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炸彈(英語:Aerial bombs)泛指由航空器或者是太空飛行器攜帶使用的炸彈。目前尚未有實用化的太空船投擲的空用炸彈系統服役,因此絕大多數的場合是指航空飛行載具使用者。尤其是轟炸機戰鬥轟炸機的重要彈藥。

英國二次世界大戰使用過的22000磅大滿貫航空炸彈
B-52轟炸機搭載的多樣化航空炸彈
伊朗殲7佩掛的衛星導引炸彈

絕大多數的航空炸彈外形圓潤,都沒有動力,但有分高阻力與低阻力構型[1],不過有一種專門對付機場跑道的特殊炸彈,在尾端裝有小型火箭發動機,作用不在於延伸有效射程,而是增加撞擊時的動量,深入跑道下方,擴大破壞效果。

主要用於消滅敵方的有生力量,摧毀軍事設施、炸沉船艦,交通樞紐以及其他軍事或非軍事目標。炸彈包括彈頭,彈體,裝藥,彈尾,擴爆,引信的部分。現在多會加裝精確制導組件,甚至一發就完成目標。

歷史

編輯
 
中國過去所使用的各種無控航空炸彈
 
帶降落傘的特殊炸彈
 
美國製造的馬克82航彈,安裝可調整的蛇眼阻力套件,這裏為了展示,被選擇固定在超低空模式專用投放角度。

航空炸彈最早可以追溯到以在熱氣球上攜帶的爆裂物,由奧地利人於 1849 年第一次意大利獨立戰爭期間向威尼斯發射。飛機投下的第一批炸彈是手榴彈或類似手榴彈的裝置。歷史上,朱利奧·加沃蒂 (Giulio Gavotti)於 1911 年 11 月 1 日意大利-土耳其戰爭期間首次使用。

在這場戰爭中,飛機首次用於空中攻擊地面目標。利用飛機飛船或者是熱氣球施放炸彈,攻擊地面目標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最早的航空炸彈通常是手工製作的,由機組人員拋出。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

這個時期見證了航空炸彈的重要發展。滾翻炸彈和高爆炸彈等新型炸彈被廣泛使用。同時,盟軍和軸心國都投入大量資源研究和生產航空炸彈,並造成對方廣汎的破壞,如倫敦大轟炸德累斯頓大轟炸重慶大轟炸東京大轟炸。炸彈不僅僅在重量上超過人力可以投擲的大小,在外型,炸藥種類,針對的目標類型上都可以見到現代空用炸彈的基本雛形。

雖然航空炸彈絕大多數都是用來攻擊地面或者是海面的目標,二次大戰時期曾經短暫出現過攻擊空中飛機編隊的特殊航空炸彈,這種猶如曇花一現,不僅種類少,使用機會不多,現代也幾乎找不到這類的系統服役中。

冷戰時期

編輯

在冷戰期間,蘇聯和美國發展了各種形式的核彈頭,這些核炸彈可以由飛機運載,從而形成戰略核威懾。

現代時代

編輯

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現代航空炸彈變得更加精確和多功能。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和精確制導炸彈(PGM)等精確制導武器使飛行員能夠精確打擊目標。

武器結構

編輯

航空炸彈的結構取決於其種類,但通常包括以下組件:

外殼:

編輯

外殼是炸彈的外部殼體,通常由金屬或複合材料製成,以保護內部的爆炸物。

引信

編輯

引信是炸彈的觸發器,可以設計成時間引信、遠程引信或感應引信,以確保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引爆炸彈。

載荷

編輯

航空炸彈的常見載荷是爆炸物,可以是傳統的炸藥或核彈頭。爆炸物的選擇決定了炸彈的破壞力和效能。也可以是進行特殊目的使用的物質:如煙霧彈、照明彈、石墨炸彈燃料空氣彈。儘管國際公約禁止使用生物或化學武器,但一些國家開發了可攜帶這種類型武器的航空炸彈,以威懾敵對勢力。

制導系統

編輯

現代航空炸彈常配備制導系統,可以通過衛星定位或慣性導航精確引導炸彈命中目標。

尾翼

編輯

某些炸彈具尾翼。尾翼具有以下作用

  1. 穩定性和飛行控制:尾翼有助於維持炸彈的穩定飛行。它們通過增加炸彈的穩定性,使其保持在預定的軌跡上,防止不穩定的旋轉或翻滾。這有助於確保炸彈在下降過程中能夠精確飛向目標。
  2. 姿態控制:尾翼可以用來調整炸彈的姿態,以確保它以正確的方向和姿勢飛向目標。這對於精確導引炸彈非常重要,因為它們需要在飛行中進行持續的調整,以校準飛行路徑。
  3. 穩定性改進:某些炸彈具有可調節的尾翼,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需求進行調整。這些可調節的尾翼可以改變炸彈的穩定性,以適應不同的飛行條件和目標類型。
  4. 降低空氣阻力:尾翼的設計還可以減小炸彈的空氣阻力,使其在下降時更加流線型,提高飛行效率和速度。

