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勾填墨
「雙勾填墨」又稱「雙鈎填墨」,原為工筆畫畫法中的一種技法,簡稱雙鈎法,一般為一個部分採用兩筆勾勒進行描邊封閉,再採用相應的顏色進行填充。
經過演變後,在書畫臨摹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很多古籍的書法臨摹的精本均採用了雙鈎法,作品一般稱為雙鈎摹本。
雙鈎填墨最為接近真跡,保持原本的筆墨情趣和神態風韻。
歷史
編輯雙鈎填墨源於東西晉南北朝時天師道的「畫符郭填」。天師道的畫符郭填,先用細勁的線條勾勒成籙文,迂迴曲折,極相近元代的「八思巴文」篆體,然後再在空心處填上顏色。後來書法中的雙鈎填墨與這種手法同出一轍。 雙鈎填墨在隋唐相當流行。唐太宗篤尚王字,獨倡右軍,在越州辯才處賺得《蘭亭》後,命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趙模、湯普徹、諸葛貞、薛稷等能書者和內廷拓書手摹之,賜給皇太子、諸王及近臣。 北宋時期,印刷術發明,古人法書多賴此以傳承。刻帖摹勒逼真,精神完足,為學書者之最佳範本。「雙鈎填墨」至此而告終止。
具體方法
編輯將原作向光放置,如貼在窗戶上,然後用很薄的油紙(不透墨,防止污損原作)覆蓋在原作上將其摹下來,然後再以油紙作為中介,轉到普通的紙上。
代表作品
編輯雙鈎填墨運用到中國書壇可謂源遠流長。流傳至今的「蘭亭文集序」所有版本,包括最為有名的「神龍本」、「定武本」等,絕大部分出源於雙鈎填墨。其它有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王羲之「平安三帖」,即《平安》、《何如》、《奉橘》帖,真跡無留下,人們所見的也是唐人的雙鈎填墨本。奈良時代流入日本的《喪亂》、《二謝》、《邵兒》、《左邊》、《得示》五帖,與《哀禍》、《孔侍中》、《憂懸》三帖也是唐人之摹本。
媒體報道
編輯2013年1月8日,日本放送協會(NHK)發佈的新聞顯示,一件據稱為王羲之的雙鈎摹本在日本被發現,並將於1月22日至3月3日舉辦《書聖王羲之》特別展上亮相。NHK將其稱為「世紀新發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