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恩斯號小巡洋艦

緬恩斯號(德語:SMS Mainz[註 1])是德意志帝國在20世紀初所建造的四艘科爾貝格級小巡洋艦的二號艦,以當時的黑森-達姆城城市緬恩斯命名。它由斯德丁伏爾鏗船廠承建,於1908年開始龍骨架設、1909年1月下水、至同年10月投入公海艦隊使用。其主艦炮為十二門105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10.5 cm SK L/45 naval gun,最高速度達25.5節。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艦名 緬恩斯號
艦名出處 緬恩斯
建造者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鋪設龍骨 1907年
下水日期 1909年1月23日
完工日期 1909年10月1日
結局 1914年8月28日沉沒於黑爾戈蘭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Heligoland Bight (1914)
技術數據
船級 科爾貝格級小巡洋艦
排水量 4915噸
船長 130.50米
船寬 14米
吃水 5.38-5.58米
動力輸出 19000匹馬力
動力來源 兩軸,兩台AEG-柯蒂斯蒸汽輪機
速度 26節
續航力 3630海里以14節
乘員 367人
武器裝備
裝甲

緬恩斯號在入役後被編入第二偵察集群服役,這是公海艦隊的其中一支偵察部隊。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8月初爆發時,它被派往黑爾戈蘭島周邊巡邏。在1914年8月28日的黑爾戈蘭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Heligoland Bight (1914)中,德國巡邏隊遭到了由五艘戰鬥巡洋艦和數艘輕巡洋艦組成的英國部隊襲擊。緬恩斯號最初是被分配至對巡邏線提供支持的部隊中。它試圖增援陷入困境的德軍,卻遭遇了更強大的英國巡洋艦驅逐艦。後者的火炮多次命中緬恩斯號,並以一枚魚雷致其失效,迫使緬恩斯號艦長下令棄艦。英國人在艦隻傾覆及沉沒前營救了348名船員。共有89人在戰鬥中喪生,當中包括其艦長。

設計

編輯
 
由奧斯卡·帕克斯繪製的緬恩斯號插畫

緬恩斯號是為替代老舊的通報艦狩獵號而以「狩獵替艦(Ersatz Jagd)」[註 2]為代號進行訂購,並於1908年在斯德丁伏爾鏗船廠開始架設龍骨。它於1909年1月23日下水,之後展開舾裝工作。在下水儀式上,由緬恩斯時任市長卡爾·格特爾曼德語Karl Göttelmann主持為艦隻命名。至1909年10月1日,艦隻交付公海艦隊使用。[2][3]

緬恩斯號的全長為130.50米(428呎2吋),有14米(45呎11吋)的舷寬和5.58米(18呎4吋)的前吃水。在滿載情況下,艦隻的排水量可達4,915公噸(4,837長噸)。其推進系統由兩台AEG-柯蒂斯英語Charles Gordon Curtis蒸汽輪機組成,以驅動兩個直徑為3.45米(11呎4吋)的三葉螺旋槳。艦隻設計可輸出19,000匹公制馬力(13,974千瓦特;18,740匹軸馬力)的額定功率,由十五台燃煤船用式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提供動力。這也使其最高速度可達26節(48公里每小時)。緬恩斯號能夠攜帶1,010公噸(990長噸)煤,允許其以14節(26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3,630海里(6,720公里)。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則為18名軍官及349名水兵。[4]

緬恩斯號的主艦炮由十二門單裝105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10.5 cm SK L/45 naval gun組成。其中兩門並排佈置在艏艛英語Forecastle前方,八門設於艦舯、每邊各四門,以及兩門並排佈置在艦艉。[5]此外,艦隻還裝備有四門52毫米55倍徑速射炮英語5.2 cm SK L/55 naval gun以及兩具浸沒舷側船體內的450毫米(17.7吋)魚雷管和五枚魚雷。它同樣具備攜帶100枚水雷的能力。在裝甲方面,艦隻司令塔的側面有100毫米(3.9吋)厚,而甲板的厚度則為40毫米(1.6吋)。[4]

服役歷史

編輯
 
緬恩斯號船員於1913年聖誕節的合影

在1909年入役後,緬恩斯號加入了公海艦隊的偵察部隊[6]。其首任艦長為海軍中校弗里德里希·蒂斯邁爾,即恩斯特·林德曼的舅父;他擔任此職直至1910年1月[7]。艦隻被分配至第二偵察集群,主要負責為第一偵察集群戰鬥巡洋艦提供屏護[8]。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8月初爆發後,它與其它幾艘小巡洋艦受命前往黑爾戈蘭灣執行巡邏任務。這些巡洋艦被分別編入不同的魚雷艇區艦隊,並輪值通過夜間進入北海巡邏。作為行動的一部分,緬恩斯號於8月16日夜間隨第八魚雷艇區艦隊進行了一次巡邏,沒有發生任何意外。[9]

與此同時,英國潛艇開始偵察德國的巡邏線。8月23日,幾名英國指揮官提交了一份計劃,欲以海軍準將雷金納德·蒂爾維特英語Reginald Tyrwhitt麾下哈里奇部隊英語Harwich Force輕巡洋艦驅逐艦對德國的巡邏線發動襲擊。它們將得到潛艇以及由海軍中將戴維·貝蒂率領的戰鬥巡洋艦群和相關輕型部隊的支援。這份計劃得到批准並定於8月28日實施。[10]8月26日傍晚,英軍開始離開港口,首先派出參與行動的是潛艇部隊。大部分水面部隊都於翌日清晨出海;而為了給哈里奇部隊提供進一步支援的第7巡洋分艦隊,則是於這天晚些時候離港。[11]

