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思義教堂

台灣台中東海大學教堂、國定古蹟

路思義教堂(英語:The Luce Chapel)是位於台灣台中市東海大學基督新教禮拜堂,為著名台灣建築師陳其寬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之作。始建於1962年11月1日,並於1963年11月2日落成。被視為東海大學學校象徵與台灣最著名之現代建築之一。[3][4]

路思義教堂
教堂外觀
基本資訊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
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座標24°10′44″N 120°36′02″E / 24.1787924°N 120.600518°E / 24.1787924; 120.600518
宗教基督新教
領導柯達文 牧師
官方網站東海大學校牧室
建築詳情
建築師貝聿銘
陳其寬
建築類型禮拜堂
建築風格現代主義
建立者東海大學
資助者亨利·路思義
建築商光源營造廠[1]
奠基1962年11月1日
竣工1963年11月2日
建設成本150,000美元
設計費及差旅費:50,000美元
工程費:100,000美元
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
詳細規格
正立面朝向西方
容納人數400人[2]
長度19.8公尺
寬度30.48公尺
地圖
地圖

歷史

編輯

興建背景

編輯
 
東海大學早期校園以路思義教堂為中心,左方為教學與行政區,右方與上方為宿舍、餐廳等生活設施

東海大學是一所基督教大學,其校址位於大肚山山麓,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因此學生一律住校。籌建該校的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今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簡稱聯董會)深感校園附近缺乏靈性培育與禮拜集會場所,因此決定在校內建造一座教堂。

「路思義」教堂是美國的《時代雜誌》、《生活》雜誌創辦人亨利·路思義宣揚福音並紀念父親亨利·溫特斯·路思義宣教士(Mr. Henry W. Luce)而捐資建造。[5][6]

東海大學建校籌備處於1953年6月成立,由杭立武擔任主任,並選擇大肚山為校址。聯董會邀請華裔美籍知名設計師貝聿銘來台進行實地勘察校地及校園規劃,並邀請張肇康陳其寬兩位建築師參與設計。1960年代,陳其寬接替張肇康進行東海校舍設計,其現代主義風格的設計,使東海大學創校初期蘊含中式園林合院等中式元素的校園建築風貌有了巨大改變,其中當時流行的雙曲面薄殼結構,即表現在路思義教堂的設計上。

興建過程

編輯

1954年5月4日,亨利·路思義透過亨利·路思義基金會(The Henry Luce Foundation)宣佈捐贈5萬美金興建路思義教堂。[7]1958年10月,亨利·路思義基金會再宣佈捐贈10萬美金興建路思義教堂。[8]並在同年11月15日開工。[9]但在動土典禮舉行後,便因建築師對於結構材料與工法的爭執而停工。

後經多方討論,最終選擇建築師陳其寬與結構工程師鳳後三主導的鋼筋混凝土方案。路思義教堂主體工程由光源營造廠承接,並由該廠畢業於台北工業學校的技師紀錦坤、陳新登負責,於1962年年底正式開工,1963年11月2日落成。[10][11]

落成後

編輯
 
畢律斯鐘樓與遠方路思義教堂,曾共同登錄為直轄市定古蹟「路思義教堂及鐘樓」

2017年9月26日,臺中市文化資產處以「路思義教堂及鐘樓」名義將其與畢律斯鐘樓一同登錄為臺中市定古蹟,同日也將東海校內衛理會館、原藝術中心等建築登錄為歷史建築[12]2019年4月25日文化部公告再將其升格為國定古蹟,畢律斯鐘樓則維持臺中市定古蹟身份。[13]2021年將東海大學早期校園登錄為文化景觀,2022年11月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新臺幣3230萬元經費進行為期一年的閉館整修[14][15],2024年9月26日路思義教堂修復完成,重啟獻堂禮拜[16][17]

建築藝術

編輯
 
教堂側面外觀

東海建築系漢寶德教授曾評論道[18],路思義教堂也許是台灣最著名,也是最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它是現代主義時代中華新建築的代表,也是中華文化與西方相遇而產生的最佳作品。

路思義教堂的形狀恰似一頂晚清太平天國的黃色頂冠官帽,與目前留存海外的太平天國時期衣物遺留件基本相近。當時天國人人信仰上帝,以教堂的方式為天國作紀念恰如其分,不僅表現在東方聖土之上基督教也可以感恩潤澤百姓,也是對太平天國不畏強權、對抗暴政滿清、喚醒中國人奮鬥崛起的紀念;據說貝聿銘童時住蘇州祖宅即太平天國忠王府,亦曾在原忠王府遺址興建設計蘇州博物館。興建路思義教堂的同一年即1962年,曾國藩曾孫、東海大學第一任校長曾約農在世界書局把《李秀成親供手跡》影印公佈於世,每份售價新台幣兩百四十元,內容較刻本多9,000多字,為33,300多字。全書沒有結尾,一經公佈震撼中國歷史學界。曾約農將原稿捐贈國立故宮博物院,題名為《李秀成親筆供詞》;大陸則稱為《李秀成自述原稿》。

結構

編輯
 
教堂內部曲面薄殼格子樑

教堂的結構是由工程師鳳後三計算,另一位工程師R‧西佛也參與過計算但其提出的方案被前者所拒絕,於是在鳳的堅持下定案。教堂雙曲面的拼接形成「向天」的意象,設計師認為這能使在裏面的人們得到一種最原始的滿足,據王鎮華的了解,建築用材是薄殼格子樑,其設計使得該建築內部並不具傳統的結構而十分新穎。[19]

