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和光
鹽和光是《新約聖經》中記載的耶穌的《登山寶訓》使用的一個比喻,在《馬太福音》第5章第13-16節:「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比喻分為地上的鹽和世上的光,第一個比喻又引申為「鹽若失了味,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第二個比喻又是進一步引申為「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和「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約翰福音》也提到「世上的光」,但那裏是耶穌自稱是「世上的光」,而不是指他尋找的人。
《馬可福音》第9章第50節和《路加福音》第14章第34節也分別提到了「鹽」。
對於「地上的鹽」的確切含義一直有爭議。這部分是因為鹽在古代世界已經廣泛適用。以下是幾種可能性:
- 出埃及記、以西結書和列王紀中,鹽作為淨化劑。
- 利未記、民數記和歷代志中,鹽作為神立約的記號。
- 鹽最重要的用途是作為防腐劑,因此該比喻最常見的解釋是防止被世界腐化。
- 這一時期希伯來文學中鹽比喻智慧。
- 鹽是一些肥料的成分,少數學者認為「地」應該翻譯成「土壤」,因此認為鹽是用來幫助世界進步繁榮。
食鹽(主要成分為氯化鈉)是一種非常穩定的物質,不易失去味道,因此「鹽若失了味」不能按字面看做真正的鹽。最常見的解釋是當時的鹽相當不純,不僅由於提取方法,而且由於奸商摻雜了其他物質。
「地上的鹽」已經成為英語的常用措辭,不過現代的用法已經與聖經原意有所不同,多指某人謙遜缺少主張。該比喻多次見於文藝作品中。1954年的一部電影和滾石樂隊的一首歌曲以此為題。
「山上的城」比喻最著名的應用是約翰·溫思羅普的講道《山上的城》,預見到新興的美洲殖民地將成為世界其他地方的燈塔,後來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和朗奴·列根都加以引用。
「燈放在斗底下」比喻也非常有影響:
參考文獻
編輯- Albright, W.F. and C.S. Mann. "Matthew." The Anchor Bible Series.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1971. ISBN 0-385-08658-X.
- Clarke, Howard W. The Gospel of Matthew and its Readers: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First Gospel.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253-3423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