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特河公國

澳大利亚的一个私人国家

赫特河公國(英語:Principality of Hutt River),初稱赫特河省(Hutt River Province),是一個位於澳洲西澳州境內,有40多年歷史的已消亡的私人國家,位於西澳州首府珀斯以北517公里處,臨近北安普敦。1970年4月21日,農場主倫納德·喬治·卡斯利和數名追隨者宣佈所轄農場領地從澳洲西澳州脫離,成立赫特河省(2006年改用現名)。該國自稱它的獨立已經由澳洲國土局1989年的一封內部信件中獲得官方確認,事實上,澳洲和世界各國皆從未於任何官方場合中承認此國存在。

赫特河公國
Principality of Hutt River
私人國家
1970年—2020年
赫特河公國國旗
國旗
赫特河公國國徽
國徽
格言:Dum Spiro Spero世界語
當我呼吸時,我希望英語Dum spiro spero
國歌:《它是一塊堅實的土地》
赫特河公國國土位置
赫特河公國國土位置
位置靠近澳洲西澳州傑洛頓
首都內因
28°04′46″S 114°28′48″E / 28.07944°S 114.48000°E / -28.07944; 114.48000
官方語言英語法語世界語
宗教
基督教
組織架構君主制
親王 
• 1970年–2017年
倫納德一世
• 2017年–2020年
格雷姆一世英語Graeme Casley
歷史 
• 宣佈獨立
1970年4月21日
• 宣佈回歸澳洲
2020年8月3日
人口
• 2019年
26
聲稱貨幣赫特河元
時區UTC+8
前身
繼承
澳洲
澳洲

赫特河公國佔地75平方公里,土地面積比一些獨立國家還大。無論是澳洲政府,或是其他任何一國的政府,都不承認赫特河公國是一個國家。同時,澳洲高等法院與西澳最高法院,已駁回該公國稱號不依從澳洲法律的爭辯。

2020年8月,因新冠疫情使該國觀光收入銳減,重創該國經濟,甚至無力償還龐大的欠稅,因此卡斯利親王宣佈該國滅亡並回歸澳洲,成為2020年第一個因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滅亡的「國家」。[1]但該「國家」還是需要固定繳納給澳洲300萬澳幣的龐大稅金。領導人卡斯利親王宣佈不敵疫情影響,最終將國土賣出,回歸澳洲[2]

歷史

編輯
 
赫特河公國地圖

由於與西澳州政府關於小麥配額的問題長期存有爭議;1969年,農場主倫納德·喬治·卡斯利,援引英國1495年的《叛國法英語Treason Act 1495》,認為州政府的作為已事實上迫使他獨立。1970年4月21日,卡斯利和他的數名追隨者宣佈所轄農場領土,正式從澳大利亞聯邦分離,赫特河省成立。但倫納德·卡斯利同時宣佈,他依舊效忠伊利沙伯女王二世。隨後,倫納德·卡斯利由他的家庭成員,也是他的國民,選為這個新國家的領導人,倫納德·卡斯利也自封為「至高無上的赫特君主倫納德殿下(His Royal Highness Prince Leonard of Hutt)」。

1980年代早期,該國曾改稱為王國,但不久又回復原本的親王國國名。在此階段,一個擁有領袖魅力的成員-凱文·蓋爾(Kevin Gale)加入了這個親王國[3],並很快由貴族頭銜升為攝政王。儘管凱文·蓋爾居住在昆士蘭州,遠離該國在澳洲大陸的另一端,但他逐漸把持了親王國的財政大權,並大規模發行親王國的郵票錢幣。同時,他還在歐洲北美積極地出售赫特河貴族和爵位頭銜。[來源請求]

1990年代初期,凱文·蓋爾在各個方面的運作已經變得越來越獨立,他定期舉辦盛大的公共集會,並經常以高調的姿態出現在黃金海岸的慈善募捐活動中。1995年,凱文·蓋爾和他的支持者正試圖推翻倫納德君主的統治時(在太平洋一個小島上建立真正主權獨立、受各國認可的赫特河親王國),凱文·蓋爾卻突然逝世,一切計劃也隨即終止。

凱文·蓋爾的活躍最終引起了倫納德君主的注意,倫納德宣佈這個攝政王為叛國者,並在他死後收回了所有的貴族頭銜和其他榮譽。從此,對凱文·蓋爾在赫特河親王國的15年,一直爭議不斷,赫特河親王國的官方機構對凱文·蓋爾為本國做出的貢獻也鮮少提及。但值得注意的是,赫特河親王國在1995年之後變得愈發低調,甚至包括2000年4月21日眾多國際媒體和支持者出席的30周年國慶

澳洲官方對該親王國的解釋為,它是一個個人行為的商業炒作;在澳洲官方出版的觀光地圖上,註明了該地幾個具有特色的旅遊景點,並表示了該親王國已宣佈獨立。

赫特河親王國自稱獨立的事情在澳洲稍長一些的國人中廣為人知。

2020年8月,因2019冠狀病毒病全球肆虐,旅遊業大受打擊。最終王室決定賣出該國土地以償還澳洲債務。赫特河公國自此滅亡。[1]

