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康
盛康(1814年—1902年10月24日),字勖存、旭人,號待雲庵主、留園主人。江蘇武進縣(今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著有《皇朝經世文續編》,共一百二十卷。
盛康 | |
---|---|
大清署湖北按察使 | |
籍貫 | 江蘇常州府武進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勗存、旭人,號留園主人 |
出生 | 嘉慶十九年 (1814年) |
逝世 | 光緒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三日 (1902年10月24日) |
親屬 | (子)盛宣懷 |
出身 | |
|
生平
編輯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舉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科進士,二甲第六十八名,簽掣分發各省以知縣即用[1]。
咸豐八年(1858年),作爲湖北巡撫胡林翼的部下,辦軍需,擅理財,結識李鴻章。咸豐十年(1860年)升湖北糧道。同治元年(1862年),授鹽法武昌道。同治二年(1863年),兼署湖北按察使[2]。
咸豐十一年(1861年)、同治元年(1862年),因防守湖北有功得朝廷獎勵[3] [4]。
同治六年(1867年),因故受朝廷處分[5]。次年返回常州老家定居。
光緒二年(1876年),購得蘇州劉氏寒碧莊,重新修葺,命名留園[6]。
光緒五年(1879年),與地方富紳劉雲樵、姚彥森、惲光業(畹香,畹薌,惲毓鼎叔祖)、莊俊甫、董雲階等共同出資白銀25000兩,在常州創辦慈善醫療機構長年醫局(1879-1937,1938-1949, 1949-1953),施診送藥[7]。
家庭
編輯- 祖父盛洪仁,字士洪,議敘從九品。
- 祖母劉氏。
- 本生祖父盛林,字逸帆,國學生。
- 本生祖母徐氏。
- 父親盛隆(?-1867),字惺予。嘉慶庚午(1810年)舉人,浙江海寧州知州。
- 母親費氏。
- 兄
- 大弟盛賡,字璞存,號朴人,別字莪園、逸叟。在湖南任職三十年,歴任長沙、善化、瀏陽、沅江、安郷、道州等地方官,升授桂陽直隸州知州。以清廉著稱。
- 小弟
- 夫人費氏,費念慈的姑母。如夫人富氏。
- 長子盛宣懷(1844-1916,杏蓀、幼勖),媳董氏、莊氏、刁氏、劉氏、柳氏、秦氏、蕭氏。
- 次子盛寯懷(?-1870,蕉蓀),附貢生,候選郎中。媳張氏。
- 三子盛廷懷,殤。
- 四子盛寰懷,殤。
- 五子盛星懷(1873-1895,次垣,薇蓀),附監生,三品銜候選知府,光緒甲午陣亡,卹贈太僕寺卿銜。媳魏氏、王氏、張氏。
- 六子盛善懷(1889-?,萊蓀),富氏生,附監生,分部郎中。媳張鍾秀。
參考文獻
編輯註釋
編輯- ^ 《大清宣宗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成皇帝實錄》(卷四百五):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五月。丁卯朔。......辛未。......○引見新科進士。得旨、一甲三名孫毓溎、周學浚、馮培元、業經授職外。王景淳、黃經、王之翰、李杭、邊浴禮、孫鳴珂、馮譽驥、呼延桭、汪廷儒、周玉麒、朱夢元、吳駿昌、章嗣衡、周曧、何彤雲、陳廷經、華日新、竇奉家、蕭浚蘭、張廣居、鄧廷楠、陳立、吳惠元、張弼、龔自閎、李宗焱、富呢雅杭阿、張堃、方浚頤、王恩祥、啟文、劉熙載、殷壽臻、宋晉、馬儀清、趙綬章、宋玉珂、杜翰、袁泳錫、宗室煜綸、胡連耀、克明、劉祝庚、金鈞、俱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王家璧、王柏心、龐家淦、尹開勛、孫壽祺、曹尊彝、周立瀛、趙元模、鄭奇峰、王廷柱、文格、丁節、程諴、盛康、石元圭、張金鑒、傅浚、於淩辰、閻廷佩、劉堃、莫如德、德蔭、曾兆鰲、高朗、曾詠、柳淵、崇保、王祺海、黃培昌、曾作舟、奎福、薄彭齡、李德莪、王鑑民、均著分部學習。崇家鏊、王映斗、盧詵、林燕典、方坦、朱彥華、田豐玉、杜學禮、杜防、恩霖、鄒崇孟、延彩、張建基、胡霖澍、王德炳、馬百慶、張見田、王榮清、石意恭、康仲方、倪濤、張鴻鼎、金萬清、朱源、李葆樹、葉桂芬、王應蔚、杜卿靄、朱潮、周琛、笪慕韓、章含、黃桐勛、左元烺、孫廷元、葉華春、呂圻、陳曜圖、張賦林、聶光鑾、焦春宇、鄭廷圭、任沛霖、黃慶萱?、孫子淳、溫德宣、蔣大鏞、潘渭春、金祜、沈西序、姜聯升、郭師泰、袁思韓、喬文蔚、梁康辰、吳英樾、楊大容、張逢辛、李映棻、劉應祥、周寅清、萬承絳、陳大典、徐士琦、李輔、周治潤、周相焯、黃之晉、孫欽若、戴臣法、秦時英、李福泰、沈熙麟、陳紀麟、應學堻、何玉端、楊鱔、孫源、王道立、沉雲、靳丹書、宋備恪、劉宅俊、李煥春、董文炳、鄭選士、汪錚、程祖潤、鄭霖溥、王榕吉、侯榮封、韓懋德、殷嘉樹、林錫賡、高廷鍈、劉宗城、俱著交吏部簽掣分發各省以知縣即用。刑部候補郎中王壽同、著以郎中即用。戶部七品小京官蕭時馨、著即作為該部候
