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歲差

由Voproshatel在話題歲差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 年前
基礎條目 歲差屬於維基百科自然科學主題天文學類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物理學專題 (獲評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物理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物理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天文專題 (獲評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天文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天文學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時間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時間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時間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地球科學專題 (獲評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地球科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地球科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無標題 編輯

數值這個段落中,個人在翻譯過程中覺得問題很多,還請多參考英文原本比較修正翻譯不妥處。--凌雲 15:33 2006年12月9日 (UTC)

牛頓的地軸進動解歲差已成歷史垃圾!請看百度的新解歲差!—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王金甲對話貢獻)於2013年9月13日 (五) 09:05 (UTC)‎加入。回覆

歲差才是最常見和常用的名稱 編輯

天文界的朋友都是用歲差而不是什麼分點歲差。 http://www.lcsd.gov.hk/CE/Museum/Space/FAQ/earth/c_faq_earth_6.htm

中國古籍都是用歲差這個詞。 http://big5.lrn.cn/science/earthexplore/200801/t20080124_192119.htm

因為歲差已經被人誤用在進動一詞上(在英文是同一個字),只好畫蛇添足。
請教管理員們能否改正這個名詞。—凌雲 (留言) 2008年5月3日 (六) 09:10 (UTC)回覆

歲差與進動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運動!不能混為一談。 --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1月11日 (四) 22:46 (UTC)回覆

條目中疑似原創研究的部份 編輯

條目新增的內容「牛頓解釋的歲差嚴重失誤;……有異議者請與王金甲聯繫」部份疑似原創研究。--Wolfch (留言) 2010年9月20日 (一) 00:27 (UTC)回覆


「分點歲差」是偽科學!為什麼還在這裏公開騙人?

王金甲wang.jinjia@163.com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王金甲對話|貢獻)於2010年10月6日 (三) 00:58 (UTC)加入。 --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0月6日 (三) 09:44 (UTC)回覆


古代天文學家對歲差的描述;

喜帕恰斯發現分點的位置,相對於在天球上固定不動的恆星,沿着黃道每年向西移動。通常,每年的移動量是50.260角秒即每約71.6年移動1° 。這個過程雖然緩慢但會逐年累加起來,完整的歲差圈要經歷25786年(稱為柏拉圖年),節氣點(回歸年)在黃道上退行一周360°。


公元前二世紀。希臘人喜帕恰斯以恆星為參照物在觀測中發現春分點每年都在向西緩慢的移動。公元四世紀,我國東晉的天文學家虞喜夜發現了這一現象。這就是歲差的最早發現。在「地心說」時代,牛頓最先錯誤的解釋了歲差現象。 在天文觀測上,歲差的現象是什麼呢?首先表現在春分點或冬至點(節氣點)在黃道上每年向西移動50.260角秒。約每71.6年向西移動1°。約25786年回到最初的位置。


冬至時刻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叫冬至點。我國早在戰國時期,曆法家們就把公元前四世紀冬至點確定在牽牛初度②,意思是冬至點離牛宿距星的赤道宿度不到一度(古1°相當於今0.986°)。公元前104年制定太初曆時,認為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漢書•律曆志》記載劉歆《三統曆》認為經過一元後,日月五星「進退於牽牛前四度五分」。這說明漢代的實測證明冬至已經不在牽牛初度,而是在牛宿以西靠近斗宿的建六星附近。對於這一觀察事實,思想保守的劉歆並沒有在計算中使用,三統曆中日月起算點仍採用牽牛初度。東漢賈逵測出冬至點既不在牽牛初度,也不在建星,而是在斗二十一度③,明確肯定了冬至點的改變。但他只是想到冬至點位置應予改正,而沒有深究其中的規律。東晉天文學家虞喜(281—356),字仲寧,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博聞強識,鑽堅研微,有弗及之勤」,畢生專門從事學術研究。虞喜是一位相信天體運動遵從某種規律的天文學家。他注意到冬至點的改變,並且想到僅僅改正冬至點的位置,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從以上的描述來分析,因回歸年公轉<360°,引起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退行,古人都是記載「節氣點」時刻地球處於天球的位置,牛頓受「地心說」影響根本就沒有考慮地球的公轉運動。

