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代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內維爾
第十六代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內維爾(Richard Neville, 16th Earl of Warwick,1428年11月22日—1471年4月14日),是一位英國貴族、行政官和軍事指揮官。他是第五代索爾斯伯利伯爵理察·內維爾的長子,並通過婚姻成為沃里克伯爵。他是當時那個時代最富有、最有權勢的英國貴族,其政治關係早已超越了國家邊界。他還是玫瑰戰爭中的領袖之一,最初支持約克王朝,但後來轉向蘭開斯特一方,他在兩位英國國王的廢黜中皆發揮了重要作用,使他得到了綽號「造王者理查德」(Warwick the Kingmaker)。
理查德·內維爾 | |
---|---|
第十六代沃里克伯爵 第六代索爾茲伯里伯爵 第五與第八代蒙塔古男爵 第七代莫蒂默男爵 | |
前任 | 第十五代沃里克女伯爵安妮·博尚 |
別名 | 「造王者沃里克」(Warwick the Kingmaker) |
繼任 | 第十七代沃里克伯爵愛德華·金雀花 |
出生 | 1428年11月22日 |
逝世 | 1471年4月14日 赫特福德郡巴尼特 | (42歲)
墓地 | 伯克郡比斯漢修道院 |
配偶 | 第十六代沃里克伯爵夫人安妮·博尚(1436年結婚) |
子嗣 | |
父母 | 第五代索爾斯伯利伯爵理察·內維爾(父) 第五代索爾茲伯里伯爵夫人艾莉絲·蒙塔古(母) |
家族 | 內維爾家族 |
由於通過婚姻和繼承得來的一大筆財富,沃里克在1450年代成為了英國政治的中心。原本,他是亨利六世的支持者;然而,由於與薩默塞特公爵埃德蒙·蒲福的地產爭端,使得他與約克公爵理查德聯合反抗國王的政令。從這場衝突中,他獲得了具有戰略意義的加來指揮官職位,這個職位將在未來幾年使他受益匪淺。宮廷內的政治衝突後來變成了全面的叛亂,在韋克菲爾德戰役中約克公爵被殺,沃里克的父親索爾茲伯里也被殺。然而,約克公爵的兒子後來在沃里克的幫助下獲勝,加冕為英王愛德華四世。愛德華四世最初在沃里克的支持下能夠順利地統治英格蘭,但兩人後來因外交政策和國王選擇迎娶伊利沙伯·伍德維爾而決裂。在為扶持愛德華的兄弟克拉倫斯公爵喬治稱王的陰謀失敗之後,沃里克反而讓亨利六世重新登上王位。然而,勝利是短暫的:在1471年4月14日,沃里克在巴尼特戰役中被愛德華擊敗,並最終被殺。
沃里克的行為一直備受爭議。歷史觀點在認為他以自我為中心和魯莽之間交替,並將他視為被一位忘恩負義的國王拋棄的受害者。同時,人們普遍認為,在當時的那個時代,他在社會各階層都享有很高的聲望,而且他善於利用民眾的情緒來獲得政治支持。 [2]
成為沃里克伯爵
編輯內維爾家族是一個來自達勒姆的古老家族,在十四世紀英格蘭與蘇格蘭人的戰爭中聲名鵲起。1397年,理查二世國王授予拉爾夫·內維爾威斯特摩蘭伯爵的稱號。[3]拉爾夫的兒子理查德(沃里克伯爵的父親),由於是第二次婚姻的小兒子,理查德並不是伯爵爵位的繼承人。[4]
索爾茲伯里的兒子理查德,後來的沃里克伯爵,出生於1428年11月;由於沒有書面的記載,如今的人們對他的童年知之甚少。[5] 1436年,年僅8歲的理查娶了第十三代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博尚和他的妻子伊莎貝爾·德斯彭瑟的女兒安妮·博尚。[6]這使他不僅成為索爾茲伯里伯爵爵位的繼承人,而且還可以繼承蒙塔古、博尚和德斯賓塞家族的大部分遺產。 [7]
