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立博物館
31°18′39″N 121°31′25″E / 31.31083°N 121.52361°E
上海市立博物館 | |
---|---|
概要 | |
類型 | 博物館 |
建築風格 | 中國傳統主義風格 |
所屬國家/地區 | 中國 |
行政區 | 上海 |
座標 | 31°18′39″N 121°31′25″E / 31.310833°N 121.523611°E |
起造 | 1934年 |
竣工日 | 1936年3月 |
承建商 | 張裕泰和記營造廠 |
擁有者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設計與建造 | |
建築師 | 董大酉、王華彬 |
地圖 | |
「大上海計劃」公共建築群 舊上海市博物館 | |
---|---|
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上海市楊浦區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1936年 |
編號 | 8-86 |
認定時間 | 2014年4月4日 |
上海市立博物館 | |
---|---|
位置 | 上海市楊浦區 |
建成時間 | 1936年 |
評定時間 | 1994年 |
參考編碼 | 2-12 |
上海市立博物館,初名上海市博物館,創建於1933年,1937年1月正式開館。館址初設江灣市中心市政廣場東側府前左路(今長海路)[1],後因戰事停館八年。1946年,在虹口四川北路1844號三樓復館,同時更名為上海市立博物館。1949年6月,更名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後併入上海博物館籌備委員會。
歷史
編輯籌備與開放
編輯在上海市博物館成立以前,上海共有公共文物博覽機構兩家,即亞洲文會上海博物院和天主教背景的震旦博物院。1929年7月,上海特別市召開第123次市府會議,通過《大上海計劃》,其中將上海市博物館列入計劃。1933年9月,上海市政府宣佈成立「上海市圖書館、博物館、體育場籌備委員會」。翌年7月,上海市政府發行市政公債,總計國幣350萬元,並規定其中30萬元用於上海市博物館的修建。從用於施行大上海計劃而發行的市政公債中撥出法幣30萬元作為博物館籌辦經費。1935年3月,上海市博物館臨時董事會成立,葉恭綽擔任董事長,程演生出任副董事長。11月,臨時董事會設立博物館籌備處,由李大超任主任,胡肇椿擔任副主任。經過一年籌備,第二年三月,市政府將原臨時董事會改組為上海市博物館董事會,同時宣佈籌備處結束。原籌備處副主任胡肇椿出任館長[1]。1937年1月10日,上海市博物館開始試運營。
復館與合併
編輯淞滬會戰開始後,上海市博物館因為地處戰區,遭到炮火嚴重損壞不得不閉館,館藏文物被迅速轉移到租界內,後轉存震旦大學圖書館。二戰勝利後,1945年11月,上海市博物館組成復館籌備委員會,並歸由上海市教育局管理。復館籌備處於第二年1月設立,由楊寬擔任主任。復館籌備處成立後,曾試圖搬回原址,但因館舍已遭破壞,在經費吃緊的情況下,不得不另覓新址。同年,籌備處尋得虹口四川北路1844號三樓,作為市博的新址,並於當年開館,同時更名為「上海市立博物館」,由楊寬任館長[1]。
1949年上海政權易手後,上海市人民政府於當年6月接管上海市立博物館,並將其更名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1951年11月,市博被併入上海博物館籌備委員會,館藏文物同時交予上博籌委會[1]。
江灣館舍
編輯上海市立博物館大樓,坐東朝西,於1936年落成。由著名設計師董大酉、王華彬設計,佔地17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3430平方米。主體佈局和外觀樣式與上海市立圖書館相同,平面呈「工」形,唯中央門樓和部分細節與圖書館不同。中央門樓仿北京鼓樓,歇山重檐頂,敷黃色琉璃瓦。館舍仿城牆樣式,館舍外牆高10.5米,中央門樓最高處距地面24米。大樓普遍高兩層,只有左右向前、後延伸的房屋改用單層。外牆採用大型人造石堆砌,主體以鋼筋混凝土為主。
博物館入口處設有門廳,左右兩側設置衣帽間和售品間。進入後便是位於門樓下方的中央大廳,大廳左右側各設置通道達到兩翼。左翼設有館員辦公室、庫藏室和100座的圖書室。右翼則有300座的演講廳。大樓二層中部設歷史展廳和藝術陳列廳。兩翼設置書畫展廳,整個二層牆面除門樓下方以外,不再開窗。展廳的採光改由屋頂的玻璃頂棚解決[2]。另外,門廳及主要展廳用傳統的紅色立柱和藻井彩畫裝飾,由當時北平宮殿彩畫的傳統藝人繪製[3]。一般地面為水磨石,主要展廳則用檀木地板鋪設。展品採用多數光線投射,並且利用空調設備使展品和展館保持常溫。
該樓現為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的影像樓,原延伸的單層現被改建為雙層,同時原二層也增闢窗戶增加採光。1994年,該樓被確立為第二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展覽及刊物
編輯上海市博物館分由歷史陳列室和藝術陳列室兩部分組成。歷史展廳為常規展覽,主要反映上海城市歷史變遷。藝術展廳則陳列青銅器、陶瓷、印章、錢幣、雕塑等古董和藝術作品。另外,從開館至戰爭爆發的半年時間內,還舉辦過中國建築、各國博物館、三代古玉和唐代邛瓷、海南黎苗民物、上海地方文獻、鐵道工程共六個主題展覽。其中中國建築展覽會於博物館甫落成之際便在大樓禮堂開幕[4]。該展會在建築史上具有一定影響。博物館復館以後,又舉辦了世界各國博物館攝影展覽會、國父事跡展覽會、上海抗戰史文獻展覽會等六個專題展會[1]。
在學術研究上,上海市博物館於抗戰前出版了《博物館學通論》、《古物之修復與保存》、《古玉概說》等學術類專著,同時每周在《民報》上開辦了《上海市博物館周刊》。戰後的1948年,博物館又主持發掘了松江縣戚家墩遺址,發現大批古代陶瓷、銅鐵器等文物。此外,博物館還在《中央日報·滬版》上開闢專欄《文物周刊》介紹文物信息、考古發掘等。1948年,博物館在古玩市場獲悉古董商將大規模地走私文物到美國,隨即利用媒體呼籲,最終截獲總計17箱原定運往紐約的文物,其中包括現存於上海博物館的出土於山西省渾源李峪村的犧尊[5]。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上海文物博物馆志>>第二编博物馆事业>>第一章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第一节博物馆. 上海地方志辦公室. [2012-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1) (中文).
- ^ 旧上海市立博物馆. 上海近代文獻館. 2009-05-06 [2011-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8) (中文).
- ^ 翔鹰路800号(二军大内). 上海近代文獻館. 2011-09-02 [2011-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30) (中文).
- ^ 首届中国建筑展览会. 上海近代文獻館. 2009-03-31 [2012-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5) (中文).
- ^ 浑源牺尊漂泊记. 新華網·山西頻道. 2009-09-03 [2011-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