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華僑史》是中國廣東省汕頭市作家李宏新編纂的一部論述海外潮州華僑通史,該書由暨南大學出版社於2016年8月出版,歸屬於「潮汕文庫·研究系列」叢書。全書分為緒言、上編「出洋移民」和下編「海外潮人社會」三部分,共15章,總計43萬字,定價人民幣60元。[1]

潮汕華僑史
作者李宏新
類型史書
系列潮汕文庫·研究系列
語言簡體中文
主題海外潮州人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暨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8月
出版地點 中國大陸
開本16開
頁數327
規範控制
ISBN978-7-5668-1543-9

創作背景 編輯

中國的潮汕地區(原潮州府)是著名的僑鄉,從古至今有大量的潮州人僑居移民到海外,如東南亞一帶便有不少潮州人。清朝末年起,學術界開始關注華僑,一些華僑史書也陸續出版,而在這些華僑史書中,便有較大篇幅介紹到潮州華僑[2],但是至今系統、連貫、全面地介紹潮州華僑歷史的史書還未曾有,導致很多人只知道一些著名的海外潮州人的事跡,卻無法清楚地知曉整段歷史。所以李宏新根據多年的研究成果,編纂了《潮汕華僑史》一書[3]

創作過程 編輯

李宏新在編纂這本書時,收集梳理分析了大量的原始材料,窮盡式地閱讀潮州府志、潮州各縣誌等地方志,將涉及到潮州人出海遠洋和海外經商的資料進行梳理分析,把有重大歷史意義和有歷史節點性的事件寫入書中。除了地方志等史書外,信件體材的僑批也是研究華僑的一大重要史料。李宏新經常到汕頭市僑批文物館收集資料,讓僑批作為編纂過程中的基礎素材之一。在客觀記載史實的基礎上,李宏新將僑批中的敘述進行調整,使其更加生動形象,拉近與讀者的距離。除了研究原始文獻和參考今人的研究成果之外,李宏新還常到華僑的祖籍村落等地方開展田野調查[4]

內容 編輯

章節目錄
上編:出洋移民
第一章 肇始:海事初開
第二章 隋唐:商貿漸興
第三章 宋元:海交頻繁
第四章 明代:批量移殖
第五章 清初:戰火移民潮
第六章 清代開海:大規模移民
第七章 鴉片戰爭後、汕頭開埠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海外一潮汕」的形成
下編:海外潮人社會
第八章 泰國
第九章 新加坡
第十章 馬來西亞
第十一章 印度尼西亞
第十二章 越南
第十三章 柬埔寨
第十四章 中國香港
第十五章 中國台灣

該書上編「出洋移民」依朝代時間順序對潮州華僑史進行介紹,分為七章,自先秦開始,經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直到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下編「海外潮人社會」則分為八章,依次介紹了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香港台灣這八個有眾多潮州人移民的國家和地區的當地情況、潮州人移民情況、經濟活動、文化生活和潮州人社團。[5]

該書根據科學考古結論和已有的原始材料,梳理歸納出潮州華僑史的多個「第一次」。如潮汕地區最早的海上活動發生在石器時代南澳島,潮汕地區最早參與海上絲綢之路活動的時間是在西漢中期至東漢期間,正史中記載的第一條有關潮汕地區的海上交通信息發生於西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現存古地方志提及潮州人最早從事海上貿易的時間是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第一次明確記載潮州人跟海外商人在海上交易且有潮州人旅居海外不歸的文獻是唐長慶三年(公元823年韓愈的文章,正史中首次明確記載有海外商人到達潮汕地區的時間是北宋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等。[5]

該書亦通過考證,糾正了之前一些積非成是的謬誤。如「海內一潮汕,海外一潮汕」的說法廣為流傳,意為海外的潮州人人數眾多,與中國內地的潮州人人數相當。不過李宏新在該書中指出,海外的潮州人並沒有那麼多,因為目前學術界常用的潮州人移民海外的資料,一般引用自饒宗頤編纂的《潮州志·戶口志》中的記載,不少人根據記載的進出人數進行相減作差,得到海外潮州人的人數,但饒宗頤的來源是潮州海關的《1869-1934年汕頭口岸進出口旅客統計表》,原始統計表中記載的單位是人次而不是人數,所以存在着重複計算的可能,導致得出的數據不準確。李宏新根據估算在書中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海外潮州人的人數約為400萬人,這與以往的傳統認知存在偏差。[3][5]

該書注重考證,詳盡列出註釋和參考文獻,亦有對來源的可靠性進行評估,便於讀者驗證真偽,了解論證過程。書中較少對人物和事件的褒貶進行分析,偏重於客觀中立地記錄梳理史料,如將林道乾等人的稱呼由帶有貶義的「海盜」改稱為較為中立的「海上商貿武裝集團」。[3][5]

評價 編輯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委員、原汕頭大學黨委書記黃贊發認為該書見解持正,論述專業,史料充實,行文清晰,是迄今最為全面、立體、連貫地展現潮汕居民各個階段出洋、移民史跡,以及海外潮人社會在不同歷史時期發展狀況的佳作[5]。在韓山師範學院潮學研究院舉辦的第106期潮學沙龍上,林倫倫校長、黃挺教授對於李宏新的對此書撰寫態度和方法表示肯定[6]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長陳荊淮表示,作為一部有關潮汕及海外潮人的華僑通史,《潮汕華僑史》填補了潮學研究的一項空白,為今後的潮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鑑[7]。該書亦榮獲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舉辦的第八屆「潮學獎」著作類一等獎[8]

影響 編輯

有不少讀者和網友對該書表示出強大的興趣。有讀者根據該書內容,撰寫長達七八萬字的閱讀指南,標記出書中的重點,對書中內容作註釋。也有網友根據書中提及的地名,製作出旅遊指南。[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潮汕华侨史》. 汕頭大學圖書館●潮汕特藏網. [失效連結]
  2. ^ 楊舒佳; 林薔薇. 历史长河中追寻潮侨足迹——研究员李宏新讲述“潮汕华侨史”. 大華網. 汕頭日報. 2018-08-23. 
  3. ^ 3.0 3.1 3.2 許端陽; 金嘉龍. 首部论述海外潮人通史《潮汕华侨史》将出版. 中國僑網. 南方日報. 2016-05-19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0). 
  4. ^ 4.0 4.1 民生檔案; 林在鵬; 張奕斯; 張傳熹. 想了解潮汕华侨移民并融入海外社会的史迹?都在这本《潮汕华侨史》里了....... 城市聯合網絡電視台. 汕頭市廣播電視台. 2019-03-05 [202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7). 
  5. ^ 5.0 5.1 5.2 5.3 5.4 黃贊發. 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略谈《潮汕华侨史》. 大華網. 汕頭日報. 2016-08-21. 
  6. ^ 潮學研究院. 潮学研究院举办第106期潮学沙龙:略谈《潮汕华侨史》. 韓山師範學院新聞中心. 2016-05-16. [失效連結]
  7. ^ 陳啟任. 潮汕学者撰修43万字《潮汕华侨史》述海外潮人史迹. 中國新聞網. 2016-05-28. 
  8. ^ 第八届“潮学奖”评奖结果公示. 大華網. 汕頭日報. 2019-10-2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