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瑪任務》(英語:Rendezvous with Rama)是英國作家亞瑟·克拉克1972年的科幻小說。故事敘述在22世紀時有一個五十公里長的圓柱體形外星太空船闖入太陽系,人類派出探險隊前去調查的過程。本書獲得1973年星雲獎和1974年雨果獎的最佳長篇小說獎。

拉瑪任務
Rendezvous with Rama
第一版英國封面
作者亞瑟·克拉克
類型科幻
系列拉瑪系列
語言英語
發行資訊
封面設計Bruce Pennington英語Bruce Pennington
出版機構格蘭茨(英國)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英語Harcourt (publisher)(美國)
出版時間1973年6月(英國)
1973年8月(美國
出版地點英國
媒介印刷(精裝書 及 平裝書)
頁數256頁(英國)
69,048字
所獲獎項Locus Award for Best Novel (1974)
系列作品
續作拉瑪再現
規範控制
ISBN0-575-01587-X

情節

編輯

2077年一顆隕石墜落在意大利東北部,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此後,地球政府創立了太空警衛系統,用於預警來自深空的威脅。

在2131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在木星軌道外圍發現一顆小行星,並命名為「31/439」。其速度(100,000 km/h - 62,137 m/h)和軌道角度表明其並不是圍繞太陽運轉的小行星,而是星際物體。它的自轉速度高達4分鐘一圈,而且體積也異常之大,因此天文學家對其興趣大增,並將命名為羅摩,這個命名來源於印度教[1] 之後人們從火衛一發射了無人太空探測器悉多來進行探測和攝影。影像結果表明羅摩是一個完美的圓柱體,直徑為20公里(12英里),長度為50公里(31英里),沒有其他外部特徵,而這是人類首次遭遇外星飛船。

調查飛船「奮進號」被派往羅摩,因為它是唯一距離足夠近,能在羅摩離開太陽系前抵達的飛船。「奮進號」終於在一個月之後與羅摩相會,此時它們的位置已經處於金星軌道之內。由指揮官比爾·諾頓帶隊的船員們,通過由兩套氣密閘門組成的雙重安全系統進入了羅摩。他們開始探索這個16千米寬,50千米長的圓柱形的內部世界英語Artificial_world。羅摩的內表面有着類似城市建築的幾何結構,並且由看似街道的淺溝分隔。而羅摩的正中,有着整整一個圓周的水帶,隊員們命名為圓柱海。羅摩的「南部」,有着巨大的椎體,猜測是羅摩的推進系統。同時,隊友們還發現羅摩的大氣是可以呼吸的。

有着低重力飛行經驗的隊員吉米·白,駕駛着私自帶來的飛車英語History_of_human-powered_aircraft沿着羅摩的軸線駛向另一端。因為圓柱海的對岸有着高達500米的懸崖,除了駕駛飛車,別無它法到達。在羅摩南端的巨大金屬椎體處,吉米檢測到了逐漸增強的電磁場,並最終變為閃電。由於他過於靠近椎體頂端,閃電生成的震盪破壞了飛車,讓他獨自一人墜落到了南部大陸。

當吉米醒來,他看見螃蟹一樣的生物在分割他的飛車。他無法分辨這種生物是機器還是外星生物,只好躲在一旁並用無線電呼救。在吉米等待的過程中,諾頓派出了救援小隊,他們用臨時改造的小船橫跨了圓柱海。螃蟹生物無視了吉米,只是將飛車殘骸扔入了一個洞穴。吉米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開始探索周圍,他發現在那些奇怪的幾何結構中,培育着外星花朵。因為好奇和科研目的,他決定採集這些花朵。

因為低重力,吉米能利用自己的衣物作為降落傘英語Drogue_parachute減速降落。從而跳下了500米高的懸崖,和救援小船會和。小隊返航基地時,他們發現有各式奇怪生物在探測他們的營地。之後,他們發現其中一個生物損壞並沒有生命特徵了。於是醫生/生物學家勞拉解剖了它,發現它是生物和機器的混合體----命名為「生化機器英語Biorobotics」。小隊猜測,這些生物是由內部電池(類似於地球上的電鰻)供能,並具有一定智能,屬於還未發現的羅摩建造者的無人機械人。

