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书

日本向同盟國投降所互相簽署的文件
(重定向自日本投降书

日本投降书》(英语:Japanese Instrument of Surrender;日语:降伏文書こうふくぶんしょ kōfuku bunsho)是大日本帝国于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所签署之投降文件。同盟国方面有美国等九个国家的代表出席签署。

降伏文书
大日本帝国向同盟国递交的投降文书
文书签署之前,站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的日本代表。
类型投降
签署日1945年9月2日,​79年前​(1945-09-02
签署地点 大日本帝国东京湾
生效日1945年9月2日
生效条件批准
签署者 大日本帝国外务大臣重光葵
 大日本帝国陆军 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大将
缔约方 大日本帝国
同盟国
保存处 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
 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
 中华民国国史馆(翻拍本)
语言英语
收录于维基文库的条约原文
维基文库降伏文书
重光葵(照片中弯腰者)代表日本政府签署《日本投降书》
麦克阿瑟将军(照片中坐下者)代表同盟国签署《日本投降书》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昭和天皇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政府愿意遵从同盟国提出的无条件投降之要求;9月2日,日本投降代表团共11人登上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签署《日本投降书》,正式无条件投降。同盟国与日本以此形式达成停战协定[1]

当年由各国所签署的两份《日本投降书》,现在一份存放在美国国家档案馆中华民国国史馆存有翻拍本,并于2016年经中华民国文化部指定为“国宝”[2][3]),另一份则存放在江户东京博物馆

受降仪式

编辑

受降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上持续了23分钟,并向全世界实况广播。《日本投降书》首先由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签字(9:04 a.m.[4],接着由日本帝国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将军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签字(9:06 a.m.)[4][5]

随后,盟军最高统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代表同盟国接受日本投降,并以盟军最高统帅之身份于日本投降书签字(9:08 a.m.)[6]

在麦克阿瑟签字之后,下列各同盟国代表亦依序签署了《日本投降书》[7]

9月6日,美国的伯纳德·西伦上校携带《日本投降书》和《终战诏书》送至华盛顿,并在隔日举行的白宫仪式上交给了美国总统杜鲁门。这两份文件自此便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展示。

《日本投降书》的签字过程中发生了一桩小插曲,加拿大代表柯斯葛列夫上校签署日方存本时不小心把名字签到下一行的法国代表签名处,可能因过去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只眼睛失明导致,使后面的法国、荷兰代表只能跟着往下写,而最后一位签署者新西兰的代表则只能签在降书下方的空白处,同时由美国的理查德·萨瑟兰重新涂改代表栏并附上签名为记,因此日方存本的降书中原本应该由加拿大代表签字的地方是空白的。

图片

编辑

台湾主权问题

编辑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书》于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签署。

1951年5月4日,麦克阿瑟(以盟军最高统帅身份代表同盟国签署日本投降书)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外交委员会听证会表示:“在法律上,台湾仍然是战败的日本的一部分。对日本的各个部分的处置还没有正式决定。据我了解,在雅尔塔和其他地方,有一些协议业经商讨,但在法律上,台湾仍然是日本的一部分。”[17]

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正式生效,日本放弃台湾、澎湖主权,但该和约以及其子约《中日和约》皆未提及主权转移的对象。

1961年3月15日,在日本国会参议院第38回预算委员会日语予算委員会上,日本共产党议员岩间正男日语岩間正男提出台湾已依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日本投降书归属于中国的论点时,日本外务大臣(即外交部长小坂善太郎回应:“波茨坦宣言中载明开罗宣言的规定必须履行,而我方依据日本投降书,宣布将遵守波茨坦宣言。但是,所谓的日本投降书,具有的是停战协定的性质,并不具有处分领土的性质。”[18]

