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維城
清朝画家
錢維城(1720年—1772年),字宗盤,號紉庵。江南武進(今江蘇常州)人。
父錢人麟。生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十歲能為詩。乾隆十年(1745年)狀元。[1]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刑部侍郎,入值南書房。擅長作畫,最初師從族祖母女畫家陳書,後又得董邦達真傳,[2]有《雁蕩圖》傳世。與張宗蒼、方薰等人供奉宮廷而稱為畫中十哲。《石渠寶笈》收錄其作品達160多幅,可知乾隆帝對錢維城作品的賞識。素有消渴疾,至是增劇,身體羸弱。[3]
乾隆三十四年(1769),赴貴州,查審威寧州知州劉標虧帑案。參與鎮壓古州苗民起義。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以丁父憂歸鄉,不久亦卒,諡文敏。
著有《茶山集》。[4]
家庭及關聯
編輯- 胞弟錢維喬(字樹參,號竹初,1739-1806),乾隆二十七年(1762)舉人,工書善畫,著《竹初詩鈔》、《竹初文鈔》。
有子女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