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葛·莫里森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2月29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5月24日) |
史葛·約翰·莫里森(英語:Scott John Morrison,1968年5月13日—,澳洲當地譯莫理遜),澳洲政治人物,為自由黨籍。出生於悉尼,畢業於新南威爾士大學經濟地理學專業。曾任澳洲總理(第30任)、澳洲自由黨領袖(任期均為2018年至2022年)以及該國公共服務部長、財政部長、移民邊境事務部長等職務[1]。
尊敬的 史葛·莫里森 閣下 The Hon. Scott Morrison | |
---|---|
澳洲第30任總理 選舉:2019 | |
任期 2018年8月24日補選—2022年5月23日 | |
君主 | 伊利沙伯二世 |
總督 | 彼得·科斯格羅夫 大衛·赫利 |
副職 | 麥克·麥科米克 巴納比·喬伊斯 |
前任 | 麥爾坎·杜布爾 |
繼任 | 安東尼·阿爾巴尼斯 |
澳洲自由黨領袖 | |
任期 2018年8月24日—2022年5月30日 | |
副職 | 佐殊·弗萊登伯格 |
前任 | 麥爾坎·杜布爾 |
繼任 | 彼德·達頓 |
澳洲公共服務部長 | |
任期 2019年5月26日—2021年10月8日 | |
前任 | 馬提亞斯·科爾曼 |
繼任 | Ben Morton |
澳洲財政部長 | |
任期 2021年5月6日—2022年5月23日 與佐殊·弗萊登伯格同時在任 | |
總理 | 本人 |
前任 | 佐殊·弗萊登伯格 |
繼任 | 占·查默斯 |
任期 2015年9月21日—2018年8月24日 | |
總理 | 麥爾坎·杜布爾 |
前任 | 喬·霍基 |
繼任 | 佐殊·弗萊登伯格 |
澳洲社會服務部長 | |
任期 2014年12月23日—2015年9月21日 | |
總理 | 托尼·阿博特 麥爾坎·杜布爾 |
前任 | 奇雲·安德魯斯 |
繼任 | 基斯頓·波特 |
澳洲移民及邊境管制部長 | |
任期 2013年9月18日—2014年12月23日 | |
總理 | 托尼·阿博特 |
前任 | 托尼·伯克 |
繼任 | 彼德·達頓 |
澳洲聯邦眾議員 | |
任期 2007年11月24日—2024年2月28日 | |
前任 | 布魯士·拜爾德 |
繼任 | Simon Kennedy |
選區 | 庫克選區 |
個人資料 | |
別名 | ScoMo |
出生 | Scott John Morrison 史葛·約翰·莫里森 1968年5月13日 澳洲新南威爾士州悉尼 |
政黨 | 澳洲自由黨 |
其他政黨 | 自由黨-國家黨聯盟 |
配偶 | 珍納·莫里森(1990年結婚) |
兒女 | 2女 |
學歷 | 新南威爾士大學 B.Sc. |
簽名 | |
網站 | www |
進入政界前,莫里森曾在澳洲的房地產業及旅遊業中擔任公職人員與管理職位,並曾赴新西蘭的旅遊部門工作過。返回澳洲後,擔任過新南威爾士州的自由黨部主管。在2007年的聯邦大選中莫里森當選為庫克選區的澳洲國會議員,自此進入聯邦政壇。在自由黨於2013年上台執政後,莫里森先後在托尼·阿博特和麥爾坎·杜布爾的內閣中擔任過移民事務部長及財政部長等職。
2018年8月下旬,在前自由黨領袖兼國家總理麥爾坎·杜布爾宣佈辭職後,莫里森加入了與彼德·達頓、茱莉·比索等人角逐這一職缺的競爭,最終在投票表決中獲勝,於8月24日出任新一任自由黨領袖及國家總理。[2]2019年5月,在澳洲聯邦大選中率領執政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贏得多數國會席位,獲得連任,並得以進一步單獨組建聯盟黨的多數派政府。2022年5月,因所屬黨派在新一屆聯邦大選中失利,使其卸任澳洲總理職務。
從政經歷
編輯當選總理之前
編輯2007年11月24日,當選澳洲眾議院庫克選區議員並連任至今。2013年9月18日隨自由黨上台執政進入內閣,擔任移民及邊境管制部部長,至2014年12月23日調任社會服務部部長,再於2015年9月21日調任澳洲財政部長。