--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0月12日 (二) 16:28 (UTC)回覆

此條目最近很熱鬧 編輯

需要指出的是;牛頓根本不懂地球的層圈構造!也不懂天文學!並不知道地球還存在差異旋轉。

牛頓受地心說的影響,錯誤的理解了天文學家對「歲差」的描述。天文學家描述的歲差是;「節氣點」(回歸年)在天球的位置每年都在移動,歲差是「年差」,年就與地球公轉運動有關!而牛頓解釋的歲差是地軸設一「o」點為圓心的原地運動,顯然不是解釋歲差! 王金甲--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0月6日 (三) 09:35 (UTC)回覆


原來此條目的論點是認為分點歲差是「地球的自轉軸相對於慣性空間的進動」,不過王金甲認為分點歲差是「『地球差異旋轉』的最早發現」,較完整的版本是[1],也有參考資料,只是沒有維基化。

在下天文學知識不太足夠,因此無法判定哪個論點是正確的(其實閱讀此條目仍非常吃力),只是在想,是否有需要將二種的說法並列在此條目中,讓讀者知道有上述二種的說法?--Wolfch (留言) 2010年9月27日 (一) 22:51 (UTC)回覆

  • 王金甲之言論缺乏數理上之論述,雖曾在文獻中發表,但均非學界公認之正式學術刊物(欠缺嚴謹的審查機制),難以認定其學術地位與價值。依愚見其言論「似是而非」並缺乏實驗或觀測之佐證,實不宜並列!凌雲 (留言) 2010年9月28日 (二) 16:17 (UTC)回覆


明白歲差的,數理論述非常簡單,已知條件已滿足任何計算! 王金甲


      • (:)回應,我在CNKI、方正的全庫中查王金甲的名字,結果只有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3、24、25屆年會上的論文。國內年會的論文不像國外年會論文專家審查那麼嚴,像這個年會,第24屆的論文集中居然有541篇,有幾篇經過審查了呢?國內年會論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都比不上各大學學報的水平,學報上雖然學術水平挺低,但至少篇數不多,至少能被看過一遍。
  • 檢視全文,刪除了王金甲加入的【是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軌道】。這是文中針對圖說的說明,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是錯誤的:地球繞太陽的軌道是天球上的「黃道」,怎會是自轉軸在天球上掃掠過的「歲差圈」呢?由此即可見其誤謬。凌雲 (留言) 2010年9月28日 (二) 17:03 (UTC)回覆


凌雲;爾根本就不懂歲差!爾的評論才是謬誤!關於歲差爾敢辯論嗎??哥白尼在提出「日心說」時有參考文獻嗎?真理有時在少數人手裏! --122.66.85.99 (留言) 2010年11月26日 (五) 20:22 (UTC)回覆

你自己畫一張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圖,恆星年地球公轉360°回歸年地球公轉<360°,你再算算回歸年一年公轉多少度?100年公轉多少度?1000年公轉多少度?10000公轉多少度?25786年公轉多少度?


牛頓把歲差解釋錯啦!是顯而易見的問題!一個初中生都看出問題,都能掌握歲差的解釋方法,難道爾連初中都沒讀?


修改誤人子弟的教材已刻不容緩

作者;王金甲 信箱;wang.jinjia@163.com

地球科學是天文學、地質學、地磁學、生物學、氣象學、地震學等相關學科的基礎,基礎的紮實才能給各項研究帶來豐碩的成果。地球多種運動知識的匱乏給相關科學的研究引入歧途。如; 天文學;牛頓錯誤的歲差解釋導致英國的天文學家詹姆斯•布拉德利又錯誤的解釋了地球在軌道上由於受月亮公轉的引力影響左右擺動的現象錯誤的解釋地軸「章動」。 地磁學;竟然得出「地球磁場逆轉」的怪現象。

生物学;动植物进化与灭绝出现许多奇谈怪论。 

氣象學;不懂歲差搞出什麼全球氣候變暖?

