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穆尼寺

缅甸佛教圣地,位于曼德勒

馬哈穆尼寺緬甸語မဟာမုနိ ဘုရား直譯為「大聖者寺」;英語:Mahamuni Paya[1],或稱摩訶牟尼寺[2]馬哈穆尼佛塔[3],位於緬甸曼德勒西南部。塔內供奉的馬哈穆尼佛像相傳是在釋迦牟尼親眼見證下所作,是緬甸佛教聖地[4][5]

馬哈穆尼寺
馬哈穆尼寺

馬哈穆尼佛像
基本資訊
國家緬甸曼德勒
坐標21°57′6.73″N 96°4′43.03″E / 21.9518694°N 96.0786194°E / 21.9518694; 96.0786194
宗教上座部佛教
建築詳情
建立者波道帕耶
竣工1785年
1884年火災後重建
地圖
地圖

馬哈穆尼佛像原本來自阿拉干地區[6]。相傳佛陀在世時共有五尊造像,兩尊在印度,兩尊在天界,餘下一尊即是在緬甸的馬哈穆尼佛像[5][6][7][8][9]。相傳在公元前554年,佛陀本人在阿拉干的定耶瓦底英語Dhanyawadi城傳法[5],國王僧陀都利耶曇摩英語Sanda Thuriya I下令為佛陀鑄像,鑄成後,佛陀對着塑像吹了一口氣,塑像就立刻變得和佛陀完全一致[9]

歷史 編輯

起源 編輯

傳說記載,佛陀赴阿拉干的都城定耶瓦底傳法[10],並有阿難等五百弟子偕同[10],登臨考拉鎮(Khaukrah)附近的薩拉吉里山頂(Salagiri)[11]。當時正值國王僧陀都利耶曇摩登基26周年紀念,國王攜王后月鬘(Sandra Mala)和1,600名侍女,及一眾大臣、官員禮拜供養[11],並被佛陀的教誨打動,在他即將返回舍衛城前夕,國王堅持要佛陀留下一尊塑像,以供臣民膜拜[11]。為此,佛陀盤坐於菩提樹下七日[11]帝釋天和下屬毘首羯磨用阿拉干王捐贈的珍寶鑄成一尊栩栩如生的佛陀塑像[11],亦有傳說指二位天神還修築了一座亭樓供佛陀休息[11]。佛陀見後非常高興,此亦是當時世人所知唯一的佛陀造像,於是佛陀又為塑像注入自己的精神力,命名其為旃陀娑羅(Candasara)[6],並由世人供奉五千年[9][12][13]

歷史學者肖伯(Juliane Schober)如此分析這種「佛祖附體」的佛像崇拜:「這尊佛像豐富繁雜的傳奇和佛陀的諸多本生故事相似,馬哈穆尼佛像的儀式和傳說由此達成兩大目的:將本地的統治者置入了佛教的宇宙觀里,又將佛陀的本生故事延申到了阿拉干和上緬甸的佛教政治里來。上座部佛教政治的顯著特徵即是重述佛陀的本生故事,將之同本地的統治者和供養人關聯在一起。因此,對馬哈穆尼佛像的崇拜受到了當地社會政治層面上的禮佛觀念的影響[14]。」

亦有傳說稱,佛像移入寺廟供奉後,出現了九樁怪事,即使在佛陀離開後亦會發生:清洗佛像的聖水不會溢出容器;清洗佛頭的水一年四季不變質;夜晚供奉佛像時有六道彩光,僧人不在場時彩光即消失;寺院可承載無窮無盡的人來供奉;樹葉向佛像方向傾斜;鳥兒會繞過寺院上空飛行;入口的鎮邪石可感知惡人存在,並將之拒之門外[15]

寺廟及造像 編輯

 
波道帕耶之子扎多敏梭將馬哈穆尼佛像帶到都城阿瑪拉普拉
寺內所藏高棉銅像。左圖的塑像被認為有醫病功效[5][6][9],右圖為三頭象愛羅婆多濕婆

阿拉干史料記載稱蒲甘王國阿奴律陀王圖謀將佛像擄走而未果[16]。1784年,貢榜王朝太子扎多敏梭率軍征服馬哈穆尼佛像所在的妙烏英語Mrauk U王國[17],將佛像帶到新都阿瑪拉普拉。由於佛像過大不便運輸,扎多敏梭下令將之拆卸成塊[18]敏東王即位後,遷都至曼德勒[19]。1885年,英國併吞上緬甸,貢榜王朝終結[20],佛像繼續為世人廣為景仰供奉[5][6][21][22]

