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源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

遼源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日稱奉天俘虜收容所第二分所)位於當時日本關東軍遼源守備隊稱為「北大營」的駐地,[1]今中國吉林省遼源市西安區二戰期間,日軍曾將美軍司令喬納森·溫萊特、英國陸軍中將阿瑟·歐內斯特·帕西瓦爾、時任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等高級官員秘密關押在這個戰俘營。[2]

遼源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吉林省遼源市西安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44~1945年
編號8-0556-5-040
登錄2019年10月16日

2019年10月16日,國務院公佈其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歷史 編輯

 
麥克阿瑟將軍代表同盟國簽署《日本投降書》,背後站着溫萊特少將和帕西瓦爾中將

位於遼源市的這個戰俘營是瀋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日稱奉天俘虜收容所)的兩個分所之一,另一所位於吉林省鄭家屯(今雙遼市)。[4]

1944年12月1日,溫萊特將軍等高級軍官乘火車,被押送至此戰俘營。戰俘營的頭目是原井中尉。此前,美軍截獲的一份日軍俘虜情報局發自昭和二十年一月十九日的「移管俘虜通報」中,也有移交俘虜的記載。[1]溫萊特等人被關押至此後,每人被發了一個說明,指出每件物品必須放置的位置。有一天溫萊特將軍把自己的絨線帽和長靴給了沒有保暖衣物的卡羅爾中士,被原井發現後,指出這些衣服只有軍官可以穿。之後,每天原井都會搜查溫萊特的房間。戰俘們僅在日本重要官員來參觀時,才有白面饅頭吃,並被警告不得對來者透露平時的飲食。在吸煙問題上,日本人不給他們足夠的紅十字會送來的煙。作為替代,他們有時會被允許買不太好的日本香煙。溫萊特將軍在吸完平時能得到的六支煙後,常切開煙頭,用煙斗吸煙絲。聖誕節上,戰俘們並沒有得到承諾的雞和雞蛋。並由於忽視體檢,戰俘們得了牙科疾病,但日本牙醫只用原始而普通的技術與材料填補他們的牙洞,然後牙醫也拒絕幫他們拔掉牙齒斷掉後剩餘的牙根。1945年3月21日,日本人停止了供熱,之後很多戰俘都得了感冒,日本人作出讓步供了一個星期的熱,但只供早晚。[5]

「1945年8月29日,用機槍封鎖戰俘營的所有出口,不許一個戰俘逃出去」的密電被美軍情報部門截獲。1945年8月16日4時30分,一架由美軍飛行員保羅中校駕駛,載着營救小組組長翰西尼上校,醫生拉馬爾,負責通訊和無線電的斯塔特上士,負責日語翻譯的日裔美國人乙藤,和李奇(霍爾·雷斯)的B-24運輸機從西安市飛向奉天。[6]由於日本天皇剛剛宣佈投降,並且由於《雅爾塔協定》的約束,美軍不得派出地面部隊進入東北,所以經過6小時15分飛行的小組成員只能跳傘着陸。之後運輸機投下了帶有補給和通信工具的降落傘。但當運輸機返航時,遭遇了一架日軍零式戰機的自殺式攻擊。由於飛行員立即拉回控制輪,使得日軍的攻擊失敗。[5]

營救小組到達了奉天后,由於遇到日本巡邏兵,被俘後的他們被帶到奉天大和旅館對面的一處日本秘密警察駐地,並於當晚被要求在大和旅館休息。[6]但之後處置他們的日本軍官聽說了日本投降的消息放了他們後,也使他們成為最早被釋放的盟軍戰俘。第二天一早,小組接受了奉天戰俘營的1600名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荷蘭的戰俘。但是溫萊特等人並不在其中。於是在調查了奉天戰俘營司令官松田大佐之後,得知了溫萊特將軍在遼源的消息,並於8月18日5時30分向遼源行進。[5]