但接下來的發生事情會使其更加富有。博尚的兒子亨利與理查德的妹妹塞西莉結婚,但於1446年去世。當亨利的女兒安妮於1449年去世時,理查德也發現自己在依據妻權成為了沃里克伯爵。[8]然而,理查德對家族地產的繼承權並非毫無爭議。隨後就發生了一場關於部分遺產的曠日持久的鬥爭,特別是與第二代薩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 之間,博福特娶了理查德·博尚(Richard Beauchamp)第一次婚姻的女兒。[7]雙方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土地上,而不是沃里克伯爵頭銜上,因為亨利的同父異母姐妹很早就被排除在繼承權之外。 [9]
1449年,理查德和父親一起在英格蘭北方戍邊,並有可能參加了1448-1449年對蘇格蘭的戰爭。[10]當約克公爵理查德在1452年發起反抗國王的起義時,沃里克和他的父親都堅定地擁護着國王亨利六世。 [11]
內戰
編輯1453年6月,薩默塞特被授予格拉摩根領地的監護權——在此之前該領地是沃里克持有的德斯賓塞遺產的一部分。因此,兩人之間爆發了衝突。[12]那年夏天,亨利國王得了重病。[13]由於薩默塞特是國王和瑪格麗特王后的寵兒,所以在國王喪失行為能力的情況下,他幾乎完全控制了政府。[14]這使沃里克在與薩默塞特的爭端中處於不利地位,並促使他與約克公爵合作。[15]受對法作戰失敗的影響,政治氣候開始轉向反對薩默塞特。1454年3月27日,一群皇家顧問任命約克公爵為攝政王。[16]約克公爵現在不僅可以依靠沃里克的支持,還可以依靠沃里克的父親索爾茲伯里的支持。 [17]
約克公爵的第一次攝政並沒有持續多久。1455年初,國王康復,並在名義上重新掌權,但實權還是在薩默塞特手上。[18]沃里克、約克和索爾茲伯里都回到各自的領地,並開始集結軍隊。[19]向倫敦進軍時,他們在聖奧爾本斯遇到了國王,兩支軍隊在那裏發生了衝突。雖然這場戰鬥很短暫,也沒有太大的傷亡,但它是約克家族和蘭開斯特家族在被稱為玫瑰戰爭的衝突中首次發生武裝敵對行動。[20]這場戰鬥也具有重要性,因為在這場戰役中,國王被捕,薩默塞特被殺。 [21]
約克公爵的第二次攝政比第一次更短。[22]在1456年2月的議會上,國王——現在在瑪格麗特女王的影響下——恢復了自己對王國的統治。[23]這時沃里克已經接管了索爾茲伯里,成為約克最主要盟友,甚至出現在同一個議會中以保護約克免受報復。[24]這場衝突也是沃里克職業生涯的關鍵時期,因為皇室為了化解衝突,把他任命為加來指揮官。[25]這個職位在接下來的衝突中為他提供了重要的權力基礎。1347年從法國征服的歐陸城鎮加來不僅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而且還擁有英格蘭最大的常備軍。[26]最初駐軍和被稱為主食的皇家羊毛企業在欠款方面存在一些爭議,但在7月沃里克如期上任。 [27]
在最近的事件之後,瑪格麗特仍然認為沃里克是對王位的一個潛在威脅,於是切斷了他的補給。[7]但在1457年8月,法國對英國桑威奇海港的襲擊引發了英國王室對法國全面入侵的擔憂。因此沃里克再次獲得資金以保護駐軍並在英國海岸巡邏。[28] 1458年5月,沃里克無視皇室權威,對卡斯蒂利亞王國的艦隊進行了非常成功的海盜活動,幾周後又對漢薩艦隊進行了攻擊。[29]他還利用自己在歐洲大陸的時間與法國的查理七世和勃艮第的菲利普建立了關係。 [30]憑藉自己的軍事聲譽和良好的國際關係,他隨後將部分駐軍帶回了英格蘭,並於1459年秋天會見了他的父親和約克公爵。 [31]
約克家族勝利
編輯1459年9月,沃里克越過英格蘭,向北前往拉德洛,與約克公爵和索爾茲伯里伯爵匯合,後者在布洛希思戰役中擊敗了蘭開斯特人。 [32]在附近的路德福橋,他們的部隊被國王的軍隊擊潰,部分原因是安德魯·特羅洛普(Andrew Trollope)指揮的加來特遣隊叛逃。 [33]事實證明,大多數士兵仍然不願意向國王舉起武器。[33]約克公爵被迫帶着他的第二個兒子拉特蘭伯爵埃德蒙逃往愛爾蘭都柏林,而沃里克和索爾茲伯里則在約克公爵的兒子馬奇伯爵愛德華(未來的國王愛德華四世)的陪同下航行到加萊。[34]薩默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被任命接替沃里克擔任加萊指揮官,但約克黨人設法保住了駐軍。 [35]
