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朥灣社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20年3月19日) |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0年3月19日) |
武朥灣社(凱達格蘭語:Pulauan),社名又記為武勞灣、武溜灣、武𠯿灣、武嘮灣,或稱作平勞暖社(凱達格蘭語:Pinnonouan,又記為兵老宛),是台灣北部原住民平埔族中凱達格蘭族的一支部落,活動範圍約為現今新北市新莊、板橋一帶,在1632年西班牙文獻即有記載,住在肥沃平坦的河灘地,從事農產、漁獵生活,利用艋舺(banquilla,獨木舟)在河上航行或躲避季節性的水患,西班牙人沿淡水河而上進行補給,交易族人的稻米,一路上相當安全,但來交易的漢人經常以偽幣詐騙族人。[1][2][3]:290-295直到清領時代之後,漢人陸續有大量人口進入,也因此這些原住民在遷徙、通婚、漢化的過程中,逐漸消失在漢人社會裏。武溜灣社在新莊的較晚痕跡出現在1938年(昭和13年)的日治時期,當時記載着新莊僅剩一戶平埔族民,共五人。
伊能嘉矩認為武朥灣社約於1797年,自大漢溪北岸的新莊遷往與新店溪交會的西岸港仔嘴;翁佳音認為此社在1654年繪製的《大台北古地圖》原本就描繪在大漢溪南岸與新店溪交會的西岸港仔嘴,並沒有如伊能所稱的遷移。[2]在板橋區舊社承德宮,供有平埔族祖先牌位。[4]
另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李毓中,〈西班牙人在艾爾摩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歷史月刊》,第222期,頁30
- ^ 2.0 2.1 翁佳音,新店溪與大漢溪流域:大臺北古地圖考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艾斯奇維. 由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李毓中翻譯. 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福爾摩莎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 台灣文獻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003-12, 54 (4): 284–305.
- ^ 吳智慶. 〈尋訪武朥灣舊社〉. 《原住民族文獻》. 2013年2月7期 [2021-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這是一篇與族群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