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之旗

象征言论自由的旗帜

言論自由之旗(英語:Free Speech Flag)是一面象徵個人自由並表達對言論自由支援的旗幟,由藝術家約翰·馬科特(John Marcotte)所設計。本旗幟上的顏色條對應的是HD DVD藍光光碟中的AACS加密金鑰,用戶以此繞過數位著作權管理,任意拷貝光碟。這面旗幟是AACS金鑰泄露引發風波後,於2007年5月1日誕生的。

言論自由之旗
言論自由之旗
用途其他​Small vexillological symbol or pictogram in black and white showing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flag
比例2:3或3:5
啟用日期2007年5月1日
形式綠色、粉色、藍色和紫色的顏色條,右下角標有位元組「C0
設計者約翰·馬科特

2007年4月30日,AACS加密金鑰09 F9 11 02 9D 74 E3 5B D8 41 56 C5 63 56 88 C0泄露(常簡稱為09 F9)。之後,美國電影協會和AACS授權管理會(AACS LA)開始發出《停止並終止》律師函,要求相關網站將張貼在網站上的金鑰全部刪除,驅使馬科特設計本旗幟以示抗議。而網民對刪除金鑰則作出回應,將金鑰的大量新聞投稿到Digg新聞聚合網站,此加密金鑰反而獲得了知名度。這也是欲蓋彌彰的實例之一。

背景

編輯

數位著作權管理

編輯

HD DVD藍光光碟中,使用了名為AACS數位著作權管理(DRM)技術。數位著作權管理是對數字內容進行加密、混淆的技術,旨在防止有版權的作品被拷貝,以及限制作品的使用,就好比是一把「數字」。支持者認為,數位著作權管理對於保護知識產權是必要的,可以防止作品被檔案共用等方式侵權,就好比個人將物理財產鎖起來以防止盜竊[1]數位著作權管理有助於讓版權持有人對其作品保持藝術控制英語Artistic control[2],以及可以保證持續的現金流[3]。許多大型企業,如亞馬遜蘋果公司谷歌微軟藝電(EA)、索尼Netflix等,都使用數位著作權管理。

但反對者認為,沒有證據表明數位著作權管理能夠有效防止侵權,本技術不但造成合法消費者的不便,還會剝奪用戶的合法權利,不是「數字鎖」而是「數字手銬」。[1][4]通過數位著作權管理,大型企業還可以壓制創新和競爭。[5][6]例如,帶有數位著作權管理的影片和音樂,用戶必須使用特定的程式才能播放,而不能自己選擇播放器;個人備份CD和DVD本身是合法的,但數位著作權管理禁止資料的拷貝;如果資料如此限制,向圖書館借閱資料、合理使用有版權的作品,以及使用公有領域的作品,都會受到阻礙,從而影響教育和科研。更有甚者,一旦數位著作權管理的方式改變,或者終止服務,那麼資料就會被永久鎖定。[6]

電子前哨基金會認為,數位著作權管理是反競爭行為[7][8]另一方面,如果試圖繞過數位著作權管理,也會違反《數字千年版權法》,因此自由軟件基金會旗下的組織「設計不良」認為,數位著作權管理會造成寒蟬效應,破壞言論自由[9][10]

金鑰泄露風波

編輯

2007年4月30日,一個名為「Rudd-0」的網誌發佈了HD DVD的加密金鑰,並請讀者傳播此金鑰。[11]如果知道了此金鑰,用戶就可以繞過數位著作權管理,拷貝本不允許拷貝的HD DVD[11][12]事態的發展被新聞媒體報道。而在Digg新聞聚合網站——一個允許用戶對新聞進行投票評選的網站——此新聞則獲得了最高的票數。[11][12][13]由於有超過15000名用戶在Digg網站上投票,這則新聞登上了首頁。[11][13]

很快,負責管理加密金鑰的AACS授權管理會(AACS LA),在2007年5月1日迅速向Digg發出了《停止並終止》的律師函。[11][12][14][13]在信函中,AACS授權管理會聲稱,在網站上發佈泄露金鑰的新聞報道,網站就是在參與非法活動。[11][12][14]Digg發表了許多相關的新聞報道。[11][12][13] Digg的CEO傑伊·阿德爾森(Jay Adelson)便宣佈,網站將遵守這份《停止並終止》,對金鑰新聞進行自我審查[11][12][14]