1945年8月18日,一個名叫威拉德・F的戰俘通知了溫萊特將軍蘇聯紅軍進入東北,戰爭結束的好消息。第二天,原井中尉正式宣佈了這個消息。[5]之後小組成員到達遼源解救了溫萊特將軍等人。24日,溫萊特一行35人離開遼源,李奇在他的書中描述到:從戰俘營到奉天大約240公里路,當時正值雨季,道很不好走,但是沿途得到了中國老百姓的幫助,使得他們兩天後就到達了開原,然後可以乘火車到奉天。27日他們乘飛機離開奉天,隨後飛往美國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戰艦,參加日軍投降儀式。[1][4] 但日本人為了隱瞞罪證,將大量檔案銷毀,轉移了大量迫害戰俘的日本軍人。[1]在遼源解放後,這裏曾作為糧庫所在地,後來成為遼源軍分區駐地。原來20多間關押戰俘的營房作為部隊財產,曾被用做倉庫,工廠和家屬宿舍。[5]

相關人物 編輯

曾經被關押於此的有美國駐菲律賓聯軍司令溫萊特中將,帕克少將,菲律賓美軍海港國防司令喬治·摩爾少將,美軍菲律賓巴丹島部隊指揮官愛德華·金少將,英國陸軍中將阿瑟·歐內斯特·帕西瓦爾,荷屬東印度總督加爾·達·凡斯塔爾博格·斯塔夏沃爾,[7]荷蘭駐東印度司令考爾中將,澳大利亞的麥克斯維爾準將,駐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駐婆羅洲總督史密斯、駐蘇門答臘總督史皮茨、高等法院大法官摩西爾文等41名二戰被俘盟軍高級將領。[4][1]

 
遼源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室內關於溫萊特將軍的描述

溫萊特中將在其回憶錄《溫萊特回憶錄》(1948年版)中寫道「如果沒有中國百姓的幫助,我即使被解救出來也未必能活着離開」。[4]

美國陸軍一等兵勞埃德・凱利和荷屬東印度群島(印度尼西亞)陸軍士兵約翰尼・卡羅茲曾為溫萊特將軍製作了一把摺疊床改制的椅子。但這椅子也給他們帶來了麻煩。因隨椅子送來的賀卡上寫着「1945年10月活着回家」。然後被原井在檢查時發現,之後原井對戰俘的態度變得更加惡劣。[5]

作為美軍1945年派往奉天執行營救溫萊特中將等戰俘的美國戰略情報局(OSS)奉天戰俘營「紅色行動」營救小組成員李奇,將這段營救記憶寫進他的《奉天日記》。[4]

在遼源市地方志尋找戰俘營知情人的同時,遼源戰俘營史實研究課題組成員秦品馥老人自製了「尋找北大營遺址知情人」的標語,訪問了美術家郝連生等百餘位老遼源人,挖掘到了很多史料。[8]

有關謎團及研究 編輯

「九一八」戰爭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常務秘書長賈英傑在研究中發現幾個謎團:日本人為什麼把戰俘營設在遼源?舊址地下的通道通向何方?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後,為什麼日本天皇沒有被定罪?為什麼日本甲級戰犯的數量減少?這是否與關押在戰俘營的盟軍高級軍官有關?[1]

為什麼此處歷史遺蹟塵封了60多年?遼源市二戰盟軍高級戰俘集中營史實研究課題組認為:整個菲律賓戰事期間,創造了美軍歷史上投降人數最多,被俘將領級別最高的紀錄,這是美國不願面對的。並且這些戰俘可能是日軍在戰敗時談判的籌碼。戰後日本與美國迅速結盟,美國不願提及歷史,日本更不敢張揚。[5]

遼源市地方志袁文清副主任賀魏廣林,趙傑等人研究後認為在遼源設立戰俘營原因包括以下幾點:因為戰俘營在大城市中很容易被發現,所以設立在距離新京(長春市)100公里左右,奉天(瀋陽市)200公里左右,哈爾濱300公里左右的遼源市。當時的四平至梅河口鐵路貫穿遼源,交通便利。並且日本在遼源強行接管了東北第二大煤礦-西安煤礦,有經濟基礎。遼源市與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處於同一緯度,適合農作物生長和養殖。並且日本為了控制煤炭生產,建立了偽西安縣公署,駐遼源日本領事館,滿人技術教習所等機構,社會穩定。遼源城中有龍首山,城內渭津河,梨樹河,半截河,二道河,三道河,沙河等河流交匯,易守難攻。記錄以來沒有重大自然災害,曾被列為「皇家鹿苑」。[5]

近況 編輯

20世紀末至今,當時的營救小組成員李奇曾12次到訪中國東北,尋找此戰俘營。1998年,撰寫提案保護舊址的張一波收到瀋陽第二機床廠高級工程師鄧永泉的來信稱,他在1955年住的宿舍曾是關押二戰盟軍戰俘的營房。于是之後他收集資料寫出了《瀋陽美英戰俘營舊址紀事》。[1]2003年3月,美國研究戰俘文化的民間學者曾到舊址考察,並贈送碑文。2004年9月23日,「美國大華府日本侵略史協會」副會長王鄂與13名協會成員組成的訪問團來到舊址考察。[4]

2007年9月18日,張一波,王建學("九一八戰爭研究會會長"),賈英傑(九一八戰爭研究會常務委員會副會長兼任常務秘書長)等11人到舊址考察,認為「北大營」就是此戰俘營的所在地。[1][5]2008年,遼源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長李君向記者介紹,在遼源警備區司令部大院的東山坡上殘留着一棟破舊的平房,就是曾關押過盟軍高級將領的集中營,原有的20多間現在僅存5間,房子均為日式建築。並表示說:「戰俘營舊址還沒有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沒有經費,想保護維修,卻力不從心。並且這裏隨時有被拆除的可能」[1]

2008年2月,身為遼源市戰俘營課題組顧問的張一波教授,將戰俘營沙盤等資料搬到了美國華盛頓,紐約,三藩市等地展覽,引起世界關注。同年3月,張一波教授委託遼寧籍全國政協委員馮世良向中國兩會提交了一份關於《遼源美英聯軍高級戰俘營遺址應定為不可移動文物並建紀念館》的提案,[5]並在中國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同樣委託提交了《建議立法保護二戰遼源盟軍高級戰俘營集中營遺蹟遺址》的提案。馮世良稱,這些提案均出自「九一八」戰爭研究會張一波教授之手。[1]

2008年4月,遼源有關部門在吉林省考古研究所的支持下,發現並出土了兩枚日本三八式步槍的子彈殼,一個搪瓷盆,一把短鐵鍬和一把短洋鎬。2009年9月,又發現了 一個鏽蝕的鐵皮罐頭盒子,日式手雷,醫用針劑等。[9]

2010年4月14日,吉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開會,宣佈遼源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研究出了二戰盟軍高級戰俘集中營在遼源的重大歷史事件。[5]同年遼源市啟動戰俘營舊址搶救性恢復,文物本體保護工程,2011年啟動遼源軍分區異地遷建工程,2012年開始進行國內外相關文物徵集工作,2014年開始戰俘營展覽館建設,和景區綜合治理等工程。[10]

現今侵華日軍遼源高級戰俘營舊址佔地面積27954平方米,建築面積2097平方米。包括太平洋戰火,黑色的囚程,將軍的故事,戰俘的遭遇,活着回家,遠逝的背影,二戰時期大事記共7個部分。累計投入資金5000萬元。[10]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高瑞. 探秘二战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 曾是杀人魔窟. 搜狐新聞. 新文化網-新文化報. 2008-03-24 [2019-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1) (中文(中國大陸)). 
  2. ^ 中国唯一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遗址博物馆将于8月开馆. 人民網. 新華網. 2015-05-01 [2019-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6) (中文(中國大陸)). 
  3.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國務院. 2019-10-16 [2019-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6) (中文(中國大陸)). 
  4. ^ 4.0 4.1 4.2 4.3 4.4 4.5 魏東,王艷. 浅谈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保护和开发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劍南文學. 2013年, (01期): 298頁 (中文(中國大陸)).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張賢達. 二战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惊现辽源. 中國網. 長春晚報. 2010-05-10 [2019-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8) (中文(中國大陸)). 
  6. ^ 6.0 6.1 紅立,張兵. 死神之吻(五)解放. 央視網. 2005-08-25 [2019-12-11] (中文(中國大陸)). 
  7. ^ 加尔达·凡·斯塔尔博格·斯塔夏沃尔. 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9-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4) (中文(中國大陸)). 
  8. ^ 寻访辽源战俘营遗址 阴森地道当年建造精良. 騰訊新聞. 新華網. 2010-07-30 [2019-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4) (中文(中國大陸)). 
  9. ^ 張湘憶; 孫琳. 又是一年“八·一五”—探访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1) (中文(中國大陸)). 
  10. ^ 10.0 10.1 王帝元. 不容忘却的历史记忆. 人民網. 吉林日報. 2017-04-08 [2019-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1) (中文(中國大陸)). 

相關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