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治·史坦納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8年9月11日) |
佐治·史坦納,FBA(法語:George Steiner,1929年4月23日—2020年2月4日)是一位法國裔的美國文學批評家、散文家、哲學家、小說家和教育家。[1][2][3][4]
佐治·史坦納 | |
---|---|
出生 | Francis George Steiner 1929年4月23日 法國塞納河畔訥伊 |
逝世 | 2020年2月4日 英國劍橋 | (90歲)
職業 | 作家、散文家、文學批評家、教授 |
國籍 | 法國、美國 |
民族 | 猶太人 |
創作時期 | 1960年至今 |
代表作 | After Babel(1975) |
獎項 | The Truman Capote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1998年) |
配偶 | Zara Shakow Steiner |
子女 | David、Deborah |
他寫過大量關於語言、文學和社會的關係以及大屠殺影響的著作。[5]《衛報》的一篇文章將斯坦納描述為一個「通曉多種語言和博學的人」,說他或者「經常被認為是重塑了評論家的角色」,或者是一個「自命不凡的名人」,他的「範圍是以不準確和自滿為代價」。[6]
在其崇拜者的心目中,斯坦納被列為「當今文學界的偉大思想家之一」。英國小說家A·S·拜厄特形容他是一個「極為晚到的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是一個歐洲的形而上學家,有着驅動我們時代思想的本能。」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前文學總監哈里特·哈維-伍德(Harriet Harvey-Wood)形容他是一位「偉大的演講家——預言家和悲觀主義者,帶着半頁潦草的筆記出現,卻從不參考它們。」
史坦納是日內瓦大學英語和比較文學教授(1974-1994年)、牛津大學比較文學教授(1994-1995年)、哈佛大學詩學教授(2001-2002年)。
他住在英格蘭的劍橋,從1969年起,他一直是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的特別研究員。他的妻子是作家和歷史學家Zara Shakow Steiner。他們有一個兒子David Steiner(2009年至2011年擔任紐約州教育專員)和一個女兒黛博拉·史坦納(Deborah Steiner,哥倫比亞大學古典學教授)。
2020年2月4日病逝,享壽90歲。[7]
傳記
編輯早期生活
編輯佐治·史坦納係1929年出生於巴黎。其父母是來自維也納的猶太人弗雷德里克·佐治·史坦納博士和史坦納夫人(弗蘭佐斯)。他有一個姐姐,露絲·莉蓮,她1922年出生在維也納。弗雷德里克·史坦納是奧地利中央銀行的資深律師,斯坦納是維也納的一位貴婦人。[8]
在佐治·斯坦納出生的五年前,他的父親把他的家人從奧地利搬到了法國,以躲避日益增長的納粹主義威脅。他相信猶太人無論到哪裏都是「瀕臨滅絕的客人」,於是為他的孩子們建立了語言能力。斯坦納長大的時候有三種母語:德語、英語和法語;他的母親是多語言的,經常「用一種語言開始一個句子,然後用另一種語言結束。」
當他六歲的時候,他那相信古典教育重要性的父親教他讀希臘原文的《伊利亞特》。[9][10]他的母親認為「自憐自艾令人作嘔」,幫助史坦納克服右臂萎縮的的天生缺陷。她沒有讓他變成左撇子,而是堅持要他像健全的人一樣使用右手。
斯坦納在詹森薩伊中學開始接受正規教育。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坦納的父親再次搬家,這次搬到了紐約。不到一個月後,納粹佔領了巴黎,在學校斯坦納班上的許多猶太兒童中,他是僅有的兩個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之一。他父親的洞察力再一次拯救了他的家庭,這使得斯坦納感覺像一個倖存者,這深刻地影響了他後來的著作。「我的整個人生都是關於死亡、回憶和大屠殺。」斯坦納成了一個「感恩的流浪者」,他說:「樹有樹根,我有腿; 我的一生都是為了這個。」他在曼哈頓的紐約法語學校完成餘下學業,並於1944年成為美國公民。
