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金魚戰役發生於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國民革命軍在山東省巨野金鄉魚臺等地區發生的一場著名戰役。

背景 編輯

1946年11月底,在滑縣戰役被殲2個旅後,國民革命軍鄭州綏靖公署主任顧祝同逐漸判明共軍並無越過黃河進攻開封的計劃,遂部署王敬久王仲廉兩個兵團9個旅6萬餘兵力會攻大名,向晉冀魯豫解放區進攻,企圖尋晉冀魯豫野戰軍決戰,繼續執行打通平漢鐵路的計劃。1946年11月28日,魯西南王敬久的第32集團軍(1946年12月改編為整編第27軍)的第5軍第45、第96、第200師共3個師、整編第75師整編第6、第16旅共2個旅,由鄆城鄄城東明地區出發向北攻擊前進,於11月30日佔領濮陽。豫北的王仲廉第31集團軍(1946年12月改編為整編第26軍)的整編第85師(整編第23、第110旅)、整編第32師,共4個旅,由安陽湯陰滑縣東進,指向大名

1946年12月1日,中央軍委電示:「望以一部監視敵人,主力集結休整,到有利時機、地點殲滅其一部,最好先打較弱部分,準備在一兩個月內先後打幾仗,殲滅該軍則全局好轉。」[1]為此,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四個縱隊在觀城休整,準備敵第5軍進抵南樂後捕殲其一個師。但第5軍密集推進,一直未能找到戰機。[2]

1946年12月13日至19日,華中粟裕部與山東陳毅部會合後取得了第一場重大勝利——宿北戰役,陳、粟即將發起魯南戰役。12月18日,中共中央軍委抓住了南線戰局這一重大變故,乘徐州綏靖公署機動力量被捲入蘇北、魯南大戰,指示劉伯承鄧小平;「如果你們西面之敵不好打,似以南下尋殲88師,恢復各地,調動邱清泉東進而殲滅之較為有利。」[3]劉鄧遂決定以部分兵力牽制正面進攻的國軍,主力向魯西南實施外線出擊,向國軍後方的徐州西北地區進攻,以威脅徐州、隴海路,吸引國軍整編第27軍回援,在運動戰中殲滅國軍主力第5軍。

戰役過程 編輯

1946年12月20日,劉鄧下達巨金魚戰役基本命令:

  • 以第7縱(欠第20旅,楊勇司令、張霖之政委、劉致遠副司令)從璞縣於12月18日出發,與冀南軍區武裝在戰役開始前攻擊聊城,拔掉國民黨山東省第6專署的守城兵力,為「黃河歸故」後保持共軍從魯西南到冀南的後方通路,爾後南下。
  • 以第3縱從范縣孟家樓出發,攻擊巨野嘉祥,再視情南下。
  • 以第6縱並第7縱第20旅,從朝城出發,攻成武
  • 以第2縱和冀南軍區獨立第4旅部隊與地方武裝在濮縣、觀城、南樂、大名一線牽制王敬久的整編第27軍,掩護主力轉移。
  • 原調東北的第1縱正在從冀察熱遼返回冀魯豫,劉鄧命令1縱趕往廣平地區,牽制王仲廉部。
  • 冀魯豫軍區獨立旅在巨野、金鄉、成武、菏澤地區配合地方武裝、民兵開展游擊戰,相機配合主力攻佔單縣或魚臺。
  • 冀南的邯鄲一帶做好暫時放棄、進行游擊戰爭的準備,廣泛堅壁清野。

12月22日下午13點,解放聊城戰役打響。聊城守軍為山東省第六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和山東省第六專區保安司令部司令王金祥向山東省主席王耀武求援。王耀武派出警備旅黃庸夫部及第110師孫煥彩部從濟南馳援聊城。第7縱決定主力在茌南截擊濟南來的援敵。1946年12月31日,聊城守軍從東門出城,向東北方向出逃,取高唐禹城奔濟南。剛到高唐,被冀南一分區地方部隊和追擊部隊截住消滅。王耀武的援軍在茌南遭到第7縱有力阻擊,撤回濟南。1947年元旦,解放軍進入聊城。

12月26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開始隱蔽南下。12月27日,南下的野戰軍主力第3縱、第6縱與第7縱第20旅會合於鄄城縣紅船口

