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寺 (中國)
竹寺,又譯「珠寺」,藏語稱「竹貢巴」(藏語:འབྲུག་དགོན་པ,威利轉寫:'brug dgon pa),又稱「降曲林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曲水縣南木鄉南木村,是一座藏傳佛教竹巴噶舉派寺院,也是竹巴噶舉派的祖寺。[1][2]
竹寺 | |
---|---|
藏文轉寫 | |
藏文 | འབྲུག་དགོན་པ |
威利轉寫 | 'brug dgon pa |
基本資訊 | |
國家 | 中國 |
位置 | 中國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曲水縣南木鄉南木村 |
座標 | 32°51′2″N 96°35′3″E / 32.85056°N 96.58417°E |
宗教 | 藏傳佛教 |
宗派 | 竹巴噶舉派 |
開基 | 藏巴甲熱 |
開山時間 | 1189年 |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 |
珠寺 | |
地址 | 拉薩市曲水縣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唐 |
編號 | 6-43 |
認定時間 | 2013年12月2日 |
地圖 | |
簡介
編輯南木村位於318國道沿線,可觀賞拉薩河景色。傳說,「西藏第一個石匠」便出自南木村,村內有百年歷史的古地名很多,2011年還在南木村發現一座古墓,內有保存完好的吐蕃時期陶器數件。在藏語中,石匠被稱為「朵夏」。而在拉薩,除這種叫法外,還有另一種稱呼「南木朵夏」或「南巴」,這是特指南木村的石匠。在南木村六組,分佈着竹寺、娘郎寺、天葬台。[3]
藏語「南木」意為「天空」,漢譯又寫作「納木」或「朗木」。南木鄉政府所在地附近,有一條直通山深處的山溝,稱「南木曲」,意為「天水」。山谷中建了一條攔水壩,形成一個山間小湖。[1]
藏語「竹」意為「龍」或指「雷聲」(古時候,藏地人認為雷聲是龍的吼叫)。竹寺如果加上地名「南木」,可稱「南木竹寺」,漢語意譯即「天龍寺」。[1]
1189年,噶舉派高僧藏巴甲熱在朗木山溝興建竹寺。據說,建寺時聽到巨雷三聲,另一說是藏巴甲熱看到有龍女在此地出現,故以「竹」命名該寺。藏傳佛教竹巴噶舉派便由竹寺而得名。竹巴噶舉派藏巴嘉熱的弟子後來分出上竹巴(Lho-drug,在阿里,主寺郭倉寺)、下竹巴(May-drug,在雅礱河谷,主寺噶波曲隆寺)兩個支系,祖寺竹寺則稱中竹巴(Bar-drug)。此外,竹巴噶舉派還有南竹巴(Bar-ra)支系,成為不丹的主要宗教,不丹也因此被稱為作「竹域」,意為「雷龍之國」。竹巴噶舉派鼎盛時期,勢力遍及全藏,在藏地出現了「藏人一半是竹巴」的局面。[1][4][5]
竹寺位於距拉薩50公里的山谷中,坐落在南木山谷盡頭的一座山腳下,寺旁是潺潺流淌的南木曲。傳說,藏巴甲熱的教法名揚藏地,各地僧眾紛紛來此學法,當時竹寺附近興建了千餘間草舍,居住着10多萬僧人,每天早晨僧人小便竟然能讓溪水一時猛漲。召集僧眾時,即便同時吹響多個法螺,也不可能傳達到所有僧人,所以在山頂用旗幡作為舉行法會的信號。藏巴甲熱讓弟子們到各地學法、傳教,或者赴聖地閉關靜修。他親自開創了轉扎日神山的宗教習俗,其弟子、「上竹巴」創始人郭倉巴,則開闢了岡仁波齊神山的轉山道。[1]
竹寺內至今仍然珍藏着傳說是藏巴甲熱用過的酥油茶碗、糌粑茶碗、裝糌粑的袋子、揉糌粑用具,藏巴甲熱穿過的靴子、戴過的帽子等物品。竹寺的「達徐拉康」(意為「弓箭佛殿」)內還藏有一副巨大的弓箭,傳說藏巴甲熱在此建寺時,當地一位名為 「羊卓·達隆巴」的人,與七個兒子每日在山上打獵,但在聽藏巴甲熱講佛法後,他們將打獵用的弓箭獻給藏巴甲熱,並且皈依佛門。[1]
此外,竹寺還藏有三塊有深凹痕跡的石頭。其中一塊石頭上,有藏巴甲熱的腳印。傳說,藏巴甲熱誕生時,是一顆被肉膜覆蓋的肉球,其父母驚懼而走。幸而一隻空行母化身的禿鷹用翅膀保護他破膜而出。似乎他一隻腳先蹬出肉膜,於是在岩石上留下了這隻幼兒大小的足印。另一塊石頭上的印跡,比人的手掌大,據說這是竹寺以前養的一隻藏獒,它可一口氣跑到如今山南地區隆子縣三安曲林寺(竹巴噶舉派第四代教主白瑪噶布創建之寺)傳遞消息。[1]
據說,蒙古準噶爾部入侵西藏時,由於該地雲霧繚繞,故竹寺未受破壞。但因竹巴噶舉的勢力不大參與政治,後來隨格魯派興起而逐漸衰落,竹寺也衰敗坍塌。但因竹寺有竹巴噶舉派祖寺的地位,所以得以保存至今。2008年當雄地震中,竹寺受損,後來政府有關部門撥款重修。新修的大殿中,彩繪柱頭上繪有噶舉派傳說中的創始人「金剛總持」以及祖師帝洛巴、那洛巴、瑪爾巴、米拉日巴、岡波巴、帕木竹巴、林熱巴、藏巴甲熱等歷代祖師像。[1]
竹寺旁邊的山坡上,有三座供奉噶舉派信奉的「烏鴉護法神」的金頂紅塔。傳說,烏鴉護法神是藏傳佛教護法神大黑天(瑪哈嘎拉)的化身。[1]
在通往竹寺的路上,還有一處樹木掩映着的山谷支岔,坐落着竹寺的支寺「娘木囊」(大概意思為「善修」,該寺即有的文獻中稱的「娘郎寺」)。傳說,藏巴甲熱與被稱作「竹寧」(意為「竹巴瘋子」)的竹巴昆列,均曾在此修行。竹巴貢勒是15至16世紀西藏知名詩人與諷刺文學家,有着許多傳奇故事,在不丹影響非常大。至今仍在不丹盛行的性器崇拜,據說便源於這位「瘋癲大師」竹巴昆列。[1]
參考文獻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天龙寺:藏于“深闺”的竹巴噶举派寺庙,中国西藏网,2013-06-20. [2013-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降曲林寺,中國西藏網,於2013-08-12查閱
- ^ 南木村:这里的石头会“说话”,凤凰网,2013年06月24日. [2013年8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3日).
- ^ 噶舉派的傳承,中國西藏新聞網,2002年08月13日[永久失效連結]
- ^ 伏藏:天龙寺闭关的秘密,凤凰网,2010年09月30日. [2013年8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