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時輝
賴時輝(1819年—1884年6月23日),字夢修,號省齋,諱斗靈[3],臺灣嘉義縣嘉義東堡莆姜林崙仔頂庄(今嘉義縣中埔鄉和睦村[1]:134)人[4]。清代臺灣商人、中醫醫師、慈善家。其家境貧寒,後因經營中藥行而逐漸致富,戴潮春事件時,辦理聯義局、嘉安局兩局局務,參與嘉義縣城的防守。其與歲貢陳熙年積極興辦社會事業,在地方上有設育嬰堂、創建義倉、鋪設府路、開北香湖、造永安橋、滅火施藥等事蹟[5]。
賴時輝 | |||||||||||||
---|---|---|---|---|---|---|---|---|---|---|---|---|---|
商人、慈善家 | |||||||||||||
國家 | 大清 | ||||||||||||
字 | 夢修 | ||||||||||||
號 | 省齋 | ||||||||||||
信仰 | 臺灣民間信仰 | ||||||||||||
出生 | 1819年 (清嘉慶二十四年) 大清福建省臺灣府嘉義縣嘉義東堡莆姜林崙仔頂庄(今嘉義縣中埔鄉和睦村[1]:134) | ||||||||||||
逝世 | 1884年6月23日 (清光緒十年閏五月初一日) 大清福建省臺南府嘉義縣 | (64—65歲)||||||||||||
| |||||||||||||
生平
編輯年少貧苦
編輯賴時輝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5]生於嘉義東堡八獎溪崙仔頂庄出城南五里[6]。自幼家貧,三歲時,生母賴江氏專即去世,賴時輝之父賴新喜又娶了賴陳氏有治作為繼母[7]。7年後,鄉里之間有一位名叫林啟宗的「教讀」相當器重賴時輝,希望他跟着自己一起讀書,但賴新喜邊嘆息邊說:「我只希望賴時輝能趕趕牛就好了,我們現在連餬口的時間都沒有,哪還能讀書?」林啟宗回答道:「既然這樣的話,那起碼讓他跟在我身邊教書,總可以了吧?」賴新喜才答應了他的請求[8]。賴時輝讀了幾年書後,已達到「文理清順」的程度。林啟宗相當開心,說道:「你有個孩子,我也有個徒弟了,豈負我哉!」[9]
不料,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嘉義地區爆發張丙之亂,賴家家產被洗劫一空[2]:34,雖然賴時輝抵達郡城(今台南)參加童試,名邦彥,但遭逢其繼母逝世,因此返回老家[10]。又因家產被焚毀一空[2]:34,因此賴時輝必須照顧年老力衰的父親,還要輟學幫忙父親耕作,過着一貧如洗的生活[11]。傳聞當時賴時輝與弟弟賴贊鳳因沒錢購買空心菜[2]:51,而把鑲在桌子上之銅錢挖出使用[2]:34。然而,又碰到連年歲旱[2]:34,催租人逼迫收租人一定要繳出足夠的田租。賴時輝感嘆父親如此勤勞的耕作,不索取任何的田租,卻反而遭到租戶所羞辱,深感務農並非「立身成業之道」,因此棄農從醫,進入「和安藥店」學習中藥之術[12]。
道光十八年(1838年)賴時輝20歲時,賴新喜過世[2]:34。《嘉城賴仁記家譜》紀載,賴新喜曾於逝世5天前告知賴時輝自己即將過世的消息,說道:「我在五天巳刻之後就會與你們訣別,但我們家沒有什麼錢財,將來可能沒辦法辦喪事,希望你向舅舅借一些錢應急。」賴時輝便向自己的舅舅借錢,舅舅捐助他兩串錢、兩疋布,以及一具棺材。賴新喜對賴時輝兄弟嘆道:「我是黃家的佃農,在田地的旁邊,有一塊大石頭橫於岸中,在我死後,一定要將我葬在那裏。」賴新喜死後,墳墓更是在左鄰右舍的協助之下,才得以建造完成[13]。
棄農從商
編輯由於賴時輝之弟賴贊鳳患有蠱病,賴時輝感念其無人照顧,於是先為賴贊鳳迎娶賴黃氏益(1822-1878)[2]:34-35。之後在23歲(1841年)時,開始獨立經營「德和藥店」[14],奔波於福建、浙江等地進行貿易[15]。他在每年秋天,將嘉義名產龍眼親自運送至浙江寧波銷售,與當地商人交換中藥材[2]:35。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迎娶陳賴氏勸[2]:36。相傳賴時輝經營貿易,獲取許多利潤,逐漸引發他人嫉妒,因此有人將其即將運回臺灣的中藥袋全數換成低價的當歸,賴時輝看到中藥袋裏滿是當歸,只能將其堆放在閣樓中。道光三十年(1850年),嘉義地區爆發戰亂[註 1],地方動盪不安,同時引發大規模的瘟疫,導致當歸價格暴漲,賴時輝因此賺了不少錢[2]:35。