教育
編輯高中畢業後,斯坦納去了芝加哥大學,在那裏他學習了文學、及數學和物理,並在1948年獲得了英國文學學士學位。1950年,在哈佛大學取得了碩士學位。然後,他獲得了英國牛津大學的巴利奧爾學院的羅德獎學金。
在牛津大學完成博士論文之後,《悲劇之死》(The Death of Tragedy,後來由法伯出版)的書稿遭到拒絕。斯坦納從他的學習中抽出時間在威廉姆斯學院教英語,並在1952年至1956年期間擔任倫敦周刊《經濟學人》的首席作家。就在這段時間裏,他遇到了立陶宛裔紐約人Zara Shakow。她也曾在哈佛大學學習,二人在他們以前教授的提議下在倫敦會面。「教授們打了個賭……如果我們見面的話,我們就會結婚。」[11]他們在1955年結婚,那一年他從牛津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職業生涯
編輯1956年,斯坦納回到美國,在那裏,他曾在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當過兩年學者。他還於1958年至1959年在因斯布魯克擔任富布賴特教授。1959年,他被普林斯頓大學任命為高斯講師,在那裏他又教了兩年的課。1961年,他成為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的首批研究員之一。斯坦納最初在劍橋沒有受到英語教師的好評。許多人不贊成這種帶有外國口音的魅力型「煽動者」,並質疑他在講座中不斷提到的大屠殺的相關性。20世紀文學教授布萊恩·切耶特(Bryan Cheyette)表示,當時「英國認為它與大屠殺沒有關係;英國的戰爭神話植根於《閃電戰》、《敦刻爾克》、《英國之戰》。」雖然斯坦納獲得了教授的薪水,但他從來沒有成為劍橋大學的正教授,也沒有權利進行研究。當時他可以選擇去美國得到教授職位,但是斯坦納的父親反對,說希特拉說沒有一個他們這種姓名的人該留在歐洲,如果離開即是希特拉贏了。斯坦納選擇留在英格蘭,因為「我寧可做任何事也不想面對我父親的這種蔑視」。1969年,他被選為劍橋大學特別研究員。
作為一名自由撰稿人和偶爾的講師,斯坦納在1974年接受了日內瓦大學英語和比較文學教授的職位;他擔任這個職位20年,用四種語言教學。他遵循歌德的格言:「沒有一個人真正懂得自己的語言。」1994年退休後,他在日內瓦大學擔任名譽教授,1995年在牛津大學 Balliol 學院擔任榮譽研究員。此後,他擔任了第一位韋登菲爾德勳爵歐洲比較文學教授和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研究員,2001年至2002年擔任哈佛大學諾頓詩學教授。[12]
斯坦納被稱為「一位聰明而有智慧的評論家和散文家。」他在芝加哥大學期間積極撰寫大學生出版物,後來成為許多期刊和報紙的評論和文章的定期撰稿人,其中包括《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和《衛報》。他為《紐約客》撰寫了三十多年的文章,貢獻了200多篇評論。[13]
斯坦納通常對事情非常認真,他也揭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死氣沉沉的幽默:當他被問到是否曾經讀過任何瑣碎的小東西時,他回答說:「《白鯨記》」。
觀點
編輯佐治·斯坦納被認為是一個多面手,通過探索藝術和思想來重塑評論家的角色而被認為是一個多面手。他主張一般化而不是專業化,並堅持認為識字的概念必須包含藝術和科學兩方面的知識。斯坦納認為,民族主義固有的暴力性,不足以滿足猶太教的道德特權,他說:「因為我們的本性,有些事情是我們不能做的。」
在斯坦納的非傳統觀點中,斯坦納在他1997年出版的自傳《埃拉塔》(Errata)中,談到自己在芝加哥大學就讀以來,對公共住宅的使用持同情態度。正如斯坦納所說:「我的純潔冒犯了阿爾菲(他的大學室友)。他發現在一個十九歲的孩子身上,這種行為很招搖,而且有點腐敗。……他輕蔑地嗅出我心中的恐懼。然後把我帶到伊利諾伊州的西塞羅,這個小鎮名聲不好,但是由於它的名字,讓我放心。在那裏,他以一種隨意的權威組織了一次徹底而溫和的入會儀式。正是這種不可思議的溫柔,那種在外表粗糙的環境下的關懷,仍然讓我感到自豪。」[14]
