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私隱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8月26日) |
網絡私隱(英文:Internet privacy),是指在互聯網上自行決定把與自身有關的資訊,儲存、重新利用、提供給第三方、展示的私隱權利[1][2]。網絡私隱是數據私隱的一個小範圍。大規模性電腦資訊共用發生的初期,就已有相關的私隱擔憂出現[3]。
網絡私隱的範圍涵蓋了個人可識別資訊及像網頁造訪行為般的個人不可識別資訊。個人可識別資訊是指任何可識別個人身份的資訊,譬如只要找出實體位址和年齡,便可以確定某個沒有明確公開自己名稱的人是誰,因為這兩個因素一般足以識別特定的人物。不久後的個人可識別資訊還有機會包括應用所收集到的GPS數據,因為每日通勤和例行活動資訊也足以識別特定人物[4]。
一些像史蒂夫·蘭巴姆般的互聯網私隱專家相信,私隱再也不存在;他表示:「私隱已死,忘掉它吧」[5]。事實上亦有意見指「線上服務的吸引力就是故意把個人資訊散播出去」[6]。但安全專家布魯斯·施奈爾卻在一篇散文《私隱的價值》中指出:「私隱能保障我們免受濫權者的監控,即使我們在受到監控時沒做錯任何事」[7][8]。
風險
編輯- HTTP cookies
- FLASH cookies
- Evercookies
社交網絡的私隱問題
編輯WEB2.0問世後,對於社交生活進行緊密的分析也導致對於互聯網的疑慮更加發酵且受重視。Web 2.0是促進參與式資訊共用和互聯網協作的系統,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和MySpace等社交網站。而這些社交網站從21世紀後期開始流行起來。通過這些網站,很多人都在互聯網上提供他們的個人資訊。 一直以來關於海量的個人資訊究竟是被誰收集以及使用等問題都在被廣泛的討論中。
法律威脅
編輯政府機構使用了一系列旨在追蹤和收集互聯網用戶資訊的技術。這些技術的使用激發了熱烈討論——比起私隱倡導者、公民自由倡導者,一些用戶資訊搜集技術支持者認為採取此類措施是有利於執法部分跟上快速變化的通訊技術的節奏。 具體事例:
- 2009年1月,在布魯塞爾的歐盟部長理事會做出一項決定後,英國內政部(Home Office)通過了一項計劃,允許警方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訪問個人電腦。這個被稱為「遠端搜尋」的過程允許一方在遠端地點檢查另一方的硬碟和互聯網流量——包括電子郵件、瀏覽歷史和訪問過的網站。歐盟各國的警察現在可以要求英國警方代表他們進行遠端搜查。如果一名進階官員認為此類措施能有效防止一場嚴重犯罪,搜查就可以被批准,收集到的材料也可移交,並用作證據。反對派議員和公民自由倡導者對這一擴大監控的舉措及其可能對個人私隱造成的影響表示擔憂。人權組織Liberty的負責人Shami Chakrabarti表示:「公眾會希望通過新的立法和司法授權來控制這項措施——如果沒有相應的保障措施,(這項遠端搜尋政策)會對任何個人私隱造成毀滅性的打擊。」[9]
- FBI的「魔燈」軟件專案在2001年11月公佈時也引起了廣泛爭論。「魔燈」是一種特洛伊木馬程式,它會記錄用戶的擊鍵,使加密與密碼對受感染的電腦無效。[10]
相關條目
編輯網絡私隱侵犯事件案例
編輯在2018年的時候,Facebook遭到了黑客的網絡攻擊,超過5000萬個用戶的個人資訊被揭露出來。這起事件也是Facebook公司14年以來遭到的最大的網絡攻擊。黑客以Facebook的代碼為媒介,接觸其用戶的帳號並最終加以控制。 Facebook公司聲稱代碼的瑕疵是由於一個公司的生日祝福影片上載程式的程式錯誤導致的。該瑕疵使黑客得以竊取用戶的訪問權杖從而獲得進入用戶帳號的能力。[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考資料
編輯- ^ The Editorial Board. Republicans Attack Internet Privacy. New York Times. 2017-03-29 [2017-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 ^ Wheeler, Tom. How the Republicans Sold Your Privacy to Internet Providers. New York Times. 2017-03-29 [2017-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 ^ E. E. David; R. M. Fano. Some Thoughts About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Accessible Computing. Proceedings 1965 Fall Joint Computer Conference. 1965 [2012-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08-16).
- ^ Valentino-DeVries, Jennifer; Singer, Natasha; Keller, Michael H.; Krolik, Aaron. Your Apps Know Where You Were Last Night, and They’re Not Keeping It Secret. The New York Times. 2018-12-10 [2019-04-03].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美國英語).
- ^ Steve Rambam – Privacy Is Dead – Get Over It at The Next HOPE, July 16-18, 2010 in New York City. youtube.com. [2015-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2).
- ^ Pogue, David. Don't Worry about Who's watching. Scientific American. 2011, 304 (1): 32 [2019-08-15].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111-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2).
- ^ The Value of Privacy by Bruce Schneier. Schneier.com.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2).
- ^ Bruce Schneier. The Eternal Value of Privacy by Bruce Schneier. Wired.com. 2006-05-18 [2016-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0).
- ^ Leppard, David. Police set to step up hacking of home PCs. [2022-10-09]. ISSN 0140-04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2) (英語).
- ^ FBI 'Lantern' Software Does Log Keystrokes. [2011-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3) –透過Rumormillnews.com.
外部連結
編輯-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an organization devoted to privacy and intellectual freedom advocacy
- Expectation of privacy for company email not deemed objectively reasonable – Bourke v. Niss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Internet Privacy: The Views of the FTC, the FCC, and NTIA: Joint Hearing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Commerce, Manufacturing, and Trade and the Subcommittee on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of the Committee on Energy and Commerc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One Hundred Twelfth Congress, First Session, July 14, 2011
-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