賴時輝在累積一定財富後,感念鄉村地區位處偏僻,並非商業往來區域,因此模仿晏子「小人近市」之典故,移居嘉義縣城之布街(今公明路)[16]。
與眾守城
編輯同治元年(1862年),戴潮春事件爆發。農曆三月,戴軍首領嚴辨(一作嚴汴)、呂梓等人進攻嘉義縣城,嘉義圍城戰爆發。當時,嘉義城內的糧食逐漸耗盡,富商許山將庫存的龍眼核「磨粉代食」,稱作「太平餅」[2]:43。賴時輝留有一首〈太平餅〉詩,記錄當時景況,收錄於《全臺詩》第伍冊之中[17]:
“ | 血戰三年為守城,糧空矢盡眾心驚。 技窮羅掘終殲敵,核餅香濃致太平。 |
” |
五月,屯兵趕往縣城救援官兵,行至下路頭時被戴軍截殺,傷兵接連入城,賴時輝出藥醫治,並給予其錢財。後屯兵隊隊長親自抵達藥店道謝,贈與其「惠我戎行」之匾[18]。
賴時輝除了醫治傷者之外,還必須在城牆周圍巡邏[2]:43。賴時輝晚歸之時,賴陳氏勸則是徹夜守候,等待其歸來,不敢輕易鬆懈[19]。賴時輝在同治二年(1864年)作有一首詩,題曰〈巡城口占〉,描寫其於夜晚巡城時之心境[2]:43[註 2],與〈太平餅〉一同收錄於《全臺詩》第伍冊之中[20]:
“ | 矢盡糧空日,軍心夜數驚; 秋深宵析冷,殘月照孤城。 爽文終自潰,人力勝天工; 戴逆揮螳臂,堅城未許攻。 |
” |
四月,賴時輝籌設分局,鼓舞莆姜林四十九庄之庄民抵抗戴軍。當時,戴軍駐紮於五穀廟,賴時輝暗中率領義民圍剿戴軍,屢屢燒毀戴軍的營寨,並設計令戴軍自相攻擊,最終斬下十九個頭顱[21]。當時,戴軍勢力強大,官軍屢屢挫敗,賴時輝趕緊連絡上茄苳庄(今臺南市後壁區嘉苳村)以及附近地區,為臺灣鎮總兵林向榮接濟糧餉[22]。林向榮二度前來救援嘉義縣城時大敗敵軍,賴時輝聯絡大溪厝庄(今嘉義市大溪里)、粗溪(今嘉義縣水上鄉粗溪村)、向口(今嘉義縣水上鄉下寮村巷口)、頂寮(今嘉義縣水上鄉頂寮)、下寮(今嘉義縣水上鄉下寮村)、上茄苳(於今台南市後壁區嘉田裏、嘉民里一帶[23]:163)、水窟頭(今嘉義縣水上鄉水頭村)、後仔後(於今台南市白河區內)等地的賴姓族人,以及外溪洲(今嘉義縣水上鄉溪州村)、大窟尾(於今嘉義縣水上鄉內)等地的林姓族人前往援助林向榮軍隊[24]。
五月十一日,臺灣南部爆發強烈地震(1862年台南地震),導致嘉義縣城城墻倒塌,戴軍趁機攻城,賴陳氏勸命令民眾以「蕉袋實土」,塞入城牆的縫隙中[25]。賴時輝也將之塞進城牆所崩塌之處[26],並僱用工人扛「豬枮」上城填補縫隙,又用布袋「烟箱入土」,充當雉堞,每位工人均給予二百文的薪水[27]。後率領義軍作戰,戴軍敗退[26]。七月,賴時輝提議修建城郭,工程甫一竣工,戴軍大股便再度圍攻嘉義縣城。賴時輝鼓勵各境之頭人巡邏城內,後組織「聯義局」,平定地方治安,並擔任該局局長[2]:42-43。
臺灣鎮總兵林向榮後於斗六門駐軍,但全軍覆沒,戴軍勢力日盛。戴軍首領呂梓曾透過公館庄頭人林肯向賴時輝請求,希望他不要繼續在聯義局運作,幫官守城。賴時輝不為所動,反而勸說林肯以及呂梓軍隊的前鋒蕭漏,一同殺害呂梓。但因林肯、蕭漏二人之間有嫌隙,消息因而走漏風聲,蕭漏逃跑,殺害呂梓的想法未能實現[28]。
而後,白杞藔庄(今嘉義縣竹崎鄉白杞村)的數千名義民欲救援嘉義縣城,但敗敵於火燒庄(今嘉義縣中埔鄉富收村),死者23名。賴時輝派人埋葬死者的屍骨,又「備銀二百三十元」,交由陳鴻瀛分發至陣亡士兵的家屬[29]。
賴時輝也在同治三年(1864年)寫了一首詩,題作〈潮春攻城解圍誌感〉,回憶此戰役之往事[2]:43-44,與〈太平餅〉、〈巡城口占〉一同收錄至《全臺詩》第伍冊之中[30]:
“ | 潮春倡亂肆被揭,欲奪諸羅賊焰張; 三載環攻圍始解,一心防禦銳難當。 成城眾志金湯固,破敵群情鐵石強; 團練義民殊死戰,不愁矢盡與無糧。 郡城咫尺若天涯,兵薄援稀敵似豺; 義勇堪嘉錫縣名,目前眾志已成城。 |
” |
待事件平定後,賴時輝受朝廷賞戴藍翎,即用分府之職[5],並「保舉儘先守備」。後報捐同知銜並賞戴藍翎,恭請三代封典[31]。
善後措施
編輯在事件平定後,官軍嚮導吳志高的麾下部屬開始搶劫居民,賴時輝與當地仕紳黃大章曾「面稟營縣」,要求重懲官兵,並貼出告示,以安定民心,此舉便造成吳志高與賴時輝之間的嫌隙[33]。
