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雲奎(韓語:나운규,1902年10月27日—1937年8月9日)是1920及1930年代朝鮮半島早期男演員導演。1926年,在日本當局日益加緊對朝鮮半島電影審查的不利環境下,羅雲奎自編、自導和主演的反抗民族壓迫的電影《阿里郎》獲得空前的成功,成為韓國和朝鮮半島電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開啟了民族電影的時代[1]:51-52。他同時也是日佔時期朝鮮半島另一部民族電影力作《沒有主人的渡船》(1932年,李圭煥執導)的主演[1]:65

羅雲奎
羅雲奎
出生1902年10月27日
 大韓帝國咸鏡北道會寧市
逝世1937年8月9日
日治朝鮮京城府
職業演員、導演、編劇

在他從影的12年間,羅雲奎拍攝了許多電影,內容、主題和表達傾向多樣,有時流露出委婉表現社會現實的藝術家的敏銳意識,有時流露出迎合觀眾趣味的商業心裏,塑造了轎夫(《雲英傳》)、瘋子(《阿里郎》)、盲人(《沈清傳》)、痞子(《再見》)、乞丐(《野鼠》)、啞巴(《啞巴三龍》)、老船公(《沒有主人的渡船》)、熱血青年(《開化黨異聞》)等各種角色[2]:116

從影前的經歷

編輯
 
羅雲奎(後排白衣者)

羅雲奎1902年10月27日出生於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咸鏡北道會寧市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父親是藥材商,曾在大韓帝國時期擔任副校(下士官級別)。羅雲奎9歲的時候入讀四年制的會寧公立學校,畢業後進入長老教會創辦的新興學校高等學科學習。羅雲奎15歲的時候,按照當時早婚的習俗,父母安排他與比自己大兩歲的曹正玉結婚。但他並不接受這樁婚事,新婚之夜逃到了朋友的家中。之後,他與同學尹瑪麗相戀惹來眾人非議。他也因此無法畢業,轉學到明東中學。那年,年僅17歲的羅雲奎已經為人父,是個「中學生父親」。[2]:118

1920年4月2日,三一運動爆發的第二年,羅雲奎參加並領導了「會寧萬歲事件」。按照明東中學校長的指示,他會見了會寧的愛國志士,傳達《獨立宣言書》,並製作太極旗參加遊行示威。他因此遭到日本警察的通緝。為躲避日本警察的搜捕,羅雲奎前往蘇聯避難。明東中學也被日本人視為韓國獨立軍培養學校而被迫關閉。羅雲奎在蘇聯為了餬口加入了蘇聯僱傭軍,但因無法忍受歧視與虐待,最終逃離了蘇聯軍營。他後來把自己的這段經歷寫成《我的蘇聯流浪記》一文,發表在《文藝•映畫》1928年的創刊號上。回國後的羅雲奎在京城(今首爾)中東中學學習。每天放學後,他就去看電影。他對電影很着迷,經常對着鏡子模仿電影中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好景不長,會寧警察以涉嫌「圖判部事件」逮捕了他,並被以違反《保安法和制令》被判處兩年有期徒刑。在清津監獄服刑期間,他從獨立鬥士李春植處得到了「春史」的雅號。[2]:118

從影生涯

編輯
 
電影《阿里郎》劇組(中間抱小孩的是羅雲奎)

1923年春,羅雲奎刑滿釋放後回到家鄉會寧,加入了當地新派劇團「藝林會」。第二年秋天,在文藝部長安鍾和的安排下,羅雲奎以研究生的身份加入了釜山朝鮮株式會社[2]:118。1925年,羅雲奎參加了尹白南導演的《雲英傳》的拍攝,出演了一個為雲英抬轎子的龍套角色。同年,他在李慶孫導演的《沈清傳》中扮演沈瞎子,得到一致好評,一舉成為演技派明星[2]:75

