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令海峽通道

俄羅斯楚科奇自治區和美國阿拉斯加州之間的鐵路隧道項目

白令海峽通道是一個規劃中的跨白令海峽的陸路通道,計劃修建在白令海峽最窄、最淺處,俄羅斯一側的終點在楚科奇半島美國一側的終點在阿拉斯加州蘇厄德半島。該通道建成後,將成為連接歐亞大陸北美洲的重要陸路通道,主要用於輸送石油天然氣電力等,預計全程約104公里。也有人提出一個連通白令海峽的陸路通道。兩側都是荒涼無人的地帶,很難收回建造的成本,但長遠來看將是美洲歐亞大陸間的陸橋。

可能建設之白令海峽通道橋
白令海峽隧道及部分相關連接線規劃圖(北極視角)

在有關資料中,還存在「國際和平大橋」、「洲際和平大橋」(The Intercontinental Peace Bridge)、「歐亞大陸—美洲交通通道」、「美洲—亞洲和平隧道」等稱呼。2007年4月,俄羅斯官方對外宣佈,計劃投資650億美元修建這一陸路通道[1][2][3]

方案

編輯

關於白令海峽通道的修建存在多種方案,目前有橋樑隧道隧橋3個方向的方案。

隧橋方案

編輯

隧橋方案經過大代奧米德島小代奧米德島。該方案通過約40千米長的橋樑連接阿拉斯加小代奧米德島,通過隧道連接俄羅斯大代奧米德島,再將從隧道中挖出的泥土將大、小代奧米德島填海成一個島嶼。

隧道方案

編輯

該方案計劃全程使用隧道,也經過大代奧米德島小代奧米德島,同時將在大代奧米德島小代奧米德島設立通風設備、緊急出口等設施。

橋樑方案

編輯

該方案計劃全程使用橋樑,也經過大代奧米德島小代奧米德島

歷史

編輯
 
白令海峽的衛星圖。其中,左邊的是俄羅斯傑日尼奧夫角,中間的是代奧米德群島,右邊的是威爾斯王子角

19世紀

編輯

白令海峽通道最早由威廉·戈平英語William Gilpin在1890年提出。戈平曾於1861年3月25日—1862年3月26日期間任美屬科羅拉多領地(今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總督。白令海峽通道也是該人泛地球鐵路設想英語Cosmopolitan Railway的一部分。

1892年,曾修建過超過400座橋樑的工程師,同時也是三藩市金門大橋總工程師的約瑟夫·斯特勞斯(Joseph Strauss)在他的大學畢業論文中也提出過修建白令海峽通道的設想。這一設想還曾被提交到當時的俄羅斯帝國政府,但未獲得俄羅斯帝國政府的認可。[4][5]

20世紀

編輯

1904年,一家很有實力的美國鐵路公司(通過一位法國發言人)提議修建「西伯利亞-阿拉斯加鐵路」,從阿拉斯加的威爾斯王子角出發,使用隧道通過白令海峽,穿過西伯利亞東北部,經過傑日尼奧夫角、上科雷姆斯克、雅庫茨克,到達伊爾庫茨克。該提議附帶有一項為期90年的條約,該條約規定項目的運營商享有鐵路兩側各8英里(13公里)的獨家採礦權。1907年3月20日,官方對此進行了辯論,最終予以否決。[6]

1905年,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了一項隧道方案(可能是上面提到的美國提議修建的隧道),預計成本約為6500萬美元(僅包括隧道本體,不包括附屬工程),包括所有鐵路連接線在內的成本約為3億美元。[7][8]

這些設想後來因一戰俄國革命和變得遙不可及。[9]

1942年—1943年的二戰時期,美國、加拿大聯合修建連接美國本土、加拿大、美國阿拉斯加的阿拉斯加公路時,曾再次論證在白令海峽修建陸路通道。1942年,美國外國政策研究會(英文: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曾設想將阿拉斯加公路延伸到白令海峽邊的諾姆(按照高速公路的標準修建),再修建陸路通道橫跨白令海峽,最後到達伊爾庫茨克[10]

1958年,美籍華裔工程師林同炎也曾提議修建橫跨白令海峽的陸路通道,用以促進美蘇兩國間的政治互信及商業貿易。1968年,該人組建了洲際和平大橋公司(一家非盈利性組織),用以實現這一設想。[11]他此時對白令海峽大橋進行了可行性評估,並估計總長80公里(50英里)的大橋成本將達10億美元。[12] 1986年,他從美國總統里根手中獲得國家科學獎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他送交一本16頁的洲際和平大橋(Intercontinental Peace Bridge)計劃書,該橋橫跨白令海峽,連接美國阿拉斯加州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西伯利亞。1994年,林同炎將成本重新核算為40億美元。同戈平一樣,林同炎也將白令海峽通道作為國際友好的象徵。[13]

