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弘殷(899年—956年9月3日[1][2]涿郡人,後遷居洛陽。是宋朝君主趙匡胤趙光義的父親。趙敬之子。廟號宣祖,諡號昭武皇帝。[2][3]

追尊宣祖昭武皇帝
趙弘殷
出生光化二年
899年
逝世顯德三年七月二十六日
956年9月3日(56歲)
安葬
王后追尊昭憲太后杜氏
子嗣
諡號
昭武皇帝(宋太祖追諡)
昭武睿聖皇帝(宋真宗累諡)
廟號
宣祖
父親追尊翼祖簡恭皇帝趙敬
母親追尊簡穆皇后劉氏
明人畫趙弘殷像軸,故宮博物院

生平

編輯

趙弘殷於保州長大[4],年少驍勇,擅長騎射。投靠王鎔為他的手下,並在此地與杜四娘子結婚(昭憲太后[5][6]。曾為王鎔帶領五百騎馳援後唐莊宗李存勖於河上,有戰功[7]。李存勖愛惜他作戰英勇,留用於洛陽禁軍。[8]同光四年(926年)莊宗李存勖死於興教門之變

天成二年(927年)次子趙匡胤生於洛陽夾馬營。趙匡胤於二十一歲時離家闖蕩江湖[9]

天福四年(939年)三子趙匡義生於東京 (開封)。

乾祐年間(948年-950年),趙弘殷從軍出征王景鳳翔,適逢蜀兵救援王景,後漢軍與後蜀軍在陳倉交戰,一開始交戰時,就有箭矢射中趙弘殷左眼,但是他反而更加英勇,奮力擊敗對手,因為這次功勞升至護聖都指揮使[10]後周廣順三年(953年)改任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又轉任右廂都指揮,領岳州防禦使[11]。又趙弘殷從軍出征淮南,在前軍後退南唐軍來攻,趙弘殷領兵攔截並擊敗敵軍。

顯德三年(956年),趙弘殷帶兵出征揚州,與後周世宗柴榮在壽春會合。壽春城中賣餅的商人所提供的餅又薄又小,柴榮非常生氣,抓了十幾個賣餅者打算殺掉,但是趙弘殷執意勸諫,救了那些人的性命[12]。又追贈他的父親趙敬左驍騎衛上將軍的官爵[13]。最後官至檢校司徒、天水縣男,與趙匡胤分掌禁軍,地位非常高[14]

顯德三年(956年)七月二十六日去世[15],死後追贈武清節度使、太尉[14]。北宋建立後追尊為帝,廟號宣祖諡號昭武皇帝

家庭

編輯

現代研究

編輯

主流說法認為趙匡胤家族為漢人,祖先來自涿郡。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丁建軍、韓毅等支持這個說法[16]

日本學者楊海英認為趙匡胤兄弟有出身突厥系部落的可能[17]

影視形象

編輯

電視劇

編輯
年份 地區 作品 演員
1988年 香港無綫電視 兵權 鮑方
1994年 新加坡 絕代雙雄 陳天祥
2005年 中國 問君能有幾多愁 沈孟生
2015年 中國 大宋傳奇之趙匡胤 畢海峰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光化二年即公曆899年後周顯德三年七月廿六合公曆956年9月3日
  2. ^ 2.0 2.1 宋朝事實》卷一:「二十六日崩,葬安陵。建隆元年,追尊昭武皇帝。大中祥符五年,加上昭武睿聖皇帝。」
  3. ^ 宋史 本紀第一》:敬生弘殷,是為宣祖。
  4.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47:"保州民趙加超者,國之疏屬,居保塞縣豐歸鄉東安村,乃宣祖舊里也。"
  5. ^ 《宋史 本紀第一》:「少驍勇,善騎射,事趙王王鎔」
  6. ^ 《東齋記事》卷一:"劉尚書渙嘗言:宣祖初自河朔南來,至杜家莊院,雪甚,避於門下。久之,看莊院人私竊飯之。數日,見其狀貌奇偉兼勤謹,乃白主人。主人出見而亦愛之,遂留於莊院累月。家人商議,欲以為四娘子舍居之婿。四娘子即昭憲皇太后也。"
  7. ^ 「為鎔將五百騎援唐莊宗於河上,有功」
  8. ^ 莊宗愛其勇,留典禁軍。
  9. ^ 漢初,漫遊無所遇,舍襄陽僧寺。
  10. ^ 始合,矢集左目,氣彌盛,奮擊大敗之,以功遷護聖都指揮使
  11. ^ 周廣順末,改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轉右廂都指揮,領岳州防禦使。
  12. ^ 顯德三年,督軍平揚州,與世宗會壽春。壽春賣餅家餅薄小,世宗怒,執十餘輩將誅之,宣祖固諫得釋。
  13. ^ 周顯德中,宣祖貴,贈敬左驍騎衛上將軍。
  14. ^ 14.0 14.1 累官檢校司徒、天水縣男。與太祖分典禁兵,一時榮之。卒,贈武清軍節度使、太尉。
  15. ^ 《宋朝事實》卷一:「顯德三年,贈武清節度使。七月二十六日崩,葬安陵」
  16. ^ “宋太祖赵匡胤祖籍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宋史研究论丛 第5辑》2003年. cpfd.cnki.com.cn. [2019-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17. ^ 楊海英著,鄭天恩譯《文明的遊牧史觀》,八旗文化出版,2019年。ISBN 9789578654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