2018年8月23日,正當自由黨內鬥爭白熱化,暫代內政部長的莫里森,宣佈禁止中國大陸電信業者華為、中興通訊進入澳洲5G網絡。[3]
總理
編輯2018年8月24日,身兼財政部長的莫里森在澳洲自由黨黨內投票中被視為黨內保守派(如彼德·達頓)和溫和派(如茱莉·比索)經妥協後皆可接受的人選,故最後擊敗達頓和比索,並宣誓就職擔任第17任澳洲自由黨黨魁、數小時後再宣誓為第30任澳洲總理。
進入2010年後,由於凌駕於民意的黨內選舉頻生,澳洲總理更換頻繁,之前的兩位自由黨籍總理皆被「逼宮」下臺,招致了民眾一定程度的反感。因此,莫里森於2018年12月決定大幅提高召開黨團會議的門檻,即黨內選舉需要三分之二的國會議員表示同意才可以舉行,且此門檻祇適用於帶領過黨進行大選的總理。改動經同黨前總理托尼·阿博特和約翰·侯活給予意見而制定。再加上對手工黨早於2013年制定類似的規則,今後澳洲要再出現「逼宮」可謂十分難,以保障由民眾,而非數十位執政黨議員支持的總理領導國家[4]。
2019年4月11日,經莫里森提議,總督解散澳洲聯邦參、眾兩院,並定大選日期於2019年5月18日。自當日早晨8時30分起,他的政府遂進入看守政府狀態,至大選結束新政府就職。在如期舉行的大選中,莫里森領導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獲得過半數、並比上屆更多的眾議院議席,出乎外界預料地成功衛冕執政權,莫里森得以續任總理。在獲勝後的慶祝活動上,莫里森說自己「一直相信奇蹟,今天我和我生命中最大的三個奇蹟(所指的是站在他身邊的妻子和兩個女兒)站在這裏,來迎接這個新的奇蹟!」一語引發熱議。
在他的第二任期,澳洲與美、英成立了AUKUS軍事同盟,使澳洲能建造一支核子動力潛艦。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澳洲疫情爆發時,他召開全國內閣,以協調各州及領地的抗疫措施,並有效遏制死亡人數。但他對於氣候問題卻不甚關心,尤其當2019年-2020年澳洲叢林大火和2022年東澳洲洪水發生時,其政府的態度引起國民不滿。
2022年5月,其所領導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在新一屆聯邦大選中失利,莫里森於選舉當晚承認敗選[5],於5月23日卸任澳洲總理職務[6]。這結束了自由黨-國家黨聯盟本次長達8年余、歷經3次選舉考驗的執政生涯,莫里森亦聲明其將不再擔任自由黨領袖職務。但在此次選舉中,其保住了所在選區(Cook)的國會議席[7]。
議員
編輯卸任總理後,莫里森繼續擔任澳洲國會議員,直至2024年2月底辭職卸任。同時從政界退休。
爭議
編輯- 2013年9月18日至2014年12月23日,史葛·莫里森擔任澳洲移民及邊境管制部部長期間,推動高爭議難民政策,由澳洲軍方執行「邊境主權保護行動」,出動澳洲海軍攔阻偷渡船隻,把難民遣返轉運國家,或轉送到設在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畿內亞及瑙魯的境外收留中心。莫里森甚至錄影昭告在收容所的難民,「你若選擇不回家,那你就得在這裏耗到天長地久。」一番話遭人權組織譴責撻伐。[8]
- 2018年12月15日,總理史葛·莫里森在悉尼承認西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地位。對於莫里森的發言,澳洲的「聲援巴勒斯坦網絡」(The Australia Palestine Advocacy Network)主席布朗寧(George Browning)發佈聲明表示,承認西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不符合澳洲利益,也會削弱澳洲與區域合作夥伴的貿易和安全關係,使得澳洲的國際聲譽受到不可挽回的損害,並破壞未來巴勒斯坦與以色列達成公平協議的可能。 此舉也引來以穆斯林為主的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批評,阿拉伯國家亦擔心會在西亞地區挑起不必要的紛爭。[9]