21世紀

編輯

2005年,老布什小布什、投資家尼爾·馬倫·布什(Neil Mallon Bush)與統一教的牧師文鮮明曾共同出國,目的在於遊說在白令海峽挖掘海底隧道。10年後的2015年,《瓊斯母親》雜誌記者就白令海峽海底隧道對參加共和黨初選的傑布·布什進行質問時,傑布·布什否認家族有支持隧道工程,說他們與文鮮明一同旅行,是因為家族支持「這位宗教領袖努力讓該教信徒去服務他人。」[14]

2007年4月,俄羅斯官方對外宣佈,計劃投資650億美元在白令海峽修建陸路交通通道。

根據2014年5月京華時報的報道,中國計劃修建中國東北至美國本土約10,000公里(6,213英里)長的高速鐵路。這一方案包括修建白令海峽海底隧道,並經過加拿大[15]一些美國私企也提出了相關建議,比如2010年在阿拉斯加成立的一家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旨在遊說建立一條連接海峽的兩岸隧道,並2018年推出的一種數字加密貨幣,為隧道建設提供資金。[16][17][18]

難題

編輯
 
白令海峽水深圖

水文

編輯

水深並不是主要難題,因為白令海峽水深不超過55米(180英尺)。[13] 該區域的海浪也不很高,海流也不很急。[11]

氣候問題

編輯

極地溫度對施工的限制

編輯

線路有很長一段經過北極圈南界,將面臨極夜和低溫的考驗。冬季平均氣溫低至−20 °C(−4 °F) ,並可能低至−50 °C(−58 °F)。這意味着每年只有5個月可以施工。[13]

氣溫對鋼製建築構件產生不利影響

編輯

極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將對鋼結構產生不利影響。林同炎提出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大大提升結構強度並降低後期維護難度。[13]

經過苔原區域

編輯

相關道路將經過苔原地區,並須注意永久凍土的影響。

線路相關

編輯

白令海峽通道本體

編輯

橋樑方案計劃連接美國阿拉斯加州威爾斯和俄羅斯烏厄連,經過白令海峽中間的大代奧米德島和小代奧米德島。不過該方案可能需要通過隧道連接大代奧米德島和小代奧米德島,因為大代奧米德島海拔高達300多米。

1994年,林同炎估計白令海峽通道本體的建設成本約為40億美元。[13] 相關連接道路(公路/鐵路)的建設成本約為500億美元。[13] 但林同炎同時認為,白令海峽通道建成後將可以大大加強對北極油氣資源的開發,進而獲得上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13]《探索頻道》旗下的《工程大突破》欄目估算相關公路、電氣化複線高速鐵路、管道的成本將達到1050億美元,成本是長度為50公里(31英里)的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的5倍。[19]

連接公路/鐵路

編輯

計劃修建兩座長度約為40公里(25英里)的大橋(橋樑/隧橋方案),或超過80公里(50英里)長的隧道(隧道方案),用以跨越白令海峽。截至2017年,仍未看到實質性進展。

俄羅斯一側

編輯

俄羅斯終點周邊道路設施極其匱乏。距離俄羅斯現有鐵路系統最近處距離超過3200公里(2000英里)。[20]

俄羅斯一側距離白令海峽最近的主要公路為俄羅斯R504科雷馬公路,最近處距離白令海峽約2000公里(1200英里)。[21] 然而,計劃於2025年全線通車的阿納德爾公路將連接奧拉和阿納德爾,這將使白令海峽於主要公路的距離縮短至600公里(370英里)。[22]

美國一側

編輯

在美國一側,需在諾頓灣附近的陸地上跨過尤納拉克利特河與育空河修建公路或鐵路,連接現有的阿拉斯加2號公路或現有鐵路。有人向阿拉斯加州政府提議,將阿拉斯加2號公路延伸至距離白令海峽160公里的諾姆,工程總投資預計高達23億美元至27億美元(平均每公里達300萬美元)。[23]

2016年,阿拉斯加公路網延長了80公里(50英里),直通塔納納,並且該工程實現了和諧徵收、文明施工。阿拉斯加運輸和公共設施部展開這一工程時得到了當地土著團體如塔納納部落理事會(英語:Tanana Tribal Council)的支持。[24]

