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殖民主義
後殖民主義(英語:Postcolonialism),是1970至1980年代產生的一種思潮和學術理論,主要目的是反思殖民主義,特別強調文化、知識領域內對殖民主義、新殖民主義、西方中心主義等現象的反思與批判。後殖民主義者認為,因為殖民主義等歷史原因,現代文化被西方文化所壟斷。非西方文化想要被世界接納、現代化,就必須採用西方的語言、文化、思想,因此依然深受殖民主義的壓迫。
學者對於後殖民主義中「後」字的理解,也充滿分歧。後殖民主義並不認為殖民主義已經結束,相反,它認為殖民統治正式結束後,殖民權威依然殘留[1]。也有觀點認為,世界要真正擺脫殖民主義,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現實中尚未成功[1]。
歷史
編輯後殖民主義起源於西方動盪的60年代,衝擊了傳統的西方文化、宗教和價值觀。法國五月風暴、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美國的反越戰運動、美國民權運動等事件,以及反文化、性解放、嬉皮士、搖滾樂、女權主義等現象,導致西方學術界開始進行文化反思[2]。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等理論由此而生[2]。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後殖民主義通過翻譯和學者介紹,被引入中國,一度引起社會關注和辯論[3]。
概要
編輯後殖民主義主要將對現代性的反思,從西方內部擴張為全球性研究,如提出第一世界與第三世界在全球化進程中,存在的文化上不平等問題[2]。後殖民主義理論從邊緣、他者的角度,批判、解構西方的現代性[2],並強調18世紀至20世紀的殖民統治,對世界各地政治、美學、經濟、歷史和社會的影響[1]。
後殖民主義者認為,現代世界和社會根本上受帝國主義和殖民統治的歷史影響[1]。就如左翼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剝削不需直接政治或軍事統治,後殖民主義者認為歐洲哲學、文學、歷史等人文學科,均帶有從屬(subordination)思想[4],與歐洲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壓迫切切相關[1]。而被殖民的世界則被其遺忘[1]。後殖民主義不同於唯物主義,它認為知識不只是反映經濟、政治利益;也不同於唯心主義,它認為學術不無私、也不中立[4]。
因此,後殖民主義批評家可能會評價《魯濱遜漂流記》帶有殖民主義意識形態,體現於魯濱遜對遇難的土地的「殖民化」,並對黑人星期五有殖民主義態度[5]。約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雖然明顯帶有的反殖民主義色彩,卻依然指出被殖民者的野蠻,並襯托歐洲人的文明[5]。後殖民主義的作家則試圖從被殖民人民的角度出發,對抗歌頌探險家、殖民者的歐洲中心主義敘事。如奇努阿·阿切貝的長篇小說《瓦解》,便描述了英國人的征服導致成千上萬尼日利亞人死亡和被奴役,並指出殖民政府將西方宗教和經濟強加給尼日利亞人所造成的負面影響[6]。
後殖民主義的代表作包括愛德華·薩義德的《東方學》一書。在《東方學》中,薩義德採用了福柯的言談分析技術,並應用於描述中東知識的生產。東方主義一詞描述了一套結構化的概念,被用來生產、解釋和評價歐洲以外的人[4][7]。薩義德的分析,造就了後殖民主義學者的研究,使其能解構文學、歷史文本,以了解它們如何反映和增進帝國主義[4]。薩義德強調知識(而非僅是經濟或政治)與權力之間的關係[4]。繼福柯之後,薩義德也認為「話語」是一種知識形式。它不是工具性地為權力服務,而是本身就是權力的一種形式。
通過將帝國主義的文化和認識論前景化(foregrounding),薩義德否定了「價值中立的知識」(value-free knowledge)的存在,認為其只是一種意識形態假設[4]。根據薩義德的思想,「認識東方」本身,包括歷史學、社會學、文學、人類學,尤其是語文學的東方研究,都是西方支配東方計劃一部分[4]。因此,東方主義延伸了對西方認識論的後結構主義批判,擴展了其地理和歷史範圍[4]。實踐中的東方主義,通過構建出「他者」、穩定了歐洲的定義[4]。東方主義創建了對比性,基於二元對立(理性/非理性、心靈/身體、秩序/混亂),穩定了歐洲的焦慮[4]。薩義德強調,組織、分類關於東方知識的過程,也是東方主義保持歐洲權威的手段[4]。
批判
編輯自由主義批判
編輯薩伊德的《東方主義》的批評者指出,薩伊德在哲學認識論上為反本質主義,但對東方學的卻持本質主義態度[8]。如果真的沒有本質、沒有真實、沒有真理,對東方學也應該適用,也就不可能將東方學定性,歸到西方殖民工具[8]:
如果話語的任何建構,必定伴隨着對於客觀實在性的扭曲,那麼薩伊德的這本書即是對表述的再表述,對扭曲的再扭曲,與東方學和阿拉伯世界的實在性都沒有什麼干係。 如果東方的實在性純屬子虛烏有,那麼東方學又是怎樣去遮蔽,去扭曲了東方的實在性?對東方學者的批判又該從何談起呢?