地質學;大陸漂移的動力爭論不休!

地震學家竟不知道利用「歲差常數」數碼化計算預報地震。 其根源就是地學教材對地球多種運動的介紹不全面,原教材內容基本都是囫圇吞棗由外文翻譯過來的,沒人甄別是否正確?幾十年一貫制。隨着社會的發展,對地球內部的深入了解,教材應與時俱進的增補地球多種運動的內容。 如;

1】地球差異旋轉

2】地球較差自轉

3】殼幔弦動

4】新解歲差等

地學教材中「牛頓」對「歲差現象」的解釋,是一起嚴重的科學失誤事件,它耽誤了我們地學研究300多年,影響相關學科研究的正常進展。地球科學是一門基礎科學,它涉及天文、地理、地質、航空、生物、氣象、地磁等各個領域。錯誤的解釋,影響了相關領域研究的正確健康發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正確思及正確結論。為避免繼續延誤人家子弟,已到了必須儘快修改的關鍵時期。地球科學是基礎科學,牽涉到許多相關學科,基礎錯了那麼相關的學科都將步入歧途。

牛頓在解釋「歲差現象」中,牽涉到我們在初中所學的幾何「四象限」與「數軸」的簡單問題(如下圖所示)。牛頓對歲差的解釋,把地軸中心設置一個原點O,那麼地軸與數軸相似,ON=OS,ON+OS=0,絕對值相等,符號相反,那麼南北半球就不能共用一個「歲差常數」,事實卻共用一個。通俗的講,就是「蹺蹺板」也是一端上,另一端下其方向正相反。 搞研究之前,首先把現有相關數據理論都搞懂。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重複別人工作甚至是重複別人的錯誤,是在浪費時間、精力和生命,必須杜絕出盲人摸象的笑話。

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牛頓對歲差的解釋,要麼適用在北半球,要麼適用在南半球,南北不能兼顧。地軸N端順時針旋轉,那麼S端必然是逆時針旋轉,也就是說;如果北半球的二分二至點提前於恆星年,那麼南半球的二分二至點就應滯後於恆星年,從左圖中我們可以看出N、S與太陽的關係是絕對值相等,符號相反。牛頓解釋歲差的方法把「恆星年」與「回歸年」重疊在一起,忽略了地球的公轉運動,顯然極不合理。

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則需要多個證據來支持,而否定一個理論,則找出一處矛盾所在就足夠了,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


「歲差現象」存在以下三種解釋方法(其中只有一種是正確的)。 1、地球自轉變慢。 2、地軸做圓錐運動,牛頓解釋歲差的方法如下圖所示;

3、地殼在「固體潮汐」作用下,與內部順時針差速(中國人解釋歲差的方法下右圖)。


第一條顯而易見的被排除。如果是地球自轉變慢引起的歲差現象,按時間算來每天都要慢3.35秒之多, 那麼地球早已停止了自轉。

第二條牛頓對歲差的解釋方法,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牛頓對歲差現象的解釋,其中存在幾點顯而易見的矛盾。地球運動,無非是引力與斥力作用下的慣性運動。「歲差」就是引力與慣性及地球層圈構造相結合的必然現象。用地軸做圓錐運動解釋「歲差現象」存在幾處致命弱點;

1)地軸有數軸性質即「絕對值相等,符號相反」,南北半球不能共用一個「歲差常數」,事實卻共用一個。地軸中心點的數值是零!那麼它表示是恆星年?還是回歸年?牛頓的解釋把「恆星年」與「回歸年」混繞在一起。難以解釋地球在20′24″的時間裏公轉36475KM 的距離問題。

