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神星

小行星

果神星(英語:32 Pomona/pəˈmnə/ pə-MOH-nə [4][b])是太陽系內的一顆石質主小行星帶小行星,直徑約81公里(50英里)。它於1854年10月26日由德裔法籍天文學家赫爾曼·戈爾德施密特發現,並以羅馬果樹女神波摩納命名。果神星的光譜與原始無球粒隕石相似,屬於S-型小行星。2008年,喬納森·布拉德肖記錄了由果神星引發的掩星現象,但得出了關於其形狀的兩種結論。

32 Pomona
基於光變曲線繪製的果神星3D模型
發現
發現者赫爾曼·邁耶·所羅門·戈德施密特
發現日期1854年10月26日
編號
命名依據波摩納
其它名稱A899 QA; A911 KF;
1945 RB; 1949 SH;
1950 YD
小行星分類主小行星帶
形容詞Pomonian /pəˈmniən/
軌道參數[2]
曆元 2006年12月31日(JD 2454100.5)
遠日點419.316 Gm (2.803 AU)
近日點354.967 Gm (2.373 AU)
半長軸387.142 Gm (2.588 AU)
離心率0.083
軌道週期1520.602 d (4.16 a)
平近點角46.086°
軌道傾角5.530°
升交點黃經220.574°
近心點時間2023-Feb-05
近日點參數339.680°
物理特徵
大小80.76±1.6 km[2]
質量(8.88 ± 4.17/1.67)×1017 kg[3]
平均密度3.102 ± 1.455/0.584 g/cm3[3][a]
自轉週期0.3937 d (9.448 h)[2]
幾何反照率0.2564[2]
光譜類型S[2]
絕對星等(H)7.79[2]

發現和命名

編輯

果神星是由德裔法國天文學家赫爾曼·邁耶·所羅門·戈德施密特於1854年10月26日發現[6],並以羅馬果樹女神波摩納的名字命名[7]

物理特徵

編輯

對果神星的光度觀測得出一個自轉周期為9.448小時的光變曲線。用這一數據來構建小行星的模型,結果顯示它是一個圍繞極點黃道坐標為 (β, λ) = (+58°, 267°)旋轉的稜角分明的天體,長軸與短軸的長度比大約為1.3[8]

果神星的光譜與托倫分類法中的S-型相匹配,類似原始無球粒隕石[9]。對果神星的小行星熱慣性測量結果約為20-120 m −2 K −1 s −1/2,相比之下,月球風化層的熱慣性為50,而大氣中粗砂的熱慣性為400。[10]

掩星觀測

編輯

澳大利亞業餘天文學家喬納森·布拉德肖(Jonathan Bradshaw)記錄了2008年8月16日由果神星引發的一次不尋常的掩星現象。掩星的最大持續時間為7.1秒;然而,視頻記錄顯示兩次相同深度的掩星,每次持續1.2秒,間隔0.8秒。這些數據轉換為小行星上的長分別為15公里、10公里、15公里,總長度40公里[11]。果神星的IRAS直徑為80.76 ± 1.6公里[2]。對於這一觀察結果最可能的解釋是,這一小行星要麼是雙星系統(包括接觸雙星),要麼一個表面具有顯著凹陷區域的單一小行星[11][12]

註釋

編輯
  1. ^ Assuming a diameter of 81.78 ± 3.74 km.
  2. ^ 中文譯名參考自《英漢天文學名詞》[5]

參考來源

編輯
  1. ^ Noah Webster (1884) A Practic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Yeomans, Donald K., 32 Pomona, 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NASA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13-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1). 
  3. ^ 3.0 3.1 Fienga, A.; Avdellidou, C.; Hanuš, J. Asteroid masses obtained with INPOP planetary ephemerid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February 2020, 492 (1) [2024-10-20]. doi:10.1093/mnras/stz3407 .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6). 
  4. ^ Pomona.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April 7,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il 7, 2021) (英語). 
  5. ^ 李競; 余恆; 崔辰州; 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 (編). 英汉天文学名词.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 253. ISBN 9787504669773 (中文(中國大陸)). 
  6. ^ Numbered Minor Planets 1–5000, Discovery Circumstances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2013-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2). 
  7. ^ Jacob Schwartz. Asteroid Name Encyclopedia. 插圖版. Llewellyn Publications. 1995: 183. ISBN 9781567186093 (英語). 
  8. ^ Kaasalainen, M.; et al, Models of Twenty Asteroids from Photometric Data, Icarus, October 2002, 159 (2): 369–395, Bibcode:2002Icar..159..369K, doi:10.1006/icar.2002.6907. 
  9. ^ Hiroi, T.; et al. Modeling of S-type asteroid spectra using primitive achondrites and iron meteorites. Icarus. March 1993, 102 (1): 107–116. Bibcode:1993Icar..102..107H. doi:10.1006/icar.1993.1036. 
  10. ^ Delbo', Marco; Tanga, Paolo, Thermal inertia of main belt asteroids smaller than 100 km from IRAS data,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February 2009, 57 (2): 259–265, Bibcode:2009P&SS...57..259D, arXiv:0808.0869 , doi:10.1016/j.pss.2008.06.015. 
  11. ^ 11.0 11.1 David O'Driscoll. Jonathan Wooes the Goddess of Fruit Trees!. Astronomical Association of Queensland (AAQ). 19 September 2009 [2012-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March 2012). 
  12. ^ Occultation of UCAC2 38196247 by 32 Pomona 2008 August 16.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 [2012-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7).  (concave regio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2-0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