位於月球的羅摩委員會和聯合星球,一直關注着羅摩內部的探索,並討論人類如何處理羅摩的到來。其中水星殖民地斷定羅摩是對太陽系的潛在威脅,於是發射了一個裝有核武器的火箭企圖摧毀羅摩。而羅摩小隊的羅德里戈利用通訊的5分鐘時間差,成功拆除了炸彈並奪得了火箭的控制權。

隨着羅摩接近近日點,小隊的征途也接近尾聲。隊員們決定訪問最接近入口的城市「倫敦」,用激光切割開一棟「建築物」,來探究其內部。他們發現其中有着很多透明基座,顯示了各種人工物體的全息影像。隊員們推測這些是羅摩人創建工具和其他物體的模板庫。其中一個全息影像顯示了一套帶有背帶,皮帶和口袋的制服,於是推測出了羅摩的身高體型。

在小隊拍攝這些全息影像的過程中,生化機械人開始返回圓柱海,同時六條照亮羅摩內部的帶狀燈也開始變暗。這都促使探險隊離開羅摩,返回飛船「奮進號」。

「奮進號」抵達安全距離的同時,羅摩也到達了近日點。利用太陽的重力場和其自身神秘的「空間推進裝置」,羅摩做出了重力彈弓,使其甩出了太陽系,並向着大麥哲倫星系方向的未知目的地駛去。直到羅摩離去,人類仍不知道這艘星艦的目的,其創造者也在全書中保持神秘。

結尾

編輯

該書本打算獨立存在,儘管其最後一句話表明故事並未結束:

卡萊爾·佩雷拉博士在潛意識中想到「羅摩人不論幹什麼,都要好事成三。」

克拉克否認這句話暗示着故事可能會繼續。在續集的前言中,他寫道,這句話只是結束第一本書的一種好方法,他是在最終修訂版中添加了它。

評論

編輯

《紐約時報》的約翰·倫納德(John Leonard)發現克拉克(Clarke)「對人物個性刻畫的漠視」,但稱讚這部小說傳達了「外星人的冷酷一面,儘管並未廣為人知,但它在技術上超凡的想像力使之成為了傑出的科幻小說。」 [2] 其他評論者也批評了克拉克筆下人物缺乏個性特徵和過分強調現實主義。 [3]

獲獎

編輯

中譯書目

編輯
  • 《拉瑪任務》,胡瑛譯,小知堂文化出版,2005年(繁體,台灣)
  • 《與拉瑪相會》,外國科幻名家精品叢書·拉瑪系列之一,蔡南德譯,ISBN 7536521677,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 《與羅摩相會》,讀客外國小說文庫:阿瑟·克拉克作品,劉壯譯,ISBN 9787559416551,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羅摩的設計和地理

編輯
 
藝術家對羅摩內部的印象。

羅摩的內部本質上是一個大圓柱體,被機組人員稱為「中央平原」,直徑16公里,長近50公里,其0.25rpm的旋轉速度提供了人工重力。它被分為「北部」和「南部」平原,中間被太空人戲稱為「圓柱海」的10公里寬的寬闊水域所分隔。在圓柱海的中心是一個目的不明的小島,上面覆蓋着高聳的摩天大樓狀結構,由於與曼哈頓的相似之處,太空人將其命名為「紐約」。羅摩的兩端分別是南北兩極。北極實際上是船首 ,南極是船尾 ,因為羅摩朝北極方向加速,其驅動系統位於南極。

北極有着羅摩的氣閘,也是「奮進號」登陸的地方。氣閘通向北極巨大碗形帽蓋狀的樞紐中心,三個8公里長的樓梯系統從中直達平原,被小隊成員分別稱為Alpha,Beta和Gamma。

北部平原包含數條通過道路相互連接的小「城鎮」,分別稱為倫敦,巴黎,北京,東京,羅馬和莫斯科。南極有一個巨大的圓錐形突起,周圍環繞着六個較小的突起,這被認為是羅摩未工作的太空驅動器的一部分。