軌距

編輯
 
俄羅斯使用1520毫米軌距,美國和加拿大均使用1435毫米軌距

白令海峽通道兩端終點及其他相關國家採用兩種不同的軌距。美國、加拿大、中國、朝鮮半島採用軌距為1435毫米的准軌。俄羅斯採用軌距為1520毫米的寬軌。採用何種方式解決兩種軌距的鐵路系統互聯互通,是目前所面臨的一大難題。

亞洲—北美洲陸路通道

編輯
 
這張地圖展示了俄羅斯楚科奇半島和美國蘇厄德半島

亞洲—北美洲陸路通道(俄語:ТрансКонтинентальная магистраль,英語: Transcontinental Railway,英語別名:ICL-World Link或Intercontinental link)是一條規劃中的陸路通道,連接美國阿拉斯加州和俄羅斯西伯利亞,長度約為6000千米,主要用於輸送乘客、燃油、天然氣、電力。建成後,美國和俄羅斯將會有直通鐵路。

根據2007年的一份規劃,將修建一條長度為103-公里(64-英里)的白令海峽海底隧道,如果建成,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25]這條隧道將成為連接俄羅斯遠東的薩哈共和國首府雅庫茨克、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及美國阿拉斯加州西海岸鐵路的一部分。[26] 在此次規劃中,白令海峽海底隧道本體預計耗資100億—120億美元,連同附帶工程的總耗資預計為650億美元。[25]

2008年,時任俄羅斯總理普京批准了修建一條通往白令海峽地區的鐵路的計劃,作為2030年之前發展計劃的一部分。計劃修建在俄羅斯遠東的楚科奇半島與美國阿拉斯加州之間一條100多公里長的白令海峽海底隧道隧道。[27] 預計耗資660億美元。[28]

2011年8月下旬,在俄羅斯東部雅庫茨克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該計劃得到了包括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內的一些高級官員的支持,其中包括俄羅斯聯邦遠東事務代表Aleksandr Levinthal。[26] 他們相信項目完工後,陸路貨運將比現在的集裝箱貨輪速度更快、更安全、更便宜。[26] 他們認為這將在一年內承擔全球貨運總量的3%,創造7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26] 不久之後,俄羅斯政府正式批准了耗資650億美元建造橫跨白令海峽的西伯利亞-阿拉斯加鐵路和隧道。[27]

其他一些觀察人士質疑「比集裝箱船更便宜」這一說法,因為從中國到歐洲的鐵路運輸成本要高於集裝箱船(除了追求交貨時間的貨物)。[29]

2013年,俄羅斯阿穆爾—雅庫茨克鐵路全線通車(距離白令海峽2800千米)。然而,這條鐵路主要用於貨運,線路上彎道很多且曲線半徑偏小,不適合高速列車通行。未來還將展開Lena–Kamchatka Mainline和科雷馬—阿納德爾公路這兩項交通項目。科雷馬—阿納德爾公路已開始建設,但將是一條狹窄的礫石路。

泛中國—俄羅斯—加拿大—美國鐵路

編輯

2014年,據相關報道,中國考慮修建設計時速為350千米/小時的泛中國—俄羅斯—加拿大—美國鐵路,其上運行子彈頭列車。這一方案包括修建200千米長的白令海峽海底隧道。乘客可用大約兩天的時間完成中美兩國的旅程。[30][31]

儘管受到多方質疑,不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媒體《中國日報》(英文名:China Daily)卻表示中國完全掌握相關技術,並計劃使用該技術修建台灣海峽海底隧道。[32] 目前尚不清楚誰將為建設項目提供資金,不過中國其它工程建設階段曾採用多種方式融資,並預計最終將通過建成後的相關經濟效益收回成本。

一帶一路

編輯

2015年,有報道稱中國和俄羅斯可能就一帶一路倡議進行與白令海峽通道相關的合作。根據一帶一路倡議,中俄兩國將合作修建橫跨西伯利亞的交通走廊,還將修建包連接西伯利亞最東端和阿拉斯加最西端的油氣管道和陸路通道(鐵路/公路)。如果該計劃得以實施,它將經由俄羅斯通過鐵路高速公路倫敦紐約連接起來。[33][34]