作家傑里米·戈德曼在他的書《走向社會化》(Going Social)中評論道:

阿德爾森進行自我審查的決定,出乎意料得遭到了Digg社群的強烈抵抗,正是所謂的欲蓋彌彰。Digg用戶通過參與網站投票,讓有關金鑰的新聞淹沒了整個網站。[11][12][14] Digg的創始人凱文·羅斯(Kevin Rose)認識到了這點, 表示「Digg是熱愛傾聽用戶聲音的社區,而這件事就引起了用戶的共鳴。」 [12]

在聽取了Digg社群對阿德爾森自我審查做法的不滿後,羅斯隨即宣佈復原本決定。[13]他宣佈Digg社區將停止自我審查,並對Digg成員的意見表示理解。他說:「在閱讀了上百則新聞和上千條評論後,(我明白了)你們對此態度明確……你們希望Digg進行抗爭而不是向大公司屈服。從即刻起立即生效:我們不會再刪除任何包括此代碼的文章或評論。我們準備面對一切後果。」[11][12][13]

設計與含義

編輯

本旗幟的設計者是約翰·馬科特,他是一名作家,並擔任《壞話》(Badmouth)網站的編輯,他為了把HD DVD的秘密在互聯網上四處傳播,而設計了言論自由旗幟,並最終於2007年5月1日把旗幟和一篇文章發表在網站上。[15][16]在這篇文章中,馬科特認為政府為企業的利益而犧牲了公民的權利,甚至連一組數字都能變成企業的知識產權,並對此表示批評。[16]

「我們希望發起一場運動」,馬科特寫道「一場重新要求個人自由,讓我們的國家法律不再被公司掌控的運動。」[16] 他鼓勵瀏覽者通過互聯網散發他的資訊,並自由傳播他的作品。他說道:[16]「為此,我們製作了一面旗幟,這是個人自由的象徵。要把這面旗幟傳向四面八方。」[16]

馬科特將金鑰鑲嵌在旗幟自身的顏色中,這面旗幟的顏色用十六進制表示,即為#09F911 #029D74 #E35BD8 #4156C5 #635688[17][16]而金鑰的最後一個位元組「C0」位於旗幟的右下角,則暗示本旗幟是引領這場社會運動的「零號犯罪」(Crime 0)。[16]

他起初將本旗幟以自由許可證發行,「允許人們創造類似的衍生作品」[16] ,但隨後改變想法,將旗幟重新發行在公有領域下。[18][19]

影響

編輯
 
PlayStation 3版本的言論自由之旗,向原始旗幟致敬。[20]

在本旗幟發表之後,網誌作者們立刻將言論自由之旗傳播到了多個網站,提高了旗幟的知名度。而旗幟中包含的違禁代碼也被廣泛傳播。[21]由於互聯網用戶傳播HD DVD加密金鑰的方式十分有創意,此旗幟也成為了互聯網的流行文化。[17][22]

網絡用戶將印有此代碼的T恤穿在身上、寫入詩歌、加入嘻哈歌曲的歌詞中,還有用其數字來譜寫曲子的。[17][22]音樂家基思·比爾甘(Keith Burgun)創作了一首以代碼命名的歌曲《哦九埃弗九》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Oh Nine, Eff Nine)並將作品發表在了YouTube上。[11][17][22]這首歌的唯一歌詞就是加密金鑰的數值本身「09 F9 11 02 9D 74 E3 5B D8 41 56 C5 63 56 88 C0」.[22][23] 「我覺得它們為平息這組數字所作的徒勞無功的努力,別具喜感,」 比爾甘說道, 「諷刺的是,正是因為他們努力平息這組數字,它現在就變成互聯網上最有名的數字了。」[23]

對於馬科特的創意是否合法,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進階講師馬修·里默(Matthew Rimmer)評價道:「我不認為一定要在法律界限之內。這純粹是評論當下時事的一種有趣方式。我認為這種做法是為了刻意突顯應該被廢棄的荒唐法律。」[17]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安東尼奧·切拉索(Antonio Ceraso)則以更大的格局看待本旗幟,認為這是新社會思潮的形成,並以此提出了問題:五色條紋旗會不會被《數字千年版權法》認定是繞過數位著作權管理的非法裝置呢?[22]