2)用「陀螺」進動解釋歲差現象,是風馬牛不相及。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亮圍繞地球公轉是地球受的都是「徑向力」,而陀螺旋轉受的是「軸向力」。地球、陀螺同樣旋轉但它們的受力方向卻相差90°。地球的自轉與「陀螺儀」相似,陀螺儀有定向性質,已廣泛的應用在航天領域。陀螺的「進動」是受地面的摩擦之故。

3)26000年的歲差周期,即不是地球公轉周期,也不是月球公轉周期,難道「引力」還有延時作用? 用「陀螺」比喻解釋歲差是風馬牛不相及。陀螺受的是「軸向」單端摩擦力,故而必然「進動」。而地球所受的力(日、月)是「徑向」力,與陀螺的受力方向相差90°,兩者豈能再一起相提並論?

4)希臘的天文學家 喜帕恰斯 與中國的天文學家 虞喜 所測得的「歲差常數」為何相差一倍之多?其原因是所處的緯度不同。希臘是高緯度國家而虞喜所處的地理維度要比喜帕恰斯所處的地理緯度低的多,說明地球不但存在「差異旋轉」而且還存在「較差自轉」。喜帕恰斯與虞喜的「歲差常數」之差就是因為他們所處的地理緯度不同地球有「較差自轉」而造成的。現代公佈的「歲差常數」也取的是平均值。緯度越高「歲差常數」越小,緯度越低「歲差常數」越大。

5)牛頓對歲差的解釋是地軸做圓錐運動,地軸中心「原點」不存在運動,那麼「恆星年」與「回歸年」在中心原點重合,如何解釋地球在20分24秒歲差時間地球公轉36720KM的距離?顯然矛盾重重。根據現有觀測數據,採用數字與幾何圖形的手段,有必要對「歲差」做重新解釋!

就牛頓解釋歲差而言,存在有5條矛盾,其中的任意一條都足以說明牛頓把歲差現象解釋錯了。不破不立,破就是為了立!

在重新解釋歲差前,我們首先了解地球構造。地球是層球結構,主要由地殼、地幔、外核、內核等幾部分組成。地殼是包裹着整個地球內部的薄殼。質量只佔全球的0.2%。大陸地殼與海底地殼有明顯的差別。洋殼極薄,厚度2~11 千米(包括海水),平均約7 千米,密度3~3.3克/厘米3,主要由玄武岩和輝長岩組成,上面有極薄的深海沉積物覆蓋。與此相反,陸殼則較厚,約15~80 千米,平均35千米,密度2.7~2.8 克/厘米3,由火成岩、變質岩和沉積岩組成。地殼佔地球總質量的比例最少,受潮汐作用影響最大,是自轉速度最慢的一層,自轉一周需24小時。 地幔是地球最厚的一個層面,佔了地球質量的68%左右,它的密度由外至內逐漸增大,外部密度為3 克/ 厘米3,內部密度為5.4 克/ 厘米3。這一層面從地殼下一直延伸到2900 千米外,由各種不同的礦物質組成,其中以橄欖石、輝石和長石居多。地幔這一層佔地球總質量一半以上,能較好的保持慣性,但因地殼的拖拽作用也在極緩慢的減速。根據「歲差常數」計算地幔這一層的自轉一周約需23小時59分56秒649毫秒。 外核,地球外核的物質基本都以等離子狀態存在,它的自轉速度受日月的引力影響較大。外核是離子、電子的混合體,它的旋轉就是電子、離子圍繞地軸旋轉,如同螺旋管的電子在螺旋管線圈移動,磁是電子移動產生的,從而導致了地球磁場的存在。它的自轉速度介於地幔與內核之間。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見圖4.3)。內地核應為剛性很高的,在極高壓(3.3 × 1011~3.6 × 1011 帕)下結晶的固體鐵鎳合金組成。地核質量佔地球全部質量的33%。離子態的外核有效的保護了內核的自轉慣性因此這一層自轉速度最快,根據宋曉東公佈的內核比地殼自轉速度快的報道經過計算地球內核的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3小時59分55秒。 地球的每一層的質量、材質、溫度、體積、受天體引力、形態等不同所以其角速度都有差異。