1460年3月,沃里克前往愛爾蘭與約克公爵規劃下一步行動,隨後返回加來。[36]6月26日,他與索爾茲伯里和馬奇伯爵一起在桑威奇登陸,三位伯爵從這裏向北騎馬前往倫敦。[37]索爾茲伯里被留下圍攻倫敦塔,[38]而沃里克帶着馬奇去追捕國王。[39]7月10日,亨利國王在北安普頓被俘,白金漢公爵等人陣亡。[40]
九月,約克公爵抵達英格蘭。同年10月的議會上,約克公爵走上王位並把手放在上面。[41]這一標誌着篡奪的行為讓議會震驚。[42]目前尚不清楚沃里克是否事先了解約克的計劃,但據推測,這是兩人於去年3月在愛爾蘭達成的協議。[43]然而,很明顯,議會的成員們完全無法接受這樣的政權更迭,於是雙方達成了妥協。1460年10月25日簽署的協議法案規定,雖然亨利六世被允許在王位上度過餘生,但他的兒子威斯敏斯特的愛德華將被剝奪繼承權。同時,約克公爵將成為下一個國王,並在繼承王位前擔任攝政王。 [44]
這種解決方案對任何一方來說都不理想,進一步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45] 12月30日,在韋克菲爾德戰役中,約克公爵被殺,其次子拉特蘭伯爵埃德蒙和沃里克的弟弟托馬斯也被殺。[46]一天後,索爾茲伯里被處決。沃里克向北進軍繼續對抗敵人,但在第二次聖奧爾本斯戰役中被擊敗並被迫流亡。[47]隨後,他與在莫蒂默斯克羅斯戰役中取得重要勝利的約克家族成員--現任約克公爵愛德華王子聯手。[48]
正當瑪格麗特王后猶豫要採取下一步行動時,沃里克和愛德華已經進軍倫敦。[49]首都的市民普遍不滿蘭開斯特軍隊的野蠻行徑,並對約克家族表示同情。3月4日,在一個迅速聚集的集會約克公爵加冕為愛德華四世國王。[50]新國王隨即北上以鞏固他的頭銜,並在約克郡的陶頓與蘭開斯特軍團交戰。沃里克由於在浮橋戰役受傷,所以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並沒有太大的貢獻。[51]這場異常血腥的戰鬥最終以約克軍的絕對勝利而告終。敵對的許多重要人物,如亨利·珀西、諾森伯蘭伯爵和安德魯·特羅洛普皆戰死。[52]瑪格麗特王后與亨利和愛德華王子設法逃到了蘇格蘭。[53]愛德華四世返回倫敦參加加冕典禮,而沃里克則留下來安撫北方。 [54]
生涯之巔
編輯愛德華四世繼位後,沃里克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55]他繼承了他父親的財產,並於1462年繼承了他母親的土地和索爾茲伯里伯爵的頭銜。[56]此外,他從自己的土地上獲得的年收入超過7,000英鎊,遠遠超過王國中除國王之外的任何其他人。[57]愛德華恢復了沃里克作為加萊指揮官的職位,並任命他為英格蘭高級海軍上將和蘭開斯特公國的管家,以及其他幾個職位。[58]他的兄弟們也從中受益:蒙塔古勳爵約翰·內維爾於1463年被任命為東行軍典獄長,次年被封為諾森伯蘭伯爵。[59]
到1461年底,英格蘭北部的叛亂逐漸平息,1462年夏天,沃里克與蘇格蘭達成停火協議。[7]同年10月,安茹的瑪格麗特率領法國軍隊入侵英格蘭,並成功奪取了阿尼克城堡和班堡城堡。[60]沃里克不得不組織軍隊重新奪回城堡,並於1463年1月成功收復兩地。地方叛亂的領袖,包括拉爾夫·珀西爵士,被赦免並負責保衛重新奪回的城堡。[61]2月,他將父親和兄弟的遺體埋葬在修道院,並於3月回到倫敦出席了在西敏舉行的議會。 [62]
然而,同年春天,當拉爾夫·珀西圍攻諾勒姆城堡時,北方再次爆發起義。[63]沃里克返回北方並於7月營救了諾勒姆,但蘭開斯特家族仍然佔有諾森伯蘭郡,於是政府決定採取外交途徑。1463年末,英格蘭與蘇格蘭和法國達成了單獨的休戰協議,這使得沃里克能夠在1464年春天重新奪回蘭開斯特叛軍佔領的諾森布里亞城堡。[64]這一次沃里克沒有對叛亂領袖給予寬大處理,大約有三十名叛亂領導人被處決。 [65]
與國王的緊張關係