而在平和廟後、鐵屎堆(一稱鐵屎墩[34]:99、鐵屁墩[35]:62,於今嘉義市北門圓環東側[35]:62,民權路以南一帶[34]:99)、龍過脉(一作龍過脈,今嘉義市龍山里[34]:136)等處,有許多骨骸暴露在外,賴時輝一再「稟官出示」,但仍然有許多屍骸無人認領,遂自備工資,將無人認領的骸骨逐一收埋。賴時輝為避免男女混葬,因此將骨骸「分葬插標」,分為三處,一共有百餘座墓塚。其將墓園擇址於城南山,命名為「新塚」[36]。
嘉義縣城西門、南門兩城門口各有一座吊橋,但吊橋已損壞多時,賴時輝遂「備資修造」[37]。而朱子公廟前面的道路(即南田古道[32],今宣信街一帶[38])原有一座石橋,但在同治元年(1862年)遭盜賊折斷。賴時輝認為,此道路是莆姜林四十九庄往來嘉義縣城的重要路徑,因此他在同治三年(1864年)自出工資,修造此橋,並在石橋附近另外建造一座小橋,即為「道爺圳糯米橋」[32]。後又鋪石路至草地尾(今嘉義市東區芳安里[34]:147、芳草里[34]:143一帶)[39],並與人合造正音厝橋、番仔溝橋等橋樑[40]。
在戰亂過後,人心未定[2]:70,賴時輝因此修造平和廟、城隍廟、神農廟、龍神廟、武聖廟、崇聖祠、明倫堂、忠烈祠、義民祠、節孝祠等廟宇[41],以安定民心[2]:70。賴時輝認為嘉義孔子廟的舊牆過高,難以消煞,因此將孔子廟的外牆改低,並開窗通氣,自行捐出六百銀元,稟官在案[42]。他也在八掌溪後庄洋「買田一宗」,價銀一百元,年收股一十八石,又租賃五元銀錢,為崙仔頂庄福德爺香祀,每年再出戲金二元,歸爐主收用[43]。而在地藏庵的右畔有一座義墳,備資交由蘇光助建築[44]。同治八年(1869年),與陳熙年、黃大章、白英等人發起重修佛光山圓福寺附近的萬安亭(義士廟、五百三公祠),並共同募資一千六百二十餘圓,作為重修的經費。但募資後,金額尚不足一百七十餘元,後由張高丕捐助此金額[45]:156。
由於嘉義縣義倉(位於今嘉義市公明路與成仁街口附近[35]:62)在嘉義圍城戰時發揮極大的作用,在事件平定後,賴時輝遂與嘉義仕紳陳熙年出資重修義倉[35]:63,又於桃仔尾(今嘉義市東區仁和里中央七彩噴水池一帶[34]:101)建立義倉,儲存糧食,以備不時之需[1]:144。後人有詩追憶其功績[35]:63:
“ | 最難逆料是天時,孤立山城救濟遲; 一自義倉提倡後,偶遇災歉不愁飢。 |
” |
請獎義民
編輯在戴潮春事件平定後,臺灣鎮總兵曾元福與臺灣道丁曰健等人於同治五年(1866年)三月二十九日上奏朝廷,希望能請獎在戰役中陣亡的兵勇,但此後並無下文[2]:74。後欽差大臣沈葆楨巡視臺灣,賴時輝與嘉義仕紳陳熙年、黃大章、林啟東、賴世英、賴世良、張琮烈等人共同聯署,經由曾擔任嘉義縣知縣,現擔任臺灣縣知縣的白鸞卿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初六日轉呈至沈葆楨,要求為因戴潮春事件而殉難的嘉義義民興建義民祠。稟稱[46]:
竊嘉邑原名諸羅,乾隆年間,林逆滋事,圍困城池,民皆效命,死守危城,後至米盡糧空,析骸易子,終存忠義之心,以待援師。荷蒙皇恩寵錫,賜名嘉義,以為旌表,而志不朽。是誠一字榮褒,甚於華袞也。厥後雖有小醜跳梁,旋撲旋滅,其最甚者,莫如同治元、二兩年彰邑戴逆之變。遍地賊氛,全台震動。嘉邑為中權扼要之區,兩次被圍,歷時八月。嘉以矢絕援窮,即人力之莫措,兼之地震堞頹,複糧餉乏罄空。當此時也,勢如壘卵,合城十六境,心存忠義,議設聯議局,誓以死守。富者損資,貧者出力,日則縋城擊賊,夜則登埤守御。雖至枵腹絕食,猶複負戟從軍。嗟彼境民潘締等,或被殺殞命,或中槍身亡,蕩平後經將陣亡各勇姓名造冊,僉懇轉祥請獎,已蒙前鎮憲曾、道憲丁於同治五年三月十九日會奏,八月十九日內閣奉上諭,陣亡義首義勇等交部從優議恤,欽此,等因。仰見皇恩浩蕩,第延今多年,未奉部覆。伏思朝廷盛典,無不破格恩施,不蒙詳請優恤於死事地方,由紳民公同捐建義民祠,春秋祭祀,何以慰忠魂於地下、昭激勸於將來?茲欽差大臣渡台巡閱,辦理海防,用特造具各勇姓名清冊,瀝情稟懇,伏乞就近轉詳,咨請建寺祭祀等情,計稟送清冊到縣。據此,查該紳士等稟送陣亡各勇名冊,卑職前署嘉義縣任內均有報案可稽。茲據稟前情,理合備文詳請憲台察核,俯賜轉詳,咨請建祠祭祀,以順輿情,實為公便。除詳欽差大臣、幫辦大臣,為此備由另文同申,伏乞照詳施行,須至申者。
沈葆楨在接到稟文後,將稟文轉呈至朝廷,最後請獎照准。嘉義縣儒學傳集陳熙年、賴時輝、蔡行芳等人「捐資議建」,定於光緒元年(1875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於嘉義孔廟明倫堂右側動工興建嘉義昭忠祠,嘉義縣知縣雷其達稟稱[47]:
……查同治元年間,戴逆倡亂,嘉邑兩次被圍,官民誓以死守。時有義民潘締等四十四名,力戰捐軀,奉准建祠,敝學立即傳集紳士陳熙年、賴時輝、蔡行芳、黃達瓊、王秉筠、高得宜、陳焜、魏秉淵、潘君壽、陳獻章、李錦春、陳登俊等捐資議建,擇於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興工,建立忠義祠在明倫堂之右,備移查照,等由,准此。並據本城紳士陳熙年、賴時輝、蔡行芳、黃達瓊、王秉筠、高得宜、陳焜、魏秉淵、潘君壽、陳獻章、李錦春、陳登俊等僉稟:議就城內明倫堂之右,建立忠義祠,定於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啟土興工,所用經費,由紳商士庶公捐辦理,等情前來。
與世長辭
編輯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賴時輝督辦團練局局務,但因積勞成疾而病倒[48]。精通風水地理的他,曾在臥病之時親自選擇其壽墳[49]。《嘉城賴仁記家譜》一書中清楚的紀載賴時輝自擇的墳墓方位[50]:
公精地理,自擇墳地,豫為經營,洋洋鉅觀。東方來龍,平田起祖,中幹超超,左右護從。南有赤蘭,北有八獎,兩溪隨龍,會於雙廍、舊庄,龍由艮轉壬,到頭轉癸入手,穴座壬向丙,兼子午辛亥辛巳分金,水出丁口……穴收左畔,艮水入堂。堂前一字平案,案外水神灣抱,外水口在庚方,有塚鎖住水口,名土地公溝,會流於溪,三界埔山,環拱為近,案玉枕山,端正遠朝。穴後一宅,栽種竹木檳榔,以遮風煞,為五房公業。
在選擇完畢自己的墓位後,賴時輝趕緊召來自己的三個兒子、病死的二個兒子之媳婦以及一個姪子,當面向賴陳氏勸表達希望將其置產平分為六份,按房鬮分[2]:103。閏五月初一日,嘉義縣知縣張星鍔親自前來探病,忽然聽聞團練局的大旗被暴風折斷的消息,而賴時輝也在不久後病逝[51]。賴時輝病逝後,張星鍔感嘆道:「天不祿善人!」[2]:103
身後
編輯賴時輝死後,因墳墓尚未建造完成的緣故,仍停柩在堂[2]:103。翌年(1885年)賴家宅第發生火災,賴時輝的靈柩也曾遭受波及[2]:103。光緒十三年(1887年)七月十七日申時,始將賴時輝之棺槨安葬於崙仔頂庄,而墳墓於十月落成,共花費七千餘金[2]:103。後人林緝熙在遊覽賴時輝之墓後有感而發,作有一首〈謁賴時輝先生墓〉[2]:103:
“ | 偶為尋春謁墓庭,千秋令德草猶馨; 輝連五桂榮天廩,日映雙墳肅典型。 水繞赤蘭流獨遠,山橫玉枕氣偏靈; 熙朝更見孫枝茂,野老能言側耳聽。 |
” |
光緒十六年(1890年)賴陳氏勸病逝,光緒十九年(1893年)與賴時輝合葬[1]:145。
貢獻
編輯興修水利
編輯咸豐元年(1851年),賴時輝與林啟宗之子林廷槐在赤蘭溪岸邊建造糖廍,並在該溪上游構築坡道,截水開通水路,將原本的牛車路改築成為大圳(即達源埤),引水灌溉田地,從中抽收水穀。後為避免溪水暴漲,因此將石頭綑綁在岸上,以防水流沖刷,此地遂被附近居民命名為「白石岸」(又名白水岸[35]:63)。咸豐五年(1855年),洪水成災,坡圳被水沖壞,而林庭槐意欲承坐糖廍,賴時輝感念林啟宗的「教讀之恩」,因此將糖廍和埤圳一併交予林廷槐管理,圳務遂廢弛,直至光緒十三年(1887年),才進行重修[52]。
賴時輝於咸豐、同治年間出資墾築荒廢已久的北香湖(又名埤仔頭埤),並立有石碑[1]:135。
設育嬰堂
編輯同治六年(1867年),賴時輝與陳熙年倡捐經費,重興嘉義縣育嬰堂[1]:144。光緒元年(1875年),倡捐三百金,又與黃家合買王家海豐厝庄(今台南市白河區玉豐里[23]:205)、菜公厝庄等處,大租穀年收三百餘石,價銀一千餘元,當作育嬰堂之金費[53]。浙江羅山人陳尚惠[54]:173(字傭士[54]:173,同治年間拔貢生[55],光緒年間渡臺[54]:173)自郡與賴時輝、陳熙年一同共事育嬰堂[54]:173。後人有詩感懷賴時輝之功德[2]:74:
“ | 棄兒燒盡斷頭香,無數豬砧腳下殤。 今日天教逢救主,人間倡設育嬰堂。 |
” |
設立義學
編輯同治十一年(1872年),賴時輝在崙仔頂公館設立義塾,親自聘請教師,教師費五十元。至甲申年(1884年)瘟疫爆發,此義學遂廢[56]。
興設交通
編輯賴時輝在同治年間與陳熙年一同於牛稠溪設立義渡。後人有詩吟詠[2]:72:
“ | 當年義渡蹟猶殘,一碣隆隆石骨班。 溪是牛稠逢大水,往來竹筏濟其間。 |
” |
亦有詞〈牛溪〉一篇[2]:72:
“ | 牛溪晚渡,竹筏安全,不愁滅頂,那怕浪滔天,往來人,交通便利。在當時,無老無少,皆謂賴時輝、陳熙年,首倡先,不惜金錢,提供義捐,結此一方善緣。碣石皇然,屹立溪邊,百年來,時世變遷,遺跡化春煙,即此諸羅八景,俚語一篇,藏諸敝篋,留與後人傳。 | ” |
賴時輝也在同治年間以新店尾(今嘉義市中庸里[57])路側(後稱府路巷[1]:144,今嘉義市西區國華街[58])為起點,在道路上鋪設石板[1]:144。此石板路途經下菜園、番仔溝(今嘉義市西區福全里[34]:183)等地,終止於臺灣府大路[1]:144。至臺灣日治時期,道路上仍有零星石板留存[1]:144。
在上茄苳(於今台南市後壁區嘉田村、嘉民村一帶[23]:163)地區附近,有一條「北隙溝」,「為通台南、北要衝,水深莫涉」。地方上的鄉人「或橫木為橋,或架竹而渡」,讓往來此地的旅客相當困擾[59]。光緒元年(1875年),嘉義生員黃瓊華曾在此建造木橋,後仍腐朽不堪[60]。光緒十年(1884年)四月,賴時輝與陳熙年將木橋改建為石橋,希望此橋「庶得貽諸永遠,安固無虞」,故取名為「永安橋」[61][註 3]並立有石碑[註 4],寫道:
「 |
北隙之溝,處嘉邑之西南,距城十有八里,為通台南、北要衝,水深莫涉。在昔村人,或橫木為橋,或架竹而渡,每經霖雨,奔浪漂沒,往來行旅苦之。光緒元年春,黃君瓊華曾備工料,寬造木橋;奈經久朽壞,履險堪虞。年與輝興念及此,不無惻然!因商換木以石,較為穩便。遂合貲力,厥盡經營;惟是兩岸邊界犁鋤易礙,爰立石以昭垂,冀村農而保護。庶得貽諸永遠,安固無虞,乃名其橋曰「永安橋」。是為記。 大清光緒十年孟夏,嘉城內陳熙年、賴時輝同立。
|
」 |
滅火施藥
編輯昔時房屋多為木造、竹造,容易失火,賴時輝、陳熙年乃一同合資購買滅火器具,以備不時之需[1]:144。《嘉義縣志稿》紀載其[5]:「每遇火警,則率店員及家人,前往灌救。」另外,賴時輝開設「德和生藥鋪」、「德和熟藥鋪」,給予窮人診治[1]:144[5]。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 ^ 學者潘是輝認為此次戰亂可能是咸豐三年(1853年)所爆發的賴鬃事件[2]:52。
- ^ 此詩前有註:「戴萬生困擾嘉城三年,兵盡糧絕,臺南援兵不至,時余辦理團練,率義民專責守城,一日,地大震,城崩。賊帥『大腳甚』紮大營於臺斗坑上帝爺廟,乘勢大舉來攻,民心大亂,朝不保暮,余急以蕉袋實土,臨時築為堡壘,力拒之,賊不得逞,徐徐退去。」但注文內容與史實有甚多出入[1]:136。
- ^ 在台一線開通後,政府改於舊永安橋東邊新建水泥鋼骨橋,並沿用舊橋之名,仍然稱作「永安橋」[62]:132。舊橋的橋床、石板皆已移除[62]:132,1957年2月17日,台南縣文獻委員會委員江家錦、盧嘉興赴永安橋舊址採集石碑[62]:109,發現舊永安橋的遺跡僅存南北兩岸壩頭[62]:132。
- ^ 此石碑立於台南市後壁區上加冬永安橋北橋頭故址右側[62]:109,新永安橋橋下西側[62]:132。碑文收錄於《臺灣南部碑文集成》[1]:151、《臺南縣志稿.古碑誌》[62]:109以及《南瀛古碑誌》[63]:496-497之中,但石碑現已佚失,僅存拓本[64]。
參考文獻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林文龍. 〈同光間嘉城富紳陳熙年賴時輝事蹟合考〉. 《臺灣文獻》. 1989-09, 第40卷 (第3期).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顏尚文、潘是輝. 《嘉義賴家發展史》.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0-05. ISBN 957-02-5875-6.
- ^ 日.賴世英(賴冠堂).《嘉義賴仁記家譜·賴時輝傳》:「祖考名時輝,字夢修,號省齋,諱斗靈……」
- ^ 日.賴世英(賴冠堂).《嘉城賴仁記家譜·重修譜序》:「先大夫省齋公生長嘉義東堡莆姜林崙仔頂庄,離城南門外五哩,山水秀麗,民風質樸。」
- ^ 5.0 5.1 5.2 5.3 5.4 嘉義縣文獻委員會編. 《嘉義縣志稿.卷七:人物志》. 嘉義縣文獻委員會. 1962-06-01.