《參考消息》1996年7月24日第7版有一則報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震學家宋曉東博士和保爾•理查茲博士一起,首次利用地震波測量了地球固態鐵質內核,發現它的旋轉速度比地球本身旋轉速度快,內核跟地球朝同一方向旋轉,內核赤道每年比位於赤道的地殼多旋轉19.31公里,內核在地球完成相對轉動一周需要大約400年。這一發現一經公佈,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科學家們稱這一發現為令人震驚的重大發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在此之前,人們普遍認為地核轉速最慢。

   跟踪地震波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宋曉東博士是在1994年於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的,之後在紐約州帕力塞的拉蒙杜赫地球觀察站工作,是一位傑出的地震學家。他和同事保爾•理查茲博士一起首次利用從五十多次地震現場和1967年到1995年期間重大核試驗現場發出的地震波測到的數據,觀察地球內核,其方法就像醫生利用超聲波觀察孕婦肚子裏活動的胎兒一樣。其結果發現地球固態內核在高速自轉。在發生大地震和爆炸時,地震波就像池塘中的漣漪一樣,向外輻射,科學學們藉助於傳感器就可以接收來自地下微弱的震動,從而測出它們的路徑和速度。以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地震學家跟蹤地震波,終於有了這一驚人的突破,標誌着一個全新領域的開端。 現在,科學家們人為地球的固態內核是一個巨大的晶體球,是由緊密排列的鐵原子構成。地核的軸大約與地球的軸傾斜10度,當發生地震時,穿過地球的地震波的最快路線是由晶體結構決定的。通過多年來跟蹤這條路線兩頭到達地球表面的點的變化,宋曉東博士和理查茲博士發現了地核相對於地殼在旋轉。他們估計內核自由旋轉的速度每年約為0.4~1.8度,一周為360度,每過約4000年重疊一次。在過去一個世紀裏,內核與外殼位移了約90度。這對於地質運動來說是一個如同光速一樣巨大的速度,比大陸漂移速度快十萬倍。而哈佛大學的研究小組組長亞當•德茲文斯基博士發現內核的旋轉速度每年可達3度,約100年重疊一次。 宋曉東的博士論文是研究近南極洲的南大西洋的地震反射波是如何穿過地球的,這種反射波可在阿拉斯加州的地震台觀測到,從而揭示了內核構造的線索。他通過研究自80年代以來的地震資料(這些資料在他做博士論文時就已獲得),再與90年代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對比,發現90年代穿過內核震波的時間比80年代明顯地快,很明顯內核在相對於地表旋轉。他們還對其他資料作了對比,包括前蘇聯幾十年前在其北邊的北極圈內的一個島下進行的大型核爆炸時,在南極洲獲得的震波數據,都得出了同樣的結論。理查茲博士興奮地說:「當我開始得出這些結果時,我都不相信,這太令人激動了。」這一發現會有助於更進一步了解熱量是如何在地球中流動了,地球內部多年來是如何演變的,磁場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發生周期性方向轉變的。正是由於這種熱量的運動才使得地球表面的地殼層產生運動,形成山脈和海洋,大陸分離,引起地震。 內核快速自轉的原因 科學家們認為:地球內核的旋轉很可能是由於內核與地球熔態外核流體所產生的巨大磁場的互相作用而引起的。這些磁場所產生的力距使得內核旋轉較快,這與電動機中的旋轉磁場引起電樞旋轉的原理相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小組發表在《自然》期刊的論文指出:外核的低粘度、低摩擦力使得內核易於旋轉。理查茲博士說:「這就像一台巨大的電動機,產生了巨大的電流。這又轉過來在地球周圍產生磁場。」 四十五億年前,在地球形成時,由於鐵很重,大部分鐵和重金屬沉入到地球內部,最終形成了地球內核與外核。外核是熔鐵,再向深處,儘管溫度高達7000~8500華氏度(即約3870~4700℃),但由於巨大的壓力和密度,使內核鐵成為固體。這一固體內核佔地球體積還不到1%。地球的內核是一個熾熱的固態鐵質晶體球,直徑為2413.5公里,比月球略小。由於地球內核深藏在地球內部,因而對其研究十分困難。正是由於近十年在地震測量和計算機模擬方面所取得的進展,才使科學家們開始逐步發現地球內核的一些秘密。在地球質量不變,體積不變,各圈層特質間不發生角動量交換和忽略外力的條件下,根據角動量守恆定律,一個均速自轉的均勻地球演化為一個圈層差異旋轉的分層地球,可分為地殼、地幔、液體外核和固體內核,它們旋轉速度的理想比值為;0.6:0.7:1.06:3.27,即在重力分異過程中使地球各圈層呈現有序差異旋轉狀態。 地質先驅李四光很早就注意到了渦旋星系旋轉內快外慢這一共同特徵。安德森也指出過含有對流流體的旋轉星體呈現出差動旋轉和旋渦形對流這一宇宙普遍現象。他們為地球內核快速旋轉出示了第一批可經觀測到的類似現象。這正是科學家們研究的出發點。 這項發現也提出了很多問題,諸如:內核的旋轉速度是否發生變化?內核旋轉是否會對地球表面的引力場強度產生明顯的變化?科學家們說需要進行許多其他的研究,不僅要探索與其它科學領域的關係,還要進一步證實與精確計算內核旋轉速度。哥倫比亞大學的理查茲博士說:「這僅是個開端,已經發表了數百篇很好的論文,現在應該依靠理論進行艱巨的觀察了。」