1926年,羅雲奎自編、自導和主演的電影《阿里郎》獲得空前的成功,成為韓國電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開啟了朝鮮半島民族電影的時代[1]:51-52。續《阿里郎》之後,羅雲奎又接着完成了《風雲兒》(1926年)、《金魚》(1927年)、《野鼠》(1927年)等作品[2]:85。《風雲兒》講述的是參加蘇聯僱傭軍加入歐洲戰場的尼古拉斯·朴回到思念的祖國,面對祖國冰冷的現實產生挫折感,再次踏上流亡中國東北的故事。該片遭到日本當局審查後,被足足刪除1000英尺長的內容,劇組因此不得不進行再次拍攝[2]:85[3]:55

1927年9月,羅雲奎離開了朝鮮映畫製作所,在東大門外昌信洞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羅雲奎製作公司」。羅雲奎製作公司先後製作了《再見》(1927年)、《玉女》(1928年)、《尋找愛情》(1928年)、《男子漢》(1928年)、《啞巴三龍》(1929年)。由於經營狀況不佳,羅雲奎經營兩年後就關閉了公司加盟團成社韓語단성사[2]:88。1930年,羅雲奎的《阿里郎後傳》被搬上團成社的銀屏,但並沒有收到同《阿里郎》一樣的效果,甚至遭到了批評。幾個月後,羅雲奎主演的《鐵人都》上映。這部電影表現了韓國電影史上史無前例的武打場面[2]:91-92。1931年,羅雲奎出演了日本導演島田章的《金剛恨》、《丈夫參加警備隊》、《流浪何處》。但這些影片不僅沒能續寫羅雲奎的成功,反而嚴重影響了他通過《阿里郎》積累起來的人氣。他還自編自演了《開化黨異文》(1932年)、《七番通小事件》(1934年)等影片,但依然不能擺脫沉滯的狀態。為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製做或主演了《洪吉童》(1932年)、《岩窟王》(1932年)、《我殺的女人》(1933年)、《薔花紅蓮傳》(1933年)等8部連鎖劇[2]:113

1932年,羅雲奎在李圭煥自編、自導的《沒有主人的渡船》出演主人公春三,給沉寂的韓國電影帶來轉機[2]:108。1935年,羅雲奎憑藉《隔江相望》取得票房的成功,重新搭建攝影棚,並從東京購置錄音機等器材。1936年,羅雲奎採用同期錄音製作了他的首部有聲電影《阿里郎3》[2]:116[1]:81。1937年,羅雲奎的遺作有聲電影《五夢女》上映後,獲得巨大成功。當時的《朝鮮日報》評價說:「讀過原著的人們說電影《五夢女》比原著更勝一籌」,「即使與美國電影《惡與罪》相比,《五夢女》也是一部相當成功的國產電影」。這部電影是在他肺病三次復發和過度疲勞幾乎暈倒的情況下製作的,他的同學李淳元醫生親赴攝影現場為他治療才得以完成[2]:130。1937年8月9日凌晨1點,羅雲奎因肺結核病惡化在京城館洞町70番22號的家中病逝,年僅37歲,留下一雙兒女[2]:132

紀念

編輯

韓國電影工作者協會導演委員會創立的春史電影藝術獎以羅雲奎的雅號「春史」命名,以紀念這位韓國電影開拓者。1990年12月29日,春史電影藝術獎舉行了第一屆頒獎儀式。與其它電影獎不同,春史電影藝術獎完全由電影人來經營[2]:310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編著(韓); 周健蔚,徐鳶譯. 《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0年6月. ISBN 978-7-5327-5083-2.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金鐘元(韓),鄭重憲(韓); 田英淑譯. 《韩国电影100年》. 北京: 中國電影出版社. 2013年3月. ISBN 978-7-106-03619-5. 
  3. ^ 閔應畯(美),朱真淑(韓),郭漢周(韓); 金虎譯. 《韩国电影:历史、反抗与民主的想象》. 北京: 中國電影出版社. 2013年9月. ISBN 978-7-106-0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