- ^ 日.賴世英(賴冠堂).《嘉城賴仁記家譜·省齋公傳》:「公生長嘉義東堡八獎溪崙仔頂庄出城南五里……」
- ^ 日.賴世英(賴冠堂).《嘉城賴仁記家譜·賴新喜傳》:「……娶江氏諱專稱儉慎,慎生二子,長省齋,次贊鳳,妣別世。鳳方二歲,省齋方三歲,祖考襁負二子耕作維艱,再娶陳氏,諱有治稱勤惠,撫養二子。」
- ^ 日.賴世英(賴冠堂).《嘉城賴仁記家譜·賴新喜傳》:「光陰荏苒,轉瞬七年,鄉有教讀林啟宗,器省齋招學,公嘆曰:『但使隨諸牛後,能叱其犢足矣。餬口不暇,何以學為?』宗曰:『吾助教之若何?』公從之。
- ^ 日.賴世英(賴冠堂).《嘉城賴仁記家譜·賴新喜傳》:「年十四,文理清順,先生喜曰:『汝有子;吾有徒矣,豈負我哉!』」
- ^ 日.賴世英(賴冠堂).《嘉城賴仁記家譜·賴時輝傳》:「十五歲應童試,名邦彥,丁憂而返……」
- ^ 日.賴世英(賴冠堂).《嘉城賴仁記家譜·賴時輝傳》:「父年老多病,輟學代耕。」
- ^ 日.賴世英(賴冠堂).《嘉城賴仁記家譜·賴時輝傳》:「適值歲旱,催租者迫取足成,因嘆謂父,曰:『終歲勤勤,莫邀田租之庇,反受租戶之辱,非立身成業之道也。』逐學業和安藥店,考究歧黃。」
- ^ 日.賴世英(賴冠堂).《嘉城賴仁記家譜·賴新喜傳》:「一日告省齋曰:『我五日後巳刻當與汝曹別,家無斗筲,告貸舅氏,設法喪事。』舅氏助錢二串、布二疋、棺一具。公嘆曰:『若使我無土親膚是亦足矣。』是早疾作,移諸正室,二子在前。徐曰:『我耕黃家,田墘有大石一塊,橫於岸中,乃我所葬身之穴,座丙向壬。』未時葬,果如所言,鄉人多助上工。」
- ^ 日.賴世英(賴冠堂).《嘉城賴仁記家譜·賴時輝傳》:「二十三歲乘座德和藥店,貨物貿易,奔波內地。」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次年變農營商,奔波乎閩浙漳泉,遠遊服賈,志在孝養,遇亦苦矣」
- ^ 日.江耀章.《嘉城賴仁記家譜·賴公省齋家傳》:「因感念鄉村僻處,非駔儈往來區,迺仿晏子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故事,遷居於嘉義城內之布街……」
- ^ 賴時輝. 太平餅. 愛詩網. [2022-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2) (中文(臺灣)).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同治元年五月,屯兵救城,道至下路頭,被賊截殺,帶傷入城者百餘人。地方官不理,公出要醫治,又給以財。後屯兵隊長仝到店叩謝,贈以「惠我戎行」之匾。」
- ^ 日.葉青錢.〈原封恭人賴老伯母陳太恭人傳〉:「每當風晦雨瀟之夜,霜寒雪冷之霄,公巡警未回,則伺候沏茶,不敢就逸……」
- ^ 賴時輝. 巡城口占. 愛詩網. [2022-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中文(臺灣)).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莆姜林四十九庄,係城南屏藩,早季米粟薈萃之區,公於四月間,籌設分局,鼓舞庄民,聯庄剿匪,收成早穀。及賊紮五穀廟,暗點義民,五更圍拏,獲斬首級十九顆。又屢令燒賊寨,又於暗中簸弄,令賊目自相攻擊。」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林鎮軍初次救城,營紮崩坡庄,勢孤糧盡,又值陰雨,公暗通上茄冬庄之人及近鄉者,接運糧餉。」
- ^ 23.0 23.1 23.2 施添福總編篡、陳國川編篡.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2-12. ISBN 957-01-2593-4.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林鎮軍二次救城,被賊阻殺。公謀大溪厝庄及粗溪、巷口、頂藔、下藔、上茄冬、水窟頭、後仔後等庄賴姓,並外溪洲、大窟尾各庄林姓,義民共數千,衝鋒殺賊,首先進城。」
- ^ 日.葉青錢.〈原封恭人賴老伯母陳太恭人傳〉:「五月地震,城崩,賊鼓譟爭登,幸義憤贊自閨賢,令以蕉帶實土塞隙捍禦,鎗砲競發,賊斃尤多,各鳥獸散,此一舉也。智謀雖小,而能轉危為安,得莫大焉!」
- ^ 26.0 26.1 日.江耀章.《嘉城賴仁記家譜·賴公省齋家傳》:「忽一日地大震,城垣崩塌數十丈,賊鼓譟,欲入者屢矣!公以蕉袋實土,塞崩塌處,而親率義勇,力為捍禦,晝夜不憚辛勞,賊氣奪不得逞,各奔走,時同治元年五月十一也。」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五月地震,城牆倒壞,賊急爭登,公僱工扛豬枮,上城塞隙,又用布袋煙箱入土,權當雉堞,每工給錢二百文,官軍各袖手置若罔聞。」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及林鎮軍守斗六,營陷陣亡,嘉彰合匪,盛勢猖獗,逆首呂梓,托公館庄賊目林肯,求公退休,勿幫官守城。公因勸誘林肯及偽先鋒蕭漏,共殺呂梓,請官給賞格一千元。孰意兩人有隙,事洩,蕭漏逃走。」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白杞藔庄義民數千,欲救城,敗於火燒庄,死者二十三名,無人憐恤,公使人埋之,又備銀二百三十元,交陳鴻瀛分給陣亡之家,每名給銀十元,後於陣亡案內,一例報請入義民祠。」
- ^ 賴時輝. 潮春攻城解圍感三首之三. 愛詩網 (中文(臺灣)).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自地方太平,人皆爭功,巴結大憲,力求保舉。公介節自守,非公事不入衙門,不求貴近,後僅保舉儘先守備。公不好武貴,卻而不受。後遵甘捐、黔捐各案內,報捐同知銜並翎枝,恭請三代封典。」
- ^ 32.0 32.1 32.2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 《嘉義市市定古蹟 道爺圳糯米橋 修復再利用計畫》. 嘉義市: 嘉義市政府. 2017 (中文(臺灣)).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同治元年,吳志高幫官殺賊,恃功橫為,借名拏盜,搶劫庄民,莆姜林四十九庄人,呼天哭地,慘莫勝言。公與黃大章目擊心傷,合力保護,遂與高有隙。」
- ^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施添福總編篡、吳連賞編篡、吳育臻撰述. 《臺灣地名辭書.卷二十.嘉義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6-05. ISBN 957-00-8163-5.
