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知運(?—716年),唐玄宗時期的守邊大將,早年在涼州都督裴行儉帳下為裨將,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為抵禦吐蕃突厥外族入侵,唐朝在靈州設立朔方軍(朔方節度使前身),郭元振為朔方軍大總管,時為右領軍衛大將軍兼檢校單于大都護鎮守大使、上柱國、長平郡開國公的張知運充任朔方道後軍副大總管[1]

開元二年(714年)二月,突厥默啜可汗遣其子同俄特勤率眾入寇北庭都護府,玄宗命兵部尚書兼紫微令姚崇等北伐,右領軍衛大將軍兼檢校單于大都護鎮守軍使張知運為中軍副大總管,先持節赴軍,統領邊州軍兵馬等事[2]。但右驍衛將軍郭虔瓘斬殺同俄於城下,突厥退軍,北伐軍停。

開元三年(715年),突厥諸部及契丹不堪忍受默啜可汗的征役,紛紛叛逃歸降唐朝,降戶阿悉爛、夾跌思泰等南下投唐,至單于都護府(治所在雲中故城,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時,左衛大將軍、單于副都護張知運將其武器甲冑沒收後,才下令他們渡過黃河南下,蕃人怨怒。御史中丞姜晦為巡邊使,蕃人投訴說沒有弓矢。不能射獵,姜晦將武器全部還給他們。

開元四年(716年)正月,玄宗以親王遙領各大都護府,郯王李嗣直遙領安北大都護事[3],右衛大將軍兼安北大都護上柱國長平郡開國公張知運為安北副大都護,仍兼郯王府長史及安撫諸蕃副大使。同年玄宗命朔方道大總管薛訥、安北副大都護張知運、涼州都督楊敬述等各領馬兵二萬人與回紇九姓部落共伐突厥默啜[4]。六月,默啜擊敗九姓部落,在班師回去途中因大意不設防備,被九姓拔曳固部潰卒頡質略襲殺。七月突厥毗伽可汗成為突厥大汗,被唐朝安置在河曲的突厥降戶跌思泰、阿悉爛等聽到毗伽可汗即位的消息,於當年冬天十月紛紛叛歸後突厥。有了武器的突厥降戶在青剛嶺〔在慶州方渠縣(即今甘肅省慶陽市環縣)北,靈州之南。〕攻擊不設防備的張知運,唐軍戰敗,張知運在赤柳澗[5]被臨陣生擒,帶往突厥。朔方大總管薛訥率兵追擊,突厥降戶逃至大斌縣(在今陝西榆林市子洲縣周家鹼鎮雙廟灣村),又被將軍郭知運擊潰。突厥軍大潰散,張知運被釋放,思泰等人從黑山呼延谷(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溝,自古是三條穿越陰山南北山澗谷道之一)逃回突厥汗庭,玄宗以張知運喪師辱國,將他斬首示眾。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全唐文》:「《授解琬朔方道後軍大總管張知運副大總管制》
      門下:鼓旗中軍。是推元帥,熊羆後勁,亦屬武臣。金紫光祿大夫行左散騎常侍上柱國濟南郡開國公解琬,學窮經史,才蘊韜略,握兵之要,克壯其猷。右領軍衛大將軍兼檢校單于大都護鎮守大使上柱國長平郡開國公張知運,久鎮邊庭,備詳虜態,奪劍之勇,隱如敵國。並師旅是習,獯戎所憚,陰陽勝負,成誦在心。山川向背,若指之掌。寒膠已折,秋草具肥,宜屯細柳之營,俾作皋蘭之氣。琬可充朔方道後軍大總管,知運可充朔方道後軍副大總管,並準例發遣。主者施行。」
  2. ^ 見《全唐文》:《命姚崇等北伐制》、《命張知運持節赴軍敕》
  3. ^ 見《全唐文》:《授郯王嗣直等都護制》
  4. ^ 見《全唐文》:《命薛訥等與九姓共伐默啜制》
  5. ^ 見《全唐文》《拔川郡王碑》:「降戶之叛河曲也,公千騎奮擊,萬虜奔走,戡翦略定,師旅方旋。而延陁跌復相嘯聚,上軍敗於青剛嶺,元帥沒於赤柳澗,公越自新堡,奔命冠場,贏糧之徒,不滿五百,凶丑四合,眾寡萬倍,公殺牛為壘,啖寇為餉,決命再宿,沖潰重圍,連兵躡踵,千里轉戰,合薛訥於河外,反知運於寇手:朔方諸軍,壯其戰矣。斫摩之奔也,邀於黑山口,覆其精銳;布思之背也,追至紅桃帳,掩其輜重。乳泊之會,刜蘭池之狂胡;木盤之役,縲方渠之逋寇。凡前後大戰數十,小戰數百,算無遺策,兵有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