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門 (南京)

南京城墙民国新建城门

中山門南京城最東面的一座城門,1931年將原南京明城牆內城城門朝陽門改建而成。1366年,朱元璋在原金陵城基礎上向東、北兩面擴建新城,新城的東門即朝陽門,是一座單孔券門。明代朝陽門是連接城內的宮城和城外明孝陵的通道,平時並不開放。清代同治四年,在朝陽門外增築一道外城。[1]太平天國曾國藩湘軍曾經多次在朝陽門激戰,辛亥革命江浙聯軍從這座城門攻進南京城。1929年,孫中山遺體奉安中山陵之前,南京市將距離中山陵最近,且是靈櫬必經之處的朝陽門改名為中山門。1931年,為了在東郊中央體育場舉行的第五屆全國運動大會的交通方便,南京市工務局將舊中山門及瓮城拆除,門基挖低降坡,在原址偏北處另建三孔券門,即現中山門。

南京城牆
中山門
中山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3-59
認定時間1988年
中山門城內一側
1888年的朝陽門為單孔券門

中山門是連接南京城與東郊的重要通道。1996年,在城門下方兩側開闢全長1600米的雙線行車隧道,城門則作為滬寧高速公路進入南京城的入口。由於歷經戰火和隧道施工的影響,中山門牆體的塌陷、滲水現象越來越嚴重。2003年,作為南京明城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準備工作,南京市政府對中山門進行了整修。整修工程清除了牆體內的約3000立方米填土,減輕自重約5000,並澆築鋼筋混凝土空箱置於城牆內部以起到支撐和連接的作用。並將已經嚴重傾斜的部分城牆拆除重砌。

中山門內有南京博物院。門外原有寬闊的護城河一直向南延伸。因滬寧高速公路建設及沿湖房地產開發,原來的水面大大縮小,並被命名為「月牙湖」。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續纂江寧府志》:「同治四年,於城券外增建方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