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戲曲博物館

中国苏州的一座博物馆

蘇州戲曲博物館,又稱中國崑曲博物館(英語:The China Kunqu Museum,簡稱昆博),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中張家巷14號全晉會館內。是中國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以崑曲為主題的公辦專業性博物館[1]。現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中國崑曲博物館
The China Kunqu Museum
蘇州戲曲博物館
Suzhou Museum of Opera and Theater
蘇州戲曲博物館正門
成立蘇州戲曲博物館:1986年
中國崑曲博物館:2003年
地址 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中張家巷14號
31°18′54″N 120°37′54″E / 31.3149036°N 120.6316177°E / 31.3149036; 120.6316177
類型專業博物館
館長郭臘梅
網站中國崑曲博物館
地圖
地圖
全晉會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中張家巷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6-530
認定時間2006年5月25日

歷史

編輯

1921年,由蘇滬兩地崑曲名家聯合創辦的崑劇傳習所在蘇州桃花塢成立。因當時崑曲日漸式微,傳習所旨在推廣傳承崑曲,招收少兒教習崑曲,由此培養了一批「傳」字輩的崑曲名家,帶動崑曲行業在民國年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2]

198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戲劇家協會及江浙滬各相關單位聯合舉行崑劇傳習所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會上成立了蘇州崑劇歷史陳列館。1982年秋,對全晉會館進行整修,在蘇州崑劇歷史陳列館的基礎上籌建蘇州戲曲博物館[3]。1986年10月正式開館,設有崑劇、蘇劇評彈等專題陳列室,館藏有明清劇本、演出行頭、名家遺物等[4]

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藉此時機相關部門在蘇州戲曲博物館的基礎上籌建中國崑曲博物館。崑曲博物館以搶救、保護、傳承、弘揚崑曲文化為宗旨,2003年建成[5]。同年,蘇州戲曲博物館增設兩塊館牌,分別為中國崑曲博物館和蘇州評彈博物館[4]

2014年,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全晉會館作為大運河蘇州段的重要古蹟之一,入選為遺產點。由此,昆博成為了「雙遺產」博物館。同年昆博開始整治提升工程,擴大展出面積、增加遊覽活動,歷時一年余完工[6]

館舍館藏

編輯
 
古戲台

蘇州戲曲博物館的館舍全晉會館始建於乾隆三十六年(1765年),由晉商集資興建於山塘街咸豐十年(1860年)被太平軍所毀,光緒五年(1879年)在中張家巷現址重建。會館總佔地6000餘平方米,三路四進,中路戲樓設有二層戲台。1958年至1984年先後被工廠、學校、民居等佔用,各建築皆破敗不堪,正殿1976年遭火災焚毀。1983年起開展整修工作,同時創辦蘇州戲曲博物館,1986年完工對外開放。全晉會館於1963、1982、2006年先後被列為市級省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

中國崑曲博物館掛牌後,使用佔地3600平方米,陳列面積2005平方米,館藏崑曲相關服飾、器具、文史等計3000餘件[4]

 
正殿
 
館藏 明 湯顯祖撰 清 葉堂訂《納書楹玉茗堂四夢全譜》(清乾隆木刻本)

館內戲樓及兩廊分別展示了崑曲的發源、晚清民國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的崑曲歷史及發展情況。展品包括各時代的劇本手稿、文獻資料等,其中包括由明代湯顯祖所著「玉茗堂四夢」(清乾隆木刻本)[8]以及清代葉堂的《納書楹曲譜》等[9]。戲樓正中豎有明代戲曲家魏良輔的造像。戲樓背面即為二層古戲台,戲台高3米,額枋雕飾龍鳳及戲文圖案,金碧輝煌,穹頂雕有324隻蝙蝠,為蘇州現存最為精緻的古戲台[10]。正殿內另有設立一個戲台,每周均安排有崑曲表演。正殿兩側展示崑曲表演用服裝和樂器。西路楠木廳內藏有昆博的鎮館之寶「寶和堂」堂名燈擔,為清末所制,用數百塊紫檀木黃楊木構件拼搭而成[11],鑲嵌象牙珊瑚寶石,屬國家二級文物,也是全國僅存的一件堂名燈擔[12]。此外昆博內還設有視聽欣賞室、教育活動室、高馬得崑曲戲畫藝術館、百花書局等。

 
館藏 崑曲演出樂曲(部分)

除展品展出外,昆博還致力於對崑曲曲譜進行編輯整理,已於2013年出版了《「含英咀華」昆譜集萃》(第一輯),共收錄長年來演出較多較為著名的崑曲選折六十六出[13]

參觀服務

編輯

中國崑曲博物館每周二至周日開放(周一逢法定假日亦開放),對外免費參觀。每周「崑劇星期專場」演出可購票欣賞。另還有不定期舉辦的崑曲相關講座活動等。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劉歡. 两岸青少年苏州感受昆曲之美.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6-08-24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7). 
  2. ^ 机构. 《苏州戏曲志》. 古吳軒出版社. 1998.10. ISBN 9787805743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7). 
  3. ^ 综述. 《苏州戏曲志》. 古吳軒出版社. 1998.10. ISBN 9787805743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7). 
  4. ^ 4.0 4.1 4.2 《苏州市志(1986-2005)》.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4.12: P.1514. ISBN 9787553738857. 
  5. ^ 中国昆曲博物馆 赏古老昆曲艺术. 鳳凰網. 2014-11-24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5). 
  6. ^ 让博物馆成为重要的城市文化景观. 蘇州都市網. 2016-05-17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0). 
  7. ^ 第四十九卷 第三章 第三节. 《苏州市志》.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5.01 [2018-05-07]. ISBN 97872140138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7). 
  8. ^ 昆博推《汤显祖与“临川四梦”》特展. 戲劇網. 2010-05-17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7). 
  9. ^ 《纳书楹曲谱》. 蘇州戲曲博物館. 2013-12-15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7). 
  10. ^ 第四卷 第二章 第四节. 《平江区志》.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6.11. ISBN 97878068186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7). 
  11. ^ 全国首次南北戏曲联展将亮相南博 展示文物“宝和堂”安装整整花10天. 和訊網. 2015-10-27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7). 
  12. ^ “与古人交”昆曲史展厅及清末民初“宝和堂”堂名担. 蘇州戲曲博物館. 2013-12-28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8). 
  13. ^ 中国昆曲博物馆致力于昆曲曲谱收藏形成体系. 東方網. 2013-09-23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