根據以上幾點矛盾,就足以說明牛頓對歲差現象的解釋是一個嚴重失誤。這樣一來只剩下唯一的第三條,只有用地殼在「固體潮汐」的作用下,與內部作「順時針差速」旋轉,這才是唯一正確解釋「歲差現象」的方法(見下圖)。 圖1;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360°表示是一個「恆星年」。 圖2;地球圍繞太陽公轉359°59′9″740毫角秒表示是一個「回歸年」,地球少公轉了50角秒260毫角秒。與恆星年形成了一個夾角∠BOA=50角秒260毫角秒。 圖3;在「固體潮汐」的作用下,「地殼」每年與內部順時針差速(少轉)50角秒260毫角秒導致「歲差現象」發生。


看圖2所示;設;地球不自轉,那麼地球公轉到A點就是一個回歸年。過A點畫直線CA平行於OB,∠BOA=∠OAC(內錯角相等),E點就應落在CA直線上(圖2)。但事實E點卻落在OA直線上(圖3),其原因就是因地殼在「固體潮汐」的作用下,地殼比內部少轉了50角秒260毫角秒,導致回歸年比恆星年提前20分24秒。 任何自然現象都有一定規律性,都存在數學模型及計算方法,只是比較複雜我們還沒攻破而已。牛頓對「歲差」解釋上的錯誤,是天文學與地理學科的脫節所致,分科過細導致了我們真正認識自然規律的能力,堵塞了我們對地震預報工作的深入研究。使我們的地震預報研究工作步入歧途,迷失方向,因而進展緩慢。利用「歲差常數」計算預報地震,是地震預報數碼化的唯一方法。 根據以上事實,歲差是「地球差異旋轉」所致。地殼在與內部差速一周後,因地球公轉軌道的橢圓,地球的傾斜自轉,地殼的經維度與內部的經維度顯然不會重合,積累的誤差導致地殼的南北半球在內部上南北易位。沉積岩、火成岩的感應剩磁場來回反向證明了這一點。我們把地殼與內部在差異旋轉過程中導致的地殼南北半球易位命名為「殼幔弦動」。 日本地質學家「松山基范」利用沉積岩、火成岩的感應剩磁場來回反向的現象就結論是「地球磁場逆轉」顯然有盲人摸象之嫌。 同時「歲差現象」也是地球大氣候的循環周期。只有把「歲差現象」研究明白,才能正確的理解全球變暖的真正原因。