 
緬恩斯號在沉沒前的一刻

8月28日清晨,緬恩斯號正錨泊於埃姆斯河口;其姊妹艦科隆號作為海軍少將萊貝雷希特·馬斯英語Leberecht Maass旗艦,正在威廉港補充燃煤;而阿里阿德涅號則安置在威悉河的入口處。這三艘小巡洋艦分別被派往支援斯德丁號女性之贊號,以及當天早晨駐守在巡邏線上的赫拉號[12]在07:57,哈里奇部隊遇到了外圍的德國魚雷艇群,後者遂逃回德國巡洋艦陣中。在接下來的黑爾戈蘭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Heligoland Bight (1914)中,斯德丁號率先與英軍交火,並很快得到了女性之贊號的馳援。[13]在09:47,緬恩斯號收到了駛至英國人後方的命令,以切斷對方的撤退路線[14]。它於10:00出發,並與一架用於偵察的水上飛機共同行動[15]

在12:30左右,緬恩斯號遇到了英國輕巡洋艦阿瑞圖薩號英語HMS Arethusa (1913)和幾艘驅逐艦。這些艦隻遂於接下來的四十五分鐘內相互交火。而在交火十五分鐘後,再有三艘英國巡洋艦出現;緬恩斯號中斷交鋒,試圖逃離更優越的英國部隊。追擊中的英國巡洋艦取得數次命中,但至12:55,緬恩斯號在濃密煙霧的掩護下逃脫了。然而,另一艘英國巡洋艦無懼號英語HMS Fearless (1912)和六艘驅逐艦又出現在緬恩斯號的左側,並襲擊了正在逃跑的德艦。緬恩斯號的反擊很快便命中了驅逐艦月桂號自由號拉厄耳忒斯號英語HMS Laertes (1913);其中月桂號受損並被迫撤離,而拉厄耳忒斯號則因輪機艙英語Engine room中彈而引致失效。[16]

 
緬恩斯號沉沒於1914年8月28日

一枚來自英國巡洋艦的炮彈於13:00左右擊中緬恩斯號,造成其舵機在向右約10°的位置卡阻。其船員關閉了左側發動機,試圖糾正航向,但艦隻仍然繼續轉向右舷。[17]至13:20,該艦的大部分火炮都已失效,艦艛也被擊成碎片。它的中部和後部煙囪在遭到幾次命中後坍塌。一枚來自英國驅逐艦利迪亞德號英語HMS Lydiard (1914)的魚雷隨即擊中了左舷的艦舯,迫使艦長命令船員們放棄這艘受損嚴重的巡洋艦。然後,他與領航官一起離開司令塔,兩人立即被炮彈擊中身亡。由於艦隻的通訊系統發生故障,因此棄艦令並未傳達至所有船員。副艦長隨後來到艦橋,並於13:35重申了放棄這艘癱瘓巡洋艦的指令。[18]

緬恩斯號此時已完全喪失能力。其發動機已失效,火炮亦停止了射擊。在14:00前不久,驅逐艦勒車犬號英語HMS Lurcher (1912)駛近,將負傷的德國水兵接走。至14:10,緬恩斯號向左舷傾覆,並在北緯53°58'、東經6°42'的方位迅速沉沒[19];此時在水中的倖存者則向他們的艦隻致以三聲高呼。英國人共營救出348名倖存者;另有包括艦長在內的89人在戰鬥中遇難。[20]海軍中尉沃爾夫岡·馮·鐵必制(Wolfgang von Tirpitz)也在倖存者名單當中,他是公海艦隊的奠基者、德國海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之子。時任英國第一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則第一時間透過美國駐柏林大使館向鐵必制知會了其子於戰鬥中倖存下來的消息。[19]在是次海戰的過程中,英國人還以極小的代價擊沉了另外兩艘德國巡洋艦:科隆號及阿里阿德涅號。[21]

殘骸

編輯

2015年8月,荷蘭潛水運動俱樂部杜克提姆·澤斯特(Duikteam Zeester)的成員潛入緬恩斯號的殘骸,並拾獲了各種普通物品,包括有六分儀車鍾。他們的行為招致了德國消息人士的批評,後者指出,沉船是一個包含89名船員遺骸的戰爭墳墓,因此不應受到干擾。德國聯邦警察也對事件進行了調查。[22]

註釋

編輯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2.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舊艦名)替艦」。[1]
引用
  1. ^ Gröner,第56頁.
  2. ^ Gröner,第106–107頁.
  3.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38頁.
  4. ^ 4.0 4.1 Gröner,第106頁.
  5. ^ Gardiner & Gray,第159頁.
  6. ^ Gröner,第107頁.
  7.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37頁.
  8. ^ Scheer,第14頁.
  9. ^ Scheer,第42頁.
  10. ^ Halpern,第30–31頁.
  11. ^ Staff,第5頁.
  12. ^ Staff,第4–5頁.
  13. ^ Staff,第6–8頁.
  14. ^ Staff,第13頁.
  15. ^ Staff,第15頁.
  16. ^ Staff,第16–17頁.
  17. ^ Staff,第17頁.
  18. ^ Staff,第18頁.
  19. ^ 19.0 19.1 Halpern,第38頁.
  20. ^ Staff,第19頁.
  21. ^ Staff,第26–27頁.
  22. ^ Gesunkener Kreuzer "Mainz": Bundespolizei ermittelt gegen Wrackplünderer. Der Spiegel. 2015-09-08 [2018-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7).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