編輯在與法國人的談判中,沃里克暗示愛德華國王有興趣與法國王室進行聯姻,預定的新娘是路易十一的嫂子,薩伏伊公爵路易的女兒博納。[66]然而,這段聯姻並沒有成功,因為在1464年9月,愛德華透露他已經與伊利沙伯·伍德維爾結婚了。[67]這場婚姻對沃里克造成了極大的冒犯:不僅因為他的計劃被破壞了,而且還因為國王在沒有告知他的情況下擅自行事。[68]這一場婚姻 – 訂於同年5月1日 - 在沃里克於一次理事會會議上就這個問題向愛德華施壓之前並沒有被公開。與此同時,沃里克一直在不知不覺中欺騙法國人相信國王對聯姻是認真的。[67]對於愛德華來說,這段婚姻很可能是出於愛情,但從長遠來看,他正在試圖將伍德維爾家族打造成一個獨立於沃里克影響力的強者。 [69]愛德華四世和伊利沙伯伍德維爾的婚姻使沃里克失去了部分權力和影響力。他指責伊利沙伯和她的母親盧森堡的雅克塔使用巫術,並試圖恢復他失去的權力。 [70]
雖然這件事這還不足以對兩人的關係造成徹底的影響,但沃里克越來越遠離朝政。[71]沃里克的弟弟喬治被提升為約克大主教再次表明伯爵仍然受到國王的青睞。1465年7月,當亨利六世再次被捕時,是沃里克護送失勢的國王前往關押他的倫敦塔。 [72]
在1466年春天,沃里克被派往歐洲大陸,並與法國人和勃艮第人進行談判。談判圍繞愛德華的妹妹瑪格麗特的婚事展開。[73]沃里克希望藉此機會鞏固與法國的外交關係。[74]與此同時,愛德華的岳父理查德伍德維爾,里弗斯伯爵被任命為財務主管,里弗斯支持與勃艮第進行聯盟。[75]這在英國宮廷引發了內部衝突,愛德華於10月與勃艮第簽署了一項秘密條約,而沃里克則被迫與法國人進行虛假談判。[76]後來,喬治·內維爾被免去總理職務,而愛德華也拒絕考慮讓沃里克的大女兒伊莎貝爾和克拉倫斯公爵喬治聯姻。[77]顯而易見,沃里克在朝堂上的統治地位已經被裏弗斯接管了。 [78]
1467年秋天,有傳言說沃里克同情並暗中幫助蘭開斯特家族,但即使沃里克拒絕出庭回答指控,國王還是以書面形式接受了他的否認。[79] 1468年7月,有人揭露沃里克在加萊的副手約翰·溫洛克勳爵捲入了蘭開斯特家族針對國王的陰謀,1469年初又發現了另一個蘭開斯特陰謀,涉及牛津伯爵約翰·德維爾。[80]很明顯,對愛德華統治的不滿是普遍存在的,而沃里克正好可以利用這一事實。[81]
叛亂與死亡
編輯沃里克趁其本人不在的時候在約克郡策劃了一場叛亂,叛亂由「雷德斯代爾的羅賓」領導。[82]沃里克的部分計劃讓愛德華國王的弟弟喬治·金雀花登上王位。[83]19歲的喬治和他的哥哥一樣出色,但也善妒並野心勃勃。[84]1469年7月,兩人航行到加來,喬治在那裏與沃里克的女兒伊莎貝爾·內維爾夫人結婚。[85]從那裏,他們回到了英格蘭,在那裏他們聚集了肯特人並加入了北方的叛亂。[86]與此同時,國王的軍隊在埃奇科特戰役中被擊敗,彭布羅克伯爵威廉赫伯特在那裏被殺。[87]另一位指揮官,德文伯爵漢弗萊·斯塔福德在逃亡時被一群暴徒處以私刑。[88]後來,伯爵里弗斯和他的兒子約翰伍德維爾爵士也被逮捕和殺害。[89]隨着他的軍隊被擊敗,愛德華四世國王被喬治·內維爾逮捕。[90]沃里克隨後將國王囚禁在華威城堡,並於8月將國王帶到北邊的米德勒姆城堡。[91]然而,從長遠來看,沒有國王就無法統治,接連不斷的混亂迫使沃里克於1469年9月釋放了愛德華四世國王。 [83]
幾個月來,沃里克和國王之間達成了臨時協議,但亨利·珀西恢復蒙塔古的諾森伯蘭伯爵領地阻止了任何完全和解的機會。[92]當林肯郡騷亂將國王引向北方時,沃里克就設下了一個陷阱,在那裏國王會被沃里克的人伏擊。然而在威爾斯勳爵羅伯特於1470年3月在拉特蘭的洛塞科特油田被擊潰時,愛德華發現了這個陰謀,並放棄了北上的計劃。[93]