- 2019年12月底,正值澳洲新南威爾士州山火險情肆虐蔓延之際,身為總理的莫里森卻被曝出置災情於不顧,與家人一起乘飛機赴夏威夷度假。消息傳出後引發澳洲社會特別是受災地區的強烈不滿,令莫里森政府面臨巨大輿論危機。隨後莫里森坦承了出國度假的事實,向人民表達了深重歉意,並即刻結束度假返回國內指導救災工作。[10]
- 2021年2月上旬,澳洲國會前雇員希堅斯(Brittany Higgins)向《澳洲新聞》(News.com.au)透露,稱她在2019年3月在國會大廈的部長辦公室遭同僚性侵,事件發酵,再有2名女子聲稱被同一名前職員性侵,令受害人數目增至4人。澳洲政壇、國會接連爆發性侵醜聞,引起民眾發起多場反對性暴力與性歧視的示威。莫里森於4月9日宣佈,將修訂《性別歧視法》(Sex Discrimination Act),以防範在工作場所的性騷與歧視行為。過去因法律漏洞,公務員、議員或司法人員不受職場性騷擾規範,但仍會面臨刑事起訴。[11]
- 2022年8月,史葛·莫里森被曝在新冠疫情期間秘密宣誓就任包括衛生、財政和資源部長在內的多個政府部長職務[12]。甚至連本身擔任這些職務的閣員也不知情。莫里森遭到質疑安排欠透明度,而多個部門出現「雙部長」的安排更欠缺憲政先例。他對此致歉,惟辯稱此舉為了防止當部長染疫而無法行使職務,而導致相關部門癱瘓。[13]2022年11月25日,一份有關史葛·莫里森身兼多個部長的調查報告公佈。根據該報告,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大流行的兩年內,莫里森秘密兼任多個部長職位。[14]最終澳洲眾議院以86票同意、50票反對及10多票棄權,譴責莫里森。
外交紛爭
編輯2020年11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上發佈了一則推文,對澳洲駐阿富汗軍隊非法殺戮的行為表達震驚和譴責,敦促澳洲進行深入調查,並附上一張由中國大陸網絡畫家「烏合麒麟」用CG技術創作的諷刺漫畫。該漫畫描繪了一名澳洲士兵用刀架在一名抱着綿羊的阿富汗少年喉嚨的畫面,下方標有英文字幕「Don't be afraid, we are coming to bring you peace!」,被視為影射澳洲的戰爭罪行。該推文引發澳洲總理史葛·莫里森的不滿,駁斥為「偽造照片」、「散佈虛假消息」,要求中國政府撤回並道歉,引發中澳外交與民間爭端[15]。
2021年9月16日,澳洲表示將取消與法國海軍船舶集團(Naval Group)打造常規潛艦艦隊的500億澳元合約,並轉向與美國、英國協議締結「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AUKUS)聯盟及購買至少8艘美國或英國的核動力潛艦的計劃,引起法國政府強烈不滿,一度召回駐美、英外交大使表示抗議。[16][17][18]因應三方外交危機,莫里森矢言,將「耐心」修復兩國的緊張關係。[19]然而法國總統馬克龍對前往羅馬採訪G20高峰會被一群澳洲記者詢及莫里森是否誠實,馬克龍答稱「我不認為(對方誠實),我知道他有(撒謊)」。莫里森則在記者會為自己辯護,堅稱先前已向馬克龍解釋過,常規潛艦不再能滿足澳洲需求,還說兩國關係已開始修復。[20]2022年6月,澳洲新任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Norman Albanese)宣佈已與法國廠商達成支付5億5500萬歐元(約175億台幣)的賠償金協議。[21]
立場
編輯個人生活
編輯莫里森的外祖父在新西蘭出生,獲罪後流放至澳洲,祖母是已故的澳洲女詩人Mary Gilmore的姪女,莫里森的父親曾經在警隊擔任要職達十六年之久。
父母不讓莫里森參加悉尼海灘的風浪救生俱樂部,讓他從小參加新教福音派教會活動。莫里森已婚,與夫人珍納·莫里森在教會活動相識,育有兩個女兒。
成年後,莫里森是五旬節派新興教會教徒,有成功神學傾向,曾稱其政黨在大選以微弱優勢僥倖勝出是神跡。任總理後數次參加各巨型教會集會,發表講話並帶領會眾祈禱。
2022年3月1日,莫里森COVID-19檢測呈陽性。[22]
參考文獻
編輯- ^ Hon Scott Morrison MP. Parliament of Australia. [2020-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6) (英語).