羅摩的兩端都有着巨大的溝渠(北部的三個,南部的三個)用於照明,等距地分佈在圓柱周圍,這些巨大的條形裝置的照明效果非常好。

系列叢書

編輯

克拉克與Gentry Lee配合,完成了該系列的其餘部分。對於該書的續集,Lee是實際寫作人,而克拉克閱讀並提出了編輯建議。[8] 後三部小說的重點和風格與原著非常不同,它們更多地強調人物形象,更詳細的刻畫了英雄和反派,而不是像克拉克那樣強調科技細節。這些後來的書沒有獲得與原著相同的好評和獎項。

  • Rendezvous with Rama <拉瑪任務>(1973) ISBN 978-0-553-28789-9
  • Rama II <拉瑪二號>(1989) ISBN 978-0-553-28658-8
  • The Garden of Rama英語The_Garden_of_Rama <拉瑪花園>(1991) ISBN 978-0-553-29817-8
  • Rama Revealed <拉瑪飛船揭秘>(1993) ISBN 978-0-553-56947-6

李紳特(Gentry Lee)在羅摩宇宙(Rama Universe)中還寫了另外兩本小說。

  • Bright Messengers (1995)
  • Double Full Moon Night (1999)

改編

編輯

電子遊戲

編輯

Trillium於1984年製作了一款同名的帶有文字解析器的圖形冒險計算機遊戲,並移植到了其他系統上,例如Apple II,Commodore 64。 儘管它具有原始的圖形,但非常詳細的描述了書中的細節,並且在遊戲過程中需要解決的謎題,也緊密地遵循了本書中內容。

在西班牙,則有運行於第二代MSX計算機的官方改編版,稱為Cita con Rama,它利用了MSX生成(當時)高質量圖形的能力。 [9] 改編自1983年羅恩·馬丁內斯(Ron Martinez)的克拉克(Clarke)小說,後者後來設計了大型多人在線遊戲10Six,也被稱為Project Visitor[10]

塞拉利昂娛樂公司(Sierra Entertainment)於1996年以Myst的風格製作了Rama,一款指向點擊型冒險遊戲。除了非常精美的圖像外,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還在遊戲中擔任了玩家的嚮導。該遊戲的特色是使用了續集《Rama II》中的角色。

廣播改編

編輯

2009年,作為科幻小說的一部分,BBC廣播電台4對這本書進行了廣播改編。由Mike Walker改編,並分別於2009年3月1日(第1部分)和2009年3月8日(第2部分)廣播。[11]

電影

編輯

在2000年代初期,演員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表達了他希望製作《與羅摩相遇》電影的願望。但之後這部電影被困在「開發地獄」很多年。在2003年,該電影獲得了投資,並似乎由弗里曼的製片公司Revelations Entertainment開始進行開發。[12] 在2007年末的一次採訪中,他表示電影仍然在開發中。[13]

到2008年年底,大衛·芬徹(David Fincher)表示這部電影不太可能拍成。「看來這不會發生。沒有劇本,而且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目前還不處於最佳狀態。我們一直在嘗試開工,但可能不會發生了。」[14]

弗里曼在2010年的一次採訪中表示,他仍在計劃進行該項目,但很難找到合適的劇本。他還表示這電影應以3D形式製作。[15] 在2011年1月,芬徹在接受MTV採訪時表示,在完成對海底兩萬里的重製後(計劃於2012年開始,但此後就廢止了[16] ),他仍計劃繼續《與羅摩相遇》的電影。但他也表達了同弗里曼一樣,對找到好腳本的擔憂。[17]

在2012年2月接受尼爾·戴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的採訪中,弗里曼表示有興趣在這部電影中扮演諾頓指揮官的角色,並指出「我幻想着指揮奮進號」。泰森然後問道:「那麼,如果要製作那部電影,也將是那個人嗎?」弗里曼重申:「我們將要拍那部電影。」 對於「早日發佈」的呼籲,弗里曼(Freeman)回應,創作高質量劇本是這部電影的主要障礙,他說:「……拍電影最難的事情,除了搞到投資,就是獲得一個劇本……一個好劇本」。 [18]