沃里克很快放棄了抵抗,再次帶着克拉倫斯逃離了這個國家。他們被拒絕進入加來,於是向法國國王路易十一尋求庇護。[94]路易十一安排了沃里克和安茹的瑪格麗特之間的和解,作為協議的一部分,瑪格麗特和亨利的兒子威爾斯親王愛德華將與沃里克的女兒安妮結婚。[95]該聯盟的目標是恢復亨利六世的王位。[96]於是沃里克再次在北部發動起義,國王離開後,他和克拉倫斯於1470年9月13日在達特茅斯和普利茅斯登陸。[97]在眾多湧向沃里克身邊的人中,有他的兄弟蒙塔古,他沒有參加上次叛亂,但對國王的忠誠沒有得到恢復伯爵爵位的回報,使他對國王感到很失望。[98]這次為國王設置的調虎離山計起作用了;當愛德華急忙率兵南下時,蒙塔古的軍隊從北方逼近,國王這才發現自己被包圍了。[99]10月2日,國王逃往勃艮第公國的法蘭德斯。[100]亨利國王現已復辟,沃里克以總督身份成為真正的統治者。[101]在11月議會上,愛德華的土地和頭銜被剝奪,克拉倫斯被授予約克公爵領地。 [102]
這時,國際力量介入了。路易十一向勃艮第宣戰,而大膽查理則通過向愛德華四世派遣一支遠征軍作為回應,以奪回他的王位。[103]1471年3月14日,在諾森伯蘭伯爵的默許下,愛德華在約克郡的拉文斯普恩登陸。[104]沃里克還在等待瑪格麗特王后和她的兒子愛德華,他們本應從法國帶來援軍,但因天氣惡劣而被困在歐洲大陸上。[105]此時,愛德華得到了弟弟克拉倫斯的支持,克拉倫斯此時已經意識到自己將在與蘭開斯特家族的新協議中處於不利地位。 [106]克拉倫斯的叛逃削弱了沃里克的力量,但沃里克仍繼續追捕愛德華。1471年4月14日,兩支軍隊在巴尼特相遇。[107]戰場上的霧氣和低能見度導致戰鬥極度混亂,蘭開斯特軍隊在混亂中攻擊了自己的人。[108]面對戰鬥的失敗,沃里克試圖逃離戰場,但被他的馬擊倒,隨後沃里克在混亂中被殺死。 [109]
後事
編輯沃里克以及他的兄弟蒙塔古的屍體被陳列在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以平息有關他們倖存的任何謠言。[109]然後他們被移交給內維爾大主教,埋葬在伯克郡泰晤士河附近比舍姆修道院的家庭墓穴中。現在,無論是墳墓還是它所在的教堂,都沒有留下任何痕跡。[108]1471年5月,愛德華四世在圖克斯伯里戰役中擊敗了瑪格麗特王后和剩餘蘭開斯特軍隊,蘭開斯特的愛德華王子在那裏被殺。[110]不久之後,有報道稱亨利六世國王也死在了倫敦塔中。[111]隨着蘭開斯特繼承人被消滅,愛德華可以安全地統治英格蘭直到他於1483年去世。 [103]
沃里克沒有兒子。他的職位被分給了愛德華國王的兄弟克拉倫斯公爵喬治(與沃里克的女兒伊莎貝爾·內維爾結婚)和格洛斯特公爵理查德,即未來的理查三世(與沃里克的女兒安妮·內維爾結婚)。克拉倫斯成為了英格蘭的內務大臣和愛爾蘭總督,而格洛斯特則被任命為英格蘭海軍上將和典獄長。[112]克拉倫斯還獲得了沃里克和索爾茲伯里的伯爵爵位。[113]伯爵原有的土地被沒收並交由國王保管。1472年,兩位王子之間就博尚和德斯彭瑟的遺產發生了爭執。[114]最終達成妥協,遺產中的土地被分割,但克拉倫斯並沒有善罷甘休。1477年,他再次密謀襲擊他的兄弟。這一次國王沒有再手下留情,次年克拉倫斯公爵被處死。 [115]
歷史評價
編輯理查德·內維爾的早期資料分為兩類。第一個是早期約克主義年代的史書,或基於這些的作品,這一類對沃里克持同情態度。另一類起源於沃里克倒台後愛德華四世的編年史,這一類史書對伯爵的評價較為消極。[116] 《鏡報》將沃里克描繪成一個偉人:深受人民愛戴,卻被他幫助登上王位的人背叛。[117]另一種觀點可以在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三部曲中找到:沃里克被認為是一個被驕傲和自負所驅使的人,他隨意扶持和廢黜國王。 [118]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後者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啟蒙運動,或輝格歷史學家,皆譴責任何阻礙向集權的君主立憲制發展的人,就像沃里克在與愛德華的鬥爭中所做的那樣。[119]大衛·休謨稱沃里克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後一位,曾經威懾王室的強大伯爵,使人民無法建立任何正常的文職政府系統」。