分類

編輯

航空炸彈根據外形分類,可以分爲高阻炸彈和低阻炸彈[2]

高阻炸彈

編輯

高阻炸彈較為常見。這種炸彈是為掛載於轟炸機彈艙內設計的,主要由彈體、安定器、傳爆管、彈耳、裝藥和引信等部分組成。它的重心明顯靠前,這使得投擲後彈頭可迅速朝下。

為最大限度攜帶航空炸彈,高阻炸彈被設計為外形短粗、頭部鈍圓的模樣,外形猶如煤氣罐。由於構型簡單、材料和工藝要求相對較低,它能夠快速大量生產。但是,這種構型因為長細比小、阻力係數大,自由落體時,受震波影響大,彈道穩定性和命中率不高。

為解決這一問題,此類航空炸彈通常在頭部設計有彈道阻力環,尾部設計有安定器。彈道阻力環可減少局部震波對彈道穩定性的影響,安定器則像羽毛球尾部的羽毛,可對下墜過程中的航空炸彈進行減速和正向。

彈道穩定性問題得以解決的同時,也導致此類航空炸彈空中所受阻力進一步增加。因此它被稱作高阻力炸彈,簡稱高阻炸彈。優點是生產造價比較便宜。現代可以使用滑翔炸彈套件進行升級。

低阻炸彈

編輯

低阻炸彈的彈體外形較為細長,呈流線型,沒有彈道阻力環和安定器,轉而使用可摺疊的金屬十字翼等穩定彈頭朝向。低阻炸彈的一大特點是方便戰鬥機外掛、空中滑行速度較快。早期缺點主要有兩個,一是因炸彈落地速度快,戰鬥機低空投擲後,存在無法及時離開、易受爆炸威力波及的隱患,因而需要加掛減速傘或氣囊;二是自由落體過程中,因沒有額外的定向、增穩裝置,易受環境影響,打擊精度差。隨着激光、電視、紅外和雷達導引組件的發展,不僅使低阻炸彈攻擊精度大幅提升,也使其攻擊距離明顯增加,成為殲轟機、轟炸機、強擊機等的理想彈藥。

空用炸彈根據控制方式可以區分為傳統無導引與有導引控制這兩大類。

即無控投下的。傳統無導引控制的空用炸彈在投擲之後,將會依照物理定律,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飛行,直到與物體碰撞為止。影響無導引炸彈的因素很多,從炸彈的外型,大氣壓力,大氣溫度,投擲高度,氣流的流速與方向等等。

由於炸彈在飛行當中無法修正外界環境引起的誤差,嘗試將導引系統安裝在炸彈上的企圖不斷,二次大戰末期,利用無線電控制的導引炸彈已經出現在戰場上,然而受限於技術和成本的考慮,使用的數量並不多。

直到1960年代,較為成熟的系統開始大量出現。由於導引炸彈在使用效率以及降低非必要損害方面的優點,未來將會取代傳統空用炸彈成為主流。

有導引的炸彈又可以區分為兩種型態:

  • 一種是將導引系統設計成無導引炸彈的附加配件,只要安裝上去之後,任何適用的傳統炸彈都會搖身一變成為能夠修正誤差的導引武器。
  • 另外一種型態則是在設計階段已經將導引系統與炸彈本體整合在一起,成為不同類型的導引炸彈。

目前在發展上以前者為主流發展趨勢,其中又以美國最先推出大量服役。

現今可見的空用炸彈導引方式包括:

航空炸彈的危害

編輯

航空炸彈是一種強大的武器,具有顯著的破壞性和廣泛的危害影響。

  1. 物理破壞:當航空炸彈引爆時,其強大的爆炸力可以摧毀建築物、道路、橋樑和其他基礎設施。這種破壞可能會造成重大資產損失,並導致地區經濟受損。
  2. 生命威脅:炸彈的爆炸除了可以直接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外,還會產生飛濺的碎片和碎片,這些碎片可以對附近的人員造成嚴重傷害。
  3. 環境污染:航空炸彈的爆炸可能會釋放有毒物質和放射性物質(特別是在使用含有特定成分的炸彈,如,毒氣彈貧鈾彈或核炸彈時),這些物質可以污染土壤、水和空氣,對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長期危害。
  4. 社會和心理影響:航空炸彈的攻擊通常會造成公眾恐慌和心理創傷,尤其是在被攻擊的地區。這可能會導致大量人口遷移、社區解散和長期的心理健康問題。
  5. 未爆彈貽害:投下的炸彈未能引爆的情況是很常見的。據估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大約有10%的炸彈未能引爆,而盟軍的炸彈約為15%或20%,尤其是採用導火索的炸彈擊中鬆軟土壤時產生的未爆彈比例比帶有引信裝置的炸彈更高。[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2). 
  2. ^ 高阻炸弹VS 低阻炸弹 - 解放军报 - 中国军网. www.81.cn. [2023-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2). 
  3. ^ Melican, Brian. 'They haven't lost their potency': Allied bombs still threaten Hamburg. The Guardian. 2018-04-23 [2023-09-03].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5) (英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