- ^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經典雜誌編著. 《臺灣慈善400年》. 經典雜誌出版社. 2006-05-15. ISBN 9789868141971.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賊平後,平和廟後、鐵屎堆、龍過脉等處,骸骨暴露,稟官出示後,無人識認者,自備工資,逐一收埋。又恐男女混葬,將骸分葬插標,作三處,共百餘墳,葬於城南山,土名新塚,現在可查。」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賊初平,西、南兩城門口,吊橋廢壞,人馬出入維艱,地方官置之不理,文武互相推諉,公備資修造。」
- ^ 南田古道. 嘉義市政府.[失效連結]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又南門外朱子祠前大路,古原有石橋,同治元年,被盜折斷,至同治三年賊平,公以此橋為莆姜林四十九庄入城往來大路,歲自出工資修造,並於過橋數十步轉過溝,造小石橋,又鋪石路至草地尾,開費雖多,不立碑記。」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嘗云:『善欲人知非真善,故凡自為善舉,皆掩其名,至與人為善,如合造北隙橋、正音厝橋、番仔溝橋、道爺圳橋,皆與人合修,不得不聽人立碑記。』」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倡修廟宇,如平和廟、城隍廟、神農廟、龍神廟、武聖廟、崇聖祠、明倫堂、忠烈祠、義民祠、節孝祠,或獨立倡修,或倡捐鉅款。」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又以孔子廟舊墻過高,難以消煞,因改低尺餘,開窗通氣,自己倡修,捐銀六佰元,稟官在案。」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買田一宗,在八獎溪後庄洋,價銀一百元,年收谷一十八石,又稅銀五元,為崙仔頂庄福德爺香祀,每年再出戲金二元,歸爐主收用。」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地藏庵右畔,有義墳甚大,係公備資交蘇光助建築。」
- ^ 相良吉哉. 臺南州祠廟名鑑. 臺南市錦町二丁目七七番地: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 1933-08-18. NCID BA58596511.
- ^ 清.吳德功.《戴施兩案紀略》:「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日,盡先補用知府即補同知直隸州台灣府台灣縣前署嘉義縣知縣白鸞卿,為據情請核轉事。案據嘉義縣嘉安局紳士陳熙年、賴時輝、魏化龍、黃大章、高得宜、職員陳鴻瀛、許書馨、黃瓊華、王秉筠、陳琨、王景雲、武舉張琮烈、林邦基、歲貢生蔡凌霄、陳登雲、林春培、許清玉、廩生黃搏九、林菁華、張琮華、蔡行芳、陳夢黎、周神峰、黃朝恩、張慎儀、林啟東、生員陳景昌、黃達瓊、黃汝修、賴世英、賴世良、柯長榮、陳祖祺、陳汝潘、黃朝禎、林菁英、許龍章、陳春萱、高得榮、魏秉淵、魏汝錫、總理張雅南、張青雲、李萬升、黃秉維、許朝章、許朋壽、陳國舟、陳朝鳳、紀茂興、商鋪藥郊金合興、雜貨郊金和利、福員郊金福興、布郊金順利、糖郊李勝興、𥴊郊金長順、茶郊潘振源、油郊金長盛、紙郊金捷順等,以奉旨議恤,未蒙部覆,僉懇轉詳,請建祠祀以慰忠魂等事。稟稱:竊嘉邑原名諸羅,乾隆年間,林逆滋事,圍困城池,民皆效命,死守危城,後至米盡糧空,析骸易子,終存忠義之心,以待援師。荷蒙皇恩寵錫,賜名嘉義,以為旌表,而志不朽。是誠一字榮褒,甚於華袞也。厥後雖有小醜跳梁,旋撲旋滅,其最甚者,莫如同治元、二兩年彰邑戴逆之變。遍地賊氛,全台震動。嘉邑為中權扼要之區,兩次被圍,歷時八月。嘉以矢絕援窮,即人力之莫措,兼之地震堞頹,複糧餉乏罄空。當此時也,勢如壘卵,合城十六境,心存忠義,議設聯議局,誓以死守。富者損資,貧者出力,日則縋城擊賊,夜則登埤守御。雖至枵腹絕食,猶複負戟從軍。嗟彼境民潘締等,或被殺殞命,或中槍身亡,蕩平後經將陣亡各勇姓名造冊,僉懇轉祥請獎,已蒙前鎮憲曾、道憲丁於同治五年三月十九日會奏,八月十九日內閣奉上諭,陣亡義首義勇等交部從優議恤,欽此,等因。仰見皇恩浩蕩,第延今多年,未奉部覆。伏思朝廷盛典,無不破格恩施,不蒙詳請優恤於死事地方,由紳民公同捐建義民祠,春秋祭祀,何以慰忠魂於地下、昭激勸於將來?茲欽差大臣渡台巡閱,辦理海防,用特造具各勇姓名清冊,瀝情稟懇,伏乞就近轉詳,咨請建寺祭祀等情,計稟送清冊到縣。據此,查該紳士等稟送陣亡各勇名冊,卑職前署嘉義縣任內均有報案可稽。茲據稟前情,理合備文詳請憲台察核,俯賜轉詳,咨請建祠祭祀,以順輿情,實為公便。除詳欽差大臣、幫辦大臣,為此備由另文同申,伏乞照詳施行,須至申者。」
