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共和國 (大韓民國)

1981-1988年韩国政权

第五共和國韓語:제5공화국第五共和國),是大韓民國歷史上的政權。1979年10月26日,韓國總統朴正熙暗殺身亡後,時任國務總理崔圭夏繼任總統,不久國軍保安司令官全斗煥少將發動雙十二政變,全面掌握國家的軍政大權,崔圭夏其後被迫下台。1981年,韓國進入第五共和國時期,全斗煥展開其單一的七年總統任期[1]

大韓民國
대한민국
大韓民國
1981年—1988年
格言:정의사회구현
正義社會具現

「實現正義社會」
國歌:애국가
愛國歌
大韓民國在地圖上的位置
大韓民國在地圖上的位置
首都漢城
常用語言韓語
政府威權主義軍事獨裁下的單一制半總統制共和國
總統 
• 1981年–1988年
全斗煥
國務總理 
• 1981年–1982年
南德祐
• 1982年
劉彰順
• 1982年–1983年
金相浹
• 1983年–1985年[註 1]
陳懿鍾
• 1985年–1987年
盧信永
• 1987年
李漢基(代理)
• 1987年–1988年
金貞烈
立法機構大韓民國國會
歷史時期冷戰
• 建立
1981年2月25日
1987年6月10日–6月29日
1987年6月29日
1987年12月16日
• 第六共和國建立
1988年2月25日
貨幣韓圓
ISO 3166碼KR
前身
繼承
第四共和國 (大韓民國)
第六共和國 (大韓民國)
今屬於 大韓民國

1987年6月,韓國爆發大規模的六月民主運動。事後不久,時任總統全斗煥欽點的接班人兼總統候選人盧泰愚於6月29日宣佈釋放包括反對黨領袖金大中在內的所有政治異見人士。盧泰愚同時宣佈將會舉行公民投票修改《大韓民國憲法》,恢復總統和國會的直接選舉。10月27日,韓國國會通過了第六共和國憲法,建立第六共和國。12月19日,盧泰愚成為韓國真正意義上首位民選的總統。六月民主運動被視為韓國民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1988年2月25日,盧泰愚正式接替全斗煥出任第十三任大韓民國總統,第五共和國結束,同時亦結束韓國近四十年的軍事獨裁統治,第六共和國成立,韓國正式展開民主化時期。

外交

編輯
 
全斗煥接見訪韓的西德外長漢斯-迪特里希·根舍

1981年,韓國取得1988年奧運會舉辦權後,開始謀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蘇聯改善關係。1983年5月發生中國民航客機被劫持到韓國事件後,全斗煥政府頂住中華民國的壓力,對還未建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釋放善意信號。1983年9月蘇聯擊落韓國KAL007客機事件後,韓蘇關係一度中斷。但1985年戈爾巴喬夫出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後,雙邊關係開始緩和。[2]:234-235

全斗煥重視與西方國家的外交關係。執政期間他相繼出訪加拿大法國西德等韓國傳統友好國家。與此同時,全斗煥政府還積極發展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除了出訪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東盟五國外,他還於1982年8月出訪了肯雅加蓬尼日利亞塞內加爾非洲四國,以擴大韓國的影響力,壓制北韓在國際社會中的空間。1980年6月18日,韓國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從而使韓國在中東地區的建交國數量超過北韓。與世界第三大產油國的建交也為韓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石油保障。在聯合國「韓國問題」一貫保持中立的阿拉伯國家,此後開始在聯合國支持韓國的立場。[2]:235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陳懿鍾於1984年11月因突發腦溢血,由副總理申秉鉉代理總理一職至1985年2月。

參考文獻

編輯
  1. ^ Hinton, Harold C. Korea under new leadership : the Fifth Republic. New York, NY: Praeger. 1983. ISBN 0-03-063284-6. OCLC 9219028. 
  2. ^ 2.0 2.1 朴鍾錦. 韩国政治经济与外交. 北京: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13024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