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萬國紅十字會

上海萬國紅十字會(英語:Shanghai Cosmopolitan Red Cross),1904年3月10日由富商沈敦和於中國上海租界成立的民間慈善組織,隨後擴展到中國各地,形成許多支會[1]。成員由中國富人和生活在中國的著名西方人構成,1910年由清朝政府統一各地支會,成立大清紅十字會。為中國紅十字會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的前身。[2]

歷史

編輯

1904年,在中國東北地區發生日俄戰爭,3月3日,中國通商銀行總董沈敦和,發起東三省紅十字普濟善會,希望能救助在東北地區的災民,但因缺少國際法依據,無法進入戰區。3月10日,盛宣懷透過傳教士李提摩太,邀集上海租界中各國領事與富商,仿效瑞士紅十字會的章程與組織,成立上海萬國紅十字會。希望利用國際力量,讓交戰國雙方依日內瓦公約,讓萬國紅十字會進入戰區救援。萬國紅十字會以董事會為最高機構,由45名董事組成,在當中又推選出9名辦事董事,其中7名外國租界董事,有李提摩太、英租界總董、法租界總董等人,2名華人董事,沈敦和列名其中。上海萬國紅十字會為民間組織,清朝政府並未正式介入。[3]

沈敦和用紅十字會的中立性作為盾牌,帶人進入日俄交戰地區救護被困在裏面的中國平民百姓。沈敦和創建的紅十字組織是由中國富人和生活在中國的著名西方人構成。這個新的紅十字會在政府官員、中國精英分子、西方醫務工作者支持下,在中國東北救援了超過25萬人。[4]

洪水饑荒火災纏繞着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除此之外,還有突然爆發的內戰。在日俄戰爭後,萬國紅十字會快速成長,提供和平時期的救濟,救助不斷發生的自然災害

1906年,在三藩市發生地震和火災,摧毀了城市,造成了3,000人死亡。上海萬國紅十字會為三藩市捐獻了20,000兩白銀。7月6日清朝政府派遣駐英公使張德彝簽署日內瓦公約,中國正式成為日內瓦公約成員國。

1907年,上海萬國紅十字會改組,排除外國董事,由呂海寰任會長,改名大清國紅十字會。1908年,因瘟疫流行,在上海設立時疫醫院。

1909年,呂海寰與吳重熹上疏清廷,請旨立案,希望以中國紅十字會為名。1910年2月,上諭:「呂海寰等奏,酌擬中國紅十字會試辦章程請立案一折,著派盛宣懷擔任紅十字會會長,余依議。」,清廷派遣盛宣懷為會長。在盛宣懷上任之前,致書呂海寰,希望將上海萬國紅十字會改名為大清紅十字會,並納入民政部管理。上海萬國紅十字會因此改名為大清紅十字會,由民間組織轉型為官辦組織。[5][6]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大清紅十字會再度改名為中國紅十字會[7]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一九一二年说质疑_光明日报_光明网. 光明網. [2021-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6). 
  2. ^ 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历程. 中國網. [2021-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6). 
  3. ^ 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及其历史沿革_中国扶贫在线_国家扶贫门户. 中國網. [2021-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8). 
  4. ^ History of Chinese Red Cross: Part II. The China Beat. 2008-05-20 [201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3). 
  5. ^ 让红十字会精神世代相传. 光明日報_光明網. [2021-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6). 
  6. ^ 早期红十字会在中国的演变. 光明日報_光明網. [2021-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6). 
  7. ^ 中国红十字运动历史:19世纪肇始 最初出现在台湾-中新网. 中國新聞網. [2021-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