數據資料

編輯

赫特河公國位於珀斯以北517公里,佔地面積約75平方公里。主要收入來自野生花卉、農業產品、郵票和錢幣,旅遊業也是一個主要收入來源。雖然居於領土內的人民非常少,據估計為20人左右,但宣稱在全世界擁有13000個國民。該國沒有常設軍隊,但是許多國民曾經領受軍事頭銜為獎勵。另外,即使是內陸國家,仍授出海軍頭銜;領導成員主要由倫納德君主和他的家庭成員所組成,包括倫納德君主的妻子雪莉(Shirley)王妃和他的兒子伊恩(Ian)王儲。儘管赫特河公國尚未獲得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國正式認可,但是所發行的護照在許多時候已經被作為出入各國的有效證件。從2004年9月2日開始,赫特河公國開始接受公司註冊。至少有一個傳統的離岸實體公司被授權受理公司註冊業務。

澳洲政府的反應

編輯

澳洲官方針對赫特河公國最常見的解釋便是說這是一個私人農場,所謂的「君主」是一個商人。有時候,赫特河公國的問題也會被提議到國會上去,但對它的解釋多是機會主義的投機取巧的行為。澳洲郵政機構已正式表態將中斷對該國的相關服務,但事實上,不僅寄往這個地區的信件能夠平安抵達,而且甚至粘貼着赫特河郵票的信件也能夠被寄出。赫特河公國曾多次沒有繳稅,張貼在赫特河公國官方網站上的澳洲國土局的內部文件也顯示這國並未打算繳稅。澳洲政府通常總避免與赫特河公國進行法律上的爭辯,赫特河公國建造自己的建築(無需經澳洲政府審批)、提供公司註冊、辦理駕照、製造貨幣、出版郵票,甚至運作他自己的大學,許多諸如此類的事件似乎在有意激起澳洲政府的憤怒,但澳洲政府從來就沒有妨礙過赫特河公國的「主權」,總是儘可能避免任何法律上的糾紛。

追討欠稅訴訟

編輯

雖然澳洲政府並未禁止赫特河公國宣稱「獨立」,但仍堅持赫特河公國「皇族」有義務向澳洲政府繳納稅金。澳洲稅局曾指赫特河公國「皇族」積欠稅款,並循法律途徑追討。[4]澳洲稅局指納德·喬治·卡斯利積欠2006年6月30日至2013年6月30日期間的稅款、利息和罰款,合共大約澳幣277萬元,遂於2016年提出起訴追討;澳洲稅局亦於2017年提出起訴,指國王阿瑟·卡斯利(Arthur Casley)積欠2006年6月30日至2012年6月30日期間的稅款、利息和罰款,合共大約澳幣24萬2千多元。[4]

面對澳洲稅局的指控,卡斯利父子反駁稱赫特河公國屬獨立國家,澳洲政府並未於赫特河公國擁有司法管轄權;卡斯利父子亦宣稱二人沒有欠稅,但高等法院指二人並未向庭上提出任何相關證據。[4]赫特河公國宣稱是獨立國家,但高等法院則指有關說法並無法理基礎和依據。負責審理該案的Rene Lucien Le Miere法官在裁決書上明言:「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家裏宣稱主權獨立,但即使如此,仍然不可以無視澳洲法律,也不可以不繳稅。」[4]Le Miere法官提到,卡斯利父子提出了「虛假稻草人法律論證」。卡斯利父子指出,他們是真實的自己,而非服膺於權勢的稻草人。Le Miere法官強調,他們以為可以託辭說是作為稻草人的他們才需要繳稅,但真實的他們則並不需要;但這說法是沒有法理基礎和依據,只是玩弄生僻晦澀的語言(gobbledygook)罷了。[4]西澳州高等法院於2017年6月16日裁決澳洲稅局勝訴,下令卡斯利父子繳清合共約澳幣300萬元欠稅。[4]

倫納德君主

編輯

倫納德·喬治·卡斯利生於1925年,曾是一位出名的律師,但同時又是赫密士主義的忠實擁護者,並有多篇關於此信仰的論文發表。卡斯利的妻子為「尊貴的雪莉王妃殿下(Her Serene Highness Princess Shirley)」,至今他們已有7個成年的孩子,其中以「至高無上的伊恩王子殿下(His Royal Highness Crown Prince Ian)」為王儲(但倫納德最終卻禪位給了其他兒子格雷姆而非長子伊安)。倫納德君主在澳洲家喻戶曉,多數人認為他的所做只是一種無害的古怪行為,而且許多人認為他面對一個強大政府所表現出的堅韌與無畏令人欽佩。現在在坎培拉澳洲博物館,倫納德已經作為一項展覽被永久陳列於館中。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Australia's oldest micronation, Hutt River is no more thanks to Covid-19. CNN Travel. [2020-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2. ^ 全球首例因疫情亡國!「赫特河公國」領導人忍痛宣布賣國土還債. Yahoo奇摩股市. [2022-11-11] (中文(臺灣)). 
  3. ^ 澳洲裡還有其他國家? 出發尋找國中國. U Blog. [2020-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7). 
  4. ^ 4.0 4.1 4.2 4.3 4.4 4.5 澳洲法院否定赫特河公國主權 --- 命其皇室繳清300萬澳元欠稅 --- 法官遣責該國君主操弄"稻草人論證". Legal Frontline 法律前線通訊社. [2017-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