有關斯坦納思想的核心,他說:「我很驚訝,就像人們看到的那樣,你可以用人類的話語來愛、去建造、去寬恕,也去折磨、去憎恨、去摧毀、去消滅。」
斯坦納的觀點受到批評和支持,他認為種族主義是每個人固有的,容忍只是膚淺的。[15][16] 據報道,他曾說過:「坐在這裏,在這個房間裏,說『種族主義是可怕的』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一個牙買加家庭帶着六個孩子搬到隔壁,他們整天都在放雷鬼樂和搖滾樂。或者,如果一個房地產經紀人來到我家告訴我,因為一個牙買加家庭搬到了我家隔壁,我的財產價值已經貶值了。那就問我吧!」
作品
編輯佐治·斯坦納的職業生涯跨越了半個世紀。他出版了一些論述當代西方文化異常、語言問題及其在大屠殺後時代的「貶低」問題的論文和書籍。[17] 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比較文學,他作為一個批評家的工作傾向於探索文化和哲學問題,特別是處理翻譯以及語言和文學的本質。
斯坦納的第一本出版書籍是《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篇對比的散文》(1960年),這本書研究了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和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不同思想和意識形態的研究。《悲劇之死》(1961年)起源於他在牛津大學的博士論文,研究古希臘到20世紀中期的文學。他最著名的著作《巴別塔之後》(1975年)是對翻譯研究領域的一個早期和有影響的貢獻。1977年,它被改編成電視劇《人類的舌頭》 ,是1983年英國前衛搖滾樂隊巴別塔新聞創作的靈感來源。
斯坦納的幾部文學小說作品包括四部短篇小說集《安諾·多米尼:三個故事》(1964年)、《證明》和《三個寓言》(1992年)、《海洋的深處》(1996年) ,以及《四季》(2008年);以及他備受爭議的中篇小說《從波蒂奇到聖克里斯托瓦爾》(1981年)。[18]《從波蒂奇到聖克里斯托瓦爾》,猶太納粹獵人在二戰結束三十年後的亞馬遜叢林中發現了阿道夫·希特拉(小說中的名稱「A.H.」) ,探討了關於歐洲反猶太主義起源的想法。斯坦納認為納粹主義是歐洲對猶太人發明良心的報復。切耶特認為斯坦納的小說是「一個他可以反省自己的探索空間。」它「將其謙遜和開放與日益封閉和正統的批判工作形成鮮明對比。」故事的核心是倖存者對於自己不在那裏的「可怕的、受虐狂的嫉妒——錯過了與地獄的會合」。
《沒有激情》(1996年)是一本文章選集,議題頗為廣泛,包括克爾凱郭爾、荷馬作品的翻譯、聖經文本和弗洛伊德的夢想理論。《艾拉塔:檢查的生命》(1997年)是一部半自傳,基於斯坦納1990年在格拉斯哥大學發表的吉福德的講述教學法,探討了從宇宙學到詩歌的一系列主題。
獎勵和榮譽
編輯佐治·斯坦納獲得了許多榮譽,包括:
- 羅德獎學金(1950年)
- 古根海姆獎學金(1971-72年)
- 法國政府的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984年)
- 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莫頓·道文·佐貝爾獎(1989年)
- 比利時應用科學學院理事會頒發的阿爾伯特國王獎章
- 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名譽研究員(1995年)[19]
- 史丹福大學杜魯門·卡波特終身成就獎(1998年)
-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交流與人文獎(2001年)[20]
- 英國科學院獎學金
-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榮譽院士
- 文學榮譽博士學位:
他還憑藉自己的小說和詩歌獲得了許多獎項,包括:
參考文獻
編輯- ^ The Papers of George Steiner. Janus. [March 26,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4).