- ^ 宋路霞. 盛宣懷家族[M]. 上海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9. 第二章
- ^ 《大清穆宗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毅皇帝實錄》(卷十一):咸豐十一年。辛酉。十一月。乙巳。......○又諭、官文等奏、請將防守省城出力各員獎勵等語。本年春閒皖逆糾合捻匪。由英霍竄入楚境。防守各員。晝夜巡查。該逆未得逼近省城。尚屬著有微勞。自應酌予獎勵。署荊州副都統鑲紅旗漢軍副都統巴揚阿著賞給頭品頂帶。記名翰林院侍講衛榮光著賞給五品頂帶。並賞戴花翎。至道員恩祥盛康二員。官文等奏請記名以道員<?閒>放之處。昨日業經明降諭旨。嗣後各路軍營。必須克復省府城池。或殲除大股逆匪。或捦斬著名首逆者。方准請保記名道府。並須錄敘勞績。專摺保奏。此次官文等所保道員恩祥盛康二員。著遵照諭旨。詳細查明另行專摺奏請獎勵。
- ^ 《大清穆宗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毅皇帝實錄》(卷十九):同治元年。壬戌。二月。甲子。......丁卯。......○以正湖北省城防守出力。予道員恩祥、盛康、加銜有差。
- ^ 《大清穆宗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毅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同治六年。丁卯。七月丁卯。......○乙亥。諭內閣、吏部奏、遵議動用竹林商捐各員處分。並聲明知府等員無庸議處各摺片。前任湖北巡撫現任貴州布政使嚴樹森、前署湖北巡撫前直隸布政使唐訓方、前任湖北巡撫現任刑部左侍郎鄭敦謹、前任湖北布政使厲雲官、前署湖北布政使前任按察使唐際盛、前兼署湖北按察使前任鹽法武昌道盛康、兼署湖北按察使現任督糧道丁守存、應得降一級調用處分。均著加恩改為降四級留任。不准抵銷。應行分賠之武昌府知府黃昌輔等七員。均著無庸議處。
- ^ 俞樾.留園記. 出閶門外三里而近,有劉氏寒碧莊焉。而問寒碧莊無知者,問有劉園乎,則皆曰有。蓋是園也,在嘉慶初為劉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園,而曰劉園也。咸豐中,余往游焉。見其泉石之勝,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誠足為吳下名園之冠,及庚申、辛酉間,大亂洊至,吳下名園半為墟莽,而閶門之外尤甚。曩之闐城溢郭塵合而雲連者,今則崩榛塞路,荒葛建罥塗。每一過之,故蹊新術輒不可辨,而所謂劉園者,則巋然獨存。同治中,余又往游焉。其泉石之勝,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蓋猶未異於昔,而蕪穢不治,無修葺之者,兔癸、燕麥搖盪於春風中,殊令人有今昔之感。至光緒二年,為毘陵盛旭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平之攘之剔之,嘉樹榮而佳卉茁,奇石顯而清流通。涼台燠館,風亭月榭,高高下 下,迤邐相屬。春秋佳日,方伯與賓客觴詠其中,而都人士女亦或掎裳連袂而往游焉,於是出閶門者,又無不曰劉園劉園雲。方伯求余文為之記,余曰:「仍其舊名乎?抑肇錫以嘉名乎?」方伯曰:「否,否,寒碧之名至今未熟於人口,然則名之易而稱之難也。吾不如從其所稱而稱之,人曰劉園,吾則曰留園,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為吾之新名。昔袁子才得隋氏之園,而名之曰隨園,今吾得劉氏之園而名之曰留園。斯二者將毋同。」余嘆曰:「美矣哉斯名乎!稱其實矣。夫大亂之後,兵燹之餘,高台傾而曲池平,不知凡幾,而此園乃幸而無恙,豈非造物者留此名園以待賢者乎?是故泉石之勝,留以待君之登臨也;花木之美,留以待君之攀玩也;亭台之幽深,留以待君之游息也。其所留多矣。豈止如唐人詩所云『但留風月伴煙蘿』者乎?自此以往,窮勝事而樂清時,吾知留園之名常留於天地間矣。」因為之記,俾後之志吳下名園者,有可考焉。留園所題篆書聯:一部廿四史,譜成今古傳奇。英雄事業,兒女情懷,都付與紅牙檀板。百年三萬場,樂此春秩佳日。酒坐簪纓,歌筵絲竹,問何如綠野平泉。
- ^ 史君偉. 長年醫局. 常州晚報. 2001年12月11日第15版. 轉引自 常州圖書舘 存档副本. [2014-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