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元,是漢武帝建立了年號制度之前的一種改元後的紀年法。在武帝之前,使用君王紀年,如魯莊公元年(前693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一些帝王雖然沒有年號,但是他們在重大事件後,重新記錄自己的紀年,史書上稱之為後元。將之前的紀元稱之為前元

鄭厲公

編輯

春秋時代鄭厲公鄭子儀十四年(前680年)殺死鄭子儀而復辟後,重新紀年,改明年為後元年

後元 後元年 後2年 後3年 後4年 後5年 後6年 後7年
公元 前679年 前678年 前677年 前676年 前675年 前674年 前673年
干支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衛獻公

編輯

春秋時代衛殤公十二年(前547年晉平公逮捕了衛殤公,護送在外逃亡十二年的衛獻公回國復位,重新紀年改明年為後元年

後元 後元年 後2年 後3年
公元 前546年 前545年 前544年
干支 乙卯 丙辰 丁巳

衛出公

編輯

春秋時代後期衛出公逃亡四年後返國復位後,重新紀年,改明年為後元年

後元 後元年 後2年 後3年 後4年 後5年 後6年 後7年
公元 前476年 前475年 前474年 前473年 前472年 前471年 前470年
干支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魏惠王

編輯

戰國時代魏惠王在惠王三十六年(前334年)於徐州與齊威王並稱為王,遂改此年為後元年

後元 後元年 後2年 後3年 後4年 後5年 後6年 後7年 後8年 後9年 後10年 後11年 後12年 後13年 後14年 後15年 後16年
公元 前334年 前333年 前332年 前331年 前330年 前329年 前328年 前327年 前326年 前325年 前324年 前323年 前322年 前321年 前320年 前319年
干支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秦惠文王

編輯

戰國時代秦惠文君在惠文君十四年(前324年)稱王,更為元年

後元 後元年 後2年 後3年 後4年 後5年 後6年 後7年 後8年 後9年 後10年 後11年 後12年 後13年 後14年
公元 前324年 前323年 前322年 前321年 前320年 前319年 前318年 前317年 前316年 前315年 前314年 前313年 前312年 前311年
干支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漢文帝

編輯

漢文帝前163年改元,前179年就成為前元年。

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公元 前163年 前162年 前161年 前160年 前159年 前158年 前157年
干支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漢景帝

編輯

漢景帝其在位的時間兩次改元,前156年前元年,前149年中元年,前143年為後元年。

元年 2年 3年
公元 前143年 前142年 前141年
干支 戊戌 己亥 庚子

西魏恭帝

編輯

後人為了區分魏廢帝魏恭帝的無年號紀年,以前者為魏前元年,後者為魏後元年。

魏後 元年 2年 3年
公元 554年 555年 556年
干支 甲戌 乙亥 丙子

另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