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村是一個以讓社會、環境、生態更具有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理念社區。居住人數以50-150人為宜,也有超過2000人的大型社區。一些生態村的發展也依靠非常住人口,他們定居生態村的外圍,並且有效地參與到生態村的社區互動中來。

Sieben Linden生態村,2012年
芬德霍恩生態村英語Findhorn Ecovillage環保屋,屋頂是由草坪和太陽能電池板構成
昆士蘭州庫倫賓生態村英語Currumbin Ecovillage的Tallebudgera山和一個菜園,2015年

生態村的成員擁有共同的生態觀、經濟觀和文化理念。[1]生態村居民會去尋找電力、水和污水處理系統的替代方法。許多人認為傳統社區的弊端、浪費的消費生活方式、自然棲息地的破壞、城市擴張、工廠化農場經營、過度依賴化石燃料會對生態造成災難性的毀滅。O.U.R生態村位於加拿大卑詩省Shawnigan湖邊,佔地25畝。着眼於創建一個社會、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示範生態村[2]。該生態村居民認為建立以小規模、盡力降低對生態環境影響為目標的社區可以作為一個選擇。這種集體行為模式類似於一萬年的原始村落,這些原始村落進行的是公平的以物易物商業模式。

定義

編輯

1991年, 羅伯特·吉爾曼(Robert Gilman)訂定了一個關於生態村的標準定義。吉爾曼對生態村的定義:

「人類活動和大自然的和諧融合有利於人類健康發展,這種發展可以持續到遙遠的未來。」 [3]

近年來,吉爾曼表示他還將補充標準,生態村必須擁有多個核心的倡議[4]

生態村是共識社區(Intentional Communities)的類型之一。

歷史

編輯

最能體現現代社區意願的是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社區運動和20世紀80年代中期公共住宅和生態村運動,後者更加集中和有組織性。在1991年羅伯特·吉爾曼(Robert Gilman)和黛安·吉爾曼(Diane Gilman)為該蓋亞信(Gaia Trust)托共同撰寫了具有開創性的研究報告--「生態村和可持續發展的社區」。到目前為止,生態村存在於全球六大洲超過70個國家。[5]

在1995年蘇格蘭芬德霍恩生態村英語Findhorn Ecovillage(Findhorn),生態村運動在秋季年會開始聯合。在這個會議討論了關於生態村和可持續發展的社區的問題。羅斯·傑克遜( Ross Jackson)說:「與會者已經產生了廣泛的共鳴,『生態村』這三個字,在短短四年時間裏,已經成為了文化語言的一部分。」[6]在那次會議之後,包括芬德霍恩的許多理念社區都稱自己為「生態村」,一個新的運動就此誕生。全球生態村網絡的是由來自不同國家的25人組成,他們都參加過芬德霍恩秋會議。來自全球有着相同的目標的數百個小型項目在此銜接起來,在此之前,他們對彼此都不了解。蓋亞信託同意在成立的前五年資助該網絡。[6]

特點

編輯

隨着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氣候變化是由人類活動引起,全世界的人民都開始儘量減少碳排量。人類正設法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和改變消費習慣。強調當地生產當地消費,使生活方式儘量變得可持續性。實施許多鼓勵性的措施:如,減少能源的使用、建立可持續性發展的本地企業、農業本地化和建立環保社區。
許多不同的生態村規模需要驗證。例如,建立一個積極的社區對生態村的工作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於這些組織都特別小,成員們應感受到足夠的授權,包括寬鬆的言論環境和思想交流。同時鼓勵文化和實踐來增加地球互聯性的理解。從生態學的觀點看,生態村讓人類與地球聯繫更加緊密。成員們尊重自然,因為自然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賴以生存的環境。生態村種植大多數有機食品,其建築物使用當地材料,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當地的水,土壤和空氣。大多數生態村旨在愛護土地資源。生態村展示了獨一無二的經濟局面,貨幣只保持在村民之間流通。收入往往來自銷售其產品、收取的服務費和回收工作。[7] 生態村是一個「對環境負面影響小的城市或鄉村社區」。雖然目前還沒有實現這一目標,生態村可以整合各方面的生態學設計:包括生態建築、可供替代的能源、對環境無危害的加工和生產、永續栽培(模仿自然的園林綠化設計,為社區提供食物、纖維製品和燃料)和社區建設實踐。[8] 可持續性發展居住和城市地區的基礎設施的區域劃分和建築規範是要經過嚴謹商討後才做出決策。有人認為生態村運動為進入一個更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提供一些最相關的科學認知。[8]
生態村的理念可以運用到城市鄉村的發展中來,同樣也適用於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那些與生態區以外很少經行交易的居民會主動尋求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例如,生活自願簡單化)。許多倡導者也尋求獨立於現有的基礎設施的生活方式,雖然其他人,特別是那些生活在城市環境中的人,都在追求與現有基礎設施更加默契的生活方式。鄉村生態村是建立在有機農業、永續栽培以及其他能促進生態系統功能和生物多樣性的方法的基礎之上。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的生態村。[9]
在2006年,全球生態村網絡的前董事長喬納森·道森(Johnathon Dawson)在他的書《可持續發展的新前沿》裏闡述了五個生態村的原則:

