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特爾·腓特烈親王號大巡洋艦
艾特爾·腓特烈親王號(德語:SMS Prinz Eitel Friedrich[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四艘馬肯森級大巡洋艦的3號艦,最初是為替代老舊的防護巡洋艦弗蕾亞號而以「弗蕾亞代艦(Ersatz Freya)」為代號訂購[註 2]。它於1915年11月3日在漢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廠開始架設龍骨,當局原計劃以德皇威廉二世次子艾特爾·腓特烈親王的名字為艦隻命名,但工作進展緩慢,最終於1917年夏季停建,離竣工尚余大約21個月工期。該艦於1919年11月17日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但其艦體直至1920年3月13日才下水,以便為其它船舶騰出滑道。[2]在下水儀式,船廠工人將其命名為諾克斯號(Noske),以紀念首任國防部長古斯塔夫·諾斯克。隨後,艦隻被售予拆船商,並於1920至1922年間在漢堡拆解報廢。[3]
未完工的弗蕾亞代艦(左)於漢堡
| |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施佩伯爵 |
艦名出處 | 艾特爾·腓特烈 |
建造方 | 漢堡布洛姆-福斯船廠 |
鋪設龍骨 | 1915年5月1日 |
下水日期 | 1920年3月13日 |
完工日期 | 未完工 |
除籍日 | 1919年11月17日 |
結局 | 1922年拆解報廢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馬肯森級 |
船型 | 戰鬥巡洋艦(大巡洋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223米 |
型寬 | 30.4米 |
吃水 | 9.3米 |
動力輸出 | 66195千瓦 |
動力來源 | 四軸,四台蒸汽輪機 |
船速 | 28節 |
續航力 | 8000海里以14節 |
乘員 | 1186人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註釋
編輯- 腳註
- 引用
參考資料
編輯-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OCLC 22101769.
- 加里·斯塔夫.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战列巡洋舰:设计、建造与作战 从K号到“约克”号. 海上力量. 黃純洲、付洪寶 譯.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027-9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