地球科學是一門大科學,又是相關各門科學的基礎,。上朔幾千年,行程幾萬里,它滲透其它自然科學各個領域。地球科學教材完全是由外文囫圇吞棗翻譯過來的,是否正確?沒有人甄別。分科過細,導致人們喪失真正認識自然規律的能力。地球對於人類來講無疑是一個龐然大物,這樣一來「盲人摸象」的結論層出不窮。科學本身就是宗教的一個分支,仍然沒有徹底脫離宗教意識形態的影響。比如對歲差的解釋,牛頓讓地軸在太空繞黃極做圓錐運動,於是後人便用風馬牛不相及的「陀螺進動」來完善其理論,又在牛頓錯誤錯誤解釋歲差理論的基礎上又發展了所謂「章動」的理論,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殼幔弦動」。不僅解決了大陸漂移的動力問題,還解決了所謂的「地球磁場逆轉」問題、氣候變暖問題、兩極有熱帶遺蹟問題、赤道有冰川遺蹟問題、生物進化與滅絕問題、滄海桑田變遷問題等等。「殼幔弦動」的提出是地學歷史的又一次革命。 對於書本上的東西不可不信,不可全信,關鍵自己要有清醒的頭腦。

參考文獻;

[1]:[法]拉普拉斯.宇宙體系論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78

[2]:柴東浩陳廷愚.新地球觀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3]:柴東浩,地球科學的100個基本問題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

[4]:王金甲,美國《自然科學研究》(中文版)2006年4月總第四期用哲學的觀點天地結合探討大陸動力

[5]:謝學樞 王金甲 大陸漂移的真正動力 科學學報

[6]:楊學祥等 地球差異旋轉動力學 吉林大學出版社

[7]:王金甲等用實驗的方法破譯地球磁場逆轉之謎《中國當代思想寶庫》中國文聯出版社

[8]:王鎭 韋閔峰 王金甲 萬有引力-地球磁場逆轉的原因 科學學報 2005年第四期

[9]:王鎭 王金甲等 地殼弦動才是大陸漂移的真正動力 中國科技發展經典文庫 中國檔案出版社2006卷

[10]:[德]韋格納 海陸的起源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11

[11]:許靖華 大滅絕 三聯書店 1997.1

[12]:劉本培 蔡運龍 地球科學導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13]:王金甲 地球的多種基本運動 中國地球物理313頁 中國大地出版社 2008.10

[14]:王金甲 殼幔弦動與大陸漂移——地球存在的另外兩種運動 中國地球物理395頁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07.10

[15]:伍光和 王乃昂 胡雙熙 田連恕 張建明 自然地理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16]:W. H.芒 克 G.J.F.麥克唐納 地球自轉 科學出版社

王金甲--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0月6日 (三) 09:38 (UTC)回覆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王金甲對話|貢獻)於2010年10月6日 (三) 00:55 (UTC)加入。回覆

牛頓解釋錯誤的歲差為什麼還能在世界高校貽誤人家子弟? 編輯

Media:Example.ogg牛頓解釋錯誤的歲差為什麼還能在世界高校貽誤人家子弟?

「歲差」的發現其實是「地球差異旋轉」的最早發現。牛頓對歲差的解釋存在嚴重失誤,導致原版本歲差同樣存在失誤!