同時,薩伊德認為西方啟蒙主義和人道主義本質上是西方殖民擴張的依據[8]。但薩伊德批判殖民擴張的依據也依然是啟蒙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如果啟蒙話語被徹底解構、被拋棄,那所謂後現代、後殖民的批評,則也無法自立,因此後殖民主義本身的價值是匱乏的[8]。
第三世界批判
編輯後殖民主義的批評者也指出,雖然後殖民主義是在批判西方文化中心論,但仍然基於西方的現代化及其知識體系,並未跨越西方中心論[2]。因此,後殖民主義仍然是西方後現代主義自我反思的一部分[2][9]。後殖民主義學者依然立身於西方學術界,多為中產階級教授;他們立志於批判西方文化,試圖用第三世界增強自己的話語權,但同時也和其他西方學者一樣,對非西方的文化、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毫不關心[2]。除了膚色和族裔,他們與第三世界的聯繫異常薄弱[8],因此他們對其他學者的批判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2]。
馬克思主義及其他批判
編輯另有批評認為,後殖民主義將社會問題都歸於文化因素,和經濟決定論一樣,是不可取的極端的一元決定論[2]。部分馬克思主義學者認為,後殖民主義只注重資本主義的敘事,違反了唯物主義、理性主義、社會進步等馬克思主義核心觀念[10]。同時,部分後殖民主義者專注屬下階層,無視了無產階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的階級性[10]。同時,後殖民主義和其他後現代批判理論一樣,只是60年代西方的文化與社會革命失敗之後,左翼知識分子逃回學術界,創造的學院性理論,充滿了政治逃避主義的色彩[2]。
過度的文化批判並不能帶來社會、國家的現代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中國的文化大革命便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2]。批評者認為,後殖民主義在助長發展中國家對本土文化的本質化傾向[2]。發展中國家亦不可因後殖民主義的分析,便盲目拒絕西方先進國家的經驗,或將其簡單理解為受殖民話語的壓迫[2]。後殖民主義還可能激發民族主義、保守主義、反西方主義,反而加強中國政府對人民的控制,無異於文化上的義和拳、反動主義[8][11]。相反的批評認為,如果後殖民主義瓦解了民族國家的主體認同,實際就是為新自由主義和跨國資本的全球性擴張鋪路[8]。
甚至於對殖民一詞,也有學者認為其過於概括,模糊了非常不同的領土的歷史、統治方式上的不同[12]。有學者認為,中國從未成為殖民地,何來後殖民主義批判[8]?把後殖民主義未加反思便搬入中國,只是再次引進西方思潮、新一波的西化[8]。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J Daniel Elam. Postcolonial Theory. Literary and Critical Theory. Oxford Bibliography. 2019-01-15 [202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7) (英語).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劉康、金衡山. 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 jds.cass.cn.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2020-08-09].[失效連結]
- ^ 張德明. "後殖民理論在中國語境的旅行 (1992——2012)." 浙江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1 (2014): 87-99.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Kohn, Margaret and Reddy, Kavita, "Colonial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7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lin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5.0 5.1 Tyson, Lois. Critical theory today: A user-friendly guide. Routledge, 2014.
- ^ Chinua, Achebe. "Things fall apart." (1958).
- ^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Vintage, 1979.
-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張寬:《後殖民批評的弔詭》,《萬象》2000年二月號 112-117.
- ^ 盛寧:《「後殖民主義」:一種立足於西方文化傳統內部的理論反思》,《天津社會科學》1997年第1期,第87-96頁。
- ^ 10.0 10.1 Ahmad, Aijaz, 1994. In Theory: Classes, Nations, Literatures, London: Verso.
- ^ 《讀書》編輯室:《邊 緣 · 中 心 · 東 方 · 西 方》,《讀 書》1994 年 第 1 期,第 146 152 頁。
- ^ Gandhi, Leela, 1988. Postcolonial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擴展閱讀
編輯- Loomba, Ania. Colonialism/Postcolonialism. London: Routledge, 2005.
- Gandhi, Leela. Postcoloni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 Young, Robert J. C. Postcolonialism: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Blackwell, 2001.
- Young, Robert J. C. Postcolonial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 Gregory, Derek.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Hoboken,NJ.: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2009.
- Fanon, Frantz.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3. ISBN 978-0-8021-5083-7.
- Fischer-Tiné, Harald. Postcolonial Studies. European History Online. 2011 [2020-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4).
- Hart, Jonathan; Goldie, Terrie. Post-colonial Theory. Makaryk, Irene Rima; Hutcheon, Linda; Perron, Paul (編). Encyclopedia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Approaches, Scholars, Terms. Toronto, 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3 [14 November 2011]. ISBN 0-8020-591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30).
- Kumaraswamy, P. R. Who Am I? The Identity Crisis in the Middle East. The Middle East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March 2006, 10 (1, Article 5).
- Quayson, Ato. Postcolonialism: Theory, Practice, or Process?. Polity Pres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000 [22 November 2011]. ISBN 978-0-7456-17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 Sadiki, Larbi. The Search for Arab Democracy: Discourses and Counter-Discourses. India: C. Hurst & Co. Ltd. 2004. ISBN 978-1-85065-494-0.
- Said, Edward. Orientalism. New York: Pantheon. 1978. ISBN 978-0394428147.
- 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PDF). 1990 [2020-08-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1-05).
|url-status=
和|dead-url=
只需其一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