[120]後來的作家們在對沃里克的某些性格特徵的欽佩和對他的政治行為的譴責之間產生了分歧。[121]19世紀後期的軍事歷史學家查爾斯·阿曼承認沃里克伯爵有能力能夠迎合大眾的情緒,但也指出了他作為軍事指揮官的不足。[122]阿曼認為沃里克是一位傳統的戰略家,「但沒有達到他的學生愛德華所展示的軍事天才的高度。」[123]保羅·默里·肯德爾(Paul Murray Kendall)在1957年出版的流行傳記對沃里克表示同情,但最終的結論是,他淪為自己野心勃勃的犧牲品。 [124]
參考資料
編輯引用
編輯- ^ Hicks (1998), pp. 231, 234, 237
- ^ Pollard (2007), pp. 199–200.
- ^ Pollard (2007), p. 13.
- ^ Hicks (1998), p. 7.
- ^ Pollard (2007), p. 11.
- ^ Clark, K.L. The Nevills of Middleham. The History Press. 2016: 97. ISBN 978-0750963657.
- ^ 7.0 7.1 7.2 7.3 Pollard (2004).
- ^ Hicks (1998), p. 38.
- ^ Hicks (1998), p. 39.
- ^ Pollard (2007), p. 12.
- ^ Keen (2003), p. 350.
- ^ Hicks (1998), pp. 84–5.
- ^ Wolff (2001), p. 271.
- ^ Collin (1981),p. 130.
- ^ Carpenter (1992), p. 127.
- ^ Griffiths, R.A. The King's Council and the First Protectorate for the Duke of York 1450-4.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1984, xcix: 67–82. JSTOR 567910. doi:10.1093/ehr/XCIX.CCCXC.67.
- ^ Pollard (2007), p. 24.
- ^ Hicks (1998), p. 112.
- ^ Pollard (2007), p. 30.
- ^ Carpenter (1997), pp. 135, 259.
- ^ Carpenter (1997), p. 135.
- ^ Lander, J.R. Henry VI and the Duke of York's second protectorate, 1455-6. Bulletin of the John Rylands Library. 1960, xliii: 46–69. doi:10.7227/BJRL.43.1.3.
- ^ Jacob (1961), pp. 513–4.
- ^ Hicks (1998), p. 125.
- ^ Ross (1997), p. 19.
- ^ Keen (2003), p. 442.
- ^ Harriss, G. L. The Struggle for Calais: An Aspect of the Rivalry between Lancaster and York.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1960, lxxv (294): 30–53. JSTOR 558799. doi:10.1093/ehr/LXXV.294.30.
- ^ Hicks (1998), p. 144.
- ^ Hicks (1998), p. 147.
- ^ Harriss (2005), p. 638.
- ^ Jacob (1961), p. 515.