寺院內還存放了眾多作為戰利品的銅像,原本是高棉吳哥窟造像[23],之後在1431年由暹羅人擄走[23][24][25],又在1564年由雄主勃印曩征服暹羅,將高棉銅像共三十尊帶到勃固[25][26][27]。1599年,妙烏王國入侵勃固,又將銅像帶到阿拉干[5][25],最終由扎多敏梭一網打盡,在1785年帶到阿瑪拉普拉[25]。相傳銅像的數目遠比今日多[5],但錫袍王在位時將不少銅像熔鑄為大炮[5][25]。如今寺內餘下六尊銅像。

破壞及修復 編輯

馬哈穆尼寺在1879年和1884年兩度發生火災[28],七層尖塔、拜殿、廊道等建築都化為灰燼,但佛像奇蹟般倖免而未有大礙。災後留下的金片被僧人製成袈裟,供佛像披戴。1887年,宰相金文敏基烏岡英語Kinwun Mingyi U Kaung主持修復,並在1896年完工,即是今日之馬哈穆尼寺[12]

1996年,緬甸軍政府當局主持修繕,修繕期間的1997年,佛像腹部破洞[29],據傳是有賊人企圖盜竊佛像內的珍寶[29]。報道稱有軍官下令連夜開放佛寺,讓各大僧院高僧在此會見商議此事[29],同時修復佛像。風波期間,又發生穆斯林男子強姦佛教徒女子的事件[29]。公眾的注意力隨之轉移,釀成集會示威,但事後查明並無此事[29]。佛像內是否有珍寶,以及這些珍寶是否真被盜走,則至今成謎[29]

建築 編輯

寺內的馬哈穆尼佛像
馬哈穆尼佛塔

馬哈穆尼寺位於曼德勒城西南,為典型的緬甸式塔寺。寺院為正方形佈局,廊道為十字形,匯於中心處的佛塔,院內綠樹成蔭。廊道由252根鍍金柱支撐,裝飾有壁畫[11]。中央佛塔為七層重檐式鍍金尖塔,緬語稱為比亞達。內部供奉馬哈穆尼佛像[28][30]

寺院東南角擺放有許多波道帕耶王在緬甸各地搜集的銘文碑石,有些碑石是鍍金大理石和砂石材質[5][6][31]。寺院東南方向有一方蓄水池,常有朝聖者到此用米糕餵食水池裏的魚和烏龜[11]。寺院東北角為博物館,主題是亞洲各地的佛像文化。

馬哈穆尼佛像 編輯

正面
側面
背面

馬哈穆尼佛像位於塔寺內的小型廳房內,巴利文稱為gandhakuṭi(香室)。佛像為青銅鑄造,重6.5噸,基座高1.84米,整體高3.82米[12][28]。呈觸地印結跏趺坐姿態,寓意降除惡[12]。身着王室服飾,肩纏緬式薩盧伊英語Salwe肩帶[28],頭戴穆庫塔式金冠,鑲嵌鑽石、紅寶石和藍寶石。佛像的左手反常的粗大,手掌上翹,放在膝上。

本地供佛習慣在佛像上貼金箔。只有男性可以這麼做,女性則被禁止靠近佛像[1]。金箔的厚度已經至少有15厘米,這使得佛像的輪廓顯得膨脹而模糊。不過,佛像的右手、王冠及其他王權象徵物都沒有金箔[5][8][28][31]。1884年佛寺失火時,現場遺存有91公斤的黃金,這代表這種貼金習俗歷史悠久,延續至今[11]

習俗 編輯

日常儀式 編輯

左圖為信眾每日清晨用清水清洗佛像面部,右圖為清洗佛像牙齒

1988年2月17日,蒂林僧院英語Htilin Monastery和比達加僧院住持西亞多巴丹達(Bhaddanta Paññavaṃsa)創立每日凌晨為佛像清洗面部的儀式。每天凌晨4點到4點半,僧人會為佛像洗臉刷牙[5]。儀式頗為繁複,由高僧主持,並由幾位著白衣、頭戴儀式頭飾的俗家助手協助,歷時一個多小時。鼓聲一響,住在毗鄰寺院的高僧就會進入塔院,用信眾提供的新鮮毛巾開始正式的洗臉儀式。然後,他用一把大刷子為佛像清潔牙齒,接着再用新毛巾進行一連串的清潔[28]。之後會在佛像表面塗上檀香膏,再用毛巾擦拭,最後灑上清香聖水。儀式結束後,用過的毛巾會歸還給信眾,他們會將這些毛巾恭敬地保存在家中的神龕里[12]