效力问题

编辑

2014年1月21日,中华民国外交部表示:“《日本降伏文书》收录于1946年《美国法规大全》(United States Statue at Large)第59册与1952年《联合国条约集》(United Nations Treaty Series)第139册中”,表示检视文件是否被一国视为条约之最简易方式是依据该文件有否收录于该国的条约汇编,美国将《日本投降书》收录于《美国法规大全》之举代表美国视该文件为美国与盟国签订的有效条约或协定。[19]

2017年6月20日,中华民国外交部更新“台湾的国际法地位说帖”,将“开罗宣言”、“波兹坦公告”、“日本日本投降书”皆视为具有条约效力的法律文件。外交部亦表示有关“台湾国际法地位”相关研究,基于宪法所保障的言论及学术自由,向来尊重各家看法。 [20]

2019年7月7日,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董事长、政治大学文学院院长薛化元,在其出版的台湾史书籍中质疑前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主张的《日本投降书》因被收入《联合国条约集》而具有国际法效力之说。薛化元在书中表示,收入条约汇编或条约集也不一定具有国际法上的条约效力。薛化元并以美国为例,指出美国正式的国际条约必须经过国会审查通过,历史上最著名的例子即为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当时虽然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会的重要主导者,但由于美国国会没有批准该和约,因此美国不属于该和约的签约国。[21]

注释

编辑
  1. ^ 苏联直到一个月前,即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后,才正式的对日宣战,但此前便已参加了同盟国对日作战,参见诺门罕之战苏联空军援华抗战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劳特派特修订; 王铁崖、陈体强译. 奧本海國際法. 下卷 第二分册. 北京市: 商务印书馆. 1989年: 第73页. ISBN 7-100-00646-5. 
  2. ^ 日本国向同盟国投降书(1945年9月2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史馆
  3. ^ 國史館典藏28件經文化部公告指定為國寶及重要古物. 国史馆. [2023-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9).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Broom, Jack. "Memories on Board Battleshi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eattle Times. May 21, 1998.
  5. ^ photo at AWM of Umezu sign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8-10-05.
  6. ^ Prepared by the War Department. Approved by President Truman. Japanese Instrument of Surrender [scan]  . 1945. 
  7. ^ Japanese Sign Final Surrender 日本の降伏, [202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7) (英语) 
  8. ^ photo at AWM, Nimitz sign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9-08.
  9. ^ AWM photo, Hsu Yung-chang sign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9-08.
  10. ^ photo at AWM, Fisher sign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9-08.
  11. ^ AWM photo 040968, Derevyanko sign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9-30.
  12. ^ AWM photo, Blamey about to sign.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9-08.
  13. ^ AWM photo, Cosgrave sign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9-08.
  14. ^ AWM photo, Leclerc sign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8-13.
  15. ^ AWM photo, Helfrich sign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9-08.
  16. ^ AWM photo, Isitt sign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9-08.
  17. ^ Transcript of Second Day of MacArthur's Testimony .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May 5, 1951: p.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8) (英语). Legalistically it is still a part of defeated Japan. The disposition of the various segments of the Empire of Japan has not yet been formally determined. There were certain agreements that were entered into, as I understood it, at Yalta and other places, but legalistically Formosa is still a part of the Empire of Japan. 
  18. ^ 参議院会議録情報 第038回国会 予算委員会 第15号. 昭和36年3月15日. p. 19. (日语). 小坂善太郎:「ポツダム宣言には、カイロ宣言の条項は履行せらるべしということが書いてある。そうしてわれわれは降伏文書によって、ポツダム宣言の受諾を宣言したのであります。しかし、これは降伏文書というものは、休戦協定の性格を有するものでありまして、領土的処理を行ない得ない性質のものであるということを申し上げたのであります。」
  19. ^ 外交部澄清說明《開羅宣言》係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條約協定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2). 
  20. ^ 台灣國際法地位辯論 外交部:「開羅宣言」具法律效力. 自由时报. [2017-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21. ^ 李筱峰、薛化元. 典藏台灣史. (七)战后台湾史. 台北市: 玉山社. 2019年7月7日 [2021年7月9日]. ISBN 97898629423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7月12日).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