- ^ Tuck (1985), p. 276.
- ^ 33.0 33.1 Hicks (1998), p. 164.
- ^ Carpenter (1997), p. 145.
- ^ Tuck (1985), p. 277.
- ^ Hicks (1998), p. 176.
- ^ Harriss (2005), p. 641.
- ^ Bennett, Vanora. London and the Wars of the Roses. [16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September 2013).
- ^ Pollard (2007), p. 42.
- ^ Wolff (2001), p. 322.
- ^ Ross (1997), pp. 3–5.
- ^ Hicks (1998), pp. 186–7.
- ^ Keen (2003), p. 355.
- ^ Pollard (2007), p. 44.
- ^ Pollard (1988), p. 24.
- ^ Pollard (2007), p. 46.
- ^ Wolff (2001), p. 328.
- ^ Ross (1997), pp. 31–2.
- ^ Pollard (2007), p. 47.
- ^ Watts (1996), p. 360.
- ^ Pollard (2007), p. 48.
- ^ Wolff (2001), pp. 331–2.
- ^ Hicks (1998), p. 235.
- ^ Jacob (1961), pp. 527–8.
- ^ Keen (2003), p. 372.
- ^ Hicks (1998), p. 227.
- ^ Pollard (2007), pp. 77–80.
- ^ Hicks (1998), p. 221.
- ^ Hicks(1998), pp.220
- ^ Ross (1997), p. 50.
- ^ Hicks (1998), p. 242.
- ^ Hicks (1998), pp. 228, 243.
- ^ Ross (1997), p. 59.
- ^ Hicks (1998), pp. 244–7.
- ^ Pollard (2007), p. 54.
- ^ Hicks (1998), p. 261.
- ^ 67.0 67.1 Ross (1997), p. 91.
- ^ Pollard (2007), p. 56.
- ^ Carpenter (1997), pp. 169–70.
- ^ Hicks, Michael. Anne Neville: Queen to Richard III. Stroud: The History Press. 2007.
- ^ Pollard (1988), pp. 26–7.
- ^ Hicks (1998), pp. 230, 253.
- ^ Hicks (1998), p. 263.
- ^ Pollard (2007), p. 59.
- ^ Ross (1997), p. 95.
- ^ Pollard (2007), p. 60.
- ^ Hicks (1998), pp. 259–64.
- ^ Pollard (2007), p. 58.
- ^ Hicks (1998), pp. 264–5.
- ^ Hicks (1998), p. 269.
- ^ Pollard (2007), p. 64.
- ^ Hicks (1998), pp. 270–1, 275.
- ^ 83.0 83.1 Pollard (2007), p. 66.
- ^ Ross (1997), pp. 116–7.
- ^ Hicks (1980), pp. 32–3.
- ^ Pollard (2007), p. 65.
- ^ Ross (1997), pp. 131–2.
- ^ Carpenter (1997), p. 175.
- ^ Scofield, C.L. The capture of Lord Rivers and Sir Antony Woodville, 19 Jan. 1460.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1922, xxxvii (146): 544–546 [2021-08-25]. JSTOR 552360. doi:10.1093/ehr/XXXVII.CXLVI.2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6).
- ^ Wilkinson (1969), p. 292.
- ^ Pollard (2007), pp. 65–6.
- ^ Keen (2003), p. 378.
- ^ Pollard, A.J. Lord FitzHugh's Rising in 1470. Bulletin of the John Rylands Library. 1979, lii: 170–5.
- ^ Pollard (2007), p. 68.
- ^ Wilkinson (1969), pp. 292–3.
- ^ Pollard (2007), p. 69.
- ^ Wilkinson (1969), p. 293.
- ^ Horrox (1989),p.198.
- ^ Ross (1997), p. 152.
- ^ Ross (1997), p. 153.
- ^ Pollard (2007), p. 71.
- ^ Hicks (1980), p. 74.
- ^ 103.0 103.1 Tuck (1985), p. 284.
- ^ Hicks (1998), p. 307.
- ^ Wolff (2001), pp. 344–5.
- ^ Hicks (1980), p. 93.
- ^ Ross (1997), pp. 167–8.
- ^ 108.0 108.1 Pollard (2007), p. 73.
- ^ 109.0 109.1 Hicks (1998), p. 310.
- ^ Wilkinson (1969), p. 294.
- ^ Wolff (2001), p. 347.
