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作新,(1885年—1911年10月31日),字振民安徽青陽人。辛亥革命元勛,中華民國軍政府湖南都督府副都督。

陳作新

生平

編輯

青年時代醉心科舉,曾在長沙任塾師。1898年參與譚嗣同唐才常組織的南學會活動。1900年參加唐才常自立軍,在湖北聯絡會黨,事敗後潛歸故鄉。1903年入湖南弁目學堂學習軍事。1905年任新軍二十五混成協炮兵營排長,同年入同盟會。1909年任二十五混成協隨營特別班及測繪班教員。

1911年4月,為響應廣州起義,在長沙積極發動軍隊。廣州起義失敗後,潛逃漢口租界保路風潮興起後,從武漢回長沙成立革命機關,聯絡武裝,準備長沙武漢共同起義。10月10日武昌起義提前爆發後,和焦達峰於10月22日指揮長沙新軍起義,一舉獲勝,成立湖南軍政府。被推為副都督,之後積極謀劃援鄂、援贛事宜。10月31日,立憲派譚延闓策動新軍兵變,他單騎赴會,遇刺身亡。

1912年,葬於長沙嶽麓山。1956年,陳作新墓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墓前曾豎有陳作新銅像,現已不存[1]

註釋

編輯
  1. ^ 青山处处埋忠骨——民国时期岳麓山墓葬考. 湖南省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來源:經濟聯誼會. 2020-04-07 [2023-02-05] (簡體中文). 十一 、陳作新墓 陳作新(1885-1911),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字振民,瀏陽人。早年曾任塾師,1905年入同盟會,後任新軍二十五混成協炮兵營排長,因倡導革命被撤職。武昌起義爆發,在焦達峰策劃下,召集新軍中革命骨幹開會,積極準備起義。10月22日新軍佔領長沙,湖南軍政府成立,他被推為副都督,積極謀劃援鄂、援贛事宜。31日立憲派策動新軍兵變,被殺害,年僅25歲。1912年公葬於嶽麓山。墓園位於「印心石屋」石刻左後。佔地145平方米。墓冢為球弧形,墓後正中鐫刻「恤贈左將軍湘軍首義都督陳公作新府君之墓」。墓前豎有陳作新銅像,惜今已不存。1956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