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茲·費迪南大公
法蘭茲·費迪南大公(德語:Erzherzog Franz Ferdinand von Österreich-Este;1863年12月18日—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之弟卡爾·路德維希大公之長子,在1889年至1914年期間擔任奧地利皇儲,同時兼任埃斯特大公、奧匈陸軍總司令。
法蘭茲·費迪南大公 | |
---|---|
奧地利—埃斯特大公 | |
統治 | 1875年11月20日-1914年6月28日 |
前任 | 弗朗切斯科二世 |
繼任 | 卡爾一世 |
奧地利皇儲、匈牙利王儲 | |
統治 | 1896年5月19日-1914年6月28日 |
前任 | 卡爾·路德維希大公 |
繼任 | 卡爾一世 |
出生 | Franz Ferdinand Carl Ludwig Joseph Maria 法蘭茲·費迪南·卡爾·路德維希·約瑟夫·馬里亞 1863年12月18日 奧地利帝國格拉茨 (今 奧地利) |
逝世 | 1914年6月28日 奧匈帝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共管領土薩拉熱窩 (今 波黑) | (50歲)
配偶 | 霍恩貝格女公爵蘇菲(1900年結婚) |
子嗣 | 霍亨伯格郡主蘇菲 霍亨伯格公爵邁西米利安 霍亨伯格王子恩斯特 |
王朝 |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
父親 | 奧地利的卡爾·路德維希大公 |
母親 | 兩西西里的瑪麗亞·安農齊亞塔 |
宗教信仰 | 羅馬天主教 |
簽名 |
法蘭茲·約瑟夫一世的獨子魯道夫於1889年1月30日自殺後,費迪南大公接替他成為皇太子。他主張將奧匈帝國由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組成的「二元帝國體制」擴展為由內萊塔尼亞(奧地利)、外萊塔尼亞(匈牙利)、匈牙利境內的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王國和新吞併的波斯尼亞所組成的「三元聯邦體制」,因此受到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的憎恨。他與妻子蘇菲於1914年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共管領土的首府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王國普林齊普刺殺身亡。史稱「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頭銜的中文翻譯
編輯費迪南大公的最高頭銜為Crown Prince,德語原文是Kronprinz,此用詞在華人的各類書籍上有多種譯法,常見的有:皇儲、儲君、皇太子、大王子等,這些譯名均表示同一種意思,即「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早年
編輯法蘭茲·費迪南大公1863年12月18日於奧地利帝國格拉茨出生,其全名為「法蘭茲·費迪南‧卡爾‧路德維希‧約瑟夫‧馬里亞‧馮‧奧地利-埃斯特」(德語:Franz Ferdinand Carl Ludwig Joseph Maria von Österreich-Este),父親是大公卡爾·路德維希,奧匈帝國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的二弟;母親是兩西西里公主瑪麗亞·安農齊亞塔[1]。費迪南大公童年時會在屬於他父親的阿茨特滕宮殿渡過他的夏天[1]。在費迪南7歲的時候,母親因肺病而過身[1],兩年後父親與瑪麗亞·特蕾莎結婚[1]。雖然特蕾莎並非費迪南大公的生母,但她卻讓費迪南大公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母愛,因此他們的關係非常親近。費迪南大公叫特蕾莎「Mama」(媽媽),而特蕾莎會稱其為「Franzi」[2]。
法蘭茲·費迪南所接受的教育和一般奧地利男性皇室成員的相似。費迪南‧德根費爾德‧荀伯克伯爵被委託負責費迪南大公的教育,荀伯克請來很多著名人士成為費迪南大公的私人老師,其中對大公影響最深的是歷史學家安諾·克洛普[3]。克洛普向大公講解很多關於其家族的歷史,又從他的角度去分析和解釋歷史,令到後來的大公成為一名忠誠的天主教徒和哈布斯堡帝國主義者(Hasburg Imperialism)[4]。
軍隊生涯
編輯按照家族傳統,費迪南大公在很小的時侯便加入奧匈陸軍,14歲成為第32步兵團中尉。他晉升得很快,22歲為上尉、27歲為上校、31歲為少將,並先後於匈牙利驃騎兵團以及龍騎兵團服役。1898年,他在接受「陛下特別安排」下,軍事機構和大公分享軍事文件。大公亦曾經在海軍服役,並於1902年9月奧匈帝國海軍演習結束時獲得海軍上將頭銜。
在服役期間,大公多次感染肺結核,身體很差;有人懷疑是遺傳自其母親瑪麗亞·安農齊亞塔公主。這使外界認為大公會很短命,並推斷其將來不會成為國王。在聽從醫生建議後,大公被送往世界各地治療,並於1892年開始環遊世界,直至1893年回國[5]。
環遊世界
編輯於1892年,皇室宣佈費迪南大公將會乘坐裝甲巡洋艦SM皇后伊利沙伯號進行「科學考察旅行」,旨在消除外界對有關大公身體健康問題的懷疑[6]。12月,皇后伊利沙伯號由的里雅斯特出發,經紅海、亞洲、印度洋、太平洋一路駛向北美。他的隨從高達四百多人[7]。
大公首先到達亞洲地區。當他到達印度次大陸後大開殺戒,戰利品有禿鷲、大象、樹袋熊、鰩魚和旗魚等等。大公甚至稱當地為「迷人的靶場」。1893年春天,大公一行人到達澳洲,並於當地狩獵袋鼠和鴯鶓。接着他先後前往新喀里多尼亞、新赫布里底群島、所羅門群島、新畿內亞、砂拉越、香港和日本,於同年10月到達終點站美國,出席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最後返回奧地利。整個環球旅行歷時約十個月[7]。這次環球旅行的所見所聞深深地影響着大公,令他堅信只有聯邦制度才能使國家保持活力,並認為奧地利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才能在國際上取得成功[8]。
但在環球旅行後,大公的肺病還是沒有好轉。於是於1895年,他前往埃及等地接受治療,於約1896年痊癒[5]。
2013年,大公於環球旅行時所寫的日記被改編成書出版[7]。
政治生涯
編輯埃斯特大公
編輯奧匈皇儲
編輯死亡及影響
編輯個人生活
編輯家庭
編輯妻子:霍恩貝格女公爵蘇菲
- 霍亨伯格郡主 - 蘇菲(1901-1990),享年89歲。
- 霍亨伯格公爵 - 馬克西米利安(1902-1962),終年59歲。
- 霍亨伯格王子 - 恩斯特(1904-1964),終年59歲。
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書籍
編輯- The Assassination of the Archduke: Sarajevo 1914 and the Romanc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Greg King, Sue Woolmans) 2014
來源
編輯- ^ 1.0 1.1 1.2 1.3 Prinz Wilhelm Karl von Isenburg. Stammtafeln zur Geschichte der europäischen Staaten. : p.56.
- ^ The Assassination of the Archduke: Sarajevo 1914 and the Romanc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 p.11.
- ^ Hans Koh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57. 1951: p.158–160.
- ^ Paul Miller-Melamed. Misfire: The Sarajevo Assassination and the Winding Road to World War I. : p.67.
- ^ 5.0 5.1 5.2 「8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Franz Ferdina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BS News Hour [2014-06-27]
- ^ Friedrich Weissensteiner. Franz Ferdinand – Der verhinderte Herrsche. : p.85–88.
- ^ 7.0 7.1 7.2 120年前,斐迪南大公环游地球-青年参考. qnck.cyol.com. [2022-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7).
- ^ Wladimir Aichelburg. Erzherzog Franz Ferdinand von Österreich Este 1863–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