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仔
白菜仔(學名:Brassica rapa chinensis,異名Brassica campestris chinensis 或 Brassica chinensis)又稱「不結球白菜」、「散葉白菜」,與大白菜(結球白菜)相對,是一種原產東亞的蔬菜;因為有許多品種且性狀相異,所以有不同俗名,例如:青菜、油白菜、小菘菜、塔菜、塌菜、塌棵菜、塌地松、黑菜、烏塌菜、油菜、小油菜、菜薹等[1],甚至青梗白菜(小棠菜)也是白菜仔的品種之一。白菜仔與大白菜是近親,同屬蕓薹一種,和西方的圓白菜也較近,同屬十字花科蕓薹屬。
青菜(上海青 或 白菜仔) |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薔薇類植物 Rosids |
目: | 十字花目 Brassicales |
科: | 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 |
屬: | 蕓薹屬 Brassica |
種: | 蕓薹 B. rapa
|
亞種: | 青菜(上海青 或 白菜仔) B. r. subsp. chinensis
|
三名法 | |
Brassica rapa subsp. chinensis | |
異名 | |
|
雖然北方人字典里沒有青菜,中國中部大部分人還是稱之為青菜,也叫上海青。北方人則稱青菜為油菜或小白菜。 在香港說到白菜專指白菜仔,在香港另兩種可以叫白菜的蔬菜,圓白菜是叫椰菜,大白菜叫黃芽白或紹菜。
在英語中,小白菜按粵語「白菜」發音譯作 bok choy(或 pak/buk choi),而大白菜則是 Chinese Cabbage 或 napa cabbage。
形態
編輯一二年生草本。植株一般比較矮小,莖短縮。葉面無茸毛,葉片淺綠、深綠或墨綠色,呈匙、圓、卵或長橢圓形等,全緣或有不明顯鈍齒和波狀,少數有缺刻;扁寬或圓窄的葉柄很明顯,兩側多沒有葉翼;苔莖葉多數為卵形,沒有葉柄,基部成耳狀抱莖。總狀花序,黃色花。長角果成熟時開裂。球形種子,紅棕色或紫褐色。
歷史
編輯白菜由中國人培育產生,古名為「菘」,至少從南北朝時起就是中國南方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唐代出現了白菘、紫菘和牛肚菘等不同的品種。宋代陸佃的《埤雅》中說:「菘性凌冬不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其字會意,而本草以為耐霜雪也」。元朝時民間開始稱其為「白菜」。明朝中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菘性凌冬晚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之白菜,其色清白。」《本草綱目》記載了一些白菜的藥用價值。
明代以前白菜主要在長江下游太湖地區栽培,明清時期不結球白菜(白菜仔)在北方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與此同時在浙江地區培育成功結球白菜(大白菜)。十八世紀中葉(康乾盛世)在北方,大白菜取代了白菜仔,且產量超過南方。華北、山東出產的大白菜開始沿京杭大運河銷往江浙以至華南。魯迅在《朝花夕拾》的《藤野先生》一文中說:「大概是物以希(稀)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
白菜仔不像大白菜那樣菜葉緊緊包裹在一起,而是由光滑深綠色的葉子形成一個像芥菜和芹菜一樣的一束。白菜仔在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很常見。
北方白菜仔為春季里收割的大白菜品種,無油性。南方白菜仔(或青菜)為北方人所稱的油菜。
英文中pakchoi(bok choy)因來自粵語「白菜」,所以指的是北方人所稱的油菜。
分類
編輯市場上常見的白菜仔有:
文化
編輯- 唐朝詩人韓愈關於「晚(早)菘細切肥牛肚」的來源[可疑]:「晚菘細切肥牛肚,新筍初嘗嫩馬蹄[2]」
- 宋朝詞人蘇東坡 《雨後行菜圃》:「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蟠」
- 《津門竹枝詞》:「芽韭交春色半黃,錦衣橋畔價偏昂,三冬利賴資何物,白菜甘菘是窖藏」
- 關於白菜的民間諺語有:
- 香港歌手林子祥的《分分鐘需要你》一句「鹹魚白菜也好好味」是貧窮生活的鮮活反映
白菜仔相較大白菜尺寸小巧,葉面光滑,故給人以圓潤美麗的印象。民間故事《楊乃武與白菜仔》中,貌美的女主人公的綽號為「白菜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有白玉翡翠雕刻的翠玉白菜。河北民歌《白菜仔》[3]描寫一個親生母親去世後受到繼母虐待的小姑娘的遭遇,其旋律優美,被歌劇《白毛女》引用。
圖片
編輯-
白菜仔
-
白菜仔——榻棵菜
-
白菜仔——榻棵菜
-
白菜仔——小棠菜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