第6縱在按計劃進軍城武途中,偵悉在金鄉的國民黨駐軍整編第88師之新編第21旅(范紹曾川軍嫡系,旅長李文密,後改稱整編第147旅),為冀魯豫軍區獨立旅吸引,大部出城在金鄉以南地區清剿,縣城僅有1個團防守,第6縱臨時改變計劃,轉而奔襲金鄉。國軍新編第21旅立即收兵,旅部率1個團先於解放軍2個小時返回金鄉縣城。解放軍第6縱隊於12月30日包圍金鄉,激戰整夜,僅攻佔四關。殲國民黨守軍2個營大部。該日為農曆臘月初八,因此當地稱之為「臘八打城」。12月31日及1947年元旦,第6縱繼續發起猛攻,曾三度突入東門、西門,但由於火力較弱,在國軍反擊下被迫撤出。解放軍第3縱第7旅參謀長兼第19團團長曹更修、第26團第3營副教導員邢成剛陣亡。

12月31日,第3縱與第7縱第20旅突然包圍巨野縣城,並於1947年1月1日拂曉攻克,殲滅國民黨張嵐峰部暫編第四縱隊兩個團及巨野等縣還鄉團4500餘人,俘虜少將副司令王自琴、巨野縣還鄉團副團長李念春以下3000餘人。隨即第3縱東向,與冀魯豫七分區武裝一起於當晚20時解放嘉祥,嘉祥縣國民黨駐軍棄城逃往濟寧

1947年1月2日,華東野戰軍發起了魯南戰役,至1月4日已經全殲國軍精華的整編第26師快速第1縱隊。1月4日,晉冀魯豫野戰軍集中了第3、第6縱隊強攻金鄉,冀魯豫軍區獨立旅結合分區武裝在金鄉、豐縣間偵察 並遲滯可能由魚臺北援之敵。金鄉守軍作戰頑強,火力很強、工事堅固,而解放軍炮彈、炸藥均缺,攻城仍未奏效。新編第21旅不斷呼叫援助,同時殺害抓捕的360多人。此時,金鄉至徐州的國軍空虛。國軍從徐州、鄭州、菏澤等地湊出10個團,由南、西兩面分3路來援:

1月7日獲悉各路國軍出援金鄉後,劉鄧決定以一部兵力(第3縱隊第9旅)繼續圍攻金鄉縣城,主力部隊3縱主力、6縱、7縱第20旅、冀魯豫軍區獨立旅共計7個旅於金鄉縣南部的化雨休整準備打方先覺援敵;命令第7縱隊主力從聊城急行軍南下,於5日內進抵金鄉縣西部趕到張鳳集、南魯集,抑圍張嵐峰、劉汝珍,並截斷其回城武、定陶之路。毛澤東於1月4日復電劉鄧批准該決策。

1月6日,方先覺所部抵達魚臺縣(今魚城鎮)。劉伯承令主力立刻向魚臺進發。1月7日,方先覺所部的先頭營進至金鄉東南被解放軍第3縱第8旅殲滅,方先覺見鄭州綏署自西面來源的兩路遲遲不到,於是率大部掉頭撤回魚臺縣城。1月8日,方先覺所部出魚臺縣城北進,被晉冀魯豫野戰軍包圍於魚臺城西北崔莊、楊莊、胡家海子、宋家窪一帶(今屬魚城鎮)。當晚,解放軍第3、第6縱隊頂風冒雪,發起猛烈攻擊。國軍整編第140旅剛剛從台灣出來的首戰,沒有戰鬥經驗,在胡海子地區僅堅持一夜,到9日拂曉,即被6縱殲滅。整編第62旅戰鬥力較強,3縱8旅從8日夜戰至10日拂曉,才全殲駐守楊莊的186團。184團也在宋家窪遭3縱7旅重創後逃回魚臺縣城。此役殲滅國軍整編第62旅第186團全部、第184團大部、整編第140旅旅直及下屬的第280團全部、第279團一部,斃傷2000餘人,俘獲整編第140旅少將旅長謝懋權、第280團上校團長周覺以下官兵7000餘人。方先覺率師部及時逃回魚臺,退守單縣。解放軍第22團政治處主任桂逢偉、第21團第3營營長劉發康等犧牲。

此時,鄭州綏靖公署主力的第5軍、整編第75師、整編第85師在一個半月的攻勢中連續進佔濮陽、濮縣、清豐、內黃、范縣等縣城。並配合黃河歸故道,1月5日花園口放水,1月14日水頭到臨濮集,以截斷劉鄧大軍的歸路。1月10日,華東野戰軍也在魯南戰役中大敗國軍,為救徐州在東北、西北兩面的危局,蔣介石急令顧祝同的鄭州綏署主力放棄已佔領的大名等地,放棄打通平漢路的戰略,回援隴海路。1月11日,蔣介石命令整75師即開汲縣乘火車調往隴海線。1月13日,攻抵南樂城下的國軍第5軍接到鄭州綏署急令立即向觀城集結,儘快向商丘機動。至此,國軍的豫北攻勢瓦解。

