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光閣
慈光閣原系慈光寺藏經閣,位於中國安徽黃山南部,老人、硃砂兩峰之間,是黃山重要的上山入口。
慈光閣 | |
---|---|
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黃山市黃山區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1985年重建 |
編號 | 4-68 |
認定時間 | 1998年5月4日 |
歷史
編輯慈光寺始建於明代,最初是硃砂庵,明嘉靖年間玄陽道人始建,匾額「步雲亭」。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陝西人普門禪師(俗名奚惟安,1546-1625年)感夢入黃山,玄陽之徒福陽將亭轉給普門,改名法海禪院,此外又創建文殊院(1613年,在今玉屏樓賓館處)、大悲院(現氣象台處),並主持開鑿以天海為中心四個方向的簡易登山步道:溫泉經慈光閣至天海、苦竹溪經雲谷寺至北海、輔村經松谷庵至北海以及焦村經釣橋庵至溫泉。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秋,普門進京,李太后賜名、明神宗賜額「護國慈光寺」,又賜予佛牙、金佛、七層萬佛像以及建寺帑銀,盛極一時。七層萬佛像高三丈余,萬曆四十年(1612年)從京城經杭州,險遭民眾破壞,兵部尚書岳元聲調動巡撫、知府,調撥四百多役夫,才得以將佛塔經富春江、新安江運抵歙縣岩寺鎮。兩年之後,才運至湯口程姓祠堂中。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夏,用了15天移動了五華里。由湯口運往溫泉對面的祥符寺。又過了9年,1624年,佛塔沿着「人字瀑」峭壁上的一百多級「羅漢級」,用翻車絞動,費人工數萬,才運至慈光寺。佛塔從北京運到慈光寺,整整用了13年。
這一年冬初,78歲的普門禪師在寺中與「天都社」的骨幹汪有恆、潘之恆、王之傑、吳光胤、黃奐、黃僎等聚會,勸募捐銀數萬建大殿,供奉三丈多高的佛塔。年僅18歲的歙縣人黃僎(字於升)承諾建殿。
42年後,清康熙四年(1665年),60歲的黃僎告老離京還鄉,聘請帝師玉林法師的高徒行偉上人為慈光寺方丈。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十二日,慈光寺供奉佛塔的毘廬大殿開工,年底竣工。黃僎捐銀四萬餘兩,明兵部尚書方一藻及其兵部同僚高起潛、朱國棟、袁樞、吳襄、吳三桂、祖大壽等五六十位邊關大吏曾在1626年為慈光寺解囊捐助,後由方一藻之子方廷獻交給黃僎。3年後,彌勒殿、羅漢殿、天王殿、東西禪堂,次第落成。以及藏經閣100餘間。這時,普門師已圓寂41年。殿宇金碧輝煌,為黃山上最大的寺廟,以及當時徽州府、寧國府二府禪林之首[1]。整個建築群,縱深1公里余。過回龍橋登八十級為關帝殿,即慈光寺頭道門,過殿後有得心亭,出亭百級,是辨源亭。登階而左是靈官殿,又上是彌勒殿,為慈光寺山門,再渡橋入毘廬殿。[2]
康熙四十年(1701年),中洲禪師又募銀200兩,維修寺宇。康熙帝御書「黃海仙都」四字,懸於大殿。當時有僧1000餘人。大畫家漸江和尚和石濤都曾在此居住。
乾隆二年(1737年)三月初一,慈光寺火災,藏經閣焚毀,大雄寶殿倒塌,僅將御匾及萬佛像搶救出來。次年住持悟千略作小修,大殿未再建。
咸豐年間,戰火波及黃山,萬佛像被焚,僧人流散,寺廟頹廢。留守僧人素月、性海、明心等多次修補。民國初年,住持雪嶺添造功德堂,重修門樓,塑佛像80餘尊,懸「敕賜護國慈光寺」匾於山門(匾額毀於1960年代初)。至1949年,僅存山門、後殿及東西耳房460平方米[3]。
現狀
編輯1963年,政府撥款維修。1965年,董必武來山手書題額「慈光閣」。1985年,黃山管理局撥款原慈光寺藏經閣的基礎上重建慈光閣,新建天王殿及毗盧寶殿,闢為黃山博物館。[4]於1991年9月正式開館。1998年,慈光閣列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1998年3月11日,慈光閣山門遭火災被毀。2005年,依原樣重建。
在慈光閣後建有玉屏索道的下站,通往上站玉屏樓。
《黃山慈光寺》
【清】德溥 群峰圍拱妙蓮台, 鳥道雲梯十里來。 山徑曲隨雲腳轉, 寺門高壓樹頭開。 遊人蠟屐攀初倦, 佛子蒲團定已回。 一笑相逢同領會, 三生石上不須猜。 |