- ^ Katharine Murphy. Malcolm Turnbull unveils his ministry – politics live | Australia news. The Guardian. 1970-01-01 [2015-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0).
- ^ 澳洲新總理上任 澳中關係何去何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更新: 2018-08-25 8:49 AM 【大紀元2018年0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許禎祺綜合報導)
- ^ Scott Morrison summons Liberal MPs to after-hours meeting to pass changes to leadership spill rules. ABC News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3 December 2018 [3 Dec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6) (澳洲英語).
- ^ Australia elections: Opposition Labor leader to become PM after Scott Morrison concedes, ending nearly a decade of conservative rule. Sky News. 2022-05-21 [202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4) (英語).
- ^ Brett Worthington. Anthony Albanese and four senior frontbenchers sworn in ahead of Quad trip. ABC News. 2022-05-23 [2022-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5) (英語).
- ^ Federal election 2022 results.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22-05-21 [202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7) (英語).
- ^ 澳洲變天 新總理莫里森上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時電子報 2018年08月25日 04:10 中國時報 蔡鵑如/綜合報導
- ^ 梁凱怡. 澳洲承認西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2018-12-15 [2018-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5).
- ^ Amy Remeikis. Scott Morrison’s Hawaii horror show: how a PR disaster unfolded. The Guardian. 2019-12-20 [2019-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3).
- ^ 澳洲修職場性騷擾法 公務員、政治人物將失豁免權 -- 上報 / 國際. www.upmedia.mg. [2021-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8).
- ^ 解读:莫里森任澳洲总理时为何能秘密兼任多个政府部长?. [2022-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0).
- ^ 早报:莫里森致歉 前内政部长呼吁其辞去国会议员职务. [2022-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30).
- ^ 莫里森“秘密兼任多个部长职务丑闻”调查报告公布,澳总理:不可原谅. [2022-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5).
- ^ 澳大利亚要求中国就发布虚假照片道歉,华春莹隔空回应“残杀无辜”. BBC News 中文. [2020-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中文(簡體)).
- ^ 澳洲取消潛艦交易 法國痛批:如背後捅一刀. 聯合新聞網. 2021-09-16 [2022-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9).
- ^ AUKUS:法國召回駐美澳大使,抗議澳洲轉向新潛艇合同. BBC NEWS 中文. 2021-09-18 [2022-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4).
- ^ 法國召回駐美國與澳洲大使 3國陷空前外交危機. 中央通訊社. 2021-09-18 [2022-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9).
- ^ 澳洲棄單法潛艦 莫里森:將耐心修補與法國關係. 中央廣播電台. 2021-09-23 [2022-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8).
- ^ 潛艦軍售遭擺道 馬克宏:澳洲總理全然撒謊. 中央通訊社. 2021-11-01 [2022-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9).
- ^ 毀棄法國潛艦合約 澳洲宣布賠償175億和解. 自由時報. 2022-06-11 [2022-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9).
- ^ Press, Australian Associated. Scott Morrison tests positive to Covid with ‘flu-like symptoms’. the Guardian. 2022-03-01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