布薩等特殊場合時,主持儀式的僧人會在佛像肩上披上橙色披肩,並用扇子扇風[32]。信眾聚集於此見證儀式。一些男性坐在前方的圍欄里,婦女和兒童在內的其他人則坐在門廳的中間和後端。信眾用托盤將自己帶來的食物和其他物品供奉給佛像,並在儀式期間誦經祈禱[5]。涼季期間,佛像會披戴保暖斗篷[5][32]

在緬甸的君主制時代,王室每天都會舉行供養儀式,由大臣等要員舉着王家白傘將食物等供品護送到佛塔[11][12]

節慶 編輯

每年的二月初結夏安居結束後,信眾都會慶祝馬哈穆尼寺節。信眾會連日誦讀巴利文論藏發趣論[33]。僧侶以兩三人為一組朗誦經文,持續數日。慶祝期間還會上演各種節目,如舞蹈、音樂、戲劇等,親友會相互問候致意[5]

圖冊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曼德勒最为耀眼的寺庙——马哈穆尼寺. 緬華網. [2024-05-02]. 
  2. ^ 缅甸古都曼德勒入选全球最友善城市. 越南畫報中文版. [2024-05-02]. 
  3. ^ 玛哈敏穆尼佛塔节. Ministry of Hotel & Tourism. [2024-05-02]. 
  4. ^ Johnston, p.1351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Reid, Robert; Michael Grosberg. Mahamuni Pagoda, Mandalay. Lonely Planet. 2005: 234 [2010-03-22]. ISBN 978-1-74059-695-4. 
  6. ^ 6.0 6.1 6.2 6.3 6.4 6.5 Keown, Damien. A dictionary of Buddhism. Mahamuni Paya and Mahamuni templ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3: 164–165 [2010-03-24]. ISBN 978-0-19-860560-7. 
  7. ^ Schober, Juliane. Sacred biography in the Buddhist traditions of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 2002: 259–273 [2010-03-22]. ISBN 978-81-208-1812-5. 
  8. ^ 8.0 8.1 Mahamuni Pagoda, Mandalay. Asia explorers. [201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5). 
  9. ^ 9.0 9.1 9.2 9.3 Places of Peace and Power. Sacredsites.com. [2010-03-22]. 
  10. ^ 10.0 10.1 The Buddhist art of ancient Arakan: an eastern border state beyond ancient India, east of Vanga and Samatata. Volume 43, Issue 4 of Burmese cultural microfilm collection, Daw Saw Saw. 1979: 4.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Schober, p.267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Aung, Myo; H.Kraft. Upper Myanmar Mandalay Pyin Oo Lwin Sagaing Monywa Mingun Mogok Shwebo. Mahamuni Buddha (Books on Asia). : 4–5 [2010-03-24]. ISBN 9789749290859. 
  13. ^ Schober, p.268
  14. ^ Schober, p.260
  15. ^ Schober, p.269
  16. ^ Schober p.260
  17. ^ Thant Myint-U. The River of Lost Footsteps--Histories of Burma.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6: 109–110. ISBN 978-0-374-16342-6. 
  18. ^ Schober p.266
  19. ^ Eliot, p.685
  20. ^ Shulman, p.84
  21. ^ Schober, p.260-261
  22. ^ Fink, Christina. Living silence: Burma under military rule. Zed Books. 2001: 218–219 [2010-03-24]. ISBN 978-1-85649-926-2. 
  23. ^ 23.0 23.1 Abbott, p.33
  24. ^ Vella, p.145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Greenwood, p.128
  26. ^ Harvey, G.E. Toungoo Dynasty: IIIrd Siege of Ayuthia. History of Burma. London: Frank Cass & Co. Ltd. 1925: 168. 
  27. ^ Tan, p.310
  28.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Schober, p.263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Fink, p.219
  30. ^ Moore, Elizabeth. The Reconstruction of Mandalay Palace: An Itermi Report on Aspects of Design.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1993, 56 (2): 335–350. JSTOR 619905. doi:10.1017/S0041977X0000553X. ...epitomized by tiered roofs, the pya-that found in both royal and religious architecture. It comes from the Sanskrit prasada, a palatial building often with multiple roofs. 
  31. ^ 31.0 31.1 Mahamuni Pagoda. [2010-03-22]. 
  32. ^ 32.0 32.1 Schober, p.264
  33. ^ Schober, p.272

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