[Steiner] has not used the name Francis since his undergraduate days.
- ^ Hahn, Daniel. George Steiner. Contemporary Writers in the UK. [March 26,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1).
- ^ Cheyette, Bryan. My Unwritten Books by George Steiner. The Independent (London). February 1, 2008 [March 26,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8).
- ^ Murphy, Rex. ERRATA: An Examined Life by George Steiner.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January 3, 1998. [March 26,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4).
- ^ Cheyette, Bryan. Between Repulsion and Attraction: George Steiner's Post-Holocaust Fiction. Jewish Social Studies. [March 26,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8).
- ^ Jaggi, Maya. George and his dragons. The Guardian (London). March 17, 2001 [March 27,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 ^ George Steiner, Prodigious Literary Critic, Dies at 90. 紐約時報. 2019-02-03 [2019-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6).
- ^ Steiner, George. Büchner lives on.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December 13, 2006 (London). [March 27,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6).
- ^ Baker, Kenneth. Steiner's Memoir a Sketchy Mix of Reminiscence and Complaint.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April 12, 1998 [July 26,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5).
- ^ Errata: An Examined Life. University of Chicago Magazine. [March 27,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7).
- ^ Cowley, Jason. A traveller in the realm of the mind. The Times. September 22, 1997 [March 27,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1).
- ^ The Weidenfeld Chair in Comparative European Literature. St Anne's College, Oxford. [December 28,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0).
- ^ Grammars of Creation (PDF). National Adult Literacy Database. [March 26, 20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4-13).
- ^ Steiner, George (1997). Errata,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43-44.
- ^ Simpson, Aislinn; Salter, Jessica. Cambridge academic says he would not tolerate Jamaican neighbours.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August 11, 2008 [2018-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5).
- ^ Johns, Lindsay. Out of touch, but not a racist. The Guardian (London). September 3, 2008 [2018-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6).
- ^ Literary Critic George Steiner wins Truman Capote Award. Stanford Online Report. [March 26,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2).
- ^ Rosenbaum, Ron. Mirroring Evil? No, Mirroring Art Theory. The New York Observer. March 17, 2002 [February 28,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9).
- ^ Honorary Fellows. Balliol College. [2019-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2) (英語).
- ^ George Steiner. Prince of Asturias Awards. [2008-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1).
- ^ LAUREE HONORIS CAUSA. Università di Bologna. 2006-05-30 [2019-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3) (意大利語).
- ^ George Steiner é Doutor Honoris Causa pela Universidade de Lisboa. Rádio e Televisão de Portugal. 2009-11-26 [2019-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葡萄牙語).
資料來源
編輯- 阿維里爾·康德倫,《佐治·史坦納的論文》 ,邱吉爾檔案中心,2001年
- 《哈佛公報》(27.09.01)
外部連結
編輯- 維基語錄上有關佐治·史坦納的語錄
- Ronald A. Sharp. George Steiner, The Art of Criticism No. 2. The Paris Review. Winter 1995 [2018-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4).
- George Stein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t ContemporaryWriters.com.
- George and his drago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Guardian, March 17, 2001.
- A traveller in the realm of the mind. Interview with George Steiner, The Times, September 22, 1997.
- Grammars of Cre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ull text of Steiner's 2001 lecture.
- "Between Repulsion and Attraction: George Steiner's Post-Holocaust Fic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ewish Social Studies, 1999.
- "George Steiner's Jewish Proble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zure: Ideas for the Jewish Nation.
- 佐治·史坦納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法文) About George Steiner, by Juan Asensio, L'Harmattan, 2001
- George Steiner bibli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antastic Fiction
- George Steiner in Literal - features an essay by Steiner
- George Steiner interviewed by Alan Macfarlane 23rd July 2007 (fil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George Steiner interviewed by Alan Macfarlane July 2007 (2 film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Audio: George Steiner in conversation on the BBC World Service discussion sho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Forum.
- Biography and summary of Gifford Lectures by Dr Brannon Hanc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