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恩圍城戰 (1673年)

波恩圍城戰發生於1673年11月3日至12日,是法荷戰爭中的一場圍城戰。為逼退路易十四的法軍,荷蘭在1673年發動反攻。威廉三世率領的荷軍、西軍以及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率領的神聖羅馬帝國軍隊,包圍了位於波恩的駐軍(由法軍、明斯特主教國、科隆選侯國組成)。經過九天的圍城後,聯軍攻陷了波恩並俘虜了守軍。

波恩圍城戰
法荷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1673年11月3日-12日
地點
今日德國波恩的附近
結果 聯軍獲勝
參戰方
 法國
明斯特主教國英語Bishopric of Münster
 荷蘭共和國
 神聖羅馬帝國
 西班牙
指揮官與領導者
荷蘭共和國 威廉三世 (奧蘭治)
神聖羅馬帝國 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
兵力
10,000名荷蘭士兵
15,000名西班牙士兵

前事和過程 編輯

 
1673年伯恩圍城戰

伯恩當時是法國和與之同盟的科隆選侯國的重要要塞。雖然法國軍隊佔領多座德國城市,但是信奉天主教的德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卻一直不願與新教的荷蘭國會聯盟。一直到法國佔領了阿爾薩斯的科爾馬和與支持皇帝的特里爾後他才放棄親法政策,決定對路易十四作戰。法國進攻西屬尼德蘭、荷蘭共和國和德國城市後德國皇帝、西班牙軍隊和荷蘭軍隊的第一個攻勢是朝向伯恩。這一步使得法國大吃一驚。經過一系列敗仗後法軍不斷撤退。威廉三世帶領的荷蘭軍隊以及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率領的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逼近伯恩,他們的目的在於切斷法國通過萊茵河給其軍隊提供補給。

科隆選帝侯和大主教從他的首都伯恩逃亡科隆。1673年11月3日皇帝軍隊的前鋒抵達伯恩。11月8日皇帝軍隊開始炮轟伯恩。1673年11月12日伯恩的守兵投降。他們可以撤出伯恩,甚至可以把兩門炮帶到諾伊斯

後果 編輯

伯恩被佔領後科隆選帝侯和明斯特采邑主教被迫與荷蘭談和。1674年4月22日明斯特采邑主教區簽署和平條約,5月11日科隆選帝侯國也簽署和平條約。法國不但失去了兩個盟友,而且它無法通過萊茵河補給它在荷蘭的軍隊。多次對荷蘭洗劫後法軍撤出。英國也不想繼續與荷蘭作戰因此開始和談。

在從伯恩撤出時法軍不得不把一座當時現代化的船橋留下[1]

書籍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Hans Wolfgang Kuhn, [online Frühe Gierponten. Fliegende Brücken auf dem Rhein im 17. und 18. Jahrhundert], Deutsches Schiffahrtsarchiv (6): pp. 38 (德文) 

座標50°43′48″N 7°06′00″E / 50.7300°N 7.1000°E / 50.7300; 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