  1. 生態村不是政府資助的項目,在基層運作。
  2. 居民在生態村實踐社區生活是有重要價值的。
  3. 生態村居民不會過度依賴政府、企業和外界的水、食物、住房、能源以及其他生活必須品。
  4. 生態村居民在精神層面擁有相同的價值觀
  5. 生態村往往作為研究示範基地,也為他人提供教育經驗。[5]

生態村通常利用的是「綠色」的基礎建設資金、自主建築或群集住房。這樣來實現減少對生態的破壞、能源的再生和永續栽培。大多數生態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能滿足需求的可持續發展的居住地。自給自足是一個理想的目標,然而有時候並不能實現。生態村的組織是一種生態無政府主義,包括生態村內部購買來支持當地經濟發展;食物來自當地生產;有道德的交易;做出決策時應尊重多樣性。生態村的概念不能和微型國家的概念混淆。微型國家有嚴格的法律,而生態村沒有法律。

參閱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Van Schyndel Kasper, D. (2008). "Redefining Community in the Ecovilla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Human Ecology Review 15:12-24. Retrieved on: 2009-08-27.
  2. ^ O.U.R. Ecovillage - About. http://ourecovillage.org. [April 2,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3).  外部連結存在於|work= (幫助)
  3. ^ Gilman, Robert (Summer, 1991). "The Eco-village Challeng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4-12-13.. In Context. Retrieved on: 2008-04-09.
  4. ^ Robert Gilman on "Multiple Centers of Initiativ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8-05. Ecovillages Newsletter. Retrieved on: 2011-11-09.
  5. ^ 5.0 5.1 Taggart, Jonathan (Nov-Dec, 2009). Inside an ecovillage. bNet - CBS Interactive Business Network. Retrieved on: 2011-08-11.
  6. ^ 6.0 6.1 Jackson, Ross (Summer, 2004). "The Ecovillage Movem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Permaculture Magazine 40. Retrieved on: 2011-08-11.
  7. ^ Dimensions of an Ecovillage. [March 20,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6). 
  8. ^ 8.0 8.1 Bundale, Avril (Nov-Dec 2004). "Greening together: the ecovillage movement grows from grassroots to mainstrea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Net - CBC Interactive Business Network. Retrieved on: 2011-08-11.
  9. ^ Holmgren, David. "The Essence of Permacultur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9-24. Retrieved on: 2008-04-09

延伸閱讀

編輯
Books
  • Christian, D. 2003. Creating a Life Together: Practical Tools to Grow Ecovillages and Intentional Communities New Society Publishers. ISBN 0-86571-471-1
  • Dawson, Jonathan (2006) Ecovillages: Angelica Buenaventura for Sustainability. Green Books. ISBN 1-903998-77-8
  • Genovese, Paolo Vincenzo (2019), Being Light on the Earth. Eco-Village Policy and Practice for a Sustainable World, Libria, Melfi, Vol. I., ISDN 978-88-6764-187-1. Also in eBook.
  • Hill, R. and Dunbar, R. 2002. "Social Network Size in Humans." Human Nature, Vol. 14, No. 1, pp. 53–72.
  • Jackson, H. and Svensson, K. 2002. Ecovillage Living: Restoring the Earth and Her People. Green Books. ISBN 1-903998-16-6
  • Walker, Liz. 2005 EcoVillage at Ithaca: Pioneering a Sustainable Culture. New Society Publishers ISBN 0-86571-524-6
  • Sunarti, Euis (eds.) 2009. Model of Ecovillag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for Rural Residents, Indonesia. ISBN 978-979-19278-5-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