- ^ Hicks (1980), p. 98.
- ^ Hicks (1980), p.102.
- ^ Ross (1997), pp. 188–9.
- ^ Hicks (1980), pp. 126–7.
- ^ Pollard (2007), pp. 2–3.
- ^ Hicks (1998), p. 3.
- ^ Hicks (1998), pp. 3–4.
- ^ Hicks (1998), p. 5.
- ^ Hume, David. History of England. vol. iii. Oxford. 1826: 160.
- ^ Lytton, Edward Bulwer. The Last of the Barons. London. 1843.
- ^ Pollard (2007), p. 195.
- ^ Oman (1899), p. 239.
- ^ Kendall (1957), p. 12.
參考書目
編輯- Armstrong, C.A.J. England, France and Burgundy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London: Hambleton Press. 1983. ISBN 0-907628-13-3.
- Dockray, K.R. The Yorkshire Rebellions of 1469 (PDF). The Ricardian. 1983, 6 (82): 246–57 [26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6-12).
- Gairdner, James. The Houses of Lancaster and York: With the Conquest and Loss of France. Longmans, Green and Co: London. 1875.
- Goodman, Anthony. The Wars of the Roses: Military Activity and English Society, 1452–97.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1. ISBN 0-7100-0728-0.
- Griffiths, R.A. The reign of King Henry VI: The Exercise of Royal Authority, 1422–1461. London: Benn. 1981. ISBN 0-510-26261-9.
- Gross, Anthony; Lander, J.R. The Dissolution of the Lancastrian Kingship: Sir John Fortescue and the Crisis of Monarchy in Fifteenth-Century England. Stamford: Paul Watkins. 1996. ISBN 1-871615-90-9.
- Hammond, P.W. The battles of Barnet and Tewkesbury. Gloucester: Sutton. 1990. ISBN 0-86299-385-7.
- Hicks, Michael. Descent, Partition and Extinction: The "Warwick Inheritance".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1979, lii (126): 116–28. doi:10.1111/j.1468-2281.1979.tb02217.x.
- Hicks, Michael. Richard III and his Rivals: Magnates and their Motives in the Wars of the Roses. London: Hambledon Press. 1991 (1 July 1991). ISBN 978-1-85285-053-1.
- Hicks, Michael. False, Fleeting, Perjur'd Clarence: George, Duke of Clarence 1449–78 rev. Bangor: Headstart History. 1992. ISBN 1-873041-08-X.
- Hicks, Michael. Bastard Feudalism. London: Longman. 1995. ISBN 0-582-06091-5.
- Johnson, P.A. Duke Richard of York 1411–1460. Oxford: Clarendon. 1988. ISBN 0-19-822946-1.
- Jones, M.K. Somerset, York and the Wars of the Roses.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1989, civ: 285–307. doi:10.1093/ehr/CIV.CCCCXI.285.
- Jones, M.K. Edward IV, the earl of Warwick and the Yorkist Claim to the Throne (PDF). Historical Research. 1997, 70 (173): 342–352. doi:10.1111/1468-2281.0004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4 June 2019).
- Lander, J.R. Crown and Nobility, 1450–1509.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6. ISBN 0-7131-5833-6.
- McFarlane, K.B. The Nobility of Later Medieval England. London: Hambledon. 1981. ISBN 0-9506882-5-8.
- McFarlane, K.B. England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ISBN 0-19-822657-8.
- Pollard, A.J. North-Eastern England during the Wars of the Rosxes. Oxford: Clarendon. 1990. ISBN 0-19-820087-0.
- Pugh, T.B. Richard, Duke of York, and the Rebellion of Henry Holand, Duke of Exeter, in May 1454. Historical Research. 1990, lxiii (152): 248–62. doi:10.1111/j.1468-2281.1990.tb00888.x.
- Richmond, C.F. English Naval Power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History. 1967, lii (174): 1–15. doi:10.1111/j.1468-229X.1967.tb01187.x.
- Richmond, C.F. The Nobility and the Wars of the Roses. 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1970, ix (4): 395–409. doi:10.1111/j.1467-6443.1996.tb00104.x.
- Ross, Charles (ed.). Patronage Pedigree and Power. Gloucester: Sutton. 1979. ISBN 0-904387-37-2.
- Storey, R.L. The End of the House of Lancaster. Gloucester: Sutton. 1986. ISBN 0-86299-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