在用料上,考慮到採用噴式工法無法使建築品質達標,所以改用搗灌。建築所用的菱形面磚特別考慮用灰縫來調整,讓貼面中間的乳丁能成為一個水平的參考線,一方面凸出曲面的曲,一方面產生與人相關的參考尺度。路思義教堂和東海大學校園建築一向為人討論的,就是要如何定義其介於中國風格與現代主義建築之間的風格。[20]

教堂神聖與莊嚴的氣氛,並不依賴任何支配校園的軸線或區域來表達。教堂位於整個學校的中心,在建校初期,樹木不像現在這般茂密,因此,從校內任何一處皆可望見教堂頂端的十字架,這樣的精神指標一直溫柔地呵護着東海校園,當人們需要時,仰望即可看見象徵救恩的十字架。在形狀上,路思義教堂的形狀恰似一頂晚清太平天國時期的黃色頂冠官帽,與目前留存海外的太平天國時期衣物遺留件基本相近;表現在東方聖土之上基督教也可以感恩潤澤百姓,也是對太平天國不畏強權、對抗暴政滿清、喚醒中國人奮鬥崛起的紀念。

為了採光及明確表現結構,教堂的四片曲面薄殼彼此完全分離,類似倒置船底,其上小下大的形狀給人一種穩定的感覺,在對抗風力與地震時,亦甚為有力。屋脊部份分開,以玻璃作成天窗,呈現「一線天」的意涵。側面邊窗逸入的光線,給教堂添增了一份神秘感。為使前後曲面交會於屋脊部份之結構易於處理起見,於是後部二曲面高於前部,呈重疊狀,後部高出之部份亦恰為內部聖壇之位置,外觀適足以表彰其內部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追思替上帝起厝的人-吳艮宗先生[失效連結]
  2. ^ 東海大學場地租借網. [2019-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3. ^ 10座現代建築 美列入「保持現代」計畫. 自由時報. 2014-09-19 [2023-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5) (中文(臺灣)). 
  4. ^ 東海大學「打開路思義」展揭開經典現代建築的歷史面紗. 中時新聞網. 2023-03-20 [2023-10-24]. 
  5. ^ 東海校園建築步道,第98頁,東海大學校園解說員社
  6. ^ 《勇往再前: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建堂四十週年感恩集》. 臺中市: 東海大學. 2003. 
  7. ^ $50,000 GIFT FOR CHAPEL: Luce Foundation Donation to Aid New Formosa University. 紐約時報. 1954-05-05: 24 [2024-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4) (英語). A gift of $50,000 from the Henry Luce Foundation for a chapel at the new Tunghai (Eastern Sea) University near Taichung, Formosa, was announced yesterday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8. ^ Plan Henry Luce Chapel in Taiwan. Stars and Stripes. 1958-11-04: 25 (英語). The Henry Luce Foundation is making available a grant of $100,000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chapel on the campus of Tunghai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it was announced Friday. 
  9. ^ Taiwan Campus to Get Luce Chapel. 紐約時報. 1958-10-31: 4 [2024-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4) (英語). Construction of the Henry W. Luce Chapel at Tunghai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will begin Nov. 15. 
  10. ^ 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營造業百年史. 臺北市: 遠流. 2012-08-01: 136頁. ISBN 9789573269854. 
  11. ^ 朱立群. 台灣現代建築先驅:路思義教堂50年證成永恆. 台灣光華雜誌. 2014-01 [2024-01-24]. 當時鋼筋混凝土工法在台尚未起步,透過介紹,陳其寬找到曾經留學法國的結構工程師鳳後三。鳳後三評估可行,但已開始主導東海校園工程的張肇康堅持木造,雙方僵持不下,致使1958年才剛舉辦教堂動土典禮便停工,直到陳、鳳兩人前往紐約向貝聿銘說明,最後接受了新的計算結果,才於1962年年底正式開工。 
  12. ^ 東海路思義教堂鐘樓 成市定古蹟. 中時新聞網. 2017-10-17 [2023-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7). 
  13. ^ 文化部贈台中州廳、路思義教堂「國定古蹟」證書. 聯合新聞網. 2019-04-26 [2023-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7). 
  14. ^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一甲子 今起首度閉館1年修復. 聯合新聞網. 2022-11-01 [2022-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4) (中文(繁體)). 
  15. ^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閉館1年整修. 自由時報. 2022-11-02 [2022-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2) (中文(繁體)). 
  16. ^ 羅智華. 歷經一甲子歲月 國定古蹟路思義教堂今修復完成. 人間福報. 2024-09-26 [2024-09-26] (中文(臺灣)). 
  17. ^ 戴光育.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修繕閉館逾500天 5/19啟用. 中央社. 2024-05-17 [2024-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6). 
  18. ^ 漢寶德,〈情境的建築〉,《建築之心──陳其寬與東海建築》,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ISBN 978-986-7705-23-5,頁21
  19. ^ 王鎮華,〈一條健康而未開展的路〉,《建築之心──陳其寬與東海建築》,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ISBN 978-986-7705-23-5,頁144
  20. ^ 陳其寬,《建築雙月刊》第11期,頁1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