1月11日,解放軍第3、第6縱隊又於金鄉西南孟鋪、殷樓、彭閣地區包圍定陶來援的國軍暫編第4縱隊第1總隊3個團。1月12日夜發起總攻。1月13日殲其大部,殘餘突圍向白浮圖,被三縱追殲,並乘勢於1月16日解放成武縣城,殲滅張嵐峰部輜重營及一個保安團,團長智永德被擊斃,乘務縣政府及5個區公所亦被殲。張嵐峰本人被復程縣大隊俘獲。

1月14日,國軍菏澤援兵整編第55、第68師各一部共3個團行至金鄉以西趙莊地區,見其他各路援軍被消滅,遂調頭折返,被自1月11日急行軍南下奔襲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第2縱隊追擊、第7縱隊斷其歸路,包圍在西台集地區。1月15日解放軍頂住了在多架飛機轟炸支援下國軍的突圍反擊。1月16日相繼殲滅國軍於汶上集、王樓、西台集等地。劉汝珍米文和提前率百餘人逃入定陶脫險。

巨金魚戰役以晉冀魯豫野戰軍勝利告終。隨後,晉冀魯豫野戰軍逼近隴海,與華東野戰軍形成鉗擊徐州之勢。

結果 編輯

巨金魚戰役歷時25天(自12月22日攻聊城至16日),解放軍殲滅國軍正規軍1個整編旅部、4個團全部、2個團大部及4個保安團,共計1.6萬餘人,其中俘虜張嵐峰以下10900人,繳獲各種炮57門,擲彈筒520具,輕、重機槍655挺,步馬槍7371支,汽車18輛,電台10部。收復縣城9座。[4][5]

巨金魚戰役以微小代價獲全勝,是因為華東野戰軍同期在魯南打了規模更大的殲滅戰,吸引了徐州綏靖公署的機動兵力;而鄭州綏靖公署的國軍在進攻大名等冀南解放區腹地的同時,能投到被晉冀魯豫野戰軍乘虛猛擊的柔軟下腹部魯西南戰場的兵力陷入枯竭。

1947年1月30日,劉伯承給軍委的巨金魚戰役報告,總結:「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殲滅敵人,乃堅持主動權。我軍在北岸欲消滅王敬久集團未果,形成僵持。而蔣介石正欲以黃河放水隔我於北岸。故我毅然以3、6兩縱及7縱1個旅南下收復巨野、嘉祥、城武,進而收復魯西南,求得主動轉變戰略態勢。」「不管敵人如何攻陷濮(陽)、范(縣)、觀(城)、大名、南樂,威脅我後方,佯渡黃河逼我回顧,終不能不轉用其主力於隴海線,轉成被動。」戰役中暴露的缺點的是「由於兵員不夠充足,及彈藥供應量之不足(我火力太弱未能攻下金鄉),曾影響到連續作戰與戰鬥解決。戰鬥進程不夠迅速與徹底。這是大軍大踏步機動作戰的極大苦事,當設法補救之。」[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毛澤東軍事文集》第3卷,第569頁
  2. ^ 1946年12月16日劉鄧電告中央軍委:「我們深感華中形勢還不容樂觀,若華中不利,則將影響山東及冀魯豫甚大。依冀魯豫當前形勢,我們尚無多大困難,如能找一機會消滅5軍一兩個師,則戰局可獲較大開展,且可對華中、山東作有力配合。最近5軍由濮陽北進,因地形不好,到處是水網交織着,未能打上;擬於南樂殲敵,而該軍又暫停北進,而5軍在駐止的情況下,則不宜於攻他。現在我軍兵員較多,士氣亦好,有利於對5軍作戰,如以之消耗於次要敵人,實屬可惜。故我們除以一個旅協同軍區攻佔聊城外,主力仍在現地待機,同時正加強其他方面偵察,以便於打不上5軍時作新的機動。」
  3. ^ 《毛澤東軍事文集》第3卷
  4. ^ 鉅金魚戰役的經過和經驗 (一九四七年一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來源:《劉伯承軍事文選》
  5. ^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軍事歷史研究部 編,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ISBN 7-80137-315-4,卷「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役戰鬥總覽」
  6. ^ 《劉伯承軍事文選》「巨金魚戰役的經過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