1】不符合慣性原理

2】不符合引力關係。

3】與數學原理相悖。

4】牛頓解歲差,在地軸中心設一點「o」,地軸有數軸性質,絕對值相等符號相反,南北半球曆法相互矛盾,與實際觀測不服。地軸中點「歲差值」為零,無疑使地球失去公轉運動。

歲乃年也,歲差就是年差,是恆星年與回歸年之差。年乃是地球圍繞太陽傾斜公轉之故。解釋歲差首先要考慮地球存在的公轉運動,恆星年與回歸年地球在20分24秒時間地球公轉的距離。地軸在原地「o」點做圓錐運動無疑使地球失去公轉運動,牛頓解釋歲差的方法與地球公轉運動無關,也就是與歲差無關!其實是一起嚴重的錯誤。迷信使其錯誤延續300多年。 --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0月7日 (四) 01:51 (UTC)回覆

喜帕恰斯對歲差的描述 編輯

喜帕恰斯發現分點的位置,相對於在天球上固定不動的恆星,沿着黃道每年向西移動。通常,每年的移動量是50.260角秒即每約71.6年移動1° 。這個過程雖然緩慢但會逐年累加起來,完整的歲差圈要經歷25786年(稱為柏拉圖年),節氣點(回歸年)在黃道上退行一周360°。

從喜帕恰斯對歲差的描述來看,分明是「節氣點」(回歸年)在地球公轉軌道上退行。由於牛頓受「地心說」影響他不可能考慮地球有公轉運動,所以只能用地軸繞黃極圓錐運動節食歲差。分明是牛頓沒有讀懂喜帕恰斯對歲差的描述!由於對大師的迷信與崇拜以致牛頓對歲差的錯誤解釋如同「皇帝新衣」貽誤我們學子300多年!!! --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0月7日 (四) 03:04 (UTC)回覆

牛頓解釋的歲差嚴重失誤; 編輯

牛頓解釋的歲差嚴重失誤;

1】不符合慣性原理。

2】不符合引力關係。

3】與數學原理相悖。

4】牛頓解歲差,在地軸中心設一點「o」,地軸有數軸性質,絕對值相等符號相反,南北半球曆法相互矛盾,與實際觀測不服。地軸中點「歲差值」為零,無疑使地球失去公轉運動。

是「地球差異旋轉」引起的歲差。地軸繞黃極運動並不存在。牛頓解釋的歲差,阻撓了地震預報數碼化道路。世界各地不同的「歲差值」其實是一幅「地殼板塊應力圖」,根據地殼板塊應力圖的數值,結合動物及地球的物化指標的變化等數碼化預報地震。 我們知道,「恆星年」地球圍繞太陽公轉360°,而回歸年比恆星年少約20分24秒(1223.85秒),那就是說;回歸年的點,在地球的公轉軌道上並不固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360°(是360°—50.260角秒)所以我們站在地球上觀測天象就是「節氣點」每年移動約50.260角秒,所形成的圓,其實是地球公轉軌道。在25786年的漫長時間裏「節氣點」(回歸年)移動一周(360°),並不是什麼地軸繞黃極運動。所謂的北極星變換純屬以訛傳訛,無稽之談。 歲差的周期是地球大氣候的周期。我們知道地球的公轉軌道是一個橢圓軌道。「節氣點」在地球公轉軌道上的移動也就是節氣點在變換與台太陽的距離。地球的大陸南北半球分佈並不均勻,大部分大陸分佈在北半球。九百多年前「冬至日」是12月21日(近日點),在過約12000年冬至日就是遠日點。遠、近日點的周期變化就是地球的大氣候周期。

雖然「地心說」已成為歷史,但地學教材的內容並沒有得到修改,一直沿用至今。 地學教材中存在四大「偽科學」——歲差與章動,冰期與地球磁場逆轉,還在高校貽誤人家子弟,筆者認為,地學教材內容的修改刻不容緩。 望有翻譯英文能力者廣為宣傳。

--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0月7日 (四) 09:24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歲差 (天文)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14日 (六) 22:52 (UTC)回覆

建議改名:「歲差 (天文)」→「歲差」 編輯

歲差 (天文)」 → 「歲差」:沒有其他名稱與「歲差」相關的條目。-- tang891228 留⁠言 2018年7月20日 (五) 14:05 (UTC)回覆

歲差 編輯

 

--Voproshatel留言2023年1月23日 (一) 11:44 (UTC)回覆

返回 "歲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