註釋

編輯
  1. ^ 俄罗斯计划修建白令海峡隧道 水下部分103公里. 中新網. [2021-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9). 
  2. ^ 俄耗资120亿美元建世界最长海底隧道. 新浪網. [2021-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9). 
  3. ^ 俄欲建世界最长海底隧道 北京坐火车可直达纽约-搜狐新闻. news.sohu.com. [2021-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4. ^ Kevin Starr. Endangered Dreams: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California, 33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19-510080-8
  5. ^ An excerpt from memoir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8. of the Russian Empire Minister of Land Forces Aleksandr Rediger (俄文)
  6. ^ Theodore Shabad and Victor L. Mote: Gateway to Siberian Resources (The BAM) pp. 70-71 (Halstead Press/John Wiley, New York, 1977) ISBN 0-470-99040-6
  7. ^ Czar Authorizes American Syndicate to Begin Work..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2, 1906 [200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3). The Czar of Russia has issued an order authorizing the American syndicate, represented by Baron Loicq de Lobel, to begin work on the TransSiberian-Alaska ... 
  8. ^ Burr, William H. Around the World by Rail. Locomotive engineers journal (Brotherhood of Locomotive Engineers). January 1907, 41: 108–111. 
  9. ^ Halpin, Tony. Russia plans $65bn tunnel to America. London: The Times. April 20, 2007 [2009-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4). 
  10. ^ Special to THE NEW YORK TIMES. AIRWAY TO RUSSIA VIA ALASKA URGED;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 Also Favors Northern Sea Route and Bering Link.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20, 1942: 3 [2009-10-25]. 
  11. ^ 11.0 11.1 Troitsky, M. S. 1.10.4 Bering Strait Bridge 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 of bridges illustrated. John Wiley and Sons. 1994: 39–41. ISBN 978-0-471-02853-6. 
  12. ^ Engineer feels Bering Strait Bridge Possible. The Bulletin. April 23, 1969: 12 [2009-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Pope, Gregory. Last Great Engineering Challenge: Alaska-Siberia Bridge. Popular Mechanics (Hearst Magazines). April 1994, 171 (4): 56–58. ISSN 0032-4558. 
  14. ^ Murphy, Tim. Here Is a Crazy Story About Jeb Bush’s Brother and a $400 Billion Tunnel to Russia That Wasn’t Meant to Be. Mother Jones. 6 January 2015 [4 Februar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15. ^ Tharoor, Ishaan. China may build an undersea train to America. 華盛頓郵報. May 9, 2014 [2019-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0). 
  16. ^ Shirk, Adrian. A Superhighway Across the Bering Strait. The Atlantic. 1 July 2015 [4 Februar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3). 
  17. ^ About InterBering. InterBering. InterBering, LLC. [4 Februar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30). 
  18. ^ Beringia. Beringia.io. [4 Februar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6). 
  19. ^ Discovery Channel's Extreme Engineering. [2007-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2). 
  20. ^ Trip from Russia to USA may take one hour soon. 2008-04-08 [2018-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3). 
  21. ^ Google Earth. earth.google.com. [2017-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英語). 
  22. ^ Project to build road from Kolyma to Anadyr drawn up. TASS. 2012-06-23 [2017-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俄語). 
  23. ^ COCKERHAM, SEAN. Nome road could cost $2.7 billion. Anchorage Daily News. January 27, 2010 [18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0). 
  24. ^ Tanana Road opens. Alaska Public Media. 5 September 2016 [4 Februar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30). 
  25. ^ 25.0 25.1 Humber, Yuriy; Bradley Cook. Russia Plans World's Longest Tunnel, a Link to Alaska. Bloomberg. Bloomberg. April 18, 2007 [2 Octo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7). 
  26. ^ 26.0 26.1 26.2 26.3 Report: Tunnel linking US to Russia gains support. msnbc.com. 20 August 2011 [20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5). 
  27. ^ 27.0 27.1 Russia Green Lights $65 Billion Siberia-Alaska Rail and Tunnel to Bridge the Bering Strait!. 23 August 2011 [23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28. ^ Smith, Nicola; Hutchins, Chris. Bridgebuilding Vladimir Putin wants tunnel to US. The Times (London). 2008-03-30 [2010-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03). 
  29. ^ Logistics concept for the Chinese growth marke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5-12. (Deutsche Bahn, March 2014)
  30. ^ Tharoor, Ishaan. China may build an undersea train to America.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05-09 [2014-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0). 
  31. ^ Politi, Daniel. Report: China Mulls Construction of a High Speed Train to the U.S.. Slate.com. 2014-05-10 [2014-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8). 
  32. ^ China mulls high-speed train to US: report. chinadaily.com.cn. 2014-05-08 [2014-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3). 
  33. ^ Russia unveils plans for high speed railway and superhighway to connect Europe and America. [2015-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6). 
  34. ^ Russian, China's trans-Asia programs complementary: railway chief. [2015-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05). 

參考文獻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65°47′N 169°01′W / 65.783°N 169.017°W / 65.783; -169.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