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二軍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二軍,曾3次組建。[1]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二軍
國民革命軍軍旗
存在時期1937年-1949年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
效忠於 中華民國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部門正規軍
種類軍隊
規模3個師
駐軍/總部四川宜賓

沿革

編輯

中央軍第一次組建

編輯

1932年1月,國民政府警衛軍第2師該稱第88師。1937年7月以第十三軍第88師為基礎擴編組建第72軍,僅轄第88師。孫元良任軍長兼師長。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後,該軍番號被取消。

劉湘川軍第二次組建

編輯

1938年4月川軍劉湘部組建了第72軍。

1946年5月改稱整編第72師。參加圍攻中原軍區部隊、圍剿鄂東獨立第二旅。1947年初調河南,在民權縣野雞崗柳河等地與成功解救被晉冀魯豫野戰軍包圍的整編第85師。隨後參加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經濟寧東平寧陽肥城,1947年3月30日攻佔泰安。整72師部署:

  • 第34旅主力(欠第3營)守備城區,以一部配置在東、南、北關外各要點及泰山南麓、韓家嶺、摩天嶺、玉皇頂各要點;旅部率第102團大部守西門,102團團部帶特務連駐西關博濟醫院,二營在四關北部;101團在西關東西大街以南,其中二營扼守蒿里山。
  • 新編第13旅(欠第37團)守備城西關基督教堂以北、育英中學以南及清真寺以西娘娘廟、泰安車站、蒿里山、雲山莊至鐵路以東霍家窯之線各要點;守城內及東南門
  • 師部在城內。

1947年4月22日至26日上午在泰安遭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轄第28、第29師)、第三縱隊第八師和華野榴彈炮團3個炮兵連的圍攻,華野一縱、三縱負責準備對大汶口整編第75師整編第85師的出援。[2]師部、師直屬部隊和整編第34旅、新編第13旅被殲,俘中將師長楊文瑔、副師長祝順鯤、新編第13旅少將旅長楊本固、少將副旅長宋竹青、少將參謀長韓明、第34旅少將旅長李則堯、少將參謀長劉新甫等以下1.14萬人,繳獲105毫米榴彈炮4門、戰防炮5門、迫擊炮28門、機槍530餘挺、長短槍5600多支、擲彈筒200餘個、各種彈藥50多萬發、汽車40多輛。即泰蒙戰役。新編十五旅駐肥城增援未果。同時自4月20日起至27日止,在雲蒙山麓東起界牌、西至觀山100里的戰線上,華野主力第8、第9縱隊經7晝夜阻擊戰抗擊10餘萬援軍陸空猛烈進攻,殺傷4000人以上。

1947年重建整編第72師。1948年6月底至7月初參加豫東戰役,固守睢縣北的鐵佛寺未被殲滅。

1949年1月9日下午,在淮海戰役第三階段作戰中於陳官莊的胡莊,第七十二軍及未完成組建的第一一六軍在陳官莊包圍圈的胡莊,第七十二軍軍長余錦源,副軍長兼第一百一十六軍軍長譚心、第七十二軍參謀長許亞殷及第34師、第233師兩個師的師長、參謀長與代表解放軍的縱隊蔡副政委(實際是華野十縱第29師第87團政委宮愚公)談判向解放軍投降。宮愚公同意了余錦源提出的兩個要求:1、對連長以下官兵由解放軍處理,營以上官佐全部釋放;2、新華社不刊發第72軍投降消息的,免得他們回到國統區受害。在場的軍師領導無人主動表態。副軍長譚心猛地站起來,對着在場的人大聲說: 「再不和平,就大家都吃炮彈!不願達成和平協議,衛士把他綁起來。」余錦源簽字:「全軍放下武器」。隨後第七十二軍進入解放軍陣地,放下武器。團長以上軍官參加了解放軍的學習班,學習一段時間即被釋放。釋放證上註明是在戰場參與起義。淮海戰役中,第一一六軍政工處少將處長李克、師長陳元良被俘。師長李芝陣亡。

1949年第三次組建

編輯


1949年1月21日郭汝瑰被委任為第72軍軍長。在上海北四川路一小學內成立軍部,收容原第72軍餘部上千人,從已移駐上海的國防部第四廳和聯勤總部要足一個軍的裝備錢糧。由師長趙德樹率領經浙贛路、宜昌回到四川時,已經組建了第101、697、698等三個老兵團。1949年5月已達2個師,羅廣文的第7編練司令部撥一個師。不久奉命縮編為2個師6個團,移駐內江瀘縣、宜賓,兼任敘瀘警備司令。隸屬第8編練司令部。1949年10月隸屬第22兵團。1949年12月9日,第22兵團司令官兼第72軍軍長郭汝瑰宜賓起義,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第52師第156團第三營進城控制城市制高點。[3]12月10日,郭汝瑰發出《起義告官兵書》後,12月11日發出了起義通電。1950年1月30日,72軍一部分從宜賓移駐富順,軍部設在富順文廟,其所屬的233師,師部設在富順東街,697團移駐代寺鄉整訓待編。1950年3月中旬,中國人民解放軍川南軍區牟海秀陸榮中率幹部、戰士1000餘人,組成軍事代表團,進駐72軍進行改造和組織整編。第29師副師長兼參謀長牟海秀任七十二軍軍代表兼副軍長。其中派駐到72軍697團的軍事代表共計50餘人。[4]

  • 軍長郭汝瑰
  • 副軍長卿雲燦劉展緒
  • 參謀長許亞殷
  • 高級參謀徐孔嘉
  • 政治部主任黃蔭渠,副主任任逖䣭
  • 軍法處長冷肖焱
  • 第233師長趙德樹,副師長杜永鑫,師參謀長喻忠信
    • 第697團團長張瑋/喻忠信,副團長王瑞兼二營長。1950年3月26日在富順縣代寺鎮,少校團副馬啟駒,三營營長李治安率該團一營和三營譁變,包圍攻擊團部,打死了二營長王瑞,殺害27名軍代表。團政委、軍事代表徐正亞、副團長黎覺廷在團部抗擊。即「3.26」慘案。隨即逃隆昌。3月28日川南軍區副參謀長馮家辰率18軍48師142團、144團和第10軍85團、86團前往清剿。18軍48師142團、144團由師長王曉親自指揮;第10軍85團、86團由副軍長、川南軍區副司令范朝利帶領。4月4日解放軍集結了第48師2個營、第29師2個營,把已改名為「川南獨立第1團」的叛軍圍困於龍貫山殲大部。4月中旬,第30師第88團第一營到富順地區剿匪和防止起義投誠部隊生變。5月24日第48師再次集結13個連,在第十五軍一部的配合下,在合江古樓山圍殲孫金生部。[5]
    • 第698團團長吳讓
      • 第2營營長陳超:把該部7個連拉到小涼山胡宗南任命其為「川滇康邊區第一游擊縱隊司令」,不到兩個月時間,就發展到22個支隊,號稱擁有14000人槍
    • 第699團團長廖覺雄
    • 第699團
      • 第2營營長陳雲鵬率手下400餘名官兵1950年1月26日逃至鹽津縣,成立「川南指揮部」自任司令。不久,陳超又加委陳雲鵬為「新72軍第355師師長」。
  • 第34師師長劉展緒兼/柏恆(233師副師長升任)/許亞殷(軍參謀長兼副師長調任)
    • 第100團團長許漢洲/文濤。許漢洲在川東師管區拉到一團人組建。
    • 第101團
  • 第22兵團教導師師長蕭烈(敘瀘警備司令部參謀長兼)招募新兵
  • 第七編練司令部教導旅旅長曾猛收集第七編練司令部人員
  • 幹部學校教育長張繼寅
  • 第104師師長傅秉勛,駐新津飛機場。
  • 警衛團團長夏念民
    • 副團長兼第1營營長歐陽大光,1950年2月15日押送30船白糖去瀘州途中發難,到南溪長寧江安三縣自封「川滇黔第三縱隊司令」,號稱5000人槍。

1950年6月,大部分士兵補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軍,一部分補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

第七十二軍主官人事異動與部隊調動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劉鳳瀚著,《國民革命軍的發展及指揮系統之建立》——民國十四年七月至十七年七月,載《先總統蔣公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1986年10月,第745-752,801-809頁
  2. ^ 時任華野第三縱隊第8師政治委員王六生:《泰安腳下》,《星火燎原》選編之8,第441、第443頁
  3. ^ 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第111頁
  4. ^ 郭汝瑰:《走向光明》(見《回憶四川解放》,成都軍區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5. ^ “27名军代表遇害 70年前富顺代寺那场平叛剿匪战斗”,《川观新闻》,2020-09-18. [2022-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