這是什麼人,但崔烈早就聽說過服虔,懷疑是他。第二天早晨,服虔還在睡夢中,崔烈就前往大聲呼喚:「子慎!子慎!」服虔被驚醒,不知不覺作了應答。兩人從此成了好朋友[13]。
家庭
編輯子女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編]
參考資料
編輯- ^ 《世說新語注·文學第四·4》:摯虞文章志曰:「烈字威考,高陽安平人,駰之孫,瑗之兄子也。靈帝時,官至司徒、太尉,封陽平亭侯。」
- ^ 《新唐書·卷七十二·表第十二·宰相世系二》:毅生駰,字亭伯,長岑長。二子:盤、寔。盤生烈,後漢太尉、城門校尉。
- ^ 《後漢書集解·卷五十二·崔駰列傳第四十二》:惠棟曰:《九州春秋》:烈時為廷尉。
- ^ 《三國志注·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傅子》曰:靈帝時榜門賣官,於是太尉段熲、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空張溫之徒,皆入錢上千萬下五百萬以買三公。熲數征伐有大功,烈有北州重名,溫有傑才,陵能偶時,皆一時顯士,猶以貨取位,而況於劉囂、唐珍、張顥之黨乎!
- ^ 《資治通鑑·卷五十八》:本三月,以廷尉崔烈為司徒。烈,寔之從兄也。是時,三公往往因常侍、阿保入錢西園而得之,段穎、張溫等雖有功勤名譽,然皆行輸貨財,乃登公位。烈因傅母入錢五百萬,故得為司徒。及拜日,天子臨軒,百僚畢會,帝顧謂親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萬!」程夫人於傍應曰:「崔公,冀州名士,豈肯買官!賴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由是聲譽頓衰。
- ^ 《後漢書·卷五十二·崔駰列傳第四十二》:寔從兄烈,有重名於北州,歷位郡守、九卿。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黃綬各有差。其富者則先入錢,貧者到官而後倍輸,或因常侍、阿保別自通達。是時,段熲、樊陵、張溫等雖有功勤名譽,然皆先輸貨財而後登公位。烈時因傅母入錢五百萬,得為司徒。及拜日,天子臨軒,百僚畢會。帝顧謂親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萬。」程夫人於傍應曰:「崔公冀州名士,豈肯買官?賴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於是聲譽衰減。久之不自安,從容問其子鈞曰:「吾居三公,於議者何如?」鈞曰:「大人少有英稱,歷位卿守,論者不謂不當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為然也?」鈞曰:「論者嫌其銅臭。」烈怒,舉杖擊之。鈞時為虎賁中郎將,服武弁,戴鶡尾,狼狽而走。烈罵曰:「死卒,父楇而走,孝乎?」鈞曰:「舜之事父,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非不孝也。」烈慚而止。
- ^ 《三國志注·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張璠漢紀曰:帝以八月庚午為諸黃門所劫,步出谷門,走至河上。諸黃門既投河死。時帝年十四,陳留王年九歲,兄弟獨夜步行欲還宮,暗暝,逐螢火而行,數里,得民家以露車載送。辛未,公卿以下與卓共迎帝於北芒阪下。獻帝春秋曰:先是童謠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芒。」卓時適至,屯顯陽苑。聞帝當還,率眾迎帝。典略曰:帝望見卓兵涕泣。群公謂卓曰:「有詔卻兵。」卓曰:「公諸人為國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國家播蕩,何卻兵之有!」遂俱入城。獻帝紀曰:卓與帝語,語不可了。乃更與陳留王語,問禍亂由起;王答,自初至終,無所遺失。卓大喜,乃有廢立意。英雄記曰:河南中部掾閔貢扶帝及陳留王上至雒舍止。帝獨乘一馬,陳留王與貢共乘一馬,從雒舍南行。公卿百官奉迎於北芒阪下,故太尉崔烈在前導。卓將步騎數千來迎,烈呵使避,卓罵烈曰:「晝夜三百里來,何雲避,我不能斷卿頭邪?」
- ^ 《太平御覽·卷六百四十四·刑法部十》:華嶠《後漢書》曰:崔鈞為西河太守,與袁紹起兵,董卓收鈞父烈,下之郿獄,銀鐺。卓誅,烈得歸長安也。
- ^ 《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第九》:董卓部曲將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反,攻京師。六月戊午,陷長安城,太常種拂、太僕魯旭、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並戰歿,吏民死者萬餘人。
- ^ 《三國志注·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張璠《漢紀》曰:布兵敗,駐馬青瑣門外,謂允曰:「公可以去。」允曰:「安國家,吾之上願也,若不獲,則奉身以死。朝廷幼主恃我而已,臨難苟免,吾不為也。努力謝關東諸公,以國家為念。」傕、汜入長安城,屯南宮掖門,殺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吏民死者不可勝數。
- ^ 《資治通鑑·卷六十》:呂布軍有叟兵內反,六月,戊午,引傕眾入城,放兵虜掠。布與戰城中,不勝,將數百騎以卓頭系馬鞍出走,駐馬青瑣門外,招王允同去。允曰:「若蒙社稷之靈,上安國家,吾之願也;如其不獲,則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臨難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謝關東諸公,勤以國家為念!」太常種拂曰:「為國大臣,不能禁暴禦侮,使白刃向宮,去將安之!」遂戰而死。傕、汜屯南宮掖門,殺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吏民死者萬餘人,狼藉滿道。
- ^ 《後漢書·卷五十二·崔駰列傳第四十二》:烈有文才,所著詩、書、教、頌等凡四篇。
- ^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4》:服虔既善春秋,將為注,欲參考同異。聞崔烈集門生講傳,遂匿姓名,為烈門人賃作食。每當至講時,輒竊聽戶壁間。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諸生敘其短長。烈聞,不測何人。然素聞虔名,意疑之。明蚤往,及未寤,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覺驚應,遂相與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