非虛構影響

編輯
 
Number of NEOs detected by various projects:
  LINEAR
  NEAT
  Spacewatch
  LONEOS
  CSS
  Pan-STARRS
  NEOWISE
  other

小說中,克拉克發明了一種太空研究項目「太空衛士」 來探測羅摩。作為識別撞擊地球的近地物體的一種方法,在小說中它始於2077年。而一個真正的,名為太空衛士的項目於1992年啟動。「在克拉克的允許和鼓勵下」,該項目的命名來自於克拉克的小說。[19] 在一系列荷里活災難片引起人們對小行星撞擊危險的興趣之後,美國國會給與了NASA授權和資金,以支持太空衛士。到2017年,為發現潛在危險的小行星,人們做出了許多不同的努力——見右圖。

2017年10月19日,類似於太空衛士的系統Pan-STARRS發現了一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物體。像羅摩一樣,物體的形狀也異常的長。在夏威夷官方名稱'Oumuamua國際天文學聯盟選定之前,流行的選項是羅摩。[20] [2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rake, Mark. Alien Life Imagined: Communicating the Science and Culture of Astrobiology. Cambridge Press. December 2012: 257 [15 August 2015]. ISBN 9780521491297. (原始內容存檔於4 September 2015). 
  2. ^ Leonard, John. Books of the Times: Two Tales for the Future. The New York Times. 22 August 1973: 35 [29 March 2015] –透過TimesMachine.NYTimes.com. 
  3. ^ Wilson, Mark. Review: 'Rendezvous with Rama' by Arthur C. Clarke. About.com. [19 Octo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October 2013). 
  4. ^ Nebula Awards 1974. Science Fiction Awards Database. [2019-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5) (英語). 
  5. ^ British SF Association Awards 1974. Science Fiction Awards Database. [2019-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英語). 
  6. ^ 1974 Hugo Awards. The Hugo Awards. [2019-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1) (美國英語). 
  7. ^ John W. Campbell Memorial Award 1974. Science Fiction Awards Database. [2019-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8) (英語). 
  8. ^ Arthur C. Clarke looks back on the lifetime of influences that led him to become a science-fiction Grand Master. [24 Jul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July 2008). 
  9. ^ 存档副本. [2020-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10. ^ Rendezvous with Rama @ The Museum of Computer Adventure Games. [2020-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11. ^ BBC Radio 4 - Classic Serial, Rendezvous with Rama. BBC. [2020-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12. ^ Freeman Still Pushes Rama. Sci Fi Wire – The News Service of the Sci Fi Channel. 14 March 2003 [7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January 2009). 
  13. ^ David Fincher and Quint talk about everything from A(lien3) to Z(odiac)!!!. AICN. [7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9). 
  14. ^ Billington, Alex. David Fincher's Rendezvous with Rama Officially Dead. firstshowing.net. 13 October 2008 [7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1). 
  15. ^ Morgan Freeman, David Fincher Still Planning A 'Rendezvous With Rama'. MTV. [2020-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16. ^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Is Dead; Fincher Like to Pass on THE GIRL WHO PLAYED WITH FIRE. Collider. [2020-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0). 
  17. ^ David Fincher Confirms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In 3-D, Talks 'Dragon Tattoo' & 'Rendezvous With Rama'. MTV. [2020-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18. ^ A Conversation with Morgan Freeman. StarTalk Radio. 26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5 March 2012). 
  19. ^ Morrison, David. Interstellar Visitor: The Strange Asteroid from a Faraway System. Skeptical Inquirer. 2018, 42 (2): 5–6. 
  20. ^ John Wenz. The first discovered interstellar asteroid is a quarter-mile long red beast. 22 Nov 2017 [2020-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21. ^ The first visitor from another solar system has just been spotted: Rendezvous with Rama?. The Economist. 2 Nov 2017 [2020-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