本旗幟還啟發了傑夫·湯普森,他是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的助理教授兼「視覺藝術與科技」專案的總監。受到啟發,他創作了一首以AACS加密金鑰為旋律的音頻檔。[24]幾年之後,在PlayStation 3遊戲主機中一個類似的金鑰被破解後,另有用戶向本旗幟致敬,創作了PlayStation 3版本的言論自由之旗。[20]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The pros, cons, and future of DRM. Cbc.ca. 2009-08-07 [2012-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9). Digital locks — also known as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TPM) 
  2. ^ Images and the Internet. [2016-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3. ^ Christopher Levy. Making Money with Streaming Media. streamingmedia.com. February 3, 2003 [2006-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14). 
  4. ^ Natali Helberger. Christophe R. vs Warner Music: French court bans private-copying hostile DRM. INDICARE. 2006-03-01 [31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9). 
  5. ^ DRM. 電子前哨基金會. [2012-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5). 
  6. ^ 6.0 6.1 The DRM graveyard: A brief history of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in music. opensource.com. 3 November 2011 [2012-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2). 
  7. ^ FairPlay: Another Anti-competitive Use of DRM. 電子前哨基金會. [2012-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8. ^ Fair Use and DRM. 電子前哨基金會. [2012-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30). 
  9. ^ The chilling impact of Digital Restrictions Management in libraries. Defective by Design. [2016-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10. ^ An Open Letter to Steve Jobs. Defective by Design. [2016-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Li, Charlene; Josh Bernoff. Groundswell: Winning in a World Transformed by Social Technologies Expanded and Revise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2011: 3–8; 288–289. ISBN 978-1-4221-6198-2. OCLC 172980082. 
  12.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Goldman, Jeremy. Going Social. Amacom. 2012: 126–127. ISBN 978-0-8144-3255-6. OCLC 793973948.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Barlow, Aaron. Blogging America. Praeger. 2007: 62–65. ISBN 978-0-275-99872-1. OCLC 191675023. 
  14. ^ 14.0 14.1 14.2 14.3 Jaffe, Joseph. Join the Conversation. John Wiley & Sons. 2007: 90–92. ISBN 978-0-470-13732-1. OCLC 647762840. 
  15. ^ Marcotte, John. Badmouth Crew. Badmouth. 2014 [October 31,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30).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Marcotte, John. Free Speech Flag. Badmouth.net. May 1, 2007 [September 25,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04).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Bushell-embling, Dylan. Digg finds the key is safety in numbers. Brisbane Times. May 15, 2007 [September 24,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18. ^ Crofton, Isaak. Crypto Anarchy. 2015: 160. ISBN 978-1-329-05980-1. 
  19. ^ Kiyuna, A.; L. Conyers. Cyberwarfare Sourcebook. 2015: 291. ISBN 978-1-329-06394-5. 
  20. ^ 20.0 20.1 S, Ben. 46 DC EA D3 17 FE 45 D8 09 23 EB 97 E4 95 64 10 D4 CD B2 C2. Yale Law & Technology (Yale University). March 1, 2011 [September 24,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0). A 'PS3 Flag', an homage to its predecessor, the 'Free Speech Flag' 
  21. ^ Sheffield, Jessica. Weblogs and Activism: A Social Movement Perspective on the Blogosphere (學位論文).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16. 2010 [October 29, 2010]. ISBN 9781124487861. OCLC 7074928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5).  (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Ceraso, Antonio. Crowd Technologies: Rhetoric and Power in Peer Production Discourse (學位論文).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56, 97. 2009 [October 29, 2015]. ISBN 9781109375428. OCLC 4768525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PDF)
  23. ^ 23.0 23.1 Stone, Brad. In Web Uproar, Antipiracy Code Spreads Wildly. The New York Times. May 3, 2007 [October 29,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1). 
  24. ^ Thompson, Jeff. AACS encryption key. Jeff Thompson,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Program Director of Visual Art & Technology at the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ugust 13, 2011 [September 24,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An example of this is the so-called 'Free Speech Flag', seen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