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提夫·麥昆 (導演)

英国电影导演、编剧(Steve McQueen)

史提夫·麥昆爵士,CBE(英語:Sir Steven Rodney "Steve" McQueen,1969年10月9日),[1]英國電影導演、編劇和影像藝術家。他是康城影展金攝影機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得主。2013年電影《被奪走的12年》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2]波士頓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六項大獎[3],以及奧斯卡最佳影片

史提夫·麥昆爵士
麥昆於2014年
導演
出生
Steven Rodney McQueen

(1969-10-09) 1969年10月9日55歲)
居住地倫敦阿姆斯特丹
職業電影導演編劇
教育程度藝術學學士英語Bachelor of Fine Arts
母校伊靈、漢默史密斯和西倫敦學院英語West London College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
紐約大學蒂施藝術學院英語New York University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
兒女Alex 與 Dexter
活躍年代1993年至今
獎項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
2013年 《被奪走的12年
康城影展
金攝影機獎
2008年 《飢餓英語Hunger (2008 film)
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影片
2013年 《被奪走的12年
Carl Foreman獎最有前途新人
2008年 《飢餓英語Hunger (2008 film)
金球獎
最佳戲劇類影片
2013年 《被奪走的12年
其他獎項
威尼斯影展Gucci獎
2008年 《飢餓英語Hunger (2008 film)
威尼斯影展費比西獎
2011年 《色辱
威尼斯影展CinemAvvenire獎
2011年 《色辱
威尼斯影展青年電影獎
2011年 《色辱

生平

編輯

史提夫·麥昆生於倫敦,具有格林納達血統。成長於西倫敦,曾就讀於頓莊園高中(Drayton Manor High School)。[4][5]進入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習藝術與設計,然後獲得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美術學學位,並對電影產生了興趣。1993年畢業後到紐約大學蒂施藝術學院英語New York University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短暫學習[6]。他的藝術影響包括安迪·沃荷沙治‧愛森斯坦吉加·維爾托夫俄語Дзига Вертов讓·維果巴士達·基頓卡爾·希歐多爾·德萊葉羅拔·布烈遜比利·懷特[7]

2011年獨立電影色辱》贏得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2013年作品《被奪走的12年》獲得廣泛讚譽,並贏得第38屆多倫多影展最高榮譽「3D 人民選擇獎」、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美國監製公會獎最佳影片和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以及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女配角三個獎,麥奎因也因此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裔電影導演。

電影

編輯

長片

編輯
年份 中文片名 原片名 職務 票房
導演 監製 編劇
2008 飢餓英語Hunger (2008 film) Hunger  Y  Y $3,185,11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11 色辱 Shame  Y  Y $19,123,76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13 被奪走的12年 12 Years a Slave  Y  Y $$187,733,20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18 寡婦 Widows  Y  Y  Y $75,984,70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24 戰火尋親路英語Blitz (2024 film) Blitz  Y  Y  Y

短片

編輯
年份 片名 職務
導演 監製 編劇
1993 Bear  Y  Y  Y
1995 Five Easy Pieces  Y  Y  Y
1996 Just Above My Head  Y  Y  Y
1996 Stage  Y  Y  Y
1997 Exodus  Y  Y  Y
2001 Girls, Tricky  Y  Y  Y
2002 Illuminer  Y  Y  Y
2002 Western Deep  Y  Y  Y
2004 Charlotte  Y  Y  Y
2007 Gravesend  Y  Y  Y
2009 Giardini  Y  Y  Y
2009 Static  Y  Y  Y

劇集

編輯
年份 中文片名 原片名 職務
導演 監製 編劇
2020 小斧子英語Small Axe (anthology)(詩選集) Small Axe  Y  Y  Y
2021 起義英語Uprising (TV series)(紀錄片集) Uprising  Y  Y

紀錄片

編輯
年份 中文片名 原片名 職務
導演 監製 編劇
2023 陷落之城英語Occupied City Occupied City  Y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ritish Film Institute. Steve McQueen | BFI | British Film Institute. Explore.bfi.org.uk. 1969-10-09 [201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5). 
  2. ^ "Steve McQueen named best director by New York critic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Retrieved 5 December
  3. ^ 波士顿在线影评人奖公布 《为奴12年》横扫六奖. Mtime時光網. 2013-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3). 
  4. ^ Venice Biennale. Venice Biennale: Steve McQueen interview. Telegraph. [201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5. ^ Ealing's Local Web site. Ealingtoday.co.uk. [201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 
  6. ^ Steve McQueen: Profile. BBC News. 1 December 1999 [1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5). 
  7. ^ Steve McQueen. Fundaciotapies.org. [1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3). 

延伸閱讀

編輯
  • Brockington, Horace. "Logical Anonymity: Lorna Simpson, Steve McQueen, Stan Dougla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frican American Art 15 No. 3 (1998): 20–29.
  • Downey, Anthony. "Steve McQueen: Western Deep and Carib's Leap." "Wasafiri" No. 37 (Winter 2002): 17-20.
  • Demos, TJ. "The Art of Darkness: on Steve McQueen." October No. 114 (Fall 2005): 61–89.
  • Downey, Anthony. "Steve McQueen:'Once Upon a Time.'" "Journal of Visual Culture", Vo.. 5, No. 1 (2006), pp.119-125.
  • Demos, TJ. "Giardini: A Fairytale." In Steve McQueen (British Pavilion, Venice Biennale, 200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