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277年—324年),成遜,安定烏氏人。中國十六國時期前涼政權的君主,為昭王張寔之同母弟。張茂任內前涼遭前趙出兵威壓,被逼向前趙稱藩,並接受其官爵。

張茂
統治320年–324年
出生277年
逝世324年(46—47歲)
年號
建興(一作永元):320年六月-324年四月
諡號
成公(前涼私諡)
成烈王(漢趙賜諡)
成王 (威王追諡)
廟號
太宗(威王追尊)
政權前涼

生平

編輯

永嘉二年(308年)張軌患病不能說話,時兄長張寔仍在朝中,故張茂就代父管理涼州事務。建興元年(312年),南陽王司馬保曾經請張茂作自己的從事中郎,後又推薦他任散騎侍郎、中壘將軍[1],但張茂都不應命。次年,張茂被徵召為侍中,但張茂以父親年老為由推辭。不久,改拜平西將軍、秦州刺史[2]

建興八年(320年),張寔被部下所殺,因其子駿年幼,張茂就代攝其位,殺劉弘數百名同黨。時涼州府推舉張茂為大都督、太尉、涼州牧,但張茂不肯受,只以使持節平西將軍、涼州牧職位,又以張寔子張駿為撫軍將軍、武威太守、西平公。[3]

建興十年(322年),張茂派韓璞率兵佔領隴西南安郡境,並在當地置秦州。建興十一年(323年),前趙劉曜派部將劉咸攻冀城,呼延晏攻桑壁,時臨洮人翟楷及石琮等又驅逐其地方官員響應劉曜,劉曜本人更發兵二十八萬五千人沿黃河列陣百多里,張茂設在黃河沿岸守戍的軍隊望風奔逃,劉曜更聲言面率大軍渡河,直攻姑臧,遂震動河西。張茂聽從參軍馬岌所言出屯姑臧城東的石頭,在聽參軍陳珍分析劉曜其實不會盡力攻涼[4]後,便派陳珍出兵救援在冀城的韓璞。劉曜亦自知其強大的兵力有三分之二是因為人們怯於其聲威而來,主力軍隊已經相當疲累,難以渡河進攻,於是一直按兵不動,想以此威脅張茂[5]。張茂最終派使者向前趙稱藩,進獻大量物品[6][7],劉曜則授張茂使持節、假黃鉞、侍中、都督涼南北秦梁益巴漢隴右西域雜夷匈奴諸軍事、太師、領大司馬、涼州牧、領西域大都護、護氐羌校尉。封涼王

建興十二年(324年)張茂病死[8],享年四十八歲。前涼私下為張茂上諡號成公,劉曜則遣使贈太宰,諡成烈王[9]。後來張祚稱帝,追尊張茂為成王,廟號太宗。張茂臨終時交代張駿「謹守人臣之節,無或失墜」。因張茂無子,張駿就被推舉繼位。

性格特徵

編輯

張茂為人謙虛恭敬,且又好學,不因為利祿而動心,又有志向及節操,有決定大事的能力。當時有一個人叫賈摹,不但出身涼州大姓,他也是張寔妻子的弟弟,勢力很大。曾經有一首童謠這樣說:「手莫頭,圖涼州。」張茂以此誘殺賈摹,終令涼州豪門大族不敢橫行,更有助前涼張氏對涼州的管治。

註釋

編輯
  1. ^ 《太平御覽》引《十六國春秋》作「給事黃門侍郎」。
  2. ^ 《太平御覽》引《十六國春秋》有「加散騎侍郎、領雍州」字。
  3. ^ 《魏書·卷九十九·張寔傳》載:「私署使持節、都督涼州諸軍事、平西將軍、護羌校尉、涼州牧、西平公。」《太平御覽》引《十六國春秋》亦同。《晉書·元帝紀》則載:「寔弟茂嗣,領平西將軍、涼州刺史。」《資治通鑑》則寫:「推張茂為涼州刺史、西平公。」
  4. ^ 《晉書·張軌傳》載陳珍言:「曜雖乘威怙衆,恩德未結於下,又其關東離貳,內患未除,精卒寡少,多是氐羌烏合之衆,終不能近舍關東之難,增隴上之戍,曠日持久與我爭衡也。若二旬不退者,珍請為明公率弊卒數千以擒之。」
  5. ^ 《晉書·載記·劉曜傳》:「諸將咸欲速濟,曜曰:『吾軍旅雖盛,不踰魏武之東也。畏威而來者,三有二焉。中軍宿衞已皆疲老,不可用也。張氏以吾新平陳安,師徒殷盛,以形聲言之,非彼五郡之衆所能抗也,必怖而歸命,受制稱藩,吾復何求!卿等試之,不出中旬,張茂之表不至者,吾為負卿矣。』」
  6. ^ 《晉書·張軌傳》言:「曜陰欲引歸,聲言要先取隴西,然後迴滅桑壁。珍募發氐羌之衆,擊曜走之,克復南安。茂深嘉之,拜折衝將軍。」且未言稱藩一事,今據《晉書·載記·劉曜傳》及《資治通鑑》
  7. ^ 《晉書·載記·劉曜傳》:「茂懼,果遣使稱藩,獻馬一千五百匹,牛三千頭,羊十萬口,黃金三百八十斤,銀七百斤,女妓二十人,及諸珍寶珠玉、方域美貨不可勝紀。」
  8. ^ 《晉書·張軌傳》作太寧三年(325年),但《十六國春秋》、《資治通鑑》都載為324年,今據之。
  9. ^ 《晉書·載記·劉曜傳》

參考資料

編輯
  1.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至九十二)
  2. 《晉書·張軌傳》
前任:
兄前涼明王張寔
前涼君主
320年--324年
繼任:
侄前涼文王張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