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都剌
薩都剌(1272年或1300年—1355年[1]),又作薩都拉,字天錫,庵號直齋,元代著名詩人、畫家、書法家。蒙古化色目人(一說回回人)。
出身將門,但據其《溪行中秋玩月》詩自序,幼年家貧。早年科舉不順,以經商為業。到泰定四年(1327年)才中進士,一生只做過一些卑微的官職,包括京口錄事司達魯花赤、江南行御史台掾史、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照磨、閩海福建道肅政廉訪司知事、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經歷等職等。為官清廉,有政績,不趨炎附勢,因得罪權貴而被貶。據說晚年曾入方國珍幕府。
身世與生平
編輯薩都剌出身於色目人家族,然而其先祖究竟來自哪個古代民族,目前並無定論。有人說其為回回人(《元典章》當中稱薩都剌為「回回之修行者」),進而推論為「回族」,然而元朝時正是「回族」這個民族的形成期,且時常有出身非穆斯林家庭的人皈依回教,故此不能以一個人的宗教信仰來決定其民族屬性。
薩都剌出生於當時的河東山西道冀寧路所屬代州的雁門,其作品集《雁門集》正是「以生居雁門,遂取(之)名集。」家族中,薩氏在兄弟三人中之長子。二弟野芝,字天與,曾任江西建昌路總管。三弟剌忽丁,後登鄉科。
藝術特徵
編輯薩都剌的詩詞以嫻熟的藝術手段,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的社會生活,為中國歷史提供了線索;藝術成就較高,但也有論者認為思想性不高。當時以宮詞、樂府聞名。虞集評價「最長於情,流麗清婉」。有晚唐詩意味。這一類的代表作有《燕姬曲》:
“ |
燕京女兒十六七,顏如花紅眼如漆。 蘭香滿路馬塵飛,翠袖籠鞭嬌欲滴。 春風馳蕩搖春心,錦箏銀燭高堂深。 繡衾不暖錦鴛夢,紫簾垂霧天沉沉。 芳年誰惜去如水,春困着人倦梳洗。 夜來小雨潤天街,滿院楊花飛不起。 |
” |
山水詩、生活詩有生活氣息,細膩入微,佳作不少。如《過嘉興》:
“ |
三山雲海幾千里,十幅蒲帆掛煙水。 吳中過客莫思家,江南畫船如屋裏。 蘆芽短短穿碧沙,船頭鯉魚吹浪花。 吳姬蕩槳入城去,細雨小寒生綠紗。 我歌水調無人續,江上月涼吹紫竹。 春風一曲鷓鴣吟,花落鶯啼滿城綠。 |
” |
邊塞詩粗獷之外,又有婉麗筆法,獨具特色。如《上京即事》兩首:
“ |
祭天馬酒灑平野,沙際風來草亦香。 白馬如雲向西北,紫駝銀瓮賜諸王。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酣。 捲地朔風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 |
” |
其詩歌作品眾多,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史料。《記事》一詩「只知玉璽傳三讓,豈料遊魂隔九重。天上武皇亦灑淚,世間骨肉可相逢」揭露元武宗次子圖帖睦爾篡兄位的史事,正史不載。
薩氏詞作不多,約有十四首,但是《念奴嬌·登石頭城》、《滿江紅·金陵懷古》兩首技巧成熟,膾炙人口,被人推為元詞之冠。
“ |
念奴嬌·登石頭城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連雲檣艣,白骨紛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傑。 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落日無人松徑里,鬼火高低明滅。歌舞樽前,繁華鏡里,暗換青青發。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
” |
“ |
滿江紅‧金陵懷古 六代繁華,春去也,更無消息。空悵望、山川形勝,已非疇昔。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聽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織。懷故國,空陳跡。但荒煙衰草,亂鴉斜日。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螿泣。到如今,只有蔣山青,秦淮碧! |
” |
學術成就
編輯《新元史》有云:「(薩剌都)詩才清麗,名冠一時」。虞集說:「薩天錫(賜)最長於情,流麗清婉。」顧嗣立《元詩選》薩都剌詩選前面的小序說:「有元之興西北,子弟盡為橫經,涵養既深,異才並出,雲石海涯、馬伯庸以綺麗清新之派,振起於前,而天錫繼之,清而不佻,麗而不縟,真能於袁、趙、虞、楊之外,別開生面者也。」
除了文學成就,薩都剌的功績亦響負盛名。任官期間,薩氏勤政愛民,執法如山,最終在地方形成「吏不犯,民不欺」的政局。地方志有云:「設格闤闠,而制權衡焉,俾市物者各得其平」。
作品
編輯薩都剌著有《雁門集》14卷,美術作品今存《嚴陵釣台圖》、《梅雀》,收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有及第謝恩詩兩句:「虎榜姓名書綵紙,羽林冠葢竪旌旄。」[2]
後代
編輯薩都剌後代以薩為姓,歷史名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