- ^ 清.吳德功.《戴施兩案紀略》:「光緒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升用知府、本任雲霄同知、署理台灣府嘉義縣知縣雷其達,為據情詳報事。……伏查陣亡文武員弁及兵丁義民人等,例准入祀昭忠祠。嘉邑未有祠宇,毅魄無依,懇請建祠以慰忠魂等情。於光緒元年正月初十日,軍機大臣奉旨著照所請,該部知道。欽此。欽遵。到部。相應移咨福建巡撫部院遵照辦理可也。等因,到院。行司即便移行遵照並移善後局查照,毋遲。等因,奉此。令就移知札府飭縣欽遵辦理,毋延,此札,等因。蒙此。查同治元年間,戴逆倡亂,嘉邑兩次被圍,官民誓以死守。時有義民潘締等四十四名,力戰捐軀,奉准建祠,敝學立即傳集紳士陳熙年、賴時輝、蔡行芳、黃達瓊、王秉筠、高得宜、陳焜、魏秉淵、潘君壽、陳獻章、李錦春、陳登俊等捐資議建,擇於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興工,建立忠義祠在明倫堂之右,備移查照,等由,准此。並據本城紳士陳熙年、賴時輝、蔡行芳、黃達瓊、王秉筠、高得宜、陳焜、魏秉淵、潘君壽、陳獻章、李錦春、陳登俊等僉稟:議就城內明倫堂之右,建立忠義祠,定於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啟土興工,所用經費,由紳商士庶公捐辦理,等情前來。」
- ^ 日.江耀章.《嘉城賴仁記家譜·賴公省齋家傳》:「光緒十年甲申,法人寇基隆,公以襄辦團練局局務,積勞成疾……」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一夫一婦,五子四女七孫一姪送終,置有經驗醫方數集,自擇墳地,在崙仔頂庄,離城五里,穴座壬向丙兼子午,水出丁方。」
- ^ 日.賴子清.〈省齋公傳〉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邑主親到問候,忽聞團練局大旂被風折斷,而公竟逝矣。時閏五月初一日未刻,歿於正寢,享壽六十六齡。」
- ^ 日.賴世英(賴冠堂).〈仁記建築達源坡事由〉:「崙仔頂庄前赤蘭溪墘一帶,田園瘠薄。咸豐元年,省齋公與林廷槐合建蔗廍在崙仔頂庄東畔赤蘭溪墘,就赤蘭溪上游築坡,截水開通水路,將古車路改為大圳,引水灌溉,抽收水穀。又恐溪水沖溢,纍石為岸,以禦水沖,故名曰白石岸。咸豐五年,洪水為災,坡圳沖壞,連年修築,屢被崩陷,又值廷槐欲承坐糖廍,省齋公念槐父教讀之恩,將廍及水圳,送槐掌理,槐營糖廍,圳務廢弛,遂至水路填塞,田園荒蕪。光緒十三年丁亥,眾佃戶僉請本仁記備資築坡,重修水圳,以利農務。」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凡有女孩棄置於市者,令人抱養,給錢二千,以此週知,屢於夜間,將女孩置於店口,聞呱呱之聲,即開門抱入,令人養之。日久日眾,因稟官設建育嬰堂。光緒元年八月,倡捐三百金,又與黃家合買王家海豐厝庄、菜公厝庄等處,大租穀年收三百餘石,價銀一千餘元,為育嬰堂金費。凡堂中所用藥散,憑摺支取,逐年樂助,不收分文。」
- ^ 54.0 54.1 54.2 54.3 江寶釵. 《嘉義縣藝文資源調查研究報告:作家文學之部》. 嘉義縣文化局. 2000-12-29.
- ^ 臺北文物季刊
- ^ 日.賴世英(賴冠堂).〈賴省齋公行述稿〉:「同治十一年壬申,設立義學,在崙仔頂公館,教訓各庄子弟。公自延師往教,每年脩金五十元,至甲申年疫症傳染,此學遂廢。」
- ^ 洪敏麟.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80.
- ^ 漫遊「府路巷」、尋覓古道采風. 嘉義市西區區公所.[失效連結]
- ^ 清.《永安橋碑記》:「北隙之溝,處嘉邑之西南,距城十有八里,為通台南、北要衝,水深莫涉。在昔村人,或橫木為橋,或架竹而渡,每經霖雨,奔浪漂沒,往來行旅苦之。」
- ^ 清.《永安橋碑記》:「光緒元年春,黃君瓊華曾備工料,寬造木橋;奈經久朽壞,履險堪虞。年與輝興念及此,不無惻然!」
- ^ 清.《永安橋碑記》:「因商換木以石,較為穩便。遂合貲力,厥盡經營;惟是兩岸邊界犁鋤易礙,爰立石以昭垂,冀村農而保護。庶得貽諸永遠,安固無虞,乃名其橋曰「永安橋」。」
- ^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臺南縣文獻委員會編. 《臺南縣志稿.附錄之一.古碑志》. 臺南縣文獻委員會. 1957-05-25.
- ^ 何培夫. 《南瀛古碑志》. 臺南縣文化局. 2001-05. ISBN 957-02-8141-3.
- ^ 創建永安橋碑記拓本. 國家文化記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