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支艦隊
遣支艦隊(日語:遣支艦隊/けんしかんたい Kenshi Kantai ?)是舊日本海軍的一種艦隊編制,主要在中國的近海及內河活動。當時日本普遍稱呼中國為「支那」,故有此名。
大日本帝國海軍 | |
---|---|
官衙 | |
海軍省 軍令部 艦政本部 海軍航空本部 外局等列表 | |
地方組織 | |
鎮守府 警備府 要港部 | |
艦隊 | |
聯合艦隊 北東方面艦隊 中部太平洋方面艦隊 南東方面艦隊 南西方面艦隊 第十方面艦隊 支那方面艦隊 海上護衛總司令部 海軍總隊 | |
其他作戰部隊 | |
大日本帝國海軍航空隊 海軍陸戰隊 | |
主要機關 | |
學校列表 | |
歷史與傳統 | |
日本海軍歷史 日本海軍軍服 | |
其他 | |
階級列表 艦艇列表 兵裝列表 | |
第一次編成
編輯1917年12月,日本海軍設立第7戰隊,駐留上海。1918年8月10日,第7戰隊(時轄防護巡洋艦千歲,炮艦宇治、鳥羽、伏見、隅田、嵯峨)獨立編為遣支艦隊。1919年8月9日,遣支艦隊又更名為第一遣外艦隊,繼續以上海為基地,進行警戒。
中國方面艦隊
編輯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日軍開始緊急向中國增派軍力。事變爆發時日軍在華本有第一、第二遣外艦隊兩支艦隊編制,在此基礎上兩支艦隊分別擴充為第三[1]、第四艦隊[2]。1937年,以七七事變為標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軍成立中國方面艦隊(日語:支那方面艦隊)以統一指揮在華海軍兵力。1938年初日軍在中國方面艦隊旗下進一步建立第五艦隊投入中國戰場。1939年11月15日,中國方面艦隊下轄三支艦隊改名為第一、第二、第三遣支艦隊[3]。
第一遣支艦隊
編輯由原第三艦隊改名而來,繼續以上海為基地,在長江流域活動。主力為駐紮在武漢的漢口方面特別根據地隊的陸戰隊,以及配備各式炮艦、用以確保長江流域安全的第11戰隊,此外還有若干駐留九江、南京的地面部隊。
1942年1月15日,漢口方面特別根據地隊(簡稱漢口特根)降格為漢口警備隊;1943年8月20日,第一遣支艦隊全體降格為揚子江方面特別根據地隊(簡稱揚子江特根)。部隊雖然級別降低,但任務並沒有變化,依舊是護衛武漢、九江、南京等據點的安全,確保長江航路的正常。戰爭末期揚子江特根的炮艦幾乎損失殆盡,基本只進行陸戰,直到戰爭結束。
1939年11月15日,改稱時
編輯1941年12月10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編輯1942年7月14日,中途島海戰後
編輯- 宇治、安宅、勢多、比良、保津、堅田、熱海、二見、伏見、隅田
- 附屬:漢口警備隊、九江警備隊
歷任司令長官
編輯- 谷本馬太郎海軍中將:1939年11月15日 -
- 細萱戊子郎海軍中將:1940年11月15日 -
- 小松輝久海軍中將:1941年7月5日 -
- 牧田覚三郎海軍中將:1942年2月14日 -
- 遠藤喜一海軍中將:1943年3月9日 -(降格為揚子江特根時轉出)
歷任參謀長
編輯- 堀內茂禮海軍少將:1939年11月15日 -
- 一瀬信一海軍少將:1940年10月15日 -
- 小暮軍治海軍少將:1942年7月25日 -(降格為揚子江特根時轉出)
第二遣支艦隊
編輯前身為第五艦隊[4][5],改稱後繼續以廣州為基地在華南進行活動。原本擁有着一個水雷戰隊的實力,太平洋戰爭前夕替換成了較弱的兵力。地面部隊方面,原本下轄3個根據地隊,1941年4月10日海南島特別根據地隊升格為警備府,脫離了艦隊編制。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久日軍即佔領了香港,廣東方面特別根據地隊轉移到香港,並且艦隊司令部直到日本戰敗為止也都設在香港。戰爭末期水面艦艇幾乎完全損失,艦隊大體以香港、廈門為中心進行地面行動。
1939年11月15日,改稱時
編輯- 第15戰隊:鳥海
- 第5驅逐隊:朝風、春風、松風、旗風
- 第21驅逐隊:初春、子日、初霜、若葉
- 第3聯合航空隊:第14、15航空隊
- 附屬:廣東方面特別根據地隊、廈門方面特別根據地隊、海南島方面特別根據地隊
1941年12月10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編輯1942年7月14日,中途島海戰後
編輯- 嵯峨、橋立、鵯、鵲
- 香港方面特別根據地隊
- 香港港務部、廣東警備隊
- 附屬:廈門警備隊
1944年4月1日,戰時編制制度改定
編輯- 嵯峨、舞子、初雁
- 香港方面特別根據地隊
- 香港港務部、廣東警備隊
- 廈門方面特別根據地隊
1945年6月1日,戰敗前夕
編輯- 舞子、初雁、第102號掃雷艇
- 香港方面特別根據地隊
- 香港港務部、廣東警備隊
- 廈門方面特別根據地隊
- 附屬:滿珠
- 第314、327設營隊
歷任司令長官
編輯- 高須四郎中將:(改稱前)1939年9月29日 -
- 澤本賴雄中將:1940年10月15日 -
- 新見政一中將:1941年4月4日 -
- 原清中將:1942年7月14日 -
- 副島大助中將:1943年6月21日 -
- 藤田類太郎中將:1945年4月25日 -(戰敗)
歷任參謀長
編輯- 原忠一少將:1939年11月15日 -
- 安場保雄少將:1941年8月13日 -
- 小畑長左衛門少將:1942年9月1日 -
- 大熊譲少將:1943年10月19日 -(戰敗)
第三遣支艦隊
編輯原第四艦隊[6][7],一直以青島為基地在華北一帶活動。改稱時華北的水上作戰活動已經告一段落,故此僅維持最小限度的水面艦艇。陸地方面,管轄青島方面特別根據地隊,單獨對青島一帶進行巡邏警戒。1942年1月15日,為了支援日軍的南方作戰,調走了部分陸戰隊兵力,青島特根降格為警備隊。1942年4月10日,艦隊解散,剩下的兵力全部併入青島警備隊。青島警備隊直到戰爭結束為止都一直在山東一帶活動。
1939年11月15日,改稱時
編輯1941年12月10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編輯歷任司令長官
編輯歷任參謀長
編輯註釋
編輯- ^ 豊田副武 2017,第48頁.
- ^ 豊田副武 2017,第47-48頁.
- ^ 戦史叢書,38巻,72-73頁『第四艦隊誕生の経緯と艦隊編制の改定』
- ^ 昭和14年11月21日(火)海軍公報(部内限)第3365号 p.33.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日語).「官房機密第七〇五六號」
- ^ 昭和14年11月24日(金)海軍公報(部内限)第3367号 p.33.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日語).「○旗艦變更 第二遣支艦隊司令長官ハ十一月二十二日旗艦ヲ妙高ヨリ鳥海ニ變更セリ|○將旗掲揚 第四艦隊司令長官ハ十一月二十二日將旗ヲ千歳ニ掲揚セリ」
- ^ 昭和14年12月1日(金)海軍公報(部内限)第3373号 p.6.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日語).『○第四艦隊司令部宛郵便物ノ件 當艦隊司令部郵便物ニシテ第三遣支艦隊(舊第四艦隊)司令部宛ノモノト誤送スル向アリテ事務處理上支障尠カラザルニ付御留意相成度 尚當艦隊司令部宛郵便物ハ當分ノ間左記ノ通 佐世保 軍艦千歳 第四艦隊司令部(第四艦隊)』
- ^ 戦史叢書91巻432-435頁『三コ遣支艦隊の新編と第四艦隊の獨立 ― 昭和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參考文獻
編輯- 『官報』
-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 戦史叢書 中部太平洋方面海軍作戦<1> 昭和17年5月まで 第38巻. 朝雲新聞社. 1970年10月.
-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 戦史叢書 南東方面海軍作戦(1) ガ島奪還作戦開始まで 第49巻. 朝雲新聞社. 1971年9月.
-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 戦史叢書 大本營海軍部・聯合艦隊(1) ―開戦まで― 第91巻. 朝雲新聞社. 1975年12月.
- 豊田副武. 最後の帝国海軍 軍令部総長の証言. 中公文庫. 中央公論社社. 2017年7月. ISBN 978-4-12-206436-2.
- 秦郁彥編『日本陸海軍総合事典』第2版、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