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橋鎮 (芷江縣)

土橋鄉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所屬的一個鄉,位於該縣中西部,距縣城芷江鎮22公里。人口16363(2000年普查),是該縣人口較多的一個鄉。

土橋鄉
土橋鎮的位置
地圖
坐標:27°24′02″N 109°31′36″E / 27.40058°N 109.52674°E / 27.40058; 109.52674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芷江侗族自治縣
政府駐地土橋集鎮南
政府
 • 黨委書記李松
 • 鄉長尹光輝
面積
 • 總計107.6 平方公里(41.5 平方英里)
人口(2000)
 • 總計16,363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電話區號+86 

歷史

編輯

紅軍長征途中曾經經過土橋鄉,並在哨路口與國軍爆發遭遇戰。

自然地理

編輯

土橋鄉位於芷江侗族自治縣中西部,距縣城芷江鎮22公里。全鄉總面積107.6平方公里,屬楊溪流域。境內最高峰為羅山,位於土橋集鎮北1公里,海拔450米左右。時山上曾建有羅山寺,文化大革命時期毀損無存。

交通

編輯

土橋鄉北部有320國道穿過分水坳、哨路口和冷水鋪3個村,往東通往芷江縣城,往西通往新店坪鎮。並有兩條縣道。一條縣道從320國道哨路口村引出,經過哨路口、向家莊、土橋、麥元村,通往楊公廟鄉梨溪口鄉。由縣城每隔15分鐘有一趟中巴發往梨溪口鄉楊公廟鄉。另一條從320國道冷水鋪村引出,經過兩戶村、肖家田、草鞋坳,通往大洪山鄉,芷江縣城每日有班車經此道發往大洪山鄉。

上瑞高速公路經過該鄉,並在向家莊村有一出口,名為土橋出口

滬昆鐵路也經過該鄉,並設立有岩田鋪站冷水鋪站兩個貨站,是芷江侗族自治縣境內唯一設立有2個貨站的鄉鎮。

經濟

編輯

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2003年以後湖南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該鄉建立雜交水稻試驗基地。其農業灌溉用水部分來自梨溪口水庫。經濟作物有茶葉油菜柑橘等,位於羅山山頂的羅山茶園為芷江縣最大的茶園,面積2000餘畝。

全鄉有2個傳統集鎮,即土橋集鎮和冷水鋪集鎮,前者逢農曆三、八趕場,後者逢一、六趕場。集鎮上有商業店鋪,主要經營米粉、農資化肥、榨油等。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郵政、農村信用合作社在土橋集鎮開設有營業點。芷江縣工商局新店坪分局在土橋集鎮設立有工商所。近來人口外流嚴重,導致年輕勞動力不足。

人口

編輯

根據2000年普查,全鄉有人口16363,有侗族苗族漢族等7個民族。以侗族人口最多,且多為楊姓,楊姓先祖來自宋時河南開封府[註 1],可能與當時當地的土著侗族(歷史上又稱仡伶或金)婚姻。苗族次之,多為田姓

行政區劃

編輯

轄土橋、洞下、岩田沖、分水坳、岔溪、哨路口、向家莊、冷水鋪、兩戶村、肖家田、草鞋坳、富家團和麥元13個行政村,167個村民小組。[1]

社會事業

編輯

鄉內有初級中學一所(土橋中學),中心小學一所(土橋中心小學),均位於土橋集鎮。設有土橋學區,土橋中學校長兼任學區主任,土橋中心小學校長兼任學區副主任。另有兩戶村希望小學,為希望工程援建。

有土橋衛生院一所,每個村都有小診所。

另建有橋集鎮自來水廠、洞下村水電站等公共設施。但電力除洞下村外其他各村普遍不足。群眾飲水仍多打井取地下水。有線電視網絡未覆蓋,農戶仍多採用衛星電視接收器(俗稱「天鍋」)接受電視信號。

其它

編輯

境內駐有省物資儲備局七七二處和懷化武裝部隊等。

名人

編輯

楊毓棻(1895年-1924年),麥元村人。民國十二年(1923年)被任命為湖南暫編陸軍第一師第十七旅少將旅長。民國十三年(1924年)病逝,時任湖南省省長趙恆惕致電弔慰,並追贈陸軍中將。其莫逆之交,時任川軍旅長賀龍專程帶一營人馬趕到芷江弔唁。[2]

楊永清(1886年-1950年),冷水鋪村人。初為楊毓棻賞識和提拔,楊毓棻去世後迅速發展自己的勢力,並曾多次與賀龍交戰。1926年參加北伐,後被任命為南京下關警備部司令。由於不滿國民政府收編其部隊,棄官回鄉置地。國共內戰後期,白崇禧親送3飛機大洋與他抵抗進軍湘西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並被任命國民黨湘西縱隊司令兼芷江警備司令。楊也是當時芷江最大的幫會楚漢宮的雙龍頭,人稱「老佛爺」。芷江解放後被公審處決。

註釋

編輯
  1. ^ 據《新修楊氏族譜》記載,芷江侗族自治縣的楊姓侗族廣泛分佈於該縣西部和南部諸鄉鎮。

參考文獻

編輯
  • 《芷江縣誌》
  1. ^ 芷江侗族自治县. 行政區劃網. 2008年8月27日 [2008年11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1月4日). 
  2. ^ 蔣國經. 贺龙将军鲜为人知的“老庚”情. 龍源期刊網,